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男籃高塔周琦王哲林各具千秋,若你是教練你會選擇誰作為核心?理由是什麼?

CLsports


個人觀點,如果我是教練,我選王哲林作為核心,首先周琦優點:有身高、有速度、有三分能力;缺點:對待比賽態度不端正、防守鬆散,不積極,缺乏血性,影響整個球隊士氣。反觀王哲林優點:籃下技術紮實,敢打敢拼,擋拆意識強,有較好的中距離投籃,缺點:移動速度慢,三分球能力不足。去年軍人運動會,王治郅帶上王哲林而沒有帶周琦,我想大家都知道其中的原因了吧!


大愛江淮


  • 易建聯之後中國男籃後繼無人,大王周琦都不是完美替身。

  • 男籃如今跨入另一個低谷深淵,崛起之大業何日夢想成真?

  • 真可謂傷神啊,傷神!

易建聯之後中國男籃還拿得出手的大個子球員就是周琦和王哲林,儘管在2019男籃世界盃期間周琦和王哲林都在不同程度上都到了質疑和批評(尤其是周琦),但是無論怎麼去評判,周琦和王哲林都將是易建聯之後中國男籃的內線巨人。雞窩裡頭挑鳳凰也好,矬子裡拔大個也罷,未來的中國男籃還真得靠著周琦和王哲林這二位去撐門面。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周琦和王哲林這二位如何只能二選一的話還真是一個不小的難題。雖然他們的能力作用不被認可,可是放眼現在的男籃體系,什麼樣的陣容都離不開這二者之一。如果我是中國男籃的教練,我會選擇誰作為核心呢?這是一個分情況討論的話題。

周琦已經作為中國男籃未來核心來培養——

其實通過各種細節可以看出,中國男籃在“未來核心是誰”這個問題上已經有了定數,或者說已經透漏出了一些訊號。

就比如上圖,這是2019男籃世界盃開戰之前中國男籃的一張宣傳海報圖,從這張圖中的球員站位你發現了什麼?沒錯,那就是C位這個位置現在是15號周琦。在以往中國男籃的大合影中,無論是所有的球員排列還是幾名主要的核心球員排列,只要有易建聯在那麼就一定會將男籃的一哥易建聯放在最中間的位置,這是C位,這是代表領袖的位置。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賽場細節,那就是在世界盃期間有一場比賽面對委內瑞拉,當時中國男籃叫了暫停在場邊佈置戰術,委內瑞拉有一名球員前來偷看戰術,阿聯看到之後先衝了過去將這名隊員推開,而後周琦走過來之後,阿聯就讓周琦前去交涉處理,自己回到了替補席的位置,這個細節也說明了易建聯已經在逐步的“退位”,在有意的“扶正”小老弟周琦。

因此諸多訊號表明,周琦已經是中國男籃未來的領軍人物!不過在我心中王哲林比周琦更加適合成為現在中國男籃的核心,至於說為什麼我放在後面給大家說明。

首先將王哲林和周琦進行一下綜合的對比,分析一下這兩名球員目前的狀態如何,攻防特點如何,誰能夠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起到更突出的作用。

周琦vs王哲林各項對比!

印象流中的王哲林和周琦:在球迷的心中對於王哲林和周琦的打法特點早就有了各自的印象標籤。王哲林是內線的強點,善於在籃下背身坐打,噸位大但靈活性稍差。周琦是喜歡飄在外線的“長人”,進攻的時候喜歡中遠距離投籃,籃下的進攻一般是空切和空接,揹筐單打能力一般,靈活性好善於快攻跟進,防守面積大!這些印象標籤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出了周琦和王哲林各自的作用點。

  • 基本身體屬性值對比:周琦217釐米、體重95公斤;王哲林24釐米,體重100公斤;

  • 賽季個人數據對比:周琦場均20.7分、11.9籃板、1.8助攻、1.2搶斷、2.5封蓋、投籃命中率53.4%、罰球命中率63%、三分球命中率30.9%;王哲林場均25.7分、10.6籃板、2.1助攻、0.9搶斷、1.2封蓋、投籃命中率56.5%、罰球命中率63.3%、三分球命中率23%。

兩人在現階段的差距點主要有搶斷和蓋帽還有三分能力,而最突出的差距點就是三分遠投的能力,這也是討論王哲林和周琦之間選用誰的一個關鍵點。

當然,通過搶斷和蓋帽這兩個數據也足夠說明兩人在攻防兩端的偏向性:

  • 周琦搶斷和封蓋能力較強,他在攻防兩端較為突出的方向是防守,周琦的防守是和王哲林相比之下的一個長處和優勢。


  • 王哲林在得分方面佔據一定的優勢,但是在防守方面的數據對比落於下風,因此利用王哲林就最好利用他的進攻,而不能依賴他的防守!

