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公司工資如何計算?為什麼?

青城山小白兔


工資條說明:

工資計算標準每個公司都不一樣,但是我們共來看一下工資表數據及規則。

一、工資收入項目

1、基本工資:每個省到每個城市,都會發佈一個最低工資標準,如下圖:

2、職務工資:從數企業職務會設定工資標準,例如:某企業員工等級設9個等,13個級別,設置目標就是為了解決企業晉升通道,讓員工自己努力後得到自己想要薪資。

3、工齡工資,加班工資,績效工資,其他補助(交通,餐補,電話等),這部份都會計入員工工資加項。


二、工資扣款項目:

每個拿到工資條肯定關注自己扣了什麼款項,扣款金額怎麼計算得來,下面我們詳細說明:

1、企業給員工購買為"五險一金"

“五險”講的是五種保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

“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積金。

五險一金的每個地區的規定都不同,基數是以工資總額為基數。有的企業在發放時有基本工資,有相關一些補貼,但有的企業在繳納時,只是基本工資,這是違反法律規定的。具體比例要向當地的勞動部門去諮詢,各地繳納比例不一樣。

1.1、養老保險繳費比例:單位20%(全部劃入統籌基金),個人8%(全部劃入個人賬戶)。

1.2、醫療保險繳費比例:單位8%,個人2%+3元;

1.3、失業保險繳費比例:單位0.8%,個人1%;

1.4、工傷保險繳費比例: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1%,你自己一分錢也不用繳;

1.5、生育保險繳費比例: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1%,你自己一分錢也不用繳;

1.6、住房公積金繳費比例: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住房公積金繳費比例,但原則上最高繳費額不得超過職工平均工資的10%;

2、個人所得稅計算規則

2.1、應繳納所得額=稅前工資收入金額-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費用減除額

2.2、應納稅額=應納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3、其他扣款項目(請假,遲到等等項)

三、實發工資=基本工資+工資收入項目-工資扣款項目


總結:因工資條特殊性,企業:有條件可直接發電子工條資,方便快捷,保密。

企業員工:能看明白工資條,必須學會工資條以上構成及個稅計算規則及五險一金規則,即可

#悟空小助手# #人事薪資#










甘肅老餘


工資計算的兩種方法:

A、每月按平均法定工作天數21.75天計算。

日工資=月標準工資÷21.75

20.83天是按全年365天減去104個公休假日,再除以12個月計算求得。

在這種計算方法下,公休日、法定節假日缺勤不計算為缺勤天數。

B、每月按平均日曆天數30天計算。

日工資=月標準工資÷30

在這種計算方法下,公休日、法定節假日缺勤計算為缺勤天數。

勞動法律根據:

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

勞社部發[2008]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局):

根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國務院令第513號)的規定,全體公民的節日假期由原來的10天增設為11天。據此,職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數和工資折算辦法分別調整如下:

一、制度工作時間的計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節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時數的計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時。

二、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

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嘟嘟紅唇


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工資如何計算還要取決於你從事的單位,私人企業和在編事業單位肯定會有所不同,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兩者的工資是怎麼計算的!

私人企業

這其中有包括了,個體工商戶,酒店賓館,超市等所從事的單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收入方面也迎來了多項選擇。比如個體工商戶要找一名工人幫忙,他鎖定的工資就有可能是一天多少錢,這個錢是個死數,什麼福利待遇都沒有,這也是全國各地多數情況;再來說一下超市,在超市工作的朋友們可能都知道,超市裡的工資幅度是不一樣的,因為它所計算的方式也是不一樣的,有的超市存在著用人慌,從而會打出很多誘人的招聘信息,比如,底薪+績效+提成+全勤+五險一金等!

在編事業單位

也就是國有企業,這也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工資也是誘人,各種福利待遇也是眼花繚亂,據我所瞭解的某事業在編人員他們工資是根據他們的 基本工資+崗位績效+社會保障+取暖費+高溫費+交通費+伙食補助+年終獎,據我瞭解,一年下來最基本的員工一年可以拿到15萬左右,當然新員工可能會有所下浮。

這就是我所瞭解的不同單位不同的工資計算方式,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茫茫人生的旅途


標準工資是指職工完成規定的工作時間或勞動定額,按照等級工資制的工資標準領取的工資數額。它是勞動報酬的基本部分,也是計算職工退休費、退職生活費,提取獎金,發放加班工資,計算計件工資單價及其他勞保福利待遇的基礎和依據。此外,國家計徵超獎金稅時,它是計算限額獎金的基礎。一般地說,標準工資體現的是職工在一定時間向社會提供的平均勞動量。它是調整產業之間、地區之間和企業內部各職工之間的工資水平的主要手段。



