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微信賣普通一次性口罩違法嗎?怎麼判斷?

澳門俠客


現在疫情時期,希望不要在此時刻賣買口罩,國家嚴查口罩進貨渠道,對於不合格的口罩還會嚴厲處罰,在微信上沒有合法的進貨渠道證明,也沒有合法的經銷許可,是不允許的


小葉子阿生


疫情期間,隨著國家衛健委發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不同風險人群防護指南》和《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推薦使用的口罩共4 種,分別是: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醫用外科口罩、KN95及以上顆粒物防護口罩、醫用防護口罩。

口罩一時成了緊俏貨,只要出門都需要口罩。目前隨著江蘇復工潮的到來,可謂是“一罩難求”,雖然在各地發佈了各藥店預約購買,但是仍然難以解決口罩的供求問題。這樣的局面讓很多人看到了商機,最終形成了在微信、朋友圈、直播間等方式大量兜售口罩的信息,不禁讓人疑問,藥店、京東、淘寶等都沒有貨,這些人哪裡來的呢?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口罩?細問之下,不難發現基本都是有和廠家相識的專門渠道,且訂單量需要大才接受,特殊期間物流無法保證。那麼這些銷售行為符合法律規定嗎?

一、銷售口罩應取得相關資質

根據《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第二十九條、第三十條規定,從事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的,由經營企業向所在地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備案,取得《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憑證》:

首先,銷售醫用口罩產品的主體必須是企業,必須取得營業執照,個人不能從事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其次,銷售的醫用口罩必須取得《醫療器械註冊證》。最後,醫用口罩的經銷企業必須取得《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憑證》。

二、個人向他人銷售口罩可能存在的刑事法律風險

(一)如果你沒有或無法向供應者索要醫療器械註冊證、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或者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合格證明文件等,不能辨別是否為醫用口罩及質量是否合格的,如銷售的是生產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醫用口罩、護目鏡、防護服等醫用器材,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五條的規定,以生產、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罪定罪處罰。

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生產、銷售偽劣商品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6條第4款規定:“醫療機構或者個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是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醫療器械、醫用衛生材料而購買、使用,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以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罪定罪處罰。”按照《刑法》第145條生產不符合人體健康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醫療器械、醫用衛生材料,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醫療器械、醫用衛生材料,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兩倍以下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兩倍以下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兩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二)在疫情防控期間,違反國家有關市場經營、價格管理等規定,囤積居奇,哄抬疫情防控急需的口罩、護目鏡、防護服、消毒液等防護用品、藥品或者其他涉及民生的物品價格,牟取暴利,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四項的規定,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25條規定,第二百二十五條 違反國家規定,有下列非法經營行為之一,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一)未經許可經營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專營、專賣物品或者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的;(二)買賣進出口許可證、進出口原產地證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經營許可證或者批准文件的;(三)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准非法經營證劵、期貨、保險業務的,或者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的;(四)其他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非法經營行為。

(三)如果你賣的口罩是符合國家各項標準的,但是商標是假冒的,則有可能構成商標侵權和涉嫌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根據《刑法》第214條的規定處罰,即“銷售明知是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相關漫畫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五)銷售仿冒“3M”防護口罩,可能涉嫌銷售偽劣產品罪與銷售明知是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兩罪擇一重罪處罰。構成銷售偽劣產品罪,應根據 《刑法》第140條的規定處理,即“ 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六)如果你根本沒有正規的進貨渠道,動起了歪念,在微信等互聯網平臺編造有口罩售賣的廣告,騙取消費者錢財後玩起蒸發、失聯計倆的,涉嫌詐騙罪。根據《刑法》第266條規定處理。“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潮匯生意


“朋友圈口罩”可能已經觸犯法律,我來普一下法:

1、售賣的口罩符合國家質量標準

但商標是假的

則有可能涉嫌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

最高可判7年

2、售賣的口罩符合國家質量標準

但價格過高

獲利數倍甚至數十倍

則很容易觸犯非法經營罪

只要售賣的口罩金額在5萬元以上

或者賺取的數額在一萬元以上就危險了

3、售賣的口罩不符合國家質量標準

則有可能觸及銷售偽劣產品罪

同樣只要銷售金額達到5萬元以上

就攤上大事兒了

最高刑期可達無期

4、售賣的是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口罩

如醫用n95或者醫用外科口罩等

則有可能涉嫌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罪

最高可判無期徒刑

該罪無銷售金額限制

只要這些口罩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就構成該罪

5、沒口罩謊稱有口罩

沒有正規進貨渠道

收了錢不提供口罩或者無法提供口罩的

那麼你就危險了

當售賣金額超過5000元就有可能涉嫌詐騙罪

注意不是獲利金額是售賣金額

以上請大家注意!

口罩是否符合國家標準

不是肉眼就能區分的

當然一看就是假的的

那一定不符合

但也有看著和真的一樣

但一鑑定不符合的

所以售賣口罩

進貨渠道不知底的

非正規渠道的

是存在風險的

口罩不是你想賣想賣就能賣的





溜達瓶


你好,我是川香小廚,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按照工商所規定事違法的,沒有取得那個正規的應用營業執照,那個資格證書是不能私自賣口罩的,因為你賣那個口罩沒有經過正規渠道,進來的是不允許銷售的再一個在網上銷售也是不安全的,有的商家收了錢,他就半天不給你口罩,你想不必要的糾紛,所以說在網上買口罩,這個事是違法的


代安奎


不是以暴利為目地話!應該算不了違法!


奮鬥的選擇


現在已經構成違法


永遠的十七歲


醫用口罩屬於醫療器械,朋友圈裡幾乎是沒有營業資格的。所以深究的話是違法。但違法也要看影響,賣幾個口罩就算違法也不夠金額,最多訓誡沒收。除非涉及金額巨大的直接是違法。


小李貝塔


賣普通一次性口罩是沒有問題的!

一定要分清是普通還是醫用!!!

疫情期間如果你通過朋友圈出售醫用口罩,在沒有銷售資質《營業執照》以及《第二類醫療經營備案憑證》的情況下,屬於違反犯罪行為



大凡子I


我覺得在微信裡賣口罩可以賣。但是在這個特殊的年裡。不要只是為了爆利而去在微信裡賣口罩。


馬yaohong


違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