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據說日本人不敢考古,因為考古會暴露其祖先是中國人徐福的,這是真的嗎?

L雪媛


我覺得日本天皇家族與徐福有關,要說整個日本人的祖先是中國人就有點扯淡了。日本不是沒有考古,只是對天皇的墓不敢挖掘,其實在日本考古界,曾經有造假的新聞,我相信一些資深的日本文化愛好者聽說過藤村新一造假案,曾經轟動了整個日本,這裡我就不詳細贅述事件的經過了。

還有,我在寫《日本天皇史》的時候發現,日本神武天皇東征和徐福東渡其實非常的相似,不知道是巧合還是根本就是一個人。有人說,日本的歷史起源於公元前660,而徐福東渡的時間是公元前210年左右,兩者相差了400多年。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還真的相信日本誕生於公元前660年,其實那是聖德太子按照60一甲子自己推算的時間(公元前660,大家也算得出聖德太子從什麼時候推算的時間,其實就是601年),且用神話故事來敘述的。此外,神武東征建國以後,有八代天皇是沒有任何事蹟的,就只有名字,叫做“闕史八代”。“闕史”就是缺乏史料,大家其實想象得到,從神武以後的八個天皇都是虛構的,通俗一點來說,就是湊數的。

其實,我也多次強調,神武東征時期的情形,神武天皇乘坐天盤船突然從天而降九州,從九州開始東征到本州。而徐福就是從海上突然到達九州,他乘坐的正是大船。而神武東征的軌跡和徐福所到之處的軌跡一樣。別說是日本天皇參照的徐福活動的軌跡編撰的,那真的很扯淡。還有,日本天皇的三件神器,簡直就是秦始皇送給徐福的禮物,也就是說日本天皇的三件神器是秦國器物,日本根本造不出來。

由於徐福屬於術士,他利用日本迷信的思想,完全可以控制日本。所以,徐福的後人和他帶去的三千童男童女,完全可以征服當時落後的日本部落。徐福從中國大陸帶去的那群人,完全有能力成為貴族,即便是做不了天皇,也不會是無名無姓的奴隸。在日本很多無名無姓的人,到明治天皇時期,日本普通老百姓才有姓氏。且日本人相信神道,把天皇視為神來供奉,這真符合徐福裝神弄鬼的身份。

當然,我們只是通過日本史書來推斷,也不是沒有史料,日本國內也不敢將天皇的陵墓挖開來鑑定。日本天皇經歷上百代替換,說不定在中間中斷過也有可能,至於天皇陵墓有什麼秘密只有日本皇室自己清楚。當然,日本天皇號稱萬世一系的,挖開老祖宗的陵墓是否不可取,所以日本考古界是不敢挖皇陵的。他們考古也只挖普通的陵墓而已。目前網上所說的不敢考古,其實就是不敢挖日本天皇的皇陵。


謀士說


徐福是不是日本人的祖先?中國人說了不算,日本人如何看待的?

在回答問題之前,需要說明兩點:

第一,日本人是敢於考古的,事實上日本人對考古相當著迷

第二,徐福是不是日本人的祖先,日本人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

日本人

日本大和民族是否起源於中國,目前最權威的說法是日本學者埴原和郎的“二重構造說”。二重構造說,簡單來說就是日本大和民族由兩部分組成:一是3萬年前的繩文人,二是2300年前的彌生人。據日本東京大學醫學部的實驗數據顯示:今天的日本本土民族血統有70%以上來自東北亞的彌生人,有30%的人來自東南亞的繩文人。

以埴原和郎為代表的日本學者認為,無論是彌生人還是繩文人,都起源於古中國,日本大和民族起源於古中國,屬於古中國人後裔,日本人與中國人有著割不斷的聯繫。

空口無憑,用事實與證據說話。為證明這一論點,日本學者給出了7個證據:

證據一:最古老的的“明石原人”化石

1931年4月18日,日本學者直良信夫在日本兵庫縣明石郡大久保町西八木海岸的洪積地質層中發現了原人腰脊化石。經過長達數年的研究之後,直良提出這是日本的祖型人種,因此將其命名為“明石原人”。日本在3萬年前是無人島,明石原人最早在中國江南一帶繁衍,更新世之後明石原人從臺灣、琉球一帶來到日本,明石原人之前沒有更古老的日本古人化石,而在中國江南一帶卻有超過了3萬年的明石原人化石。由此可知,日本的明石原人不可能從天上來,只能從中國來。

