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什麼樣的保險千萬不能買?

環球老虎財經


有沒有發現,這是一個綜合因素十分複雜的問題。好像沒有一個具體的答案可以回答。建議從用一些很簡單的方法去分辨;

這裡老蔥希望從心理學的角度去分析這個問題

首先需要思考的是,為什麼問什麼樣的保險千萬不能買?

1、之前買保險業務員受銷售誤導?

2、之前買了很多功能重複沒有作用的保險?

3、之前的業務員給你介紹的產品不合適自己?

4、害怕買了沒得賠?收益低?

5、害怕保險公司倒閉?

還有很多


但綜合起來,只有一個心理因素,就是你對所瞭解的保險不瞭解,所以你覺得得不應該買。

人之所以恐懼是因為未知。而未知從另一個角度,屬於信息不對稱,當人不瞭解這個東西的時候,人就會有所擔心。


因此,在這裡,可以給你一個建議是:

1、減少信息不對稱。比如你現在瞭解一家公司的保險,業務員給你說有多麼的好,但你感覺越聽越不安,那麼你需要為自己提一個醒,我需要找其他公司瞭解一下,我需要上網瞭解一下。通過對比,才能找出差異。


2、明確你需要解決的擔心問題,保險只是解決你內心擔心的工具,但不一定是唯一的工具,除了保險有沒有其他方式。如果沒有,那麼我瞭解的保險,可以解決什麼?你可以通過列清單的形式,把自己想要解決的問題一一列出。


3、對於產品方案,對應自己的問題清單,一一對應,看看是否都能解決或者大部可以解決,是否是可以接受範圍內,財務上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符合那就不該買。


不然即使你覺得現在該買,過了一段時間,心態發生變化,又會覺得這個產品不值得的了。所以,你的實際情況才是決定你應該買什麼保險的最關鍵因素。


老蔥的識險視角


1、千!萬!別!買!各種福!(萬能險)

萬能險基本上是這樣的:主險是一個終身壽險+附加了意外險、重疾險等等。

舉個例子:

某某福,98年女孩計算,主險的終身壽險,保終身,保費3000+,身故返還31萬;

附加險1,意外險,保費700+,沒有意外醫療,只能意外身故傷殘才能賠20萬;

附加險2,重疾險,保費3000+,保額30萬,也就是重病賠30萬;

附加險3、4,忘記是什麼了大概一項幾百塊……

總計保費是7000+,坑就坑在,明明交了終身壽險和重疾險兩份錢,但是如果得了重病賠了重疾的30萬,身故就拿不到31萬了,會扣掉重疾的30萬,只能拿1萬。

既然如此,完全可以分別買,花3000去買個30萬保額的重疾險,再花剩下的3000去買個定期壽險。

2、最!不!能!買!平安福!

打字好累,反正你知道別買就行了,上面那個福還算是有一丟丟良心,雖然交兩份錢但沒有貴得離譜。

平安福是…………

3、對了……目前遇到的一些點

以前生病住過院的可能買不了,具體要問賣保險的看看;

體檢查出過結節的(超過3級,2級以下可以買要看具體產品)買不了;

乙肝指標有問題的可能買不了;

增生沒問題,可以買;

父母有糖尿病等遺傳病的可能買不了;

4、理財/分紅/年金險能不能買?

窮的,買完我說的這幾個就沒啥錢了,建議不考慮任何理財型保險;

富的,反正有錢,多買點,上面幾個的保額可以買高一點,然後去香港買友邦、保誠之類的保險當作存錢了;


馬七狗


什麼樣的保險千萬不能買?

這個一下要說還真的沒怎麼想過,想到哪說到哪吧

關於大方向上的,有幾個原則可參考

1,保費超過自己承受能力不要買,一般來說每年保費佔個人/家庭年收入的10%左右,像意外、重疾險保額建議是保費的10倍左右,如果每年保費超過年收入50%及以上要慎重購買

2,如果繳納的保費會嚴重影響到你的生活質量不要買,因為一般國內保險都是20 年及以上,如果因為後面斷繳,退保現金價值低,非常不合算

3,儲蓄型、分紅型保障類保險期限過長不要買,一般5、10年左右,如果超過10甚至20年要慎重,本身來說國內各種監管限制比較多,分紅險的收益很低,同時時間太長不確定性很高二來收益太低,抵禦不了通貨膨脹買了也沒用,甚至是虧錢的,像這類的保險,就非常雞肋

關於具體險種、類型方面的

簡單說,保險主要保障三個方面:意外、健康、養老

想要保意外就買意外險,想要保重疾就買重疾險,養老就買養老險,什麼萬能險、綜合保險計劃相對來說比較複雜,一般人不建議買,像平安賣的很好的平安福,它不是一個單一險種,準確來說是一個綜合保障計劃,對於一般人理解上覆雜一些

1,萬能險

萬能險:屬於一類保險產品。與傳統壽險一樣給予保護生命保障外,還可以讓客戶直接參與由保險公司為投保人建立的投資帳戶內資金的投資活動,保單價值與保險公司獨立運作的投保人投資帳戶資金的業績掛鉤。

