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培養孩子的過程,也是和孩子共同成長的過程,你認同嗎?

爸爸媽媽幸福生活


我一直很認同這句話:與孩子一同成長,是父母給予孩子最好的教養。

現在很多父母都明白,如果只能保障孩子的吃穿用度,這隻能叫養孩子,而不是教養孩子。

說直白點,如果只是養孩子,那就跟養貓貓狗狗差不多,只是養活,養得好,不缺吃穿,適當逗樂就差不多了。

很多催生二胎的老人們總說現在的年輕人矯情,生個二胎還各種考慮,怕養不起,在老人們看來,他們覺得養個孩子能有多費勁,以前條件那麼差的時候,不也是好幾個孩子都養大了?

但他們沒想到的是,他們所謂的養,很多真的就只是養活養大這個層次,最多再加點言行舉止方面的教育和言傳身教,其他的他們能力達不到,也沒那個條件。當然了,當時的大環境大背景下,很多人都是這樣養孩子的,他們也不覺得自己的想法有什麼不對。

可是,現在養孩子真不是那麼簡單的。如果是教養孩子,那就是教育和培養。

這個可難得多了,孩子的德智體美勞各方面的教養,真的是一項勞心費神且耗時長久甚至貫穿一生的工程,關鍵是,很多父母也許在教養孩子方面還吃力不討好。

我們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當父母,沒經驗,很多東西也不懂,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要想當好父母,我們也必須去不斷學習與實踐,反思與改進,交流與溝通。

所以,要想在教養孩子這條路上成功登頂,我們為人父母者,必須做到與孩子共同成長。不然,也就只是生他,養他,卻沒育好他。


鉤沉育兒


陪伴孩子成長,也是自己的成長

很多年前,我還沒有結婚生子,初入職場的我把所有的經歷都放在了工作上,每天忙碌的生活也過得很充實,在閒暇之餘,我會跟朋友社交、看電影,會不斷的刷著手機

在我身邊有一個同事,比我年長一些,她是生子後第一次出來工作,她有家庭的牽絆,很少跟我們一起出去,在我們忙著刷手機的時候,她會抱著育兒的書籍津津有味的看著,我那時候不懂,我會問她“你看這些有用嗎?現在的孩子這麼難養嗎?之前也沒有這些書,不照樣把孩子養大了?”

她聽了我一連串的疑問,也不著急,說了一句我至今還記得的話

“人生第一次當母親,沒有什麼經驗,總要看看成功的母親是怎樣培養孩子的,給與孩子最大的財富不是物質上的滿足,而是幫他塑造好的性格和觀念”

多年後直到我孩子出生,我也開始從書本上學習知識,瞭解了孩子的成長過程和每個階段應該如何應對的方法,讓我做了一個不必慌張的母親,我很感謝那位同事的話

之後也聽說了那位同事的故事,她培養女兒學鋼琴,自己也學會了鋼琴演奏,她培養兒子學書法,書法也變成了自己的愛好,她還學會了烘焙,學會了簡易畫,最重要的一點她是個和善的母親,通過與孩子的相處,學會了對孩子的尊重與理解

人的每一天都會有新的體驗,培養孩子的過程,就是讓父母面對新的體驗學習成長的過程



寶貝觀察員


認同啊!我感覺到自己的智力有顯著的提升,目前正在向4歲靠攏了。

自從上了芭蕾課,感覺整個人都自信了,佩琪我也認識了,遇到困難也知道打給汪汪隊了!不但會走模特步,憑藉著樂理基本功還自已研究明白鋼琴了,英語現在還是我教她,過兩年就得她教我了,手工課練的我手指老靈活了!目前正在苦心鑽研編小辮兒,已經熟練掌握了扎一個馬尾的訣竅!

但是也有遇到困難的,剪紙這玩意我好像幹不來,對於我這183cm的身高有點兒太摳手了。。。但是人應該補足短板,這樣才能進步是不是。。。我也深刻意識到了這一點,但是好像正式自己的缺點要來得容易一些。。。

其實吧,陪孩子這事兒說來話長,我還真挺不想讓小丫頭長大的,小時候咿咿呀呀能幹的事情不多,現在3、4歲有基礎認知能力了,又懵懵懂懂的對啥都好奇,平時還得上班板磚,好容易熬到週末也想好好休息一下,但是想想再不好好陪小丫頭她就長大了,就不再纏著你玩兒了也挺傷感的,但是單純在家裡大眼瞪小眼乾坐著好像也挺無聊的,那就得給自己找點樂子,所以我現在有機會就帶她出去撒歡兒,光她開心也不是健康的親子關係,得兩人都開心你說是不是,所以我現在一到週末就琢磨領她上哪去瘋去,瘋的同時她也玩兒了、也開眼界了,關鍵我也挺開心哈哈哈哈!我覺得家長就應該玩兒的比孩子高興,比孩子開心,這樣才是有效的親子陪伴啊!不然你坐著刷手機她坐著看電視,那叫什麼陪伴,撐死是一起吸二氧化碳。