上海華少哥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也就是說一個月的工資,必須當月結清。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日法定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標準的150%支付勞動者工資。

 

首先,要明確月工資的計算方法。《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而工資的計算方法有一般有兩種:

1、  正算法:工資=月薪÷21.75×月計薪天數×出勤天數比例;

2、  反算法:工資=月薪-月薪÷21.75×缺勤天數×出勤天數比例;

月計薪天數=月出勤天數+法定節假日天數;

出勤天數比例=21.75÷(當月應出勤天數+法定節假日天數)。

 

其次,工資的組成,根據國家統計局《關於工資總額組成規定》,工資包括:

1、計時工資;

計時工資是指按計時工資標準(包括地區生活費補貼)和工作時間支付給個人的勞動報酬。

(1)對已做工作按計時工資標準支付的工資;

(2)實行結構工資制的單位支付給職工的基礎工資和職務(崗位)工資。

2、計件工資;

計件工資是指對已做工作按計件單價支付的勞動報酬。

3、獎金;

獎金是指支付給職工的超額勞動報酬和增收節支的勞動報酬。

4、津貼和補貼;

津貼和補貼是指為了補償職工特殊或額外的勞動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給職工的津貼,以及為了保證職工工資水平不受物價影響支付給職工的物價補貼。

5、加班加點工資;

加班加點工資是指按規定支付的加班工資和加點工資。

6、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需要強調的是,在用人單位計算勞動者工資時,不應包括用人單位承擔的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勞動保護、職工福利和職工教育費用。

 

第三,加班加點工資:

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工作的,應當按照下列標準支付加班加點工資;

1、在日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應按照不低於小時工資基數的150%支付加班工資;

2、在休息日工作的,應當安排其同等時間的補休,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於日或者小時工資基數的200%支付加班工資;

3、在法定節假日工作的,應當按照不低於日或者小時工資基數的300%支付加班工資。

 

第四,其他跟工資計算相關的問題:

1、 如果你屬於高收入群體(工資在5000元以上),還需要按比例繳納個人所得稅,個稅一般由公司代扣代繳;

2、社保個人繳納部分,社會保險個人繳納部分=月工資×個人應承擔的繳費比例(“五險”是法定的,而“一金”不是法定的):

(1)養老保險繳費比例:單位20%(全部劃入統籌基金),個人8%(全部劃入個人帳戶);

(2)醫療保險繳費比例:單位8%,個人2%;

(3)失業保險繳費比例:單位2%,個人1%;

(4)工傷保險繳費比例: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1%,自己一分錢也不用繳;

(5)生育保險繳費比例: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1%,自己一分錢也不用繳;

(6)公積金繳費比例:5%-12%,用人單位可以在這個範圍內自行決定和調整,常見是8%。個人和用人單位1:1等額供款。

 

如有遺漏,歡迎補充。




正事兒歪解


當前工資計算形式很多,找出自己工資計算方式,看看能提高工資不。

企業根據自己生產需要🌸🌸🌸個人根自己情況。如下


1.生產加工類企業,多數採用計件工資形式,這樣管理也方便,多勞多得,但是企業算得已經很準,只要你努力,一定會比部分月薪的高。但是付出必須要多呀。太會算了。

2 銷售類企業.底薪加提成。底薪不多,至於提成麼?企業確定。努力去吧。多銷售多得。不需要怨言。

3.服務類。當然都是月薪了,造成本職工作就可以了。但是這個本職工作也需要你努力的。也挺辛苦。時間也是固定。月薪多少也是根據工作量大小決定的。

4.項目類。沒有月薪沒有底薪。自己能接項目,自己就是自己的老闆。這類收入可不少呀!沒本事誰和你合作呀。


5 公務員事業單位類。月薪,穩定。帶薪休假。這也是國考,省考,爆棚的原因了。我看你也可也考一考。

6.臨時用工。日工資。至於多少就看手藝了。這類人手藝人多。刮大白。泥瓦匠,日工資不少。如果天天活。很多人掙不過他們。也有一類沒有手藝,但是有力氣,也不少。前提是可要總有力氣呀。最好也學點手藝。

7年薪類,我是想都不敢想的,這類人不多。這類人不是高端技術,就是高級管理,不一般,努力吧!

