02.26 “造字控”武則天,她明確了“卍”字符讀“萬”音

武則天另一個鮮為人知的一面是她還偏好創造漢字。

作為中國歷史中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她的造字舉動,不管出於什麼原因,和她的身份一樣,舉世矚目。

關於武則天造字的個數,有15、17、19、21等多種說法,實際上是17個字,18種寫法(見圖表),“月”字有一次改寫。之所以出現說造字有二三十個的說法,主要是後世訛傳而被添加進去。

就如今可以確定的字來看,就有“天、地、日、月、星、君、臣、人、載、年、正、證、生、聖、初”等字是曾被武則天進行過再創造的。

“造字控”武則天,她明確了“卍”字符讀“萬”音

其中“天、地、證、國”四字是從古字借用的。“天”直接用篆體。“證”在《金石文字辨異》記為:“武后改易新字,以‘永主久王’為證”。“地”作“埊”,含“山水土”,《玉篇》解為:“古‘地’字”。“國”作“圀”,意為“八方土地”,《玉篇》雲:“古文‘國’字”。

武則天造字除了選用的古字,多為會意字。如“一生”上下結構為“人”字,“一忠”上下結構為“臣”字,忠心耿耿的一個人即為臣,把“千千萬萬”四字組合為“年”字。“千千萬萬”預示著大周帝業千千萬萬年之意。

她還打破了漢字的方塊結構,創造了幾個圓體結構字。一個“○”圈就表示“星”字,把“卐”字放在一個“○”裡邊成為“月”字,將“乙”放在一個“○”裡邊成為“日”字。

武則天造字不是一次頒佈的,她在位15年,用了13個年號,其中“天授”、“證聖”、“聖歷”和改元大周前的“載初”四個年號,全部含有造字

在武周時代,這些字在墓誌碑刻中被採用,所以有分期斷代的作用。

而在武氏身後,因為造假、訛傳、印刷等各種原因,其中有一些字出現了異形變化,有兩種甚至多種寫法。

“造字控”武則天,她明確了“卍”字符讀“萬”音

另外,“卍”字符是上古時代許多部落的一種符咒,也是佛教和印度教的標誌,象徵著吉祥福瑞,武則天明確“卍”字符讀“萬”音,所以也有人認為此字為武氏所造。

這些字,唯一留下來而保留在字典中能找到的,就是她名字中用的字——“曌”。其實這個字並非武則天自己創造的,而是大臣宗秦客為了給武則天登基造勢,特意為她造出來的,意為日月當空、陰陽合一,普照天下。武則天當時就覺得此字寓意深得其心,於是就將“武照”改為了“武曌”。

雖然如今對於其中很多字的改創契機還缺乏明確的史料記載,但可以確定的是,它們不會只是女皇的一時興起。每個字的選擇和改創,其背後都蘊涵著更深刻的政治含義。但這些新造字既不符合漢字的發展趨勢也不具備文化的意義,只是一時的權宜之策。於是,隨著武氏政權的最終瓦解,這些被武則天改創過的漢字也迅速消失在歷史大流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