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物業戰疫|碧桂園服務總經理李長江:社區生活增值服務常態化道路將進一步打開

作為一家老牌龍頭物業企業,創立於1992年的碧桂園服務控股有限公司(06098,HK;以下簡稱碧桂園服務)經過28年發展,業務已涵蓋住宅、商業物業、寫字樓、多功能綜合樓、政府及其他公共設施、產業園、高速公路服務站、公園及學校等多種業態。

近日,碧桂園服務執行董事、總經理李長江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時表示,這次防疫中,專業物業服務的價值被更好地塑造和感知,業主、住戶更看重優質物管服務,由物業提供生活服務產品成為“剛需”,物業服務將成為未來衡量人居生活質量優劣的重要指標,社區生活服務(增值服務)常態化道路也將進一步打開。

除了被業主和社會關注、認可,碧桂園服務在資本市場也成為“寵兒”。載至2月27日收盤,碧桂園服務股價報31.6港元,漲幅3.61%。

物业战疫|碧桂园服务总经理李长江:社区生活增值服务常态化道路将进一步打开

碧桂園服務執行董事、總經理李長江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物業服務從“幕後”走到“臺前”

NBD:“此次疫情是對物管行業的第二次價值發現”,這句話近日在物業服務行業被反覆提及,您如何理解這句話?

李長江:與其說是“第二次價值發現”,我們認為更貼切的說法應該是物業服務的價值被更好地塑造和感知。日常的社區物業服務,物管7*24小時輪班值守、保潔定時定候清潔消毒等等,這樣一些常規服務其實每天都在嚴格進行,但業主很少主動去關注、缺乏“被服務”的感知,物業服務更像是小區的“幕後”工作。

而在社區防疫的特殊背景下,物業服務可以說從“幕後”走到“臺前”,發揮了重要價值。業主們能直觀地感受到,好的物業服務很重要,是可以在關鍵時期堅守一線,守護社區安全的。

這些服務並不是從無到有的,而是在原有日常服務基礎上升級,更加走心,以業主需求為中心,去升級,這是對服務價值更好的塑造。

NBD:在這次疫情的考驗下,物業服務在業主或者社會中的地位與以前相比會有哪些變化?

李長江:通過疫情期間的物業服務,加強了業主與物業之間的信任,業主乃至社會對物業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體驗,也對“好物業”的價值認知更為清晰,進一步鞏固品牌物企的護城河,物業服務將成為未來衡量人居生活質量優劣的重要指標。

增值服務會得到長足的發展,因為信任,所以更容易做生意。物管行業立足於滿足業主和住戶的小康生活需求,並延伸到生活增值服務,未來更可以為商業社會提供設備設施管理、資產增值等專業服務。行業所滿足的需求是持續、抗週期的,發展的前景是廣闊、光明的。

好物業促進房產保值增值,創造房產溢價的附加價值。買房看地段”這一直以來是傳統的置業選擇觀念,事實上,好的房子配套有好的物業管理和服務,也是房子保值、增值的觀念。熟悉二手市場的朋友或許就知道,同一條大街上, 兩個小區,二手房價格不一,往往就在於價高者有更好的物業管理。

社區生活服務常態化發展迎來契機

NBD:本次疫情中,物業企業的機遇和挑戰是什麼?

李長江:此次疫情的突然來襲,是對整個物業行業的一次“檢驗”,同時也帶來了深遠影響,

從基礎物業服務(傳統業務)和社區生活服務(增值業務)兩個方面來看:

專業物業服務的價值被更好地塑造和感知,業主、住戶更看重優質物管服務,更願意為好服務買單,有助物業收繳率提升,收穫業主好感度;同時,專業物業服務的價值不僅發揮在社區,而是從社區到城市、到社會,物企更深入參與城市公共治理將迎來更多可能。

再者,社區生活服務常態化道路進一步打開。社區生活服務是這兩年很多同行都在發力的業務板塊,潛力大,但市場還未全面開拓。原因主要是在過往,業主生活選擇多樣化,接受物業提供生活產品服務沒有天然的動力,社區生活服務缺乏得到業主廣泛認可的機會。而在這次防疫中,由物業提供生活服務產品成為“剛需”,這有機會改變業主對物業公司僅能提供單一基礎服務的固有印象,為社區生活服務常態化發展提供契機。

另外,物業服務業態多樣化、低線市場對物業服務需求增加。物業服務業態多樣化:小到如醫院的業態,大到整個城市的運營服務將有更好的發展。低線市場對物業服務需求增加:老舊小區、低線城市社區服務意識加強,社區物業需求強化。

當然,疫情之下,對物業管理水平也有更高的要求和挑戰:一是服務線上化逐漸成為主流,物業公司要有強大的服務工具來滿足這些需求;二是要進一步發展社區增值服務,比如入戶家政服務、生活代購服務等,疫情之後業主的生活需求將進一步得到釋放。

還有物業服務的科技升級,要通過科技智慧力量來提高社區管理和服務水平,提升服務的效率和效果。

NBD:近幾年物業行業一直處於上市浪潮中,您如何看待物業股未來在資本市場的發展?

