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任靜:無法割捨的讀書情緣


任靜:無法割捨的讀書情緣

靜園聽風

寫作於我,是一種呼吸,依賴這種呼吸才能生存;寫作於我,不為遮醜媚人,只為沉浸在美麗的文字中修行。


任靜:無法割捨的讀書情緣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讀書於我,是一種樂趣,一種享受,一種擷取。

我讀的第一本有字書是趙樹理的《三里灣》,那一年我9歲,梳著羊角辮,扎著鮮紅的頭繩,蹦蹦跳跳地去找小夥伴玩耍。在海峰家的窗臺上,放著一本厚厚的書,我隨便拿起一看,就被那個故事的開頭吸引住了,極想借來看,卻被海峰拒絕了。最後,我決定用心愛的玩具手錶換來看,說好了只讓看一個晚上。那本書全是繁體字,有許多不認識的字只有根據前後文意思猜著讀。屋頂正中吊著一盞15瓦掛鉤燈泡,在昏黃黯淡的燈光下,我頭也不抬地掃描著書上的文字,屋裡飄蕩著脈脈書香氣息。那一夜,母親無數次催促我快點睡覺,我明白母親心疼嘩嘩流逝的電費。次日,當第一縷晨曦映照在窗簾上的時候,我總算讀完了。感覺渾身筋疲力盡,但心情很愉快,頭腦里布滿了清澈的文學陽光。

還書後,好一段時間我都沉浸在回憶之中,夜晚躺在熱炕上,我毫無睡意,在黑暗裡回味那些有趣的人物綽號:常有理、糊塗塗、翻得高……記憶仔細地碾過了每一個發亮的細節。從那時起,山藥蛋派作家趙樹理便成了我生活中的一根高高的標杆,指引著我人生的方向。我甚至不知天高地厚地幻想將來長大後像他那樣,將身邊的人和事活靈活現地寫到書裡面。

記憶中清晰地存留一段在老屋讀書的時光。外婆晚年借住在一個本家的老屋裡。那家人上京城工作多年,曾經溫暖的家被荒棄了。這個老屋裡有兩鋪炕,前面一進門的這鋪炕,住著我和外婆。屋裡那鋪炕則堆滿了雜物,是那家人離開之前使用的物品傢什,有用來盛裝清油的膠泥缽子,有孩子們玩過的布老虎、羊骨頭,其中最令我歡欣的是,屋角竟然有一堆舊書報。在那裡,我讀到了《三千里江山》、《歐陽海之歌》、《紅旗譜》、《創業史》、《敵後武工隊》、《小布頭奇遇記》,還有一本書頁發黃,沒有封面和封底,也沒有開頭和結尾,我既不知道書名,也不知道作者,隱約記得其中寫了一些西藏的故事。書頁的殘缺令我十分遺憾,故事還沒有結局就戛然而止,留下一片空白和懸念。我根據前面的大體內容,充分展開想象力,給故事想出了N種結局。

外婆那個老屋沒有通電,每個夜晚,我都要在煤油燈下讀好長時間書,外婆就坐在燈下靠著鋪蓋卷打盹,陪著我讀書。那時候,我一旦沉浸在有趣的故事之中就不可自拔了,時而淚流滿面,時而大笑不止,正在打盹的外婆似乎受到了驚嚇,抬眼不解地望望。後來我才知道,外婆堅持不睡的理由是,她擔心我會被燭火燒了頭髮,或者煤油淋了一頭一臉。外婆安靜地守望著一豆燈火,守望在外孫女通往夢想的路口。外婆的老屋,因了那濃郁的書香味,在年幼的外孫女眼裡,是那麼金碧輝煌,令人流連忘返。

在家裡看閒書,通常是躲在母親看不見的地方。因為是家中的長女,有一大堆家務活等著我去幹。我怕一旦違逆了母親,她就會把我心愛的書塞到灶火裡燒了。我們家是典型的一頭沉,父親一年到頭不著家,我感覺繁重的家務活使母親的感情變得粗糙,甚至缺少溫情了。

第一次買書,我捱了母親一巴掌。那一年我十歲。初夏,家裡請來兩個木匠打傢俱,家裡的麵粉吃完了,母親有事走不開,只好派我去城裡買麵粉。一路上,我緊緊捏著母親打發的10元錢,生怕弄丟了。我去糧店稱了10斤麵粉,買了幾斤剛上市的甜瓜,見手頭還略有節餘,就自作主張去新華書店買了一本連環畫《賣火柴的小女孩》。那天我非常興奮,揹著十多斤的重量走了三十里山路,竟然不覺得累。每次在歇歇的當空,我都要掏出連環畫如飢似渴地讀上幾頁。回家後,母親問我要剩下的錢,我頓時傻眼了。當母親得知我竟然買了一本“閒書”後,生氣極了,一巴掌就搧了過來。好心的木匠師傅勸母親:“愛看書是好事,這孩子將來必定有出息!”母親大概是暫時相信了木匠的預言,總算息怒,從此再也沒有追究此事。