明石原人

證據二:日本繩文陶器來源於中國古越人

1995年,日本考古學界經過對出土的文物進行碳十四檢測,發現在距今12000年至2000年的這10000年之間是日本進入繩文時代的區間。繩文時代最大的特點是用繩子在陶器上纏繞,然後拍打陶器形成繩子紋路。中國古越人的繩文陶距今10000多年,時間超過日本的繩文時期,日本的繩文技藝與中國一模一樣又出現在中國之後,只能從中國傳播過去。

繩文陶

證據三:日本貝冢遺址出土的綠豆、漆器來自中國

1975年,日本考古學家在日本福本縣二方濱乾涸的河床上,發現了一處繩文時代前期至中期的貝冢遺址。在貝冢遺址裡,日本人發現了製作精美的石斧、紅漆木容器、獨木舟等,而且還有核桃、葫蘆的外殼以及綠豆等。綠豆原產地在印度,經東南傳到中國,大約在6000年前綠豆才傳到日本。漆器,當時能掌握這項技術的,只有7000年前的中國河姆渡人,日本的漆器只能是中國渡海而去的古越人所製作。綠豆與漆器,證明了日本島陸沉分割出去之後,依然有中國古越人渡海去日本,教會了日本人這些技藝。


日本出土的漆器

證據四:日本鑿齒習俗來自中國古越人

1980年代,日本考古學家在《新研究·日本史》一書中指出:在日本繩文人遺址裡,發現了大量的門齒被拔掉的頭顱骨,這種現象佔所有發掘頭骨的95%以上。這種風俗稱之為“鑿齒”,鑿齒行為源於中國濮人習俗,後來古越人跟著效仿,這種習俗是中國古人獨有的,日本繩文人大量出現這種鑿齒習俗,這並非是一種巧合。

證據五:最早的彌生人來自中國,日本與中國沿海習俗相近

日本學者鈴木尚曾對日本神奈川縣三浦島出土的人骨進行調查研究,發現日本有大量來自繩文時代的古越人,還有大量來自中國的彌生人。日本學者鳥居龍藏在《漫話中國少數民族地帶》一書中指出:中國彝族人的紡織物、銅器圖案、墓穴等與日本的一模一樣,日本話與浙江、江蘇一帶很多方言類似,日本和服起源於吳服,這並非是偶然現象。

DNA檢測

證據六:日本人白血球抗原數據檢測顯示,東北亞人是日本人的始祖

1998年,日本東京大學醫學系人類遺傳學教授德永勝士從人類白血球抗原(HLA)的分析中,將日本始祖彌生人分為4個組群,其中B46-DR9型的人(東北亞人)最多,其他組的如中國南方人、泰國人、越南人等都與B46-DR9相似度極高。由此可知,B46-DR9東北亞人才是日本最初的始祖。

日本繩文時期的東北亞人,對應中國歷史屬於古肅慎人,肅慎人從朝鮮半島駕船南下,東渡到日本海。記載日本古代歷史的書籍《古事記》就曾有大量祖先駕駛木船從天上降落日本的記載,駕駛船隻的人極有可能是第一批到日本的肅慎人。

肅慎人渡海到日本

證據七:日本皇室、首相都稱自己是徐福後裔

大和民族起源於古越人和肅慎人,起源於中國。這是從日本民族起源上,日本學者給出的定義。實際上,在日本國內有不少人認為自己是徐福的後裔。最為典型的有:

1994年初,日本昭和天皇的弟弟三笠宮親王在參加香港徐福會成立的賀詞中寫道:“徐福是我們日本人的國父,乃日本的立國者神武天皇”。

1994年4月26日,日本首相羽田孜在參加日本作家飯野孝宥的著作《彌生的日輪——徐福與日本天皇世系考》出版紀念會上公開表示,“我的祖先是中國人哩,他們是隨徐福一起東渡日本的。”日本學者家永三郎在其著作《日本文化史》中指出:日本人大多數都是琅琊人後裔,屬於徐福後人。

羽田孜到中國祭拜徐福

從日本學者的證據來看,早期的日本原人起源於中國,一支為江南的古越人(包括東南亞),一支為東北的肅慎人,古越人因為帶著繩文文化進入日本,被日本稱之為繩文人,肅慎人因為從東北下到日本教會日本學會了種植水稻,因而稱之為彌生人。

至於徐福,因為徐福進入日本時年代太晚,那時的日本已經有人存在,因此徐福最多能成為部分日本人的祖先,而不能成為全部日本人的祖先。在10萬年前,大陸橋斷裂、日本島從臺灣陸沉“漂”到日本海後,日本孤島上並沒有人存在。

