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究竟該如何正確理解價值投資中的“護城河”?

論及巴菲特,言必稱長期持有、護城河、普通投資者最好投資ETF這些投資圈耳熟能詳的專業名詞。其中的“護城河”則成為了價值投資者解釋一切上市公司上漲或者下跌最好的說辭。股價十年十倍,那是因為有公司具有“護城河”,反之則是公司不具有“護城河”,護城河一詞包羅萬象。那巴菲特所言“護城河”究竟該如何理解呢?什麼樣的企業才算擁有“護城河”呢?

究竟該如何正確理解價值投資中的“護城河”?

價投鼻祖

“護城河”是含義

巴菲特在2015年曾經說過:I look for economic castles protected by unbreachable " moats",翻譯成中文的意思就是:我在尋找被牢不可破的“護城河”保護的經濟城堡。

顯然原話中有兩個單詞是重點,即“unbreachable”和“moats”,前者意思是無法企及、達到,後者的意思是壕溝。顯然“護城河”的願意是無法越過、達到的壕溝。

那麼,首先企業必須具有“護城河”其次就是此“護城河”要足夠寬闊、足夠深,從而使得競爭對手無法逾越。

順著這個思路,怎樣才能讓競爭對手無法跨越護城河呢?

1、建立足夠寬、深的壕溝;

2、根據對手的情況不斷調整自己的防禦重點,有針對性的防範薄弱環節;

3、強有力的管理者帶領“士兵”(員工)守住城牆;

用現代企業管理理論歸納總起起來就是:無形資產(品牌、專利、監管)、成本優勢、規模效應、網絡效應、優秀的管理層、創新能力等等。

究竟該如何正確理解價值投資中的“護城河”?

護城河的維度

巴菲特歷次對“護城河”的論述

1、1995年,巴菲特首次突出護城河,其表述是:奇妙的、由很深、很危險的護城河環繞的城堡。城堡的主人是一個誠實而高雅的人。城堡最主要的力量源泉是主人天才的大腦;護城河永久地充當著那些試圖襲擊城堡的敵人的障礙;城堡內的主人制造黃金,但並不都據為己有。

顯然這裡想表達的是:護城河就是低於對手進攻的同時,能瘋狂的為股東創造價值。

2、2000年:我們根據‘護城河’加寬的能力以及不可攻擊性作為判斷一家偉大企業的主要標準。而且我們告訴企業的管理層,我們希望企業的護城河每年都能不斷加寬。這並不是非要企業的利潤要一年比一年多,因為有時做不到。然而,如果企業的‘護城河’每年不斷地加寬,這家企業會經營得很好。”

這次巴菲特想表達的是:具有護城河的企業也並非每年都盈利,營收淨利逐年增加,部分時間是可以虧損的,關鍵是企業管理者是否勤勉盡責的工作,為股東價值而努力。

3、2007年:一家真正偉大的公司必須有一條堅固持久的‘護城河’,保護它的高投資回報。資本動力學決定了競爭對手會不斷進攻那些高回報的商業‘城堡’。

這次強調了企業的高回報、即ROE。

結論:從巴菲特歷次對“護城河”的闡述來看,護城河絕非什麼單一的壟斷,高ROE,研發創新能力,而是一個系統,一個判斷上市企業價值的動態系統,即有定量的分析,也有定性分析,即有科學計算,也有模糊的預估,對“護城河”的理解和應用還必須與經驗、閱歷、甚至直覺等聯繫起來。

究竟該如何正確理解價值投資中的“護城河”?

案例一

什麼樣的企業才算擁有“護城河”?

“護城河”的本質就是讓自己不斷壯大、強大,強大到競爭對手無法撼動,只能跟隨學習、仰望。怎樣才能不斷變強,壯大呢?