說白了,萬能險的購買就是給你一個萬能賬戶,可以向這個賬戶中存錢,並且得到一定的萬能收益;另外這個萬能險還有附加保障,每個月都要從這個萬能賬戶中扣除一定的保障分本,來維持這份保障一直有效。而當有一次你的保障成本在扣除後,你的萬能賬戶沒錢了,那麼你的保單也就隨之自動失效了。

這類產品有兩個是需要說明的:

(1)保險行業有一句通話:萬能險並不是萬能的!所以萬能險的萬能是在資金的靈活上,而不是我們日常所理解的萬能,什麼都可以保障,什麼都可以理賠,只有保障責任和理賠申請相對應才會理賠,其餘不給予理賠。

(2)萬能險需要扣除一定的費用的。

2,銀行保險

顧名思義,銀行保險簡稱銀保,是保險公司和銀行合作,在銀行營業網點銷售的保險。

保險公司制定產品會通過不同的渠道銷售,有時會針對不同的渠道推出特製產品,分別是個險渠道、經代渠道、銀保渠道。

我舉個例子,工銀安盛三款重疾險,御如意、御享人生、御立方5號

 御如意:通過個險渠道銷售/御享人生:通過經紀代理渠道銷售/御立方5號:通過銀保渠道銷售

1,先說錢,費率不同,費率相差1%左右,御立方5號>御如意>御享人生

2,保障期間不同,御如意和御享人生保障期間都是終身,御立方5號是定期返還型的,保障功能相對較弱,等於說,同一個媽生的孩子,御如意和御享人生養到老,御立方5號養到七八十歲就不管了。然而那個時候,恰恰是最需要保險的。

3,還有病種、多次賠付間隔時間、投保人豁免很多都差距蠻大的,反正銀保坑比較多

還有,相對來說,同樣年齡、保額等,大公司費用會比小公司高10-20%左右都很正常,考慮性價比的可以繞道。

最後,現在海外保險都很不錯,瞭解清楚了再買,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有點混亂,就理解下哈。

 


麗芙小姐


不適合的!

每個家庭的需求都是不同的,適合別人的不一定適合自己,同樣適合自己的也不一定適合別人。

年金險與壽險應該是最具爭議的險種了,年金險因返還週期長與保底利率低 再加上銷售過程中的胡亂承諾所以一直被詬病。

壽險不死不賠活著的時候見不到錢,同樣一直被攻擊。

那是不是就可以說兩類產品就是“垃圾” 就是“天坑”了?

如果你這樣認為那就大錯特錯了,每個類型的保險都有自己的意義與功用,都有自己所要對沖的風險。

年金險與壽險對於普通家庭 (直白的講就是低層次 低收入家庭)來說真的是“大坑”是“天坑”!

所以保障不足的家庭不要去觸碰這兩類保險。

不是這兩類保險不好,是沒資格!

現在網絡平臺被詬病的另一類型就是:兩全保險,有病保病無病返本!(沒必要去攻擊 真的不是人人都可以接受消費型保險的,健康時多數人會認為這種幸運會伴隨自己百年)


險而易懂


保險產品能夠被設計出來,都是經過調研的,是能滿足一定數量人群的需求的。

不存在什麼人都“千萬不能買的保險”,只有自己不適合買的保險。

比如,年輕的工薪階層,沒有多少積蓄,全憑勞動收入過活,抗風險能力較低。如果沒有保險,一旦有病有災,一家老小怎麼辦?

這時候最需要的就是醫療險、意外險、重疾險和定期壽險。如果保費預算有限,那麼像年金險、終身壽險、萬能險和投連險等就“千萬別買”。

“彼之砒霜,吾之蜜糖”,若干年後,孩子長大成人,該盡的責任也盡了,可能最大的心願就是健康平安、含飴弄孫、不拖兒女後腿。這時候養老險就是必選項。

人與人、家庭與家庭的情況不同,所處的人生階段不同,心中的擔憂和願望不同,所需要的保險也就不一樣。

買保險,最重要的就是弄清楚自己和家人的需求。其次才是對比並選擇適合自身需求的保險產品。


海哥說保險


您說的這些重疾險,意外險,醫療險,車險,養老保險只要有需求都可以買。

但是以下幾種情況的保險不要買:

1、被在保險公司當業務員的親戚當做人情單的保險不要買。因為他只是為了完成業績,至於保險是不是適合你不重要,所以踩雷可能性比較大。

2、自己沒有需求,被忽悠買的保險不要買。

3.自己沒明白條款,保障內容,尤其是重疾險等比較複雜的保險,不要買。

4、大陸的分紅險建議不要買,收益太低了,不如自己拿錢存銀行,放餘額寶。

5、帶有理財型的保障型保險,如果預算不夠,建議不要買。保險最核心的還是保障。又理財又保障的,肯定保障理財作用都會削弱。


兔保保女王


首先,和你說一下,保險按照產品不同,功能也不一樣,有保障型的,也有理財型的。保障型的像意外、醫療、重疾類,理財險像年金、分紅、萬能、投連險類等等。還有什麼壽險類、教育金類的等等。