反正現在我看她那些東西啥都好玩,你們我這種作法會不會以後小丫頭長大了看啥就沒興趣了啊?有點擔心





果小胖帶果爸玩


培養孩子的過程,也是和孩子共同成長的過程,你認同嗎?我是三個孩子的媽媽,我非常認同這個觀點。

在網上看到一句話"父母是世上唯一不需要考證就可以上崗的職業"。雖然這是最容易獲得的職業,但也是最難做好的職業。做得好不好,沒有一個標準可以對照,全憑自我感覺。

從大寶呱呱墜地來到我身邊,我從不知所措到不得不進入角色:我已經是一個孩子的媽媽了,雖然我還一無所知。

我不得不逼自己趕快進入狀態,我學著怎麼給孩子穿衣服,向有經驗的鄰居嫂子們討教關於孩子餵養的知識,又從電腦上查找科學養育孩子的知識,學習如何開發孩子的語言功能,我從一個內向的人變成一個愛說話的媽媽,這是我養育孩子的第一個自我成長過程。

關於孩子吃飯的問題,家長們是不是跟我一樣,總是認為孩子不好好吃飯,挑食,特別是偏瘦小的孩子,我經常對孩子們說的一句話是:"看你們瘦的,老是不好好吃飯,總挑食,你看我都不挑食,什麼菜都吃。"說多了,孩子不樂意了,反駁到:"菜是你買的,飯是你做的,你不喜歡吃的菜肯定不買,所以你才說自己不挑食。"

聽到孩子說的話,覺得很在理。原來我範了一個錯誤:覺得自己永遠是對的。這是對自我認知的一個成長過程。

學習成績對於學生來說很重要,對於學生家長來說同樣很重要。特別是像我這樣全職在家帶孩子的媽媽來說更重要,孩子學習好我才會獲得一點成就感。所以在孩子完成學校作業之後,我總會給孩子再佈置點作業,以達到我想要的理想成績,從此孩子的考試成績成了我的晴雨表。

偶然看到一個教育領域的作者寫的一句話:無論自己成功與否,都不能要求孩子一定成功,由他自己選擇要走的路。

這句話點醒了我:不能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孩子身上,更不能因為孩子而迷失自我。

我是三個淘氣包的麻麻,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跌跌撞撞,但我會不斷去學習,希望能在陪伴和教育孩子的路上遇見更好的自己!


三個淘氣包的麻麻


培養孩子的過程,確實是孩子和大人一同成長的過程。

我的孫子性格內向,不喜歡說話和運動。我為了改變孫子的這二個短處,我就去看有關如何教育幼兒的書,學習如何使孫子變成百靈鳥,活潑好動起來。

孫子不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就帶他到人多的地方玩,看到什麼就說什麼。我就把所看到景物編成兒歌教孫子,讓他跟著念。

孫子從幼兒園到上小學,我都是陪伴著孫子這樣走過來的。日積月累,我現在不但身體健康,還能見景生情,出口成章,這在過去,我是不敢想象的;孫子也活潑可愛,有說不完的話,見到景物,孫子也能自己說上幾句順口溜。

我送孫子去上幼兒,見到街邊的一棵樟樹,我就隨口說上:

香樟樹,

高又大,

舉著雨傘向天空;

抬頭看,

綠油油,

歡迎寶寶上學校去。

現在孫子上小學讀的課本,我都有點教不下了,你說,我不學習能行嗎?


胡學秀


我認同培養孩子的過程,也是跟孩子一起成長的過程。女兒現在一歲半了,跟女兒相處的過程我自己成長了很多。我總認為自己是一個健忘的媽媽,什麼事情當時很有印象,沒過一會兒就忘記了,學的東西更是如此。現在有點兒不一樣啦,陪女兒閱讀、做手工、唱唱跳跳,真的練就了十八班武藝,簡筆畫手殘黨現在可以畫的有模有樣了,摺紙也跟各種動物做了好朋友,看到幼兒舞蹈、手指操就躍躍欲試,講故事可以分角色表演 ,我家先生笑我,可以去做幼兒園老師了。

最重要的成長還是在心理上的成長,帶女兒的過程也同樣跟所有媽媽一樣,經歷各種困惑苦惱,也會抑鬱。但因為身為母親的堅強,會更多的去尋求新的解決方案。這種解決問題的心態,也使我越來越受益。