古越人

在3萬年左右,中國江南的古越人利用日本暖流駕駛船隻遠渡日本,成為了日本最早的祖先,並構成第二大族群。大約在1萬年左右,東北的肅慎人陸續南下日本,構成了日本第一大族群。後世的日本,隨著移民的加入,日本成為了一個大混血的國家,但其主體民族依然是來自古越人的繩文人和來自肅慎的彌生人,直至今天檢測日本人的DNA依然如此。

徐福廟

至於徐福,最多能稱之為一個殖民者,而非日本人共同的祖先。

8月26日 晚22點16分 於桂


稗史候說


最早記錄“徐福東渡”的是《史記·秦始皇本紀》。


嬴政稱帝后一心想要不老仙丹,讓徐福帶著童男童女上千人入海求仙,徐福花費大量資金卻無功而返,於是騙始皇說,自己差點就要到仙山,可惜遇見了大魚怪。《秦始皇本紀》對徐福的記載就到他帶著射魚的大弓箭再次出海為止。


那麼,徐福究竟漂到哪去了?



在《史記·淮南衡山列傳》中,司馬遷轉述另一個方士伍被的話,說徐福帶著三千童男童女和五穀百工,找到一處“平原廣澤”並且在那裡稱王不歸。


《史記》之後,《漢書》、《後漢書》、《三國志》都提及徐福海外稱王的傳聞,地點則是眾說紛紜。


直到唐代,徐福航海的終點才被定位在日本。


唐代李白的《古風》、宋代歐陽修的《日本刀歌》、元代於欽的地方誌《齊乘》等都寫得很有畫面感,徐福的人設也越來越詳細。


日本方面,最早的史書《古事記》(公元712年)和《日本書紀》(公元720年)對徐福隻字未提,從1339年的《神皇正統記》開始,日本史書裡才有了徐福的蹤影。


江戶時代(1603~1868)的民間傳說中逐漸加上了徐福領兵作戰、耕種釀酒、與酋長女兒生死虐戀,保存先秦典籍等情節,富士山、熊野和熱田神宮地區更是紛紛出現徐福遺蹟。


● “徐福東渡“動漫


然而,和中國沿海地區眾多徐福祠、徐福出海處一樣,日本的徐福遺蹟都是在傳說流傳開來之後建造的。


這就意味著,在中日兩國熱鬧了上千年的“徐福東渡”,其實既沒有準確的歷史記載,也沒有確鑿的考古證據,無法證實,無法證偽,可信度和一個臉上長麻子的老阿姨發明了麻婆豆腐差不多。


所以,歷史有可能是這樣的:徐福出海後不知所終,對中國心懷仰慕的日本人看見《史記》等的記載,認為本國的幸福生活一定是徐福帶來的。日本人的說法又被對徐福去向茫然無知的中國人當了真,兩國以訛傳訛,最終共同塑造出廣為人知的徐福傳說。


出品丨視知TV

視知TV(微信公眾號ID:shizhimedia),知識解釋類短視頻“一哥”,致力於打破信息高牆,將深奧、枯燥、晦澀的知識用專業、精準、有趣的形式“翻譯”出來,形式不限於視頻、漫畫和圖文。目前旗下有百科、汽車、財經、電影、男裝、寵物、健康和二次元八大垂直領域。我們的口號是,為你解釋世界。

視知TV


這是胡說八道。

徐福並不是日本人的祖先,日本對史前考古以及本民族的起源自有一套說法。

根據日本相關機構的DNA研究,現代的日本民族要追溯到兩批人,也就是最早移民到日本列島的繩文人(Jomon),以及彌生時代的彌生人(Yayoi),這兩批移民經過不斷混血,才造就了現代日本人。

繩文人是東南亞古人類,大約在公元前的12000年左右來到日本列島。他們擅長製作繩文圖案的陶器,故而得名。

彌生人則來自於東北亞,通過朝鮮半島來到日本,他們的身高比繩文人高。

至於徐福,他的活動時間要遠遠晚於上述兩批移民。

徐福渡海的事蹟見於《史記》。徐福曾上書秦始皇,說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請求准許他率童男、童女訪尋仙人。

徐福活動的時間大約是公元前200多年,這也太晚了吧。更何況,海中三神山指的應該是渤海中的島嶼,與日本相距甚遠。

總而言之,這個問題是無稽之談。


HuiNanHistory


第一:日本人是不是不敢考古?

第二:日本人的祖先是不是徐福?


