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5 《惡作劇之吻》:被追捧了15年的袁湘琴,其實是愛情裡最大的輸家

2005年的臺版《惡作劇之吻》由林依晨和鄭元暢主演。劇情走的是蠢萌、對愛情執著追求的元氣少女人設和IQ200的高冷天才男主相遇相愛、相互碰撞、靈魂相互感化的線路。電視劇一出便大受歡迎,滿足了眾多觀眾對校園愛情和完美婚姻的想象。


《惡作劇之吻》:被追捧了15年的袁湘琴,其實是愛情裡最大的輸家


但是今天二刷《惡作劇之吻》的時候,對主角的愛情已經毫無感覺,甚至細思極恐。覺得劇作其實不是甜甜的愛情和婚姻,而是一場愛情賭局。而在這場賭局裡,林依晨所飾演的袁湘琴,輸得徹徹底底。

把愛情當作全部,你就輸了

把愛情或者婚姻當做生活的全部,只會讓你失去自己。

在《惡作劇之吻》裡,袁湘琴在開學典禮上第一眼見到傳聞中IQ200的天才江直樹,便沉淪了。之後開始了長達兩年的暗戀,在表白被拒後依然抱著一股傻勁勇往直前。即使江直樹一聲聲“笨蛋”“白痴”地叫她,在眾人面前毫不留餘地地羞辱她,她卻依然沒有果斷放棄對江直樹的感情。


《惡作劇之吻》:被追捧了15年的袁湘琴,其實是愛情裡最大的輸家


有人會說:“愛一個人,隔著千山萬水也要把他追到手,不能輕易放棄。”

但是,愛一個人是需要努力的。這種努力不是說你要每天寫一封情書,也不是說要整天晃悠在他面前強刷存在感,更不是把姿態擺低,在他面前卑微到塵埃裡。

愛一個人,是要求自己先變得優秀強大,讓他看到你身上的閃光點,吸引著他過來找你。愛一個人,是你要先找到你自己,做你自己,愛你自己。

而袁湘琴是怎麼做的呢?江直樹加入了網球俱樂部,她也去,儘管她毫無運動細胞;男主去當醫生,她就要跑去當護士,結果成了護理系的“鬼見愁”;為了寒假能跟江直樹在一起,就跑去他在的地方當老師,結果才第一節課就連自己的名字都寫錯了……

看,在這場愛情裡,她從來沒有找到過自己。

江直樹對她說:“你把我放在你生命中的第一位,但是你除了當我的老婆,也可以扮演其他角色。婚姻,不應該是你我生命中的唯一。”


《惡作劇之吻》:被追捧了15年的袁湘琴,其實是愛情裡最大的輸家

婚姻,不應該是你我生命中的唯一


除你之外,誰都不應該成為你生活的全部,包括愛情。

在我的《我的前半生》中,張子君一開始就是個完全依靠老公依靠家庭的女人,她從來沒有過自己的想法,直到老公出軌後她在好友的幫助下開始成長,最終有了自己的事業。其實這個電視劇應該叫做《我的後半生》。

在生命中找尋到自己,是成長和蛻變。在愛情中擁有自己,是這場賭局最大的籌碼。

自以為是,是愛情裡的心理暴力

知乎上有個熱門提問:談戀愛的時候,需要很聰明嗎?

其中有一個高贊回答:愛情裡不需要你聰明,但需要你有自知之明,不要自以為聰明。

儘管江直樹之前已經明確地拒絕過幫人補習這個要求,但是袁湘琴還是帶著整個F班的人來找江直樹學習。她不知道江直樹喜歡安靜。即使是高高在上,也是他的權利和喜好,而袁湘琴卻自作聰明地認為他就是需要突破這個圈子。

在高中畢業聚餐的時候,袁湘琴拿出江直樹小時候被扮成女生的照片,直接揭開了江直樹的童年傷痛。她這樣做的前提是自己認為照片很可愛,就算讓別人知道了也不會有多大的殺傷力。

因為算錯學分而導致大學無法畢業的時候,她去江直樹那裡尋找安慰。男主氣不打一處來兇了她:

“你有想過你的未來嗎?”


《惡作劇之吻》:被追捧了15年的袁湘琴,其實是愛情裡最大的輸家


如果男主毫不在乎袁湘琴,那他大可不必生氣和為她擔憂未來。可是袁湘琴卻用“我弱我有理”這套理論對男主實施精神綁架。

袁湘琴所做的一切基本都是建立在“我覺得”。她總是自以為是地認為江直樹需要什麼,卻很少考慮到他真正需要什麼。令人嘆息的是,直到《惡作劇之吻》第二部結束,袁湘琴也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她只是一次次地用她的自以為是去毀掉江直樹的所有原則。

有人說,願意為另一個人放下滿身的刺,這就是愛。

可是,真正的愛情,無非是我能在你面前做自己,而不是被迫成為另一個人。

真正的愛情,是我願意為你放下滿身的刺去擁抱你,但你允許我保留這一身刺。而不是將我滿身的刺一根根拔掉,直到鮮血淋漓。

我愛你,但我不需要愛整個世界。

感同深受,才是愛情長跑的助力

墜入愛河不等於維持愛情,墜入愛河只是簡單的部分。愛情並不是碰巧發生在我們身上,我們相信愛是因為我們都選擇這麼做。

維持愛情最簡單的方法,無非就是感同身受,相互理解。

關於這方面,《惡作劇之吻》中的袁湘琴是個最大的反面教材。

當江直樹為了科研項目忙得焦頭爛額,暫時沒空跟她去領證的時候,她卻跑去學校質問江直樹:“我們還算是夫妻嗎?”

當江直樹想要去媽祖當兵的時候,她又上演了一場“你就是不夠愛我”的鬧劇。

彷彿只有她自己的感受才需要被理解和尊重,而男主需要做的是時刻以她為先,以她的需求為需求。


《惡作劇之吻》:被追捧了15年的袁湘琴,其實是愛情裡最大的輸家


陳銘在《奇葩說》中說:“愛情當中最舒服的狀態,是沒有一方在其中委曲求全。”

重刷《惡作劇之吻》的時候,我只看到了男主對一再的包容。這種包容,其實只是另一種特質的委曲求全。

在劇中,兩個人走在了一起,被無數的觀眾奉為經典單純愛情故事,滿足了無數人對於愛情的想象。

然電視劇之所以美好,是因為劇情走向可以操控,所以即使一方卑微,一方委曲求全,他們還是擁有美好的婚姻。

而現實始終是殘酷的,李小璐和賈乃亮婚姻的終結,正是委曲求全的愛情不會結果的典範。

只有彼此在這段關係中相處得舒服了,才能跑完愛情這場馬拉松。

結語

愛情其實很簡單,它不需要城府,不需要算計。

它需要的只是彼此能夠多花一點心思去為對方考慮,同時又能夠在這場令人心醉的愛情裡不丟失自己。

希望所有相愛的人到最後回憶起這段感情,不是隻有相愛時的唯唯諾諾和忍耐失望,而是都能夠如扶南所說的那樣:

“我這一生遇到過很多人,他們如同指間的煙火,忽明忽暗,最後只淪為一抹灰燼,而你不同,你如北斗,閃耀在我的整個人生。”


《惡作劇之吻》:被追捧了15年的袁湘琴,其實是愛情裡最大的輸家

愛情做好的狀態,是我們都能做自己



如果您覺得道理受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