結合以上關於王哲林和周琦的幾點差異的對比,如果我是中國男籃教練的話,在王哲林和周琦二人之間選擇誰作為核心這個問題我會根據未來男籃的發展方向而定。這是一個大方向的問題,如果中國男籃未來要以新形勢的打法為主我會主要用誰,如果中國男籃未來還是以傳統方式為主我又會用誰。接下來我分情況進行說明!

情況(1):未來男籃以傳統打法為發展方向!

如果未來中國男籃以傳統發展方向為主流,我必然會選擇王哲林作為未來中國男籃的核心,讓他扮演當年姚明的角色。所謂的傳統方向是什麼?說白了,就是2008年前後的男籃打法,大個子球員是絕對的戰術核心,內線也是主要的進攻區域,所有的進攻都是以內線為主,從內線打氣利用內外結合來取得進攻終結的機會。

在這種情況下王哲林必然會是最佳的核心人選,因為大王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能完全發揮出自己的能力和作用。下圖是本賽季王哲林的投籃區域分佈圖,雖然王哲林開發了中遠距離投籃的能力,但是23%的三分命中率並不客觀,但是大王在8英尺以內的籃下位置卻有著很好的穩定性(賽季至今282投184中),由此可見王哲林在傳統打法中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坐打能力,即便不能保證一定的成功率也能製造殺傷!

減重30斤依舊有著絕對的籃下統治力,王哲林的力量不差——

在2018年春天王哲林用了兩個月的時間減重了30斤,不少球迷認為減重並不利於王哲林的能力提升,因為減重會影響王哲林在籃下的對抗能力,削弱王哲林的力量。不過目前來看這種擔憂是多慮了,王哲林減重之後的力量並沒有受到多大的影響,反而提升了他的爆發力和靈活性。減重前王哲林的籃下單打千篇一律,坐到籃下然後扛出空間出手,或者勉強出手。而減重之後王哲林的籃下背身打法更加多變,在2018-2019賽季王哲林就將自己的轉身技術運用到了極致,而且在該賽季王哲林不僅成為了聯賽的得分王,還一舉拿下了常規賽MVP獎盃!所以現在的王哲林在籃下的肉搏方面有對抗也有一定的靈動性!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王哲林會成為我認定的男籃核心!

情況(2):未來男籃以攻防節奏為主——走小球之風!

這第二種情況就是中國男籃不再墨守成規以高大中鋒打內線為主,開始了轉變之路,跟進現代籃球的發展趨勢,由打陣地進攻改為打轉換進攻,也就是開始效仿小球的風格!那麼在這種情況下週琦就是我的首選,也會成為我認定的中國男籃的核心。因為周琦的身材和特點確實太適合打小球了。

在進攻端,周琦就扮演一個“吃餅王”的角色,不給周琦制定持球在籃下單打的戰術,這不是他的特點。周琦的終結要麼是籃下的空接和空切,要麼就是中遠距離的投籃終結,這就是他唯二的兩大出手方式。在防守端就將周琦作為內線的防守大閘,無論如何就是不出去,在12英尺以內的區域進行防守。周琦的防守面積可真的不一般,在防守端周琦的作用確實強!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會選擇周琦作為核心,他的靈活性和機動性都是打攻防節奏的優勢點。

第3種選擇:雙塔合璧——王哲林和周琦搭檔雙塔!

不過在我的心中還有第三個選擇,那就是雙塔陣容!既然我們有了周琦和王哲林這兩個不錯的內線的高點,為何不合理的使用發揮出各自的價值和作用呢!