據我所瞭解,日本人並不是不敢考古,相反,人家對於古蹟古物的保護意識,遠遠高於我們,人家只是不熱衷於考古,或者換一句話說,人家不太喜歡考古,不考古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沒什麼東西可考。

另外有一點比較好玩的是,日本人自己其實都不知道他們是怎麼來的,在大和朝代之前,可以說是一團墨水,關於他們來自哪裡在他們國內吵得一團糟,吵了很多年,也沒什麼結果。

有一個說法是日本的少數民族阿伊努人就是日本列島上最早期的居民。可是阿伊努人的相貌特徵與現在的日本人差距很大,他們更接近白種人的特徵,在人家國內也只是有一部分人在支持。

另一種說法認為日本人是吳太伯的後代,這種說法卻在古代中國及古代日本就開始流行。吳太伯是周太公的長子,也是後來著名的周文王的伯父。他把王位讓給了弟弟之後帶人去了日本,創立了大和民族,也相繼帶去了中國的文化和技術,但是現代的日本人根本就不贊同。

還有一種說法,是說東北亞的一支遊牧民族沿著朝鮮半島征服日本後,建立了大和朝代。

當然在中國國內,最火的一條說法,是說日本人是徐福的後代,但是至今也沒找到讓人信服的證據,更多具有調侃的味道。

那為什麼人家不多考古,來找明自身的來源呢?其實人家找過,只是沒找到什麼東西,也弄不明白而已。

在古代,日本是非常窮的,他們死了沒有任何形式的厚葬,沒有陪葬,所謂的大戶人家也就是能吃飽白米飯而已,我們可以從日本的歷史書中管中窺豹,也可以看看他們的歷史劇,真的是窮啊!直到1890年代才有所觀。還有日本古代人很喜歡吹牛,打仗都是幾百人的規模,就吹成了神仙大戰。他們的戰國時代,其實放到中國國內,就是幾個村莊械鬥史。

還有,日本的地質結構,多火山地震,他們也不敢到處亂挖,不過有一點很好的是,人家的古蹟保存的很好,從大唐傳過去的建築、唐刀、茶道、櫻花,都成為了他們本民族的特色。

當然了,到了近代侵華戰爭,來我們中國之後就是一通亂挖,什麼東西都往自己國內運,就像一個富貴人家旁邊的窮人,突然某一天發跡了,恨不得把旁邊的富貴人家都給搬空。

第一個問題一句話總結:日本不是不敢考古,也不是不喜歡考古,只是在國內找不到什麼東西,存在的東西,他們保管的也挺好,所以他們不太熱衷於在國內考古。



第二個問題,徐福是不是日本人的祖先?

這是個跨世紀的難題,我不敢說是也不敢說不是,關於它的熱度,從唐代開始,就有人不停的在說,大詩人兼大預言家李白就寫過“徐載秦女,樓船幾時回”的名句;宋朝大文學家歐陽修的一首《日本刀歌》更是遐邇聞名。元朝有個逗逼叫吳萊,他非常熱衷於徐福傳說,他去了東海,到了今天的舟山,寫下了著名的《甬東山水古蹟記》,把徐福在舟山群島中的遺蹟,一一記錄下來。明朝的宋濂、清朝的黃遵憲都有寫下這樣的詩篇。古時候的我們很喜歡指著日本人的鼻子說,你是我們大秦徐福的後代,那個時候的日本弱小,巴結我們,也就點頭說是的是的,但是到了近代現代,人家不太喜歡承認了。



日本古代史在公元前三世紀前後突然出現了斷層,他們從石器時代一下躍入了金石並用時代,這一作用,來自於列島以外的移民,是外來的大規模集體移民帶來了新的文化。而徐福出海求仙事正好出現在這一個時代。但是,不能因為我們有徐福出海,就把徐福說成是人家的祖先。

但是,還是有一部分日本人,也是贊成他們是徐福的後代的,至少,徐福這個名字在日本的人氣還是蠻高的!日本估賀縣建立了一座“徐福之路”公園,每年秋季,估賀縣人們都要向供奉在金王神灶中的徐福敬獻“初穗”,每隔50年,都要舉行一次大規模的祭祀。

1980年4月29日,估賀縣在紀念“天皇誕生日”時,舉行了隆重的“徐福大祭”活動。祭歌中有一段:“2000年悠久的歷史啊!歡欣慶祝神社的祭祀,奉了秦皇的命令,率領童男童女,徐福一行在明海的寺井灣登陸,劈開茂密的蘆葦向前邁進。”由祭祀歌詞看,徐福就是日本人民心目中的天皇,就是日本的國父。但是這個徐福真的就是秦始皇所派去的那個方士嗎?真的是他建立了日本嗎?這個其實也很難鑑定的!