有一次去延川老舅家參加婚禮。我一頭扎進老舅的書房就邁不開步了。老舅的書櫃裡陳列著許多大部頭著作,有四大名著、《復活》、《基督山伯爵》、《苔絲》、《簡愛》、《飄》......有漢語版的,也有英文版、俄文版的。我眼花繚亂,不知道該從哪兒看起。老舅招呼我坐在桌前,遞給我一本《小說月報》,我記得那上面有女作家鐵凝的一篇處女作《哦,香雪》。見我如此痴迷書,老舅微笑著說:“我就喜歡愛看書的孩子,這孩子將來一定有出息!”母親搓著手,高興得不知說什麼好。老舅精通好幾國的語言,過去做過彭德懷將軍的翻譯,因此被打倒了好多年,此時剛剛平反落實了工作。在母親眼裡,知識淵博的老舅無疑就是文曲星轉世。假如說當初母親對木匠師傅的預言半信半疑的話,那麼此刻對老舅的話應該是深信不疑了。

上五年級了,父親把我轉到城裡讀書,從此我有了更多讀書機會。一天,我和同學去書店買學習資料,看到很多人都在安靜地凝神閱讀。我順手抽出一本《西遊記》,小心翼翼地翻看書頁,漸漸被書中的故事吸引,讀著讀著不覺翻過了十幾頁,猛抬頭見女店員正死死盯著我,我臉紅了,趕緊做賊似的把書放回原處。一路上,我使勁記著那個頁碼,生怕忘了。連續去了幾次,終於被女店員識破了“詭計”,把我狠狠教訓了一頓,我抹著眼淚,無限依戀地離開了書店。摸著自己癟癟的口袋,望著父親同樣乾癟的口袋,我無奈地長長嘆了一口氣。

在那些艱苦的讀書時光,我做了大量的讀書筆記,這些筆記本至今保存。大多數時候,我只是抄寫書中精彩的詞語和句子,並把各種人物描寫景物描寫運用到作文中,然後,我的作文有幸每次都被老師當做範文在班上閱讀,在同學們豔羨的目光中,在老師“描寫生動,語言流暢”的評價中,我讀書的熱情更加高漲。

婚後,發現我的愛人也是個典型的書痴。我倆可以三月不聞肉味,不可一日無書讀。節衣縮食省下的錢全部用來買書,訂閱雜誌。儘管小屋裡沒有一張像樣的書桌和一個漂亮的書櫃,我們依然很滿足,沉醉在書香的芬芳裡。每天晚上,撳亮床頭燈,一人手持一本書擁被而坐,看到明快的篇章,我們一起分享書中的美好和快樂,讀到沉重感傷的片段,屋裡便會縈繞著一股淡淡的感傷氣息。靈魂的對白,總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刻達到高潮,我們便不停地探求書中深刻的含義:苦難、愛慾、孤獨和道德等等。

搜尋著一切可看的讀物,我常常沐浴在難以名狀的快樂之中。我以近乎朝聖的心態面對每一本讀物,輕輕撣掉書皮上厚厚的灰塵,小心翻著書頁,生怕翻卷了書角,汙損了封面,常常在閱讀一本新書之前,我會用牛皮紙包了書皮。沉浸在書香中,彷彿與數百知心好友舉杯賞月,促膝談心,彷彿有滴滴清冽香茗滋潤肺腑。淡淡的書香驅散了身心的疲憊與煩惱,世事的繁瑣與紛爭,我從書中汲取豐富知識,給精神上以滋補和調養、永葆向上的青春活力。

隨著閱歷的增長,我開始不甘心做一個平庸的女人,拿起了生澀的筆,塗鴉一些文字,斗膽投向報社,在許多次翹首期盼後,漸漸平息了的心境,忽然被稿費單和鉛印的自己的名字撩撥得激動不已,於是就不停地塗塗抹抹,做起了絢麗的作家夢。從1995年起,我陸續在全國報刊雜誌上發表了二百多萬字,因此加入了省作家協會,上世紀初,榮幸地被省紀委雜誌社聘為記者。我的名字被很多人知曉了,有的編輯甚至主動向我約稿。

讀書成就了我的夢想。讀書,是我今生無法割捨的情緣。與書相伴,天高,地也寬。無論人生是黯淡還是輝煌,無論前路是坎坷還是平坦,我都將一如既往地與書守候一生。


作者簡介】任靜,女,陝西省作協會員、陝西省青年文學協會會員,現居古城西安。著有散文集《枕著你的名字入眠》《想要一座山》,長篇小說《本是同根生》、中篇小說《靳鳳的本命年》,公開發表散文、短篇小說、詩歌等共計二百餘萬字。作品散見於《文藝報》《中國青年報》《中國監察》《中國環境報》《檢察風雲》《延河》《長春》《延安文學》等報刊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