在進攻端:讓王哲林擔任中鋒的角色,讓周琦當擔任鋒線球員的角色!這樣可以發揮王哲林籃下的單打能力,也能利用周琦進攻空間大的特點。

在防守端:讓周琦作為補防的角色,王哲林對位對手的中鋒。這樣大王頂,周琦補就能在防守端做到完美!在男籃2019年進行的幾場熱身賽中李楠使用過幾次雙塔陣容,其實取得的成效還是不錯的, 不過也要看對手的陣容情況如何!

平心而論,我現在認為王哲林比周琦更加適合作為易建聯之後中國男籃的核心!無論是從能力和作用,還是口碑影響力方面,王哲林現在並不比周琦差,反而在男籃世界盃之後比周琦得到的認可度更高!

而且周琦具有玻璃人的屬性,一月一小傷一年一大傷,經常受到傷病的困擾,這也影響到一個籃球團隊體系的建設。如果將王哲林作為中國男籃的未來基石,或許男籃的成績也不會有什麼改觀,但至少在整體陣容水平上會趨於平穩,不至於出現大的滑坡!

總結:

周琦和王哲林各有千秋,很難定論到底誰會更牛!

未來如何也是難以斷定,願可能穩步提升別無他求!

【籃球界的小詩仙,盡在體育鑫觀念!】


體育鑫觀念


一支球隊是一個整體,核心選擇誰跟其他球員的能力和球隊的戰術打法有很大的關係。

周琦的彈速跑跳天賦較強,身高臂展出色,故而以周琦為核心的球隊,其戰術打法的方向一定是快打快攻的方向,比如新疆隊,本賽季的他們便會在二三節的時候強行快攻加快節奏,這樣便釋放了周琦;

而王哲林彈速跑跳天賦稍遜,身高臂展也未見得臻於頂級,但是他在內線的腳步和進攻手段非凡,故而以王哲林為核心的球隊,其戰術打法的方向一定是落陣地降節奏的方向,比如福建隊,一定是給予王哲林以充分的內線單打空間,以求把王哲林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兩人打法不同,周琦需要搭配能夠快打快衝的後衛和鋒線,且全隊的球員都要具備快速出球和團隊配合意識;而大王則需要陣地組織功力非凡的後衛和習慣半場切入的鋒線以及外線的穩健三分點。

就以去年男籃世界盃上的國家隊陣容來說吧,若是以周琦為核心,那麼就一定是搭配郭艾倫、趙睿、阿不都沙拉木等球員,郭艾倫和趙睿擅長衝鋒,而阿不都沙拉木相對全能且速度在國內鋒線裡面算是極快的。

而以王哲林為核心,那麼就一定是搭配趙繼偉、方碩、可蘭白克等球員,這裡面有組織手,有三分點。

至於易建聯、翟曉川、孫銘徽和任駿飛,這四位都算是百搭型球員,阿聯可快攻和落陣地,翟曉川跟阿不都沙拉木類似,但半場陣地切入功力尤強而三分準心稍弱,孫銘徽在去年男籃世界盃上還只是一個防守悍將,任駿飛則籃球智商極高但身體素質稍差。

所以如果我是去年男籃世界盃上中國隊的教練,在不以易建聯為核心的情況下,我會建議周琦和王哲林兩人分別搭配兩套陣容穿插著使用,需要降速穩局面的時候上王哲林這一套,需要提速衝鋒的時候上週琦那一套,對面內線身高不足則可以兩人搭配雙塔迎敵。

籃球不是死的,我作為一個籃球迷具體戰術搭配和運用自然沒有什麼經驗,但方向大致如此,至於一定要在核心地位上爭個你死我活的事情,我想並不重要。

以上。


大毛侃球飲冰室


如果我是主教練,我肯定會選周琦作為場上的核心,理由很簡單,周琦比王哲林更全面,更加適應現代籃球的打法。

王哲林剛剛出道的時候的確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在耐克高峰會上險些拿下20+10的大號兩雙,力壓維金斯成為全場最佳球員,要不是因為國際隊主帥是加拿大人,MVP就沒維金斯什麼事兒了。

