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疫情期間中小公司怎麼活下去?

睿晟公司之家


1、改變收入模式,想辦法非接觸式賺錢;

2、降低成本,做好成本管理,砍掉非必要開支;

3、做好團隊激勵,爭取不降待遇;

4、內部積極培訓學習;

5、做好現金流管理,量入為出;

6、積極申請政府補貼;

7、申請經營貸,做好資金儲備;

8、打折變現回籠資金;



常紅亮深商財稅顧問


1、尋求股東融資。

2、儘快賣出存貨。

3、向客戶預收款。

4、提前收回應收款項。

5、延期支付應付款項。

6、削減酌量性固定成本。

我們一個一個來看。

第一種辦法是,尋求股東融資。你可以向股東尋求幫助。股東拿錢進來之後,有兩種處理方法。一種相當於股東追加了投資。但是這樣會影響股權結構,很多公司可能不會輕易這麼做。那麼就可以用另外一種方法,把這部分資金,當作股東給你的借款。

你給股東一個高的利率,就相當於股東在你這裡做理財了。等度過這段危機,你再把借款連本帶利地還給股東。就算萬一的萬一,公司運氣不好倒閉了,股東借款的償還優先級是在股權之上的,這也會保護股東這部分的利益。

第二種辦法是,儘快賣出存貨。盤點一下你手上有多少存貨,然後想辦法儘快賣掉,換成現金。

我舉個例子。假如你是一家飯店,手上大量的存貨是新鮮食材,現在因為疫情,沒人來飯店吃飯了,大量食材囤積在手上,怎麼辦?你發現周圍的居民正好買不到蔬菜,那你就可以跟美團、餓了麼這些外賣平臺合作,把食材賣給他們。或者你可以把大量食材做成能夠放得住的伴手禮,賣給用戶,換成現金。

為了儘快賣掉存貨,獲得現金流,你可能需要犧牲一點利潤,把存貨打折出售。這樣雖然利潤表會很難看,但是你要知道,這個時候,救命最重要。

第三種辦法是,向客戶預收款。什麼叫做向客戶預收款?

我舉個例子。假如你是做連鎖火鍋店的,現在因為疫情你無法營業了,你又急需現金流,這個時候,你可以向顧客賣儲值卡。比如,一次性儲值2000塊,以後吃火鍋可以打6折,這是平時不可能有的折扣。

打折銷售,你未來會損失一些利潤,但是短期之內,你可以通過預收款獲得一些現金流來救命。

當然,能夠這麼做,首先你得是有公信力和信用的企業,比如海底撈。假如顧客都不信任你,根本就不可能給你存錢。

第四種辦法是,提前收回應收款項。

應收款項,是未來某個時間點上你應該收到的款項。而你現在就急需現金,想要提前把款項收回來。但是,你沒有辦法要求別人提前還你,尤其在目前的情況下,各企業都面臨著危機,別人家也沒米下鍋了,怎麼辦?

你可以藉助三個金融工具。

第一個金融工具,叫做應收賬款質押貸款。

應收賬款質押貸款,就是把應收賬款的收款權抵押給銀行,做短期的貸款融資。日後你要按約定期限償還貸款和利息。

第二個金融工具,叫做應收賬款保理。

保理就是你把應收賬款轉讓給銀行或者保理公司,他們會根據風險,折掉一部分資金成本後,把剩下的資金先行給你。跟質押貸款不同,做了保理之後,應收賬款的所有權就轉讓給了銀行或者保理公司,到期由他們直接收回款項。

第三個金融工具,叫做應收票據貼現。

應收票據貼現,是你用未到期的應收票據來向銀行融通資金,銀行會按票據的應收金額,扣除一定期間的貼現利息後,將餘額支付給你。

保理和貼現需要保理公司和銀行的配合。

很多銀行對貼現和保理的審核門檻較高,這就需要銀行的監管機構下發一些政策,在特殊時期,放寬限制。

應收賬款的質押貸款、應收票據貼現、和應收賬款保理,這三種金融工具的目的,都是利用應收款項,在短期內快速獲得現金流。

當然,你需要為此支付一定的資金成本。

除了利用金融工具,假如你的客戶是國企,你可以密切關注國資委的政策。去年國資委就發過文,要求國企不要拖欠中小企業的應付賬款。現在特殊時期,國資委有可能也會推出類似政策,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

第五種辦法是,延期支付應付款項。

應付款項,是你在一定期限內,需要支付給別人的款項。比如應付賬款、銀行利息、房租、員工工資、社保費用等等。分析一下,這些應付款項,有哪些可以延遲支付?