1、獨一無二的無形資產

無形資產在A股市場是一個被濫用的詞,但是事實上真正的無形資產,能夠為企業不斷創造價值的無形資產是無法用價值和貨幣來衡量,這也是巴菲特眼中護城河最核心的體現。

無形資產包括強大的品牌價值、專利或者特許使用權、甚至管理者的個人人格魅力等。

(1)強大的品牌

強大的品牌能夠聚集生產所需的一切資源,且不需要做出額外附加的營銷和推廣,是企業經過上百年的積澱而形成的。

例如:前可口可樂總裁伍德瑞夫說過“即使可口可樂公司在全球的生產工廠在一夜之間被大火燒燬,只要可口可樂品牌在,幾年時間就可以重新建成新的可口可樂王國”。第二天銀行就會排隊給他貨款,只要可口可樂這個商標還在,這就是強大品牌的威力。

(2)獨有的專利和特許使用權

專利是國家按專利法授予申請人在一定時間內對其發明創造成果所享有的獨佔、使用、處分和收益的權利。它是一種財產權,是新產品、新技術依法獨佔現有市嘗搶佔潛在市場的有力武器。

專利同時也是企業在一定時間段內享受超額利潤率的最直接保證。例如:我國的通信巨頭華為,為什麼即使在不利的外部環境擠壓下,還是能保持較高增長,因為華為有無數的專利,工程師。高通為什麼淨利潤那麼高,同樣是專利的魅力。

究竟該如何正確理解價值投資中的“護城河”?

卓越的領導人

(3)管理者的魅力

投資股票,本質上是投資人,特別是價值投資,更看重管理層的魅力。例如:萬科的王石、格力電器的董明珠、伯克希爾哈撒韋的巴菲特。

2、優秀的產品或者服務,潛在的龐大用戶基數

優秀的產品或者服務,能夠讓用戶使用或者體驗之後就離不開,在下一次遇到類似同樣場景時,條件反射相當某某產品或者企業。潛在的龐大用戶群,顯示了企業增長天花板足夠高,且巨大的市場容量不擔心新進玩家的攪局。

例如我們而每天使用到了支付寶,微信,人們想到移動支付時會第一時間打開此兩個軟件,兩巨頭坐擁數十億的用戶。而且其綁定銀行卡,支付方便以及安全性方面幾乎無可挑剔。同時這樣的企業想要轉型,或者推出新的產品、服務,其花費的營銷費用也是最小,因為其營銷和廣告在龐大用戶數基礎上都能一鍵直達。

3、轉換成本高昂

這一點是從消費者習慣的角度入手,很多消費者、用戶在習慣了某一產品、服務之後很難改變,而且人隨著年齡的增加,其接受新事物和改變的敏銳能力是呈現邊際遞減。

比如你用慣了office,再用其他軟件總覺得怪怪的,就算WPS是免費的你也不一定用。所以這麼多年過去了你發現微軟還是微軟。

在舉個生活中的例子:我認識一個師級老幹部,北方人,幾十年來他就習慣喝二鍋頭,其它什麼茅臺、五糧液就是不合其口味。

究竟該如何正確理解價值投資中的“護城河”?

網絡效應

4、規模效應和網絡效應

規模效應說白了就是壟斷,規模足夠大了,成本邊際遞減。而網絡效應則是從傳播學的角度來闡述護城河,某一產品或者服務能夠通過網絡快速傳播,且企業管理層善用網絡效應,就能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例如拼多多的傳銷拼單效應,水電氣行業的壟斷、中國菸草的壟斷的菸草市場等。

5、高毛利率、高淨資產收益率

毛利率高往往淨利潤率也高。而一個高毛利的生意當然會吸引其他的資本覬覦,如果能長時間維持高毛利,說明其其護城河足夠深。

除了毛利之外,另外一個重要指標是ROE,這直接關乎投資者收益。對於任何投資來說,時間越長,其收益率越接近ROE。實際芒格說過:從長期看來,一隻股票的回報率與企業發展息息相關,如果一家企業40年來的盈利一直是資本的6%(即ROE6%),那40年後你的年化收益率不會和6%有什麼區別,即使當初你買的是便宜貨。如果企業在20-30年盈利都是資本18%,即使當時出價高,其回報依然會讓你滿意。

這方面最好的例子就是貴州茅臺、長春高新以及恆瑞醫藥等。

總之:護城河的本質就企業瘋狂創造價值的能力,是一個企業綜合競爭力的體現,這些競爭力就具體表現為具有文化你還的品牌、卓越的管理層、優秀的產品和服務,壟斷且龐大的用戶群和市場等,投資者在理解護城河時切忌單一思維模型,而是要使用系統思維範式。

我是溯源歸一,極簡投資踐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