徐福在日本的地位很高。尤其日本各地民眾,稱徐福為“王”、為“御”、為“彌生文化的旗手”,奉為豐收神、農耕神、紡織神、醫藥神、冶煉神、漁業神、造船神、水利神、殖產神等世代祭祀。更有甚者,說他就是以前的日本神武大帝。


日本現有徐福研究會3000家,徐福陵墓5座,祭祀廟祠37座,因徐福登臨而得名的蓬萊山有13座,各種遺址和出土文物數以百計,各地歷代傳承和近代成立的徐福紀念組織和研究機構有90多個,祭祀節典和儀式多達50多個,以秦和徐為姓氏的有17個,出版相關著作50餘部,但是,你仔細看看,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光是陵墓就有五座?也許我們所謂的日本人不敢考古,就是他們不敢把這五座陵墓給挖開吧,我個人覺得,就算挖開,都挖不到什麼東西的。


17K陵南煙塵


日本不愛考古,何出此言呢?

日本其實是一個對考古比較感興趣的國家,在日本的各所大學,包括早稻田大學在內也專門設立了考古專業,只是日本的歷史裡有一個大的斷層,也就是題目中說到的,中國秦朝徐福到來之前的歷史。在日本,公元前的歷史是模糊的!

我們都知道,日本的祖先起源由兩種人組成,一是繩文人,二是彌生人。但是這兩種人的文化發現的時間是不同的:

繩文時代

繩文人,是日本繩文時代的人,繩文時代,公元前約12000—300年。那是日本最原始的時代,那時候的日本人還住著山洞,過著採集、捕魚,狩獵的生活。後來在舊石器後期日本人因製作有繩文圖案的陶器,所以被稱為繩文人!繩文人的特徵很明顯,下圖就是繩文人的圖片:

成年男性身高不到165釐米,成年女性不到150釐米,面龐輪廓立體,眉間(前額中央)突出,鼻根凹陷,眉毛濃重,大眼睛深眼眶,雙眼皮,嘴唇稍厚,顎骨發達。

彌生時代

彌生時代指的是公元前300年-公元250年 日本古代使用彌生式陶器的時代。日本的彌生時代正處於中國的秦漢時期,那時候的日本在大陸文化的影響下,開始種植水稻。以農業取代了原有的採集業,並且開始使用銅器和鐵器,原始社會開始逐漸向階級社會過渡。

彌生人的外貌與繩文人相比,臉較長較平,鼻根扁平。彌生人牙齒比繩文人大,身高也比繩文人高。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日本突然間從原始社會迅速轉向了階級社會呢?公元前300年就是一個巨大的轉折點!


徐福東渡

根據中國歷史記載,我們知道,秦朝存在的時間是公元前221年—前207年。在秦始皇執政的時間裡,派遣了鬼谷子的弟子徐福出海尋仙,採摘仙藥,欲得長生不老!傳聞海中有三座仙山,名為“蓬萊、方丈、瀛洲”。那麼秦朝人又怎麼知道海中有這麼個地方呢,又是誰告訴他們的呢?莫不是真有人去過?

別說,還真說不準就有人機緣巧合之下到過當時的日本。也正是因為有了記載,有跡可循徐福才找到了日本,並且憑藉他的航海方面的才學,跨越大海,來往於日本和中國兩岸!第一次徐福東渡,並未攜帶太多有用的資源,在日本本土有眾多土著民的情況下也不好立住跟腳!於是本著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思想原則,毅然返回秦朝,攜帶了更多有用的物資二次東渡!

這次準備充足,攜帶了三千童男童女,數百能工巧匠,眾多的武士、射手,還有大量的種子、淡水,器皿紮根在日本。以武力駐守營地,並使能工巧匠搭建房屋設施,播種種子以農業為生。

那邊日本的土著居民沒見過這陣勢啊,想打仗吧打不過,對話談判吧語言不通。這怎麼辦啊,學唄!於是三千童男童女還是通婚,而且徐福還教會了繩文人怎樣播種種子,耕耘豐收,怎麼遏制疾病,以草藥治病!於是,當地人為了感激徐福,把徐福稱之為“司農耕神”和“司藥神”!