目前很多城市都出臺了一些政策,幫助中小企業共渡難關。比如,延期繳納稅款、減免中小企業房租、緩繳社會保險費、減輕企業用電用氣負擔、延期償還信貸等等。相信很多省市可能都會陸續出臺一些政策,你可以密切關注。

另外,在應付工資部分,如果一些員工家裡有餘糧,不著急用這些錢,你可以為他們制定一個方案:如果延期領取工資,你可以支付一定的利息,比如年化12%。這就相當於員工把工資放在你這裡做理財了。

最後,是第六種辦法,削減酌量性固定成本。

什麼叫做酌量性固定成本?新產品開發費、營銷費、廣告費、職工培訓費等等,這些你在年初就計劃好的預算,叫做酌量性固定成本。在特殊時期,你可以適當削減這些費用,來獲得更多現金流,幫助你度過短期危機。

尋求股東融資、儘快賣出存貨、向客戶預收款、提前收回應收款項、延期支付應付款項、削減酌量性固定成本,這是在短期之內,快速獲得現金流的6種辦法。

當然,你要知道,這些辦法都是為了在短期內快速拿到現金,撐過未來沒有收入的幾個月。它們都是有代價的,要麼需要犧牲利潤,要麼需要支付額外的資金成本。

但它們都是為了救命。先救命,把命救回來之後,再爭取時間治病。

治病

保住了命,你要去尋找病因。

你要深入地思考,為什麼一旦發生突發情況,你的企業就容易暴斃而亡?

為了避免下一次危機,你要把自己的現金流,長期穩定在能夠支撐3-6個月。

這個時候,你就需要分析一下你的利潤表,看看你有哪些收入,以及哪些成本。

想辦法增加收入,並且減少成本,獲得更多的利潤。

怎麼增加收入?

你需要創造更多價值,這是你企業的核心業務。

那怎麼降低成本呢?

從財務的角度來看,有一個方法,叫做變固定成本為變動成本。

什麼叫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除了上文提到的酌量性固定成本,還包括約束性固定成本。

約束性固定成本,是你為了維持企業運營,每個月都一定會花出去的成本。

比如房租、員工工資、固定資產折舊、貸款利息等等。

什麼叫變動成本?

變動成本,是與你業務量成正比的成本,業務量越大,變動成本就會越高。

比如交易成本、銷售佣金等等。

從財務上來看,如果一家公司的固定成本佔比太高,那麼他的風險就會很大。

就像在這次的疫情中,突然沒有了收入,如果你的固定成本特別高,你就很難支撐太久。

所以,為了增強企業的抗風險能力,你可以變固定成本為變動成本。

具體怎麼做呢?

你可以把一些業務外包。

我舉個例子。

當京東這樣的電商,開到七、八線城市的時候,需要考慮物流的問題。如果自建物流體系,就需要養一大批人員、倉庫、車輛等等,這是固定成本。

但是如果把物流業務外包給其他快遞公司,那麼這部分的成本就變成了變動成本。具體作為固定成本,還是變動成本,這需要考慮生意的規模。

並不是說變動成本就一定更省錢,只是當你的業務量達不到的情況下,選擇外包,變固定成本為變動成本,你的成本就會更低,抗風險能力也會更強。

對於製造業,在特殊時期,不一定每一個模具、零件都要自己建車間來生產,可以選擇委外加工,甚至從外部採購,來把這些固定成本變為變動成本。

生意好的時候,大家對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不敏感,總覺得我能做的就自己做了,為什麼要外包,讓人家來賺我的錢呢?

但是一旦發生突發情況就會發現,如果什麼都自己來做,固定成本佔比太高,抗風險的能力也就越弱。

所以,從治病的角度來看,在特殊時期,我們可以通過變固定成本為變動成本,從而來降低成本、增加利潤。

同時增強企業的抗風險能力,避免日後的財務危機。

治好病,才能防止以後病情惡化、暴斃而亡。

養生

強大的心肺功能、結實的肌肉,能讓我們健康長壽。

那對於企業來說呢?

健康的資產配比,能讓企業經營長久。

為了長期穩健發展,你需要分析一下你的資產負債表,看看你有多少股本積累,有多少負債。

儘量增加股本積累,減少負債。

曾經有人批評稻盛和夫說,你們公司股東資本佔比太大了,為什麼不用財務槓桿給股東產生更大收益呢?

稻盛和夫回答說,正因為這樣,我們公司才度過了一次又一次財務危機。

任何時候都要維持健康的資產配比,給自己留有餘量來應對日後的危機。

除了資本,一家公司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資產,那就是信用。

你的公司有信用嗎?

在遇到危機時,有人會幫你嗎?