其次,不存在什麼樣的保險該不該買,只存在是否買錯了。比如說你需要保障型的,結果買成了理財類,那麼理財類肯定不會賠付你的,所以要區分好。

最後,買什麼樣的保險,要考慮到自身的需求,還有就是目前經濟承受能力,一定要在自己經濟可控範圍類,不要影響個人最基本的物質文化需要。

以上為個人觀點,僅作參考,同時歡迎大家一起交流學習。


一起聊點保險


買一份保險,就是為自己買一份保障。如今保險產品實在是琳琅滿目,很多人都不知道該怎麼選擇,哪些該買,哪些不該買?從個人角度來看,可分為三種情況:

  1. 超過自身能力的保險不買:如果一份保險一年需要交納5萬元,而你身為大學生才出社會,年薪也就四五萬,那麼買五萬元的保險,是不是不值得呢?

  2. 不必要保險:你感冒了,為自己購買5萬元的保險,這就是不必要,因為自己去醫院看病治好感冒,也花不了5萬元。
  3. 超額保險:你2萬元買了一輛摩托車,打算給摩托車購買5萬元的保險,這就是超額保險,本身摩托車也管不了5萬。

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等生活中常用或者必用的保險,我們一定要買。至於多出來的那些保險產品,如果自身經濟條件不錯,那可以多給家人和自己購買。

關注王者,收穫更多投資機會!


漲停王者


什麼樣的保險不能買?俗話說沒有壞保險,只有不適合的保險。不適合的保險千萬不能買!

什麼樣的保險不適合呢?

別人說好的保險,跟風就買

保險因人而異,同樣的險種,在別人那裡很適合,到你這可能真的就是雞肋了。比如:老李常年出差在外坐飛機,花了幾十塊買了份1000萬保額保一年的航意險,老王覺得不錯,很划算,幾十塊錢能買到1000萬的保額。也跟著買了一份,可是實際上老王壓根就不坐飛機。

老王買的這份保險就是千萬不能買的保險,自己壓根用不到,一味的貪圖保額,而不考慮保障內容。


“全家桶”類的保險

有一種保險看起來什麼都保:保身故,重疾,意外,醫療...等等都有,但是實際保障卻不高,這種就是全家桶保險,市面上很多很多,大部分的朋友購買的也是這種。這種保險真的好嗎?舉個例子:同樣的保額,30歲左右,全家桶保30萬一年保費在8000塊,如果單獨購買壽險、重疾險,意外險、醫療險的話,30萬的保額也就5000不到吧,而且全家桶在重疾賠付後,身價會等額減少,這點不知道被多少人吐槽過,但是還是有人義無反顧的跳進全家桶的坑兒!


銀行裡所謂“儲蓄”型的保險

新聞上經常看到吧,“每年存一萬,連存三年,五年後領五萬”結果中間要用錢了,連本金都領不出來,甚至到期了連本金都有虧損了,其實這種保險沒有問題,問題就出在銷售時業務員的各種誇大,正好擊中了客戶貪便宜的心。在你還沒有配置保障險之前,記得遠離一切所謂的分紅險、萬能險、儲蓄險!!


先詳細總結這三種,正所謂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買保險更是如此。千萬不要無腦的去聽信他人,明白自己的保險需求,方能買到合適的產品!


化險為易


購買保險的人都有4大特徵:1認同保險理念,2有錢,3對家人有責任感,4身體健康。

就我所接觸的客戶群來講,其中大部分客戶每年都在不斷地加保,甚至主動向自己的保險代理人詢問什麼時候會有什麼新產品出來......其實,買保險也會上癮。

金融強監管

這兩年我國政府對金融行業強監管,保險作為金融行業的一部分,各方面也越來越嚴格和規範。所以保險公司 和保險代理人身上出問題的可能性會越來越低,那更多的問題會出現在客戶自己的購買決策上。

每一份保單都是一個解決方案,會幫助客戶解決某(幾)個人生風險問題,您不能期望通過購買一份保單解決掉所有問題。所以,首先 明白自己當前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然後 你按需購買即可。

  1. 在你沒有完全清楚明白你購買的這份保單的所有信息之前,請不要急於簽單和付費。
  2. 請你不停地詢問你的保險代理人,直到他解釋清楚了你的所有疑問為止。
  3. 請你確認這款保險產品 能夠解決你當前的問題時,你再購買。
  4. 保險買不買都是由你決定的,請你對自己的決策負責。原則上沒有什麼千萬不能買的保險。
我是YY,從業20年的理財規劃師、長江商學院金融MBA、百萬圓桌會議(MDRT)會員。關注我,學習更多保險 和理財知識,讓生活更美好!
如有其它問題,請在評論區留言。歡迎發表不同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