根據時間軸的對比,我們顯而易見!徐福並不是日本人的祖先,因為在徐福到來之前日本已經有人口再次居住,也就是彌生時代之前的繩文人。但是隨著徐福的到來,原有落後的繩文文化徹底被先進的文化所替代,彌生時代開始了!

彌的意思是:瀰漫,水滿的樣子;滿,遍;更加。從字面意思上來看,彌生時代更像是一個大融合的時代,日本原有的文化吸取了徐福所帶來的的先進文化,甚至血脈基因方面,也和其他外來人口進行了混合,形成了我們現在所見到的日本人。


古墳時代

為什麼說日本人不敢考古,其實有很大的原因就是出在了這個時代!古墳時代是發生在彌生時代之後,公元250—538年。其因修築了大量的陵墓而得名。

那麼既然這個時代有那麼多的古墳,愛好考古的日本人自然要去一探究竟了,畢竟考古是瞭解歷史的最直接的途徑!然而,挖開這個時代的古墳之後,日本人傻眼了!什麼情況,古墳時期的陵墓無論是佈局還是樣式,甚至包括花紋都和中國的秦漢時期有著較高的相似度!這麼一來,還是打住吧!,能繼續考古下去了,因此日本的考古專家就稱,很多墓其實都是假的!

其實仔細想一想也應該知道,因為徐福的到來給日本原始社會帶來了文化。隨著彌生時代的推進,這種文化開始廣泛的傳播。到了古墳時代,日本人已經徹底吸收了這些文化,開始向著自己的島國大和文化開始發展,但是發展也是要有個過程的吧!於是,古墳時代就是這麼一個過程。

中國的帝王和統治者都喜歡給自己修築陵墓,有模學樣的日本人自然也不例外!也得給死後的自己修築好的陵墓,於是便愉快的複製粘貼!

其實吧,總結一下!徐福並不應該是日本人的祖先,確切的來說應該是日本人社會發展的領路人!這點日本人也是承認的,日本人將徐福作為他們的先聖崇拜,尊他為“司農神”和“司藥神”。然後在日本的估賀縣堵富町還有一座“徐福之路”公園,每年秋天,日本人民都會祭拜徐福進獻“初穗”。

在祭歌中,還有這麼一段:

“二千年悠久的歷史呀,歡欣慶祝神社的祭典,奉到秦皇的命令,率領童男童女,徐福一行在明海的寺井灣登錄,劈開茂密的蘆葦向前邁進。”


瀚海說史


近些年來,每年都有許多日本人來中國“尋根”找尋祖宗,因為有一些日本專家提出日本人的祖先來自中國之後,現在每年陸陸續續都有日本人來中國認祖歸宗。但是目前民間普遍認為日本人的祖先是秦朝東渡的徐福,歷史學家認為日本人的祖先是原住民繩文人,而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會越來越清楚,日本人可能是一個各地基因混合的“串兒”。

日本人的祖先是——秦朝東渡徐福?

在中國和日本的民間總是流傳著徐福是日本人的祖先,在秦始皇時期徐福帶著三千童男童女並且預備了大量糧食、衣履、藥品和耕具東渡為秦始皇找尋長生不老藥,因為沒有找到仙丹所以徐福就跑到東方的一個彈丸之國也就是現在的日本安定下來.

徐福帶過去的先進的農耕工具和各種技術讓他們在日本紮根了下來,而三千童男童女和徐福一起在這個小島上建立了一個繁華的農耕國家。因此現在有許多日本人認為徐福是他們的祖先,並且每年日本都有紀念徐福的活動,比如徐福雕像、徐福公園、徐福祠堂等,有些日本人的心裡徐福地位堪比他們的天皇。

日本人的祖先是——原住民阿伊努人?

日本一開始與歐亞大陸是相連的,直到1.3萬年前分開,目前日本最早的人類活動遺址是3萬多年前;

1.2萬年前,日本開始形成繩文文化;

1.15萬年前,末冰河期完全結束,天氣變暖水量充沛,繩文人大量繁殖擴散。

公元前300年,繩文時代終結,日本進入了彌生時代(前300年~250年),這也是日本新舊石器時代的分界線。

公元前250年,在經過彌生人與繩文人的長期混血後,逐漸形成大和民族,進入古墳時代(也叫大和時代)。目前的大和人,來自繩文人的基因約佔12%。

繩文人現在有非常純正的後代——阿伊努人,比較純正的後代——琉球諸族(好幾個呢)。阿伊努人被視為日本原住民。

基因檢測解析下的日本人祖先—日本人是“串兒”

隨著基因科技的發展美國科研人員運用基因檢測對日本人和各個國家人的DNA進行了檢測,通過生物學的角度揭開了日本人祖先的由來,讓日本歷史有了科學的解釋,

通過基因檢測我們發現,日本各個地區的現代人與繩文人繼承到的基因佔比存在明顯的差異,日本首都東京的人繼承了繩文人大概10%的基因,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日本人的基因和我們中國人還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日本人的基因不僅有西藏和雲南地區的,日本人在東亞—南亞的基因比例也很高。

日本的祖先究竟是誰呢?或許以後基因技術越來越發達,日本的祖先和來源問題就會更加清晰!