健康的資產配比,和日復一日的信用累積,會讓你成長為一個健康的巨人。

巨人過河,是不需要策略的,踏水而過。

巨人打架,是不需要策略的,直接碾壓。

最後的話

治病、救命、養生。

今天我們從這三個方面,幫助你分析了中小企業如何度過這次財務危機。

雖說是危機,但是你也不要焦慮。

保持平常心,團結每一份力量,關注眼前能做的每一件事。

你要有樂觀的心態,但是也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在這個時候,能賺到的每一分錢,都是額外的。


野心與夢想同行


疫情期間中小公司存活下去不難。

很多人肯定會認為我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廢話不多說,原因如下。

一,優勝劣汰

這次的疫情是全國性的,不是哪個人,哪個公司,而且也僅僅只是停工一個月。一個月都能造成活不下去,這樣的公司不應該叫中小公司,應該叫初創或者說是皮包公司。

自古都是優勝劣汰,你的公司連這點風浪都抵抗不了,還說什麼發展壯大?這次疫情在另一面來說無疑是大自然一樣的優勝劣汰。

能者行,劣者下

二,信譽和員工

對員工來說

這次疫情無疑也是一次試金石,看你公司的信譽以及你個人得信譽,同時也是對很多人的一種考驗,你的老闆是否可靠,公司是否有發展潛力,一個公司連一個月都無法支撐的,即使沒有疫情發生,有其他情況出現,他能抵擋的住?這種公司不待也罷。反而還是一件好事,不用繼續待下去浪費時間。

對老闆來說

這次疫情同樣考驗你自己的承受能力,公司是否有這樣的底蘊,剛好有一個月的時間讓你思考是繼續做下去,還是果斷放棄轉型做其他的。同時也在考驗你自己領導的公司凝聚力,如果疫情過後,員工還繼續願意待在公司的話。那證明你的公司並不算失敗。

其實綜合來說,這次疫情並不能真正擊敗那些好的,優質的公司,只不過是淘汰那些本來就堅持不下去,或者一些意志不堅定無法堅持的創業者而已。


大熊和他的小熊


總體思路:不能等、靠、要

要積極有為,拓展思路,多措並舉

具體方法:

第一跟著黨和政府走,疫情期間政府針對中小企業出臺了真多的扶持政策,這裡麵包括用工、社保、公積金、稅務、貸款,尤其是針對生產防疫物資的企業支持的力度更大。要熟悉、熟知這些中央和地方的政策、申報流程。讓政府的好政策落實到自己的企業中。

第二中小企業一般來講主要是人工成本和房屋成本,針對這兩方面的問題,人工成本方面可以採取調整休假、在不降低工資的情況下優化用工成本、或者在法定範圍內降薪、或者讓員工入股公司進行股權激勵,共同發展等方式來,減輕人工成本對企業的壓力;房屋成本可以與出租方協商房租免交、少交、緩交等措施,或者出讓一部分股權給出租方,共同發展。

第三收入的問題,轉變原有的商業模式,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加強回款管理;全員營銷;收取預付款,用好金融信貸政策等。


吳樂為—


1、員工全員在家在線辦公,為疫情之後企業發展做好準備,樹立今後目標,設定對應工作方式、流程及管理模式,做到月-周-日,日-周-月,每日工作及時覆盤、溝通,採取一定績效考核,調動員工積極性,讓員工迅速進入工作狀態,每天可開兩次,視頻會議,早會佈置今天工作,夕會分享當天所遇到的問題,做到今日事今日畢。

2、開發更多業務模式,多考慮線上模式,例如直播、抖音等等。

3、工作中更多使用遠程工作軟件,確保在家工作效率得到量化。

4、查看可流動資金,如果有欠款的,可以適當催催,能收上來最好,保證疫情期間公司能正常流轉下去

5、對公司做個徹底洗盤,想想之前每年要交多少稅,想想今年能不能合理合規的情況下少支出,最大程度上合理節稅,那麼好的稅收籌劃就至關重要了,那麼問題來了,怎麼做好稅收籌劃,其中之一就可以在有稅收優惠政策地區註冊一家個人獨資企業或合夥企業(園區註冊可以享受核定徵收,綜合稅負低到3.8%)中小企業的老闆會計們, 看了我這個文章後 下一步該知道怎麼做了嗎?


朋友8866


2020年春節之後,對於許多企業來說,開工卻是遙遙無期,當前疫情防控,大家無法出門,無法去工廠上班,沒有收入,企業沒有盈利,承受著成本耗費壓力。這對於大企業來說擁有強大的現金流能度過難關,那麼對於小微企業來說,在疫情面前可能難以承受。因此,需要多管齊下幫助小微企業出實招,渡過難關。

政府做好復工規程,保障企業復工復產。加大對小微企業財稅支持,減免相應稅收及對工廠提供租金補貼。企業物資防控保障,原材料供應,物流運輸逐一解決,通過開通高速公路綠色通道和專用通道,確保企業原材料、產品順利運輸。切實做好減輕疫情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通過返還部分失業保險費等方式保障企業減少成本開支,權利渡過疫情難關。

企業加快轉換經營方式,拓展發展空間。通過政府和其他力量的協助,企業自身需要拓展思路進行自救,企業要適應疫情帶來的變化,抓住發展機遇。在2003年的非典,成就了我國電商行業,淘寶等一系列電商平臺應運而生,成為現在企業的佼佼者,這種線上服務業模式的創新,這次疫情極大可能會催生工業智能化生產模式。利用機器人來取代人工勞動力,實現無人生產工廠。雖然在這之前就有蒙牛工廠及京東物流都基本採取無人工廠,以及阿里巴巴推出的無人超市,再加上這次的疫情可能會更快速催生更多無人工廠的技術成熟。

