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俗語:六十不借債,七十不留夜,八十不出門,是何意?漲知識了

俗話說,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九十耄耋,當人生到了這三個階段,就意味著晚年的到來。人老了,有很多事情就不能再做了,強行為之的話,反而會釀出許多悲劇。農村俗語就總結出了這三個年齡段的人哪些事情不能做,那就是“六十不借債,七十不留夜,八十不出門”。

俗語:六十不借債,七十不留夜,八十不出門,是何意?漲知識了


具體都是什麼意思呢?六十不借債的意思是,當你六十歲以後,就不要再向別人借錢了。這話怎麼說的呢?難道六十歲的人就不再需要用錢了嗎?不是這樣的,而是過去農村人均壽命都短,六十歲以後隨時可能昇天。

一旦人死了,債主要債就會很困難,而且農村人善良淳樸,一般情況下不會忍心找一個已經去世的人或者他的兒女要債。在這種情況下,就有了“六十不借債”的說法,也就是說,為了避免以後可能出現的各種糾紛,只要你過了六十歲,就不要再去向別人借錢了,這樣於人於己都方便。

當然現在這種情況不會再出現了,因為現代人壽命普遍都很長,六十歲只是幸福晚年生活的開始,基本上不存在隨時昇天的情況。

那麼,什麼是“七十不留夜”呢?人生七十古來稀,七十歲的農村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已經大不如前了,腦子也不好使了,基本上處於半癱瘓的狀態。這樣的老人如果來到你家作客,你可能出於好心,夜裡留宿於家中,一旦夜裡出事,你可怎麼辦呢?

俗語:六十不借債,七十不留夜,八十不出門,是何意?漲知識了


這裡所說的出事,從小的方面來說,是老人患急病,需要送到醫院診治。從大的方面來說,是突然死在你的家中,你要承擔後果。所以絕對不能留七十歲的老人在家裡過夜,太晚了,自己弄輛車,哪怕大風大雨,也要把老人送回家中。

“八十不出門”那就應該更好理解了,農村八十歲的老人不同於城市,屬於高風險的人群。可能晚上脫下鞋子上床睡覺,第二天就起不來了,在這種情況下,你如果還讓一個八十歲的農村老人出門,那就是對他極不負責任的表現。

一旦在路上出點什麼事情,你怎麼辦呢?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對於八十歲的農村老人來說,他們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不出門,可以坐在廊簷下曬曬太陽,在院子裡喂喂雞,又或者抱抱小孫子,寧靜祥和。

總之,“六十不借債,七十不留夜,八十不出門”,形象地說出了過去農村老人的生活狀態,當然這種生活狀態只代表從前,現在新農村已經大大改變了。六十歲的人可以下去幹活,七十歲、八十歲的老人可以進養老院,養老院的生活豐富多彩,還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俗語:六十不借債,七十不留夜,八十不出門,是何意?漲知識了


通過新農村近年來的建設發展,老人的晚年生活條件和生活狀態都得到了極大地改善。所以當我們現在再讀到這句俗語時,能夠明顯感覺到,它所代表的只是一箇舊時代,而那個舊時代已經離我們遠去了,再也不會回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