有個差評


日本還真有一群人在研究徐福,不過,他們研究的不是“日本人是不是徐福的後代”這個話題,而是試圖找到“徐福到達過日本”的證據。

他們在日本各地找到了許多疑似徐福到過的遺蹟,還曾經試圖通過這些遺蹟整理出徐福在日本的行動軌跡,徐福在日本什麼地方上岸,曾經到過哪些地方,有過什麼活動,做過什麼事情,徐福帶來的三千童男童女是否留下過後代以及後代目前生活在日本哪兒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

在日本很多地方有徐福的遺蹟或傳說,多達二十多處,還有一些專門用來供奉徐福的神社,比如伊紀半島熊野就有一處徐福神社,歷史已經有千年之久,每年的2月和8八月還有比較大型的祭祀活動。

這些研究者成立了專門的“徐福會”,還像模像樣的開過學術討論會。但是這些研究都沒有引起日本主流社會的重視。畢竟也不是什麼重要的事。

在中國的歷史記載中,徐福東渡最早出現在司馬遷的《史記·秦始皇本紀》和《史記·淮南衡山列傳》中,“齊人徐福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請得齋戒,與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徐福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人。” 又有“秦皇帝大說,遣振男女三千人,資之五穀種種百工而行。”

這個記載中的蓬萊等地也是屬於神仙所在,並沒有具體到現實中的某地,一直到唐代才有文獻把徐福東渡的目的地明確的說成是日本,這種說法是真是假也有待商榷,但東邊也就那麼幾個地方,說成是日本也是很有可能的。

日本關於徐福東渡最早的記載已經是公元920年的事了,在《義楚六帖》中有提到了日本的僧人在言談中說起徐福去過蓬萊山也就是富士山。但這個時間距離徐福東渡的公元前219年已經有千年的間隔了,所以後人附會之說的可能性相當大。

至於日本人不敢研究徐福這個真的是謠傳了,畢竟分子人類學早就證實了日本人的基因來源早在萬年前就和中國分道揚鑣了。


閒話說歷史


求求你們饒了徐福吧,一個大老爺們怎麼可能造出那麼多子孫!

徐福,出生於戰國時期的齊國,秦朝著名方士,道家名人,曾任秦始皇的御醫。

徐福出海不是去造人,是去尋長生不老藥

《史記》中記載有關徐福的事蹟,其實是在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徐福上書言海中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島,島中有仙人居住,於是秦始皇才令徐福率領童男童女數千人以及三年糧食、衣履、藥品和農耕用品入海求仙,企圖獲得長生不老藥。徐福出海後遊歷數年無功而返,但皇上想要求得仙丹的決定是大家想不到的,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徐福再次出海求仙,然則到了“平原廣澤”,發現該地人民淳樸,氣候舒適,於是自立為王,再也沒回過秦國。

在這裡大家可以分析一下,徐福出海是因為被秦始皇任命得去找長生不老藥回來,但是這玩意怎麼可能找得到呢?徐福花了朝廷那麼多東西,什麼都沒找到,然後剛好還找到一個不錯的地方,天高皇帝遠也管不了他,於是乾脆留下來自立為王多好,何必回朝作死,不過人家是留下來當王的,不是當種馬,有可能在日本留下血脈,但絕無可能是所有日本人的祖先,這太扯了。

日本人的祖先究竟是?

現今日本人的主體是大和民族,經研究,大和民族是日本彌生時代(公元前300年--公元250年)由通古斯人、彌生人、朝鮮、漢族、南島民族、中南半島人等組成。要是從遺傳學角度來說的話,日本人主要人口是繩文人、彌生人和中國漢族組成。

日本人的存在可比徐福東渡要早多了,有的人說即便不是徐福的後代,但也可能是徐福所帶過去的童男童女的後代,其實這也有些強人所難了,看人家的基因並不完全是漢族血統,要說漢族基因是肯定有的,但到徐福身上就太牽強了。再者,關於徐福東渡的具體情況其實都沒有證據可以證明具體情況,即便日本人說有徐福到他們那去,甚至有人說初代天皇就是徐福,但是還是沒證據,大家猜猜樂樂就行了。


水杯喝歷史


日本人為什麼不敢考古,其原因眾人皆知,再加上後期的日本文化的轉移,追究其因,他們自己都不知道,網上盛傳的是徐福的後代,我就簡單介紹下,看完我想大家就會一清二楚了!