疫情面前,人人有責。相信企業在這次疫情之後更加成熟,更加有動力打造智能化工廠模式,也鼓勵人工智能企業技術創新,加快人工智能在產業鏈上下游應用,實現企業內部和企業之間智能化運作,這些產業到企業的巨大變革,將對某些行業的價值鏈、生產鏈重塑,讓中小企業發揮掉頭靈活優勢,未雨綢繆積極應對。

疫情之下,如何拯救小微企業,成為了一大社會焦點。

金融是經濟的血脈。如何在防範金融風險的基礎上,讓企業貸得到錢,成為了政府與金融監管部門的當前要務。

針對這一問題,區塊鏈,是行之有效的一個工具。在區塊鏈技術的幫助下,應收賬款等資產可以成為融資借款憑證,小微企業會更容易貸到款。

在借貸之外,區塊鏈技術還可以被用於催收等場景,這樣不僅能簡化流程,還能保護客戶隱私。

讓企業貸得到錢,讓銀行能催回款,區塊鏈在金融行業的前途不可小覷。

01 讓小企業貸到錢

2020年初,中國的許多小微企業,突然遇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原料斷供、銷路受阻、工人停工,它們中的許多,危在旦夕。

疫情之下,如何拯救小微企業?政府和金融機構都在苦苦思考。2月1日,央行、財政部等五部門聯合發佈文件,宣佈將加大貨幣信貸支持力度。

文件指出,對於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遊等行業,以及有發展前景但暫時受困的企業,“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

“受疫情影響,就算企業暫時還不上錢,金融機構也應該先考慮展期、續貸。”對於這份文件,有銀行從業者這樣解讀。

而在幫助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拿到貸款的過程中,人們發現,區塊鏈技術大有可為。

2月6日,北京市政府出臺了一個特別的文件。文件提出,應建設基於區塊鏈的供應鏈債權債務平臺,併為參與政府採購和國企採購的中小微企業,提供確權融資服務。

一天後,北京金控集團聯合海淀區政府、微芯研究院等單位,推出了基於區塊鏈的供應鏈債權債務平臺。

小微企業貸,究竟難在何處?區塊鏈又是如何解決這些難題的?

相比中大型企業,小微企業信用、資產都十分有限,且往往缺乏足夠優質的資產作為抵押物。此外,小微企業的貸款金額普遍不高,相比之下,金融機構要付出的審查成本卻居高不下。因此,在以往,銀行並不願意貸款給這樣的客戶。

但在區塊鏈技術的助力下,小微企業可以將自己的應收賬款作為擔保物,以此獲得貸款。

比如說,小微企業A獲得了知名企業B的訂單,後者約定3個月後付款1000萬元。這時,A便可以憑藉這筆1000萬元的應收賬款,到銀行申請貸款。

由此一來,區塊鏈就切入了供應鏈金融的典型場景。

基於區塊鏈的供應鏈金融平臺,可以將小微企業(借款方)、金融機構(貸款方)、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與監管機構,全部整合到鏈上,企業間的應收賬款信息會在鏈上流轉,金融機構的審查也可以在鏈上完成,成本被大大降低。

目前,北京供應鏈債權債務平臺,已經可以為各類企業提供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賬款確權證明,並支持後者的全流程線上管理,小微企業在獲得確權證明後,就可以發起融資需求。

02供應鏈金融嘗試

在供應鏈金融體系內為中小企業貸款賦能,為何要藉助區塊鏈技術?

實際上,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利用預收賬款作為貸款擔保的供應鏈金融嘗試,就在國際上出現。

然而,在區塊鏈技術出現前,這些嘗試卻面臨著諸多問題。

首先,小微企業很難在核心企業那裡開出預付賬款證明。

“有的核心企業嫌麻煩,而且服務它們的小微企業很多,這家死了還可以找那家,所以它們缺乏動力去做這件事情。”一位供應鏈金融從業者表示。

其次,這種證明能否獲得金融機構的認可,仍然是個謎。

首先,這是因為這類證明極易偽造,金融機構需要聯繫多家企業反覆核實。如果下游企業造假,還比較容易查出來;但如果上下游聯合造假,就會很具有迷惑性。

此外,即便證明真實可靠,金融機構也要防範企業憑藉一份證明多處借款。綜合下來,金融機構的審查成本極高。

在區塊鏈技術出現後,證明的開具與審查,可以全部轉移到鏈上完成。證明可以自動開出,以Token的形式流轉到金融機構那裡,等待審查,全過程無法偽造、篡改。

此外,這個證明Token具有唯一性,無法同時在多家金融機構那裡申請貸款。

這樣一來,供應鏈金融體系內的多個主體,就成了整個區塊鏈網絡中的節點。它們既是系統的受益者,也是系統的維護者。

事實上,國內企業將區塊鏈用於供應鏈金融領域的嘗試,也已經出現。

2019年6月,遠光區塊鏈與上海市電力公司,運用了“大雲物移智鏈”等新技術進行財務變革和模式創新,打造“智財務+電益鏈”的智財務體系。

利用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數據難以篡改和可追溯等特點,結合其他技術,可以助力企業實現從信息傳遞向價值傳遞。