雖然後來在減重之後,王哲林依然在CBA表現得像個大殺器,奪得了生涯首個MVP殊榮,但是我們從世界盃上就能夠發現,王哲林橫移速度太慢,而且只能打中鋒,還是個傳統型的中鋒,面對世界盃強手,他的發揮只能算中規中矩。

周琦因為在世界盃對波蘭時的致命失誤,被推向了風口浪尖。可是,周琦天生就有2.17米,臂展更是超長,他進攻端確實偏軟,但是在防守端的作用絕對不可忽視。另外,周琦能夠三分,還可以像後衛一般運球過半場,這樣的內線正是如今小球時代所需要的。

我們可以看看本賽季CBA裡周琦的表現,不說是MVP級別,至少也是最佳防守球員的有力競爭者,和王哲林的對位,周琦都完勝,可以說統治了攻防兩端。

當然了,周琦和王哲林的性格都比較偏內向,不太適合當領袖,但是作為戰術核心來說,周琦的確比王哲林更合適一些,相信任何教練都會選擇周琦作為球隊核心,而不是攻強守弱的王哲林。


大嘴爵爺侃球


周琦本賽季數據為23.5分,12個籃板,2助攻

王哲林本賽季為24.2分,12.6個籃板,3.4個助攻

數據看王哲林略微佔優!

周琦的特點是身高臂長,體重輕,移動還算靈活,外線有三分能力但命中率不高,內線因為體重原因背身能力基本為零,需要自己跑位尋找機會,或者有強力後衛配合。防守方面,如果遇到強力內線周琦一個人搞不定,需要隊友包夾,但是身高臂長防守對方的突破效果較好!

王哲林特點是有內線硬鑿得分的能力,腳步移動較慢,防守一般,有中距離投籃能力。

兩者二選一做核心,有一條件至關重要,那就是性格!周琦性格綿軟,無進取心,思想散漫,更無擔當能力,周琦現在的實力配上他的性格,如果選他作為一個球隊的核心,無疑是滅頂之災!

王哲林有多努力我們不得而知,畢竟媒體報道的不多,但從最近幾年王哲林減重後的數據提升可以看出王哲林絕對是一個努力的人!並不是拿著高薪混日子的人!

相比之下,周琦更適合當一個功能型球員,在面對沒有強力大中鋒的球隊可以獨當一面,收割數據。面對有大中鋒的球隊,趁早別上場,省的被打的耷拉腦袋,影響對友情緒

而周琦最要命的地方是在心理承受能力,越是在關鍵時刻越是容易精力不集中,越容易罰球不進,失誤!

二者取其一,我會選王哲林當球隊核心!




老遲愛運動


周琦與王哲林誰是下一個內線核心

中國男籃在姚明退役後,王治郅和易建聯扛著中國男籃的大旗繼續前進,大郅退役後,阿聯毫不猶豫拿起的大旗,帶領中國男籃在亞洲過關斬將,榮登亞洲之巔。如今的阿聯,雖然CBA聯賽以及國際比賽都有不錯的發揮,但熟悉的球迷不難發現,阿聯也會有老的一天,但優秀的接班人還沒有出現。。。。。。

優秀的接班人沒有出現,但矮子裡挑高人,周琦以及王哲林兩位內線球員出現在我們的面前,捫心自問誰是易建聯後男籃第一人?

首先,我們分析一下兩位球員。周琦:身高臂長、移動敏捷,優秀籃球運動員的基本要求他能達到,有一定的中投以及三分能力,但並不出色,短期防守能力強;但身體瘦小,難以持續應付強而有力的內線對手,其身體優勢在國內聯賽一覽無餘,但國際比賽中實力還有待證明;另外,也是比賽最重要的一項:態度,責任擔當這一塊,目前沒有體現出來。

王哲林:同樣的身高臂長,體重力量好,對抗能力強,有中投;三分能力有待提升,內線移動較慢。

我們在看看兩位在CBA的數據:

從數據上來看,王哲林的得分能力更高一籌,周琦的防守能力強於王哲林,各有千秋,總體王哲林更強大。

從性格以及比賽態度來看,王哲林算是任勞任怨,服從教練安排,周琦有點小性子,難以擔當核心重任。

從職業生涯來看,王哲林的身體條件視乎比周琦更加出色,職業生涯壽命也會更長。

兩者選其一,我個人看好王哲林。





渣哥論球


我選擇王哲林!原因很簡單王哲林相比於周琦籃下統治力更強,而且王哲林的性格更適合球隊核心,周琦雖然有身高臂展優勢但是他單薄的身體很容易產生下滑態勢,加上其不具備領袖氣質很難打造成核心。