一、徐福的來歷:
徐福是中國兵家泰斗鬼谷子先生的徒弟。鬼谷子先生曾任楚國宰相,後歸隱衛國授徒,鬼谷位於河南省淇縣淇谷雲夢山,因鬼谷子先生在此授徒為名。鬼谷子名王禪,又名王詡,戰國時衛國人,長於持身養性和縱橫術、精通兵法、武術、奇門八卦,著有《鬼谷子》兵書十四篇傳世,世稱王禪老祖。鬼谷子常年隱居雲夢山並在此教徒授藝。張儀、蘇秦、孫臏、龐涓、毛遂、徐福等都是他的弟子。鬼谷子的高徒中,徐福在孫臏、龐涓、蘇秦、張儀、毛遂之後。
孫臏、龐涓主修兵法,兼通武術、奇門八卦。他們耍的時代,大概在秦始皇曾祖父秦孝公的時代。張儀、蘇秦主修縱橫術(遊說、外交)。他們出山略在秦惠王時代和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王時代、秦始皇祖父孝文王只1年就死了。毛遂、徐福是鬼谷子先生晚期的徒弟。毛遂耍的時代在秦始皇父親莊襄王時代(呂不韋掌權),曾毛遂自薦在楚魏王會盟時劫持過楚王。徐福是鬼谷子先生的關門弟子。學辟穀、氣功、修仙,兼通武術。他出山的時候,是秦始皇登基前後,李斯耍的時代。鬼谷子先生這些徒弟出山時間大約從公元前280年到公元前230年,前後跨度達四五十年。

秦始皇統一以後,徐福向秦始皇獻計――以500童男、500童女,乘大船到蓬萊仙島尋訪神仙,求長生不老藥。結果,公元前219年去了一次,未果。前209年一去杳如黃鶴。秦始皇等了1年不見徐福返回,自身先死!不知徐福已經來到東洋瀛洲。
史傳徐福事蹟如下:徐福,即徐市,字君房,齊地琅琊(今江蘇贛榆)人,秦著名方士。他博學多才,通曉醫學、天文、航海等知識,且同情百姓,樂於助人,故在沿海一帶民眾中名望頗高。
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第一次東巡,登泰山勒石頌德。然後經黃縣、(月垂)縣,攀成山,登芝罘(今煙臺)山,南下琅琊臺,逗留3個月。在此期間,秦始皇看到海州灣內出現海市蜃樓,認為是仙人所顯,遂派徐福率童男童女乘樓船入海,尋求長生不死之藥。徐福入海數年求藥不得。
9年以後(前210年),秦始皇再次東巡又找來徐福,徐福怕秦始皇怪罪,詐稱海中的大鮫魚十分厲害,船隻難以靠近仙山取藥,須派善射者同去,射殺鮫魚,才能上岸求藥。泰始皇再次派徐福攜帶童男童女以及百工巧匠技師、武士、射手500多人,裝帶五穀種子、糧食、器皿、淡水等,入海去仙山求藥。徐福東渡沒有獲得“不老藥”,卻在熊野浦登陸後,發現了“平原廣澤”(即日本九洲)。長生不死之藥沒找到,返回恐遭殺身之禍,便長居於此,不再復返。徐福等人在九洲島等地向日本土著民族傳播農耕知識和捕魚、鍛冶、製鹽等技術,還教給日本人民醫療技術等秦朝先進文化,促進了社會發展,深受日本人民敬重。日本尊徐福為“司農耕神”和“醫藥神”。和歌山縣、佐賀縣、廣島縣、愛知縣、秋田縣、富士山地區都有徐福活動的遺蹟。佐賀、新宮等地神社都把徐福作為神來大會奉祀,每年都要舉行聲勢浩大的祭祀活動。為了弘揚徐福精神,中國、日本成立了全國徐福會,連雲港、龍口、膠南、滄州、蘇州、慈溪和新宮、佐賀、大阪、富士吉田、鹿兒島、東京等地也都成立了徐福會。近幾年,有關徐福論著和文藝作品不斷出版,有關徐福的劇目亦搬上了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