並通過價值交換,構建以用戶為中心的價值創造平臺,將產業上下游以及市場中的其它企業逐步融入價值鏈當中,匯聚用戶智慧,發揮公司優勢,會催生出很多意想不到的商業模式,這就是平臺和生態圈的價值。

“電益鏈”平臺上的供應鏈金融應用作為連接上下游企業與銀行等金融機構之間的橋樑,能夠對接企業的融資需求和金融機構的資源供給。

據悉,該平臺核心是建立一個將核心企業、用戶、供應商以及金融機構多方匹配的載體。

中國科學院大學經管學院魏先華教授表示,目前,國內區塊鏈行業對供應鏈金融的探索,已經走在了國際前列。

03 助力催收

在委外催收這一場景中,區塊鏈技術也存在用武之地。

早在2018年,百度就曾與浦發銀行合作,推出了智能催收聯盟鏈,通過區塊鏈平臺實現催收業務的案件打包、分派、流轉與佣金結算。

一般來說,催收可分為內催和委外兩種形式。對金融機構來說,客戶剛開始逾期時,催回率比較高,一般都是內催為主。但如果客戶逾期時間長、欠款額高,它們就會委託外包機構進行催收,即委外催收。

在區塊鏈技術出現前,銀行的委外催收業務,一直存在幾大難點。

首先,銀行對於客戶信息等隱私數據高度敏感,但委外催收又必須獲得提供部分客戶信息。銀行一直希望能通過技術手段,只開放部分必要信息給外部機構,對後者進行限制。

其次,銀行與催收機構之間,需要保持信息的實時同步。如果客戶還了錢,催收人員沒有及時被通知,繼續催收,就很容易引發不滿和投訴。

最後,銀行會與多家外包催收機構同時合作,針對不同難度的催收任務,又會制定不同比例的佣金標準。如何將催收業務分配給多個機構,將不同比例的佣金快速結算,也是一大難題。

在百度參與的浦發銀行智能催收聯盟鏈內,銀行可以在催收任務分包平臺上發佈催收任務。根據任務定價模型,系統會為催收任務定價,並以Token的形式打包到鏈上,由外包機構自由競價。系統還將撮合銀行與催收機構,自動完成任務分配。

催收機構接到任務後,也將獲得Token,取得對應客戶資料的訪問權限,從而降低隱私外洩風險。不同的催收機構不可能被分配到同一Token,這樣任務就不會重複分配。

與此同時,銀行也會將客戶的還款信息實時更新並廣播到各個節點,避免出現數據不同步。催收結束後,區塊鏈系統會自動結算,大大加快了佣金結算速度。

這樣一來,銀行、監管方與各個催收機構,都成了區塊鏈系統的節點。

金融,是區塊鏈技術率先落地的領域。

而如今,從借貸到催收,區塊鏈正在日益成為金融機構的一大利器。

藉助區塊鏈的透明、可信、低成本,真正的普惠金融,或將實現。






浙農鍋小哥


疫情之下,中小企業如何活下去?如何化危為機?

年初的這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從武漢迅速蔓延到全國各地,整個中國都籠罩在“疫情”的陰影下。從客觀角度來看,目前還未到達疫情緩和趨於下降的拐點,這場衝擊在徹底進入尾聲前都不能小覷。

疫情之下,中小企業如何活下去?如何化危為機?

眼下,“開門”註定是“紅不了”,但疫情過去之後,我們企業仍將爬起來,跑起來。環境是不可控的,競爭是殘酷的,但正是一次次的磨難與危機使一個企業得到歷練並生長。

信心不可少,堅持很重要

疫情之下,堅持重要,信心更重要,只要以堅定的信心面對,沒有什麼困難是克服不了的,對於製造業,對於物流裝備企業來說,更是如此。

從大的方面來說,要對中國經濟有信心,目前經濟狀況沒有惡化,不要特別擔心,疫情會給中國經濟帶來重大損失,但決不會是毀滅性打擊。疫情過後,各行各業將逐步恢復發展,經濟恢復元氣,從新步入高速路。

中小企業要面對現實,客觀把握,在企業防疫度危的過程當中,一方面,一定要避免形成過度恐慌的情緒傳染,要認識到企業受這次疫情的影響,完全是可控的,企業在面對疫情帶來的危機時,一定要保持十足的信心,另一方面,要認識到疫情之下,內外環境急劇變化,製造行業受到不小的影響,甚至衝擊。