如虎岫薔薇


培養孩子的過程,確實是共同成長的過程,這個觀點我是非常贊同的。因為不少家長,平常工作和生活都比較繁忙,放鬆了對文化課知識的學習和自己人生道德境界的不斷昇華和提高。只有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為了陪伴孩子學習,幫助孩子學習,自己才不得不努力從頭開始,從零開始,重新開始,拿起教材,拿起課本和孩子一起學習,這樣對孩子的學習起到了鼓勵監督陪伴作用,也豐富了自己的文化專業知識體系。在培養的孩子中,自己的知識體系也從荒蕪多年的知識的原野中,成長起來,豐富起來。我單位的一個同事,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就開始玩耍,荒廢了學業。到了初中,還沒有學完就去參軍了。走向工作崗位以後,才感到知識的貧乏和蒼白,也感到非常的愧疚和著急,在自己的兒子開始進入初中一年級的時候,他為了監督,鼓勵和陪伴兒子學習,便開始拿起初中的教材,從頭開始,一直陪伴孩子學完初高中的全部課程,父親的行動感動了孩子,也激勵孩子頑強拼搏,一舉考入重點大學。

另外一個方面,家長在生活中,工作中,可能因為各種原因在言行方面不能嚴格的要求自己,約束自己,檢討自己,反思自己,提升自己。但是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要做到榜樣,做到楷模,做到表率,就必須嚴於律己,注重自己的言行,這樣才能夠塑造出品德高尚的孩子,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我們不知不覺的也提升了自己的思想品德,也昇華了人生的境界。

在現實的生活中,我就是一個非常喜歡開玩笑的人,但是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和輔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我就嚴格的要求自己的言行,注意自己的用語,規範自己的行為,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孩子的尊敬和尊重,這樣孩子不僅成長了,我自己也在不斷完善個人的修養,成長自己的品行。


金牌高考志願填報專家


我家女娃娃三歲整就被望英語生畏的學渣媽媽送去了英語培訓機構,上課的前六個月基本下課一問,啥也不會[捂臉]逼的學渣媽媽的我從頭開始和她一起學,課後方便給她複習!堅持了一個月又一個月,四周歲整的時候突然有一天發現,錄英語作業很順暢!而我的英語單詞量也達到了歷史新高,對英語也不在恐懼!今年娃娃五週歲,英語水平在班級里名列前茅,再也不用我課後費力輔導,而我,也重新開始把英語撿起來了,怕被娃娃笑話!這就是陪伴的力量,加油吧,雞娃媽媽們!


範皮皮


我們和孩子是互通的,是相互影響的。在我們給予孩子愛時,孩子也給予我們不曾擁有的愛,在我們傳授孩子知識時,孩子也給予我們教學方法,在我們給予孩子快樂時,孩子也給我們一張張笑臉。我們在奉獻自己的同時,孩子也在回報我們。

在我家小可愛上中班的時候,學校的教學課程裡有每天讓孩子說一句話,家長幫助記錄,慢慢從一句話升級成一段話,到後來把一天所經過所遇見的事記錄下來。剛開始的時候把我愁壞了,這孩子吧一天聽的故事也不少,可是她就是把自己一天所經過的事情表達不出來。沒辦法我只好星期六星期天帶著她出門,隨時拿著筆和本子,讓她自己把自己經過的隨時說出來,我幫他記錄下來。回到家以後我就幫她從頭到尾的念一遍讓他聽。

經常帶著她去圖書館看一些國學經典。後來突然有一天,我覺得孩子的敘述能力越來越流暢, 跟我講起道理來也一套一套的。直到後來我自己上臺講話,也不再畏懼自己,沒什麼可講的,就像給我家孩子講故事一樣輕鬆自然。

我是熱愛生活的衛清芳,陪伴是一個共同成長的過程,希望我們的爸爸媽媽不要錯過哦!


衛清芳


非常認同,養育孩子到底為什麼?我現在作為過來人,想跟你分享一下。


從前,我是因為責任。作為人妻,在老公想要娃娃的情況下,生娃成為了我們的一個義務。
等到孩子出生,帶Ta長大,我才慢慢找到了答案。
孩子,是人生中綻放的一朵花,她需要你的呵護,需要你的愛,但同時,她也在繁盛你的人生,裝點你的旅程。
讓我們在逐漸老去的時候,有那麼多隻屬於自己的、與一個生命相關的美麗回憶。
正是因為如此,我在40歲時候做了高齡產婦,有了一個二寶。
視頻是我已經上大學的大寶,和我剛滿15個月的二寶。
這一幕,不知道會勾起多少人生娃的願望吧?高甜畫面來到,可能引起你的極度舒適哦!

\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