李長江:這是物管的大時代,意味著它開啟了一片全新的藍海,打開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第一,房地產之前有一個非常快速的增長,未來將迎來交付面積的爆發;第二就是城市化和城鎮化,將原有的無論是城中村也好,農民進城的需求也好,學生工人等落戶置業也好,轉化成城市人口的擴張,城市面積的擴大,這些都會帶來大物業管理的相關服務需求。第三是美好生活消費升級,產生了物管的一些新業務驅動;第四,這既是物管的大時代,但也是大物管的時代。

這是資本和行業企業意識覺醒的時代,行業廣度、深度都沒有邊界,資本市場對物業上市公司看高一線,也是因為基於這些判斷。

線上服務將成主流

NBD:為了應對疫情,碧桂園服務採取了哪些創新增值服務或措施?

李長江:疫情之下,除了守護社區業主的健康安全,碧桂園服務圍繞業主生活需求,提供多元生活服務。

比如率先發起為業主代購等貼心服務,保障業戶基礎生活;推行無接觸式遠程維修服務,為減少疫情入戶服務的接觸風險;為一線醫護人員做好後勤服務,解除後顧之憂;聯合專業醫療機構,為業主提供免費的在線義診;聯合超市等供應商,開展平價蔬菜送到家;首創豐富多彩的社文線上化“宅”一起活動等。

在疫情防控層面,碧桂園服務也做到和每個項目的每一戶業主保持信息互通,要知道每一戶業主的真實情況,不漏一戶, 不漏一人,嚴把出入口,堅決做到小區的完全封閉管理。當然,我們同時也在全力以赴、首先保證員工不被感染,在這方面的投入怎麼做都不為過。

NBD:本輪疫情後,您對碧桂園服務的發展或戰略有沒有新的思考?還有哪些方面是需要繼續突破和加強的?

李長江:2018年,我們提出“國際領先的科技型綜合服務集團”的企業願景,基於“服務+科技”和“服務+生態”的發展模式,聚焦發展大物業管理業務和大社區服務業務。

2019年,我們繼續聚焦大物業管理和大社區服務的業務組合戰略,延伸打造服務能力、科技能力等核心能力,推動戰略落地轉化。

本次疫情是對物企內功的磨練,從中我們也更肯定了發展方向。首先,就服務本身,我們將深化專業服務的能力,推行專業化運作。對物業企業來說,疫情尤為考驗應急響應機制以及服務能力。傳統物業服務已經變得很現代化,服務體系趨向標準化、專業化。

疫情之下,全國的小區、業主都檢驗了物業公司的運作能力、服務能力,同時又要去滿足業主在疫情情況下新的增值服務需求,如為業主購買菜肉生活物資、家庭消殺、代收快遞等等。我認為這種線上的服務將會成為主流,不會是曇花一現。

因此,碧桂園服務會依託於現有的平臺、渠道會去改進和提升業主新的需求,將符合管理需要,以及業主真實需求結合在一起,使我們的平臺操作更簡單、更有實用性,會充分發揮最後一公里的優勢。物業提供渠道(業主APP(鳳凰會商城)、依託公眾號的本地化社區生活服務線上平臺、業主群等)、精選優質產品(品牌合作商、鳳凰優選社區自營超市、本地優質商家等)、一線服務人員配送(專屬管家等),來極大地保障疫情期間業戶的基本生活需求,同時也培養業戶與物業之間的粘性。

NBD:成為一家“好的物業公司”需要怎樣的標準或門檻?

李長江:首先,堅守服務品質,好服務才有好口碑。同時,注重客戶的滿意度。客戶的認可是物管企業保持市場競爭力的秘訣之一。

再者,是不斷髮掘創新增值服務模式,滿足業主多元生活需求。隨著消費升級、客戶需求釋放,物業企業的商業模式進一步升級,圍繞業主需求發展增值服務。

另外,是服務融合技術,實現智能化升級。物業管理通過技術的加持,以人工智能輔助傳統的物業管理,解放重複性人力勞動,提升服務效率與能力。

最後是踐行企業責任,“對人好、對社會好”,以服務成就美好生活。無論是對社區,還是對行業、社會,我們迴歸服務本質,以服務成就更多人的美好生活。

這是物管的大時代,也是大物管的時代。傳統物業服務已經變得現代化,也越來越貼近業主的家庭生活,逐漸被更多人感知、被更多人需要。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