其中,製造企業面臨兩大難題:產能暫停訂單難交付、復工後供應鏈協調脫節難生產,因此,對於每一箇中小企業來說,迫在眉睫的任務便是在危機中冷思考,做出適應性轉化,訂單延誤要與客戶進行溝通交期、迅速掌握流程中每一個細節。無法對上游供應商進行監控,復工後擔心原料接不上,關鍵是制定一套應對疫情衝擊的生產協同解決方案,立足當下困境展開自救互救,提高管理水平與效益才是最優解。

再一點,企業最擔心的是疫情下的市場萎縮。我們要這樣看,疫情是一時的,企業經營是長期的,不論疫情持續多久,市場需求是依然存在的,只是被推遲而已,一旦疫情得到了全面緩解之後,大多數的業務類型會出現報復性的反彈,從而收復失地。

所以在當下疫情肆虐的時候,不要悲觀的,要有信心堅持,一部分有前瞻性的企業正在抓住先機,在別人恐懼的時候,恰恰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要在市場重啟的時候,能夠搶佔高地。因此,中小企業,在疫情下,正應為了市場的重啟,緊鑼密鼓地開始做好準備。

如果你是一個能夠創造客戶價值的企業,如果你是一個員工認同的企業,那麼就請放寬心,不焦慮,開始積極地為市場重啟做好充分的準備。

在應對疫情過程中,企業要“以變應變”,結合自身行業、企業的個性化情況,保持戰略彈性,進可攻、退可守。將信心、愛心、決心像傳遞火炬一樣傳遞給員工,傳遞給客戶,傳遞給供應商、傳遞給全社會。

在這次抗擊疫情的過程之中,中國的白衣天使、軍人、還有很多媒體人都展示了他們的勇氣和信心,令我們非常地敬佩。現在面對疫情,復工在即,在災後重建的過程之中,就要開始考驗企業家的勇氣和智慧了。相信我們各位企業家帶領團隊也會給自己、給社會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疫情之下,內外環境越是急劇變化,企業越要抓商機、避風險,選擇順勢而為。但不管是什麼,縈繞在企業家心間的,不可缺少的,都是一種信心,決心、和魄力。

對於企業來說,不要過度的恐慌,關鍵是樹立信心,做好堅持,扛過這幾個月,未來還是有很多的機會等著他們。

所以,無論是對社會,還是對企業,進行正確的引導是非常至關重要的。在企業防疫復工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有信心,避免形成過度恐慌的情緒傳染。

化危為機,共克時艱

所謂危機,‘危險’之中有時也蘊含著‘機遇’。2003年非典疫情促使電子商務、淘寶的快速崛起,成就了互聯網王者阿里和京東。

企業應意識到,每次大事件背後都孕育著商機,這次疫情事件可能讓社會對無人、智能等應用有正確的認識和急迫的需求。因此,這是傳統制造行業技術迭代的重要機會,在細分領域,可能出現順勢爆發增長。

同時,疫情會使得製造行業中長期結構性改革的推進比以前更加緊迫,對企業轉型的要求也更加緊迫了。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到來讓不少實體企業經營維艱,很多行業的生產與經營都受到了影響,不少中小微企業的生產經營遇到很大問題,但當我們辯證地看待這些問題的時候,才能得出正確的判斷,疫情是時嚴重的,企業是艱難的,但也孕育著機遇。

也許這次疫情可能會像非典對於阿里的影響一樣,促使傳統行業考慮全新的方式進行管控。

疫情之下,傳統制造行業受到不小的影響,這反而促使傳統的製造行業開始進行轉變,明確了融合互聯網和智能優勢的方向。

疫情是個轉折點 將促進數字化在企業的應用,將促進傳統制造企業的改造升級,並且,這不是終點,而是啟點,並且數字化本身不是目的,利用數據本身才有意義

對中小企業,或者說短期來看是困難,長期來看確實是重大的機遇。

新經濟或數字經濟企業,是最有活力的、最有前途的,在這一次的疫情當中不僅沒有受到衝擊,反而得到了極大的推動,進一步增強了中國在新經濟和數字經濟領域的競爭力。

這也再一次提醒我們,市場發展的趨勢是不可逆轉的。所以我們更多的傳統產業一定要擁抱新經濟,一定要用新技術、新模式來改造我們原有的場景、原有的企業經營策略。

疫情之下,還倒逼企業促進企業的精益化。企業精益化的內核就是花更少錢、用更少的人、在更短的時間裡、以更少的消耗獲得更高的效率、更快速的交貨週期、更高的客戶和員工滿意度、更合理的利潤。疫情恢復過程中和未來企業可持續發展都將倒逼中國企業邁向全面精益化。

思維上需要有兩個轉變:供給側思維向需求側思維轉變;小而全思維向小而美思維轉變,生態化平臺主導的定製模式已逐漸成為主流,過剩經濟導致人們的需求、服務精細化、定製化程度大大加深。