8.資產投資,這個也別奢望,可以是理想。資本投資,不需要工資,就等待分紅就可以了。我記得看個什麼電影,奇葩出個考試題,正常三個月花掉10個億。可氣不?這個考試咱們做多好?還有更可氣的,你猜怎麼的?越花越多。

9.天上掉餡餅類,這個工資好,有的很幸運,有的在家仰頭天天等,容易餓死的一類。不建議去學。

9.不勞而獲類。這類風光過,但是風光之後就沒有之後了。撿錢也要貓腰對吧。這類也不能去羨慕。

10.伸手太長類。你懂的,這類有個特點。每天精神抖擻,晚上睡不好覺。服了吧。居然不會得神經衰弱。但是呀。終究他的鞋會溼。這類你我不行,我容易神經衰弱。

11.特殊貢獻類。這類最值得學習,為國家為社會貢獻真的很大,卻沒有某某電視劇裡的扮演者。如果可以,做做這類,掙這個錢,很有價值。我也努力。有人說,兩面膠是個小孩發明的。你看,是不是都可以想想?

12.

個體工商戶,這個好,雙重收入,賺投資錢,還賺工人,服務員,苦力工資,收入不少。你必須選好項目,你還要有技術本事。否則,你是啥工資都沒有,褲子能留下就行了。

說到這裡還想知道工資咋算麼?結論,憑你自己算。有人同意就行。


趙鳳軍


公司工資如何過算

實用的工資計算公式在這裡。

出勤天數比例=21.75/當月應出勤天數

缺勤扣除工資=(基本工資+績效工資)/21.75*缺勤天數*(出勤天數比例)

實發工資=基本工資+績效工資+補貼部分(餐補,車補,通訊補等)+稅前增減項金額-缺勤扣除工資-稅後減項金額-五險-公積金-應交個稅

【舉個例子】比如我2020年2月基本工資3000,績效工資1500,補貼部分總額0,事假1天,事假當天工資不予發放。那麼我2月分發放的1月工資應該為多少呢?

所以我在2020年請假一天,到手工資是3516.34。但是如果我在薪資不變的情況下,3份再請假一天,她的到手工資為3462.5。我1月缺勤一天扣的工資是195.65,10月缺勤一天扣的工資是250。可是到手工資兩個月卻差了53.84.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3月的出勤天數變了(為18天),一個是十月扣稅基數調整到了5000。這種差額會隨著工資基數的增高越來越明顯。

因為現在所有的企業工廠都是按國家勞動法計算工資的。


街頭小巷


你好,我談談我以前單位的工資績效方案,汽車行業我以前單位的其方案是工時的總產值的17%做為我們提成,而且沒有保底,有五險一金,拿出工資的6%作為預留金額,每年的標檢肥飛檢各項廠家要求的任務,如果完成了這幾項獎金,就給你發,如果沒完成這項現金就現金就現金,而且員工考核的規章制度的罰款內返外返每次500還有客戶的投訴,客戶的滿意度,而且還有員工的流失率都會給個基層幹部有考核的標準,而且還有每天發工作計劃,九點之前如果沒發就會有50元的罰款,有一些變態的制度,讓人也很討厭,因為經常忘發,汽車零件在維修過程中損壞了,由個人承擔,公司不給承擔,所以公司已經把所有的責任都拋出去了,公司不存在任何的人情味,能幹你就在這幹,幹不了你就可以離開,和以前那個年代不一樣了而且還有複雜的人際關係。

而且公司規避了很多勞動法裡的規定,比如原員工作時不給員工提供勞保用品,而且強制員工做一些職責範圍之外的活,比如像給展廳擦玻璃上房頂,清理積雪,這都有危險的工作,還有一次,因為出現了一些事故,導致員工受傷,還要求員工100%的執行力,職責之外的是沒有技效和提成的,而且如果要是職責之外的工作是沒有任何獎勵和提成的。員工招聘的時候,一個成手的師傅到公司三個月沒有提成,只給1000多塊錢的底薪,而且在試用期內,如果你不適合,就會勸退。

所以現在的修理工都不去一站大崗的,我們是技術人員不是業務人員,設置這麼多考核項目,怎能人師傅們安心修車,難怪現在的修理工這麼難招!


汽車鋁車身修復


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第三十六條 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週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七條 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準。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週至少休息一日。 第三十九條 企業因生產特點不能實行本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八條規定的,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可以實行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 第四十條 用人單位在下列節日期間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節; (三)國際勞動節; (四)國慶節;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 第四十一條 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輝哥搞笑


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此外:
  1、安排勞動者延長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2、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3、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工作日加班可以用調休代替加班費嗎?

勞動法明確規定在休息日加班的,可以優先安排調休,如果實在不能安排調休的,則需要支付兩倍加班工資。\t

也就是說,平常週末加班的員工是可以以調休來代替加班費的,但是平時工作日延長時間加班的,勞動法並未規定可以優先安排調休,據此,工作日加班的是不能以調休來代替加班費,公司在工作日安排了加班,就需要向員工支付1.5倍工資。

希望以上內容能夠幫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