周琦和王哲林是目前新生代內線比較突出的球員,本賽季兩人的數據對比相差無幾,但王哲林整體表現更穩定一些。



1、王哲林的體重大於周琦籃下強打能力強於周琦,這會成為球隊重要的內線進攻核心點。

2、王哲林比較全面,除了籃下單打還具備策應能力,同時護框能力也不錯,另外具備遠距離投射能力,周琦也有外線三分但是他籃下缺乏進攻手段,對抗中沒有優勢。



3、小球戰術時代並不是你跑得快就行,雖然周琦移動速度比較快但王哲林也並非傳統中鋒他也具備很強的移動能力,就如約基奇他的移動能力並不快但是他全面的能力往往能夠給球隊帶來很大的戰術調整空間和改變,我認為王哲林至少在CBA是具備這種能力的。

4、王哲林性格憨厚更能夠團結隊友,周琦吧這方面有些缺陷。

5、王哲林相比於周琦更適合主教練做出多種戰術組合調整,周琦內線進攻能力缺陷某種程度上會限制了主教練的思路。



6、王哲林情商比較高,自出道以來王哲林真就沒有給球迷留下什麼不好的印象,即使世界盃男籃表現不好重災區並沒有王哲林,這就說明王哲林無論心態還是心智都比較成熟,而且為人處事比較圓潤,說白了這樣的球員是很多主教練喜歡的,加上能力並不差於周琦為什麼不選王哲林!



當然對於中國男籃而言目前的內線能力和水平在大賽中還是無法扛鼎,特別是兩人與易建聯相比還存在眾多不足,不過凡事向前看吧,讓我選擇我肯定選擇王哲林,周琦更適合於輔助角色。

醉眼觀球


如果我是一支球隊的主教練,我會選擇王哲林還是周琦作為球隊的核心?這個問題我們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看。

第一,數據方面。王哲林本賽季場均24.2分12.6個籃板3.4次助攻,周琦本賽季場均23.5分12個籃板2次助攻,從這三項場上最主要的數據來進行對比的話,王哲林都是略勝一籌的。



第二,技術特點。王哲林是一位相對而言較為傳統的內線球員,對抗能力強,腳步紮實,籃下硬鑿能力突出,並且擁有一手不錯的中距離和三分投籃能力,不過王哲林的防守略微薄弱,移動速度較慢。

周琦是一位相對現代化的中鋒,移動速度快,外線投射準,臂展長,彈跳高,蓋帽能力強,但身體對抗能力差,籃下終結能力弱。因此對比來看,兩位球員都各有各的優勢,各有各的短板,在這一項上可以說是打成平局。


第三,性格特點。在這一點上,王哲林顯然要比周琦做得更好,王哲林性格強硬,不怯場,在場上敢打敢拼,充滿熱血和衝勁,而周琦在場上一旦遭遇不順,就開始垂頭喪氣,很難再期待他有什麼好的表現,這是兩位球員之間最大的差別。

因此,從以上三點的比較和綜合來看,我個人會選擇王哲林作為球隊的核心,而不是周琦。


泉說體育


實在二選一的話,還是波蘭周琦吧。

大王優勢是內線,但是移動緩慢,協防能力一般。

周琦攻防比較均衡,身體素質比大王要好,有一定的外線投射能力,比較適合現在籃球理念。

中國最缺就是好的後衛,大局觀好,防守強,有穩定投籃的人。

歡迎大家轉發評論。



童哥生活記


此時起,體壇於快嘴和大家一起“笑侃體壇風雲,歷數體壇人物”

目前的CBA本土第一中鋒,無疑是廣東隊的易建聯,這點沒有任何疑問。

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個現實,作為運動員來說,易建聯已經耆耄老矣,進入了運動生涯的晚期。

那麼,將來誰能扛起這杆大旗?遼寧隊的韓德君也年過30,已經不在考慮之內,剩下的,在CBA表現上佳的也就周琦和王哲林了。

他們兩個誰能成為將來國家隊的新領袖?