疫情過後,企業如何轉型升級、又該從什麼方向進行轉型升級成為了關注的焦點,也是企業在疫情之中應該考慮的重點。

政府支持、政策惠企

自1月26日起,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部門都相繼出臺了支持企業抗擊疫情、穩定經營的相關政策,監管層面下達的政策無疑是給市場了一顆定心丸

2月9日,工信部出臺20條政策措施,支持中小企業復工復產渡過難關,明確將採取全力保障企業有序復工復產、進一步加強對中小企業的財政扶持、進一步加強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扶持、進一步加強對中小企業的創新支持、進一步加強對中小企業的公共服務、進一步加強統籌協調等六方面20條措施,幫助廣大中小企業實現有序復工復產,渡過難關。

科技部積極支持受疫情影響較大的科技企業、為引導幫助廣大科技企業恢復生產經營,近日,科技部火炬中心印發《關於疫情防控期間進一步為各類科技企業提供便利化服務的通知》。明確提出,鼓勵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對在孵企業適當減免租金,積極支持受疫情影響較大的科技企業。

各地科技管理部門、國家高新區管委會應加強統計和監測疫情對各類科技企業的影響,加大對受疫情影響較大而出現生產經營困難企業的精準支持,主動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

各地也出臺了相關政策,重災區湖北出臺18項措施支持中小微企業應對疫情影響渡難關,從減輕企業負擔、強化金融支持、加大財稅支持、加大穩崗支持等四方面入手,出臺18項措施,支持中小微企業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共渡難關。

從2月2日開始,蘇州、上海、北京、深圳等地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重磅政策,主要包括減免中小企業房租、稅費、返還失業保險費、延遲繳納社會保險費等方面。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8日,至少已有22個地方政府出臺相關措施。這些對於中小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場及時雨,能緩解中小微企業面臨的危機

同時,企業也要看到,在疫情背景之下,政府應該會大概率加大支出規模。而且我們也確實發現在公共衛生、環境保護等非常多的公共領域,還有很多的短板、薄弱環節,那麼這些方面的支出相信會有所增加。

企業也不要擔心疫情如果還延後怎麼辦?如果疫情持續的延後,要相信國家和政府一定會兜底,一定會出大招。以中國100萬億GDP的體量,以政府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管理體制,在面對大困難的時候,反而是有底牌的,有充足的武器和彈藥。

中小企業以什麼樣的心態應對疫情,到底用什麼樣的產品在疫情之後去把握市場先機?從現在開始,就要充滿信心,積極行動,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一方面要抓防疫。一定要把員工的生命和健康放在第一位;另一方面要抓市場重啟的提前準備,如何搶佔先機,如何做好充分的準備。

相信中國一定會度過這次疫情,中小企業必將為到來的“市場重啟”做好充分的準備。





股海雲深


疫情期間,隨著除湖北以外的其他省份有序復工,中小企業才從睡夢中甦醒過來,該怎樣挺過經濟“寒冬”:

一、“抗擊疫情不放鬆,有序再復工”。堅決執行當地政府的部署安排,提前申報復工計劃和抗疫具體措施,認真做好復工人員的隔離、監測,紮實進行工作環境的消毒,備好口罩,發放員工,認真搞好所有入職人員每天的體溫測量登記和當日行程彙報,確保大家的健康安全。

二、“爭取外援是基礎,有困難找政府”。查詢稅務、銀行、人資等相關部門針對中小企業的暖心扶持政策,結合實際,有的放矢,敢於“伸手”,爭取更多的精準幫扶早日到位,使企業早日“強筋健骨”走出困境。

三、“積極自救是關鍵,主業看家保活錢”。開源節流,勤儉持家:限產壓庫,增擴線上銷售,保證現金流良性循環。發動銷售部門和財務部門認真核對資料,待疫情過後配合業務員或律師上門催還應收賬款。

四、臥薪嚐膽,敢於“壯士斷腕”,揮淚砍斷利潤薄、佔壓資金多的項目,保證輕裝上陣,真正把錢用在刀刃上!

五、穩定職工隊伍,儘量不裁員,保存實力,凝心聚力,提高效益,突出重圍,以必勝的信心、堅定的步伐,笑臉相迎新的明天!

加油,中小企業!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靜美的石頭


第一:節省開支,用活現金流,管控和壓縮公司各種不必要支出和不合理浪費。

第二:積極尋找政府幫忙,讓其幫忙與銀行機構放寬貸款限制,合理利用貸款渠道,增加現金流。

第三:不裁員,不亂扣員工工資,還要準時發薪,越是困難時刻,越要守住底線,勤勞的員工更能獻策,激發公司凝聚力和團結力,善待員工,用好員工,方能成就大業!

第四:與長期合作的供應商積極協調,原材料延後一兩個月後付款;與經銷商協調,應收賬款能否先回款一部分,以共度難關!

