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改變世界的茶葉戰爭


茶,本來是安神定氣的飲料,但是圍繞它,卻有過無數的紛亂與戰爭。它曾經深刻地影響了這個世界的歷史。

荷葡戰爭:茶葉間諜風波與殖民擴張

1662年,也就是鄭成功收復臺灣的那一年,遠在萬里之外的英國皇室為新婚的國王查理二世和他的王妃葡萄牙公主凱瑟琳舉辦了一場隆重的歐洲宮廷婚禮。


改變世界的茶葉戰爭


在這場豪華的婚宴上,凱瑟琳公主婉拒了賓客奉上的各種名酒,舉起一杯紅色的汁液向全場致意。這個舉動引起了法國皇后的好奇,她派出特工潛入英國皇宮,看到了凱瑟琳公主向查理國王介紹這種紅色汁液是由一種來自中國的植物沖泡出來的,而這種植物被稱為“cha”。不幸的是,當這名特工想盜取一些紅茶的時候被英國皇家侍衛發現並擒獲。茶葉間諜風波成為當時歐洲重要的外交紛爭。

茶葉貿易的歷史,就是一部殖民擴張的歷史。在西印度爭奪新大陸殖民地的同時,海上列強也在舊大陸展開了第一次茶葉貿易戰。1602年,荷蘭組建東印度公司,搶奪茶葉貿易壟斷權,而葡萄牙則佔據了要衝馬六甲,荷蘭東印度公司擊潰葡萄牙人之後,開始在中國沿海地區建立殖民據點,企圖武力侵犯澳門和澎湖,一度佔領臺灣,但都被中國軍隊擊退。

事實上,茶葉對英國的現代化進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英使見乾隆紀實》一書中就曾經提到“茶葉最大的好處是它的香味讓人養成一種喝茶的習慣,從此人們不再喜歡發酵的烈酒。”在茶葉飲料進入英國社會之前,英國人主要消費的飲料為酒類,可是酒不但不能解渴,而且會讓人頭腦混亂,醉鬼無法適應工業生產的工作節奏。而英國獨創的下午茶習慣也能讓大工業生產中工人的營養補充及時。

1773年波士頓傾茶事件與美國獨立戰爭

作為產茶地,中原帝國曾在茶馬互市中佔盡先機;面對新興的海上茶葉貿易,長期的閉關鎖國之後,中國人已經失去鄭和寶船的建造能力。中國茶商只能到達雅加達,卻無法遠赴歐洲。手中的上好茶葉,除了賣給荷蘭東印度公司,別無選擇。


改變世界的茶葉戰爭


1773年,英國政府頒佈《茶稅法》企圖壟斷北美的茶葉生意,他們給予東印度公司在北美傾銷茶葉的專賣權。此舉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強烈反對。12月16日夜晚,“自由之子社”的部分成員登上三艘停泊在港口的英國運茶船,將船上343箱茶葉統統倒入大海。這就是有名的波士頓傾茶事件。

1775年4月19日清晨,波士頓人民在列剋星敦上空打響了獨立戰爭的第一槍,列剋星敦的槍聲拉開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序幕。

林則徐禁菸:茶與鴉片的戰爭

1773年的夏天,第一任印度總督哈斯丁斯把莎士比亞的戲劇帶到了這裡。作為英國的貴族,哈斯丁斯保持著飲中國茶的習慣。他在品味茗茶和莎翁喜劇的時候,心裡正在盤算著,整個全球貿易的平衡。


改變世界的茶葉戰爭


自18 世紀60年代以後,英國對華貿易迅速擴大。中國茶葉每年輸出達1800萬斤,貨物價值佔出口總額的九成以上,而歐洲輸入中國的洋布、鐘錶等少量商品,價值不抵中國出口商品的十分之一。鉅額貿易逆差,使歐洲的白銀嚴重短缺,誘發了金融危機。

為了平衡茶葉貿易造成的鉅額逆差,為了挽救所剩無幾的白銀儲備,英國決定向中國大量輸入一種美麗花卉的提取物——鴉片。

英國東印度公司專門成立了鴉片事務局,壟斷印度鴉片生產和出口。鴉片從產地孟加拉,沿海路運往廣州灣,在伶仃島卸貨並換成硬通貨白銀,再由中國商人裝上平底大船走私上岸。截止到林則徐禁菸時為止,輸入中國的鴉片價值約兩億四千萬兩白銀。

1840年,鴉片戰爭的失敗,使中國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慘況。英國則在它的南亞殖民地大力發展茶業種植。中國不再是世界茶葉市場的惟一供應國。極盛一時的中國茶,再也沒有挽回頹勢。

(大浪淘沙摘自《齊魯週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