下面我們進行詳盡分析之後,再下結論吧。

周琦1996年出生,現效力於CBA新疆伊力特隊,司職中鋒。

周琦基本數據:身高2.16米,體重96KG,臂展2.33米(這一數據很駭人),臥推60kg(非官方數據),姚明臥推160kg,只是姚明的零頭。

從基本數據來看,儘管周琦的身高很高臂展很長,但力量太過於孱弱,看上去就如一根麻桿。

周琦技術特點:身高臂長、移動速度快、防守面積大、封蓋能力出色,再加上蓋帽能力也不錯,外線三分也有球。

在小球盛行的今天,周琦特別符合空間型內線的要求。

這個賽季,在戰術安排不多的情況下,周琦仍然憑藉二次進攻、空切為自己創造了得分機會。

周琦的缺陷:周琦的球風偏軟,爭搶籃板時容易走神,不喜歡卡位,缺少力量對抗。

本賽季數據:場均上場33.7分鐘,場均出手14.7次,命中率53%,場均三分命中率31.8%,場均罰球命中率63%,場均拿到20.7分、11.9籃板、1.8助攻、1.2搶斷、2.5蓋帽、2次失誤。

總評:整體來說,周琦作為一名體系球員會比較出色,若是以他為核心發動進攻,進攻效率就很差了。

不過周琦在防守端的作用相當出色,尤其是協防的時候很到位。總之,他的特點和缺點都比較明顯。

下面再來看王哲林

王哲林1994年出生,效力於福建晉江文旅隊,司職中鋒。

基礎數據:身高 2.14米,體重 118公斤,臂展2.11米,臥推100KG。

王哲林的技術特點:籃球意識佳,步伐靈活,技術細膩,身體對抗不錯,罰球比較精準。

籃下低位背身單打,是他的主要進攻手段。因為有著不錯的身高體重,在籃下對抗能力很強,背身勾手和轉身跳投都非常出色。

閃光點:2019年11月13日,2019-20賽季CBA常規賽第5輪,福建客場挑戰八一。王哲林44分創賽季新高,成為本賽季第一個得分突破40+的本土球員。

王哲林的缺點和不足:

王哲林移動較慢,防守也是他的一大弱項,中遠距離手感太差。

本賽季數據:場均出場36.9分鐘,得到23.9分10.8籃板2.3助攻1搶斷0.9封蓋。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對他們兩個有了一個大致的印象。

再把他們兩個放在一起進行比較:

一、從進攻的角度來看:

在三秒區,王哲林拿到215次出手機會,命中141球 ;周琦獲得164次,命中118個。

由上面數據顯示,作為內線球員,王哲林在三秒區的殺傷力,顯然要比周琦大的多。

三分線投籃:

周琦拿到76次出手,命中27個,命中率35.5%。

王哲林拿到44次出手,命中12個,命中率27.2%。

顯然,周琦的進攻效率要比王哲林高一些。

二、從防守端的角度來看:

對抗能力:

王哲林118kg,周琦96kg,王哲林顯然是大塊頭。再加上粗壯的下肢,這個完爆周琦。王哲林的強項在於能對抗對方強大中鋒。

但是周琦的腳步快,能防對方小個,臂展長,能協防對方外線的強突,而這些方面,王哲林就不行了。

綜合評判:如果是以內線為核心的戰術體系,那麼王哲林是理想的選擇;如果是“打小球”的戰術體系,那麼周琦是最佳選項。

現在的籃球技術正在向小球化轉變,新潮流的比賽理念,對中鋒提出一個新的要求,就是中鋒的技術也要趨向於技術流和靈活性,既能打內線,還要求移動步伐快,能夠打防守。

小球時代的基本要求,就是利用球員們的輪傳和球的高速運轉,製造出投籃的空位,更加快速地得分,讓球隊在短時間內具備更強的衝擊力。

綜合看起來,周琦的培養價值,顯然要高於王哲林。

再加上週琦的歲數優勢,所以說,今後在國家男籃的層面上來說,還是重點培養周琦,要實際的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