第五:針對市場出現的稀缺需求,比如n95口罩,防護服,護目鏡,75%醫用酒精,消毒液等等,公司現有機器有能力轉型生產的話,一定要服從大局出發,先加班加點生產急用救人物資,地方政府也會強力支持並優先安排信貸業務的。

第六:疫情最壞無非幾個月的事,只要及時申請復工復員,做好國家規定的安全措施,一定可以度過難關的。如果真的找不到貸款,又沒有現金流,抗不過去,那隻能出售或者抵押手中的一小部分資產,比如房子或者車子,股票等,可以直接變現的,能讓中小公司生存下去最重要,錢賺不完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佧僕


身為財富管理行業的從業者,最近看到很多的企業和個人,在面對疫情衝擊的時候,表現出家庭財務和企業財務應急能力欠缺帶來的焦慮和窘迫。所以,出於一種職業使命感,我寫下這篇文章,主要立足點是家庭和個人財富管理,對於企業經營的財富管理也可以借鑑。

巴菲特說過,只有退潮,才能看出誰在裸泳。我認為這句話用來形容本次疫情有點恰當。

很多的家庭並不能說,在疫情來臨之前,財務就是很健康的。只是很多本身存在的問題,這一次藉著疫情的“東風”扎堆並且呈共性的方式呈現。集中出現的財務問題都是以下幾類:

1、 疫情帶來的財務收支平衡被打破問題,以前現金流入流出基本平衡。現狀是對於絕大多數家庭,支出式剛性的,而收入是不確定的。當只有流出,沒有流入一出現,引發一系列連鎖財務問題。

2、 債務問題形成鏈條式傳遞。債務的本質屬性是來源於外部的資金,需要按照約定週期進行償還。疫情的出現在供應鏈端導致了很多應收賬款的集中違約。資金的週轉鏈條出現問題。本次疫情屬於不可抗力,雖然在違約責任上有待進一步考究,但是帶來的卻是實實在在的下游資金需求方的措手不及。

3、 由於疫情導致用工市場不穩定,可以看到很多勞務工作者出現了無法及時就業的情況,出現的摩擦性失業也會加劇家庭財務的流動性困難。當然,基於第一和第二項發生之後,流動性不足也是一個必然結果。

當下的處理舉措,一方面國家也有相應的政策,比如銀行貸款開拓了個性化服務通道應對流動性危機。某些大型集團也表率在前,進行特定時間段的免租行為等等。但是普惠面畢竟有限,而真正能夠解決問題的根本還是自身健康的財務習慣和有效的風險管理行為去降低自身風險,增加財務安全性。

首先在操作上,很多人為了緩解短期流動性壓力,通過增加債務的方式釋放資金流動性,比如信用貸款,提高信用額或啟用多張信用卡,這在信用額度範圍內可以支配,超額的部分可能要用到利率收取方式更不友好的消費貸,以及市場上琳琅滿目的各類貸款產品,其本質都是一樣,短期用以應急沒問題,長期來看,我不建議大家陷入這類貸款沼澤從而變成債務難民。還有一種方式是保單貸款,基本上,各類有長期現金價值的保單都有這個功能。

其次是在意識上,對於緊急備用金的儲備應該引起重視,3-6個月的生活和週轉資金是家庭基本的財務緩衝墊,如果不重視儲備,抗風險能力低下。

而這次疫情給我們家庭財富管理帶來的深層啟示:是家庭財富結構的調整方向上,要具備更具抗風險能力的收入組成。重新定位和理解創富的四大資本。做到物盡其用,從而發揮的效能最大。

這四大資本包括:

第一是我們的人力資本,這是傳統的賺錢方式。在這次疫情中,大多數人就是因為過於依賴人力資本這個單一的賺錢途徑導致的財務窘迫。所以,建立和挖掘其他渠道的資本變得格外重要。

第二是我們的知識資本,擁有知識和技能的人可以通過知識的傳播,開拓新的財富來源。近年崛起的自媒體創業和知識付費就是其中的代表。這類資本具有抗經濟週期的特性,發掘這種資本帶來的收入渠道,可以對沖風險,增加收入組合的健康性。

第三是組織資本,這次疫情有一類人受影響最小。這類人就是組織資本強大的人群。比如,我們退休的父母親,領著養老金,收入完全不受影響。比如大型企事業單位職員,他們影響程度小,再比如具有高圈層人脈的人士,獲得資訊和消息都要早於快於一般人,這些都是組織資本的變現能力。在家庭財務收入結構中,夫妻至少一方要具備強大的組織資本更好,增強抗整體財務的抗風險能力。

第四是金融資本,通俗的理解,就是理財性的收入不會斷。這是一種純粹的被動收入模式。金融資本帶來的收入需要考驗的是投資標的和平臺、項目的選擇眼光,這方面當然也需要自身通過不斷學習去提升運用的能力。

這次疫情,帶給我們很多的苦難和淚水。也給無數家庭的經濟帶來了傷害。但是家庭財富管理的責任就是去優化我們家庭本身的收入結構,令財務來源多元化,四種資本的利用最大化,才能合理提高我們整體的幸福感受。願我們共同努力,一起迎接春天的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