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卻盼你死

每個人活著,或多或少都是憑藉某種力量或依靠。年老之後,孤獨卻成了生活的常態,縱使有人噓寒問暖,可心裡的世界卻無人問津。所以很多人開始養寵物,重新尋找心靈的依靠和歸屬。

今天要講述的是一個老人和一頭黃牛,一起走過暮年的故事。平均壽命只有20年的老牛超越了生命的極限,在一家10口都盼著它死的時候,依然深情陪伴了老人40多年。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卻盼你死

他們的故事被拍成了紀錄片《牛鈴之聲》,感動了無數韓國人。他們感嘆:牛比人更長情。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卻盼你死

導演李忠烈在拍攝之前深陷抑鬱,曾想過拍完就自殺,但成片後他淚目了:“老牛和老人治癒了我的自殺傾向。”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卻盼你死

故事發生在韓國的一個村落裡,80多歲的老人老崔,每天都會帶著他的老夥伴——一頭年過40歲的老黃牛,穿梭在鄉村的田野裡。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卻盼你死

這頭老黃牛是老崔家養的牲口,更是老崔的救命恩人。老崔經常說:“如果不是他,我可能早就死了。”這話不假,老牛確確實實是老人生命中無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老崔年輕時患腳疾,不能正常下地幹農活兒,他需要藉助老牛的力量才能勞動。如果不是老黃牛勤勤懇懇地為他耕作,他恐怕早就餓死了。

老牛任勞任怨地為老崔家耕種了40多年,為他養活了9個子女,他的兒女才得以出人頭地,走出村莊。老牛是家裡不折不扣的大功臣。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卻盼你死

老牛還救過老崔一命。有一次老崔駕車出遠門,中途竟然不小心睡著了,馬路上大車小車飛馳而過,沒有絲毫避讓的意思。險象環生,但老崔睡得實在太沉了,渾然不覺身邊的危險。如果老牛突然走偏,老崔可能就被車撞飛了。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卻盼你死

可老牛似乎很有靈性,當車過來,它都一一避開了;鄉間路上的溝溝壑壑,它也逐個跨過,一路上走得穩穩妥妥,甚至沒有驚醒過沉睡的老崔。他醒來,發現已經平安到家了。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卻盼你死

也許是信任,老崔在牛車上睡著了,他知道無論走多遠,老牛一定會護他周全。無論多遠,老牛都記得回家的路。老崔就是它的家人,它一定會把他安全送回家。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卻盼你死

老牛是老人活著的依靠和奔頭,是他孤獨世界裡的一絲曙光。老人沉默寡言,“樹木被風吹過時都會發出沙沙聲,他卻總是一聲不吭。”這是妻子對他的描述,這樣的性格似乎註定要孤獨。

越是這樣的人,心底裡越是渴望默默的陪伴。同樣沉默的老牛是老人一生的摯友,是他漫長一生的見證者。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卻盼你死

老牛見證了老人從年少到遲暮,從青絲到白頭。見證他娶妻生子的喜悅,也見證他兒女成家立室,相繼離去的落寞與孤單,見證他從年輕力壯到顫顫巍巍。

如果老牛會說話,他們會是在葬禮上描述彼此一生的人。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卻盼你死

40多年了,黃牛也老了,毛色斑駁、瘦骨嶙峋、眼神渾濁、步履蹣跚,已經快走到了生命的盡頭。連獸醫都說,老牛最多隻能活1年。

老崔聽到後手足無措,只能搖頭重複著一句話:“不,都不是真的......”

送走獸醫後,悲傷才逐漸湧上心頭,老崔蹲在牆角里,摸著老牛凸起的背脊哭了。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卻盼你死

不能幹活的老牛怎麼處理?妻子說要賣掉,還要照顧老牛太辛苦了。

老人不答應:“繼續養著,直到它死為止......”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卻盼你死

老人繼續每天牽著老牛到田裡,重複著他們已經重複了40個年頭的日子,直到老人的子女從城裡回鄉。

子女們開著小汽車,光鮮亮麗地回到村莊。晚上大家圍在一起吃飯,絮絮叨叨地話家常,熱鬧極了。

老崔卻默默地坐在一旁,插不上什麼話,本就沉默寡言的他更加沉默了。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卻盼你死

說起老牛,子女們都頗有感觸:“它幫忙供我們讀書,對吧?真的要感謝它。可現在也該賣掉了吧?”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卻盼你死

前一秒還在回憶溫情的往事,說著感恩的話,下一秒就在討論要怎麼賣掉它。

老牛為他們辛勤勞作了一輩子,在它老得動不了的時候,子女們能想到的,竟然是如何榨乾它最後的價值。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卻盼你死

“現在的它老邁、卑微、可憐,賣掉吧。”子女輕描淡寫地說出這幾句話,殊不知一旁的老父親也一如他們口中的不中用的老黃牛,老邁、卑微、可憐......難道也該一同拋棄?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卻盼你死

年輕力壯的子女忙著應付自己熱鬧的人生,根本無暇顧及父母老來的悲涼與孤獨。在他們眼裡,老牛隻是獲利的的勞作工具,老了沒有利用價值,就可以隨意拋棄的。

沒人能理解老牛對老崔的意義,子女只會以擔心父親身體為理由勸他賣掉,妻子只會埋怨照顧老牛的辛苦和不值當。

可40多年的陪伴,老人早已將老牛視作家人,朋友。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卻盼你死

頂不住妻子和子女的壓力,老崔忍痛決定帶黃牛去市場。臨走前,老崔摸了摸老牛瘦到凸起的脊背,給它遞了食物。可老牛一口都沒有吃,渾濁的眼睛裡滑落出一滴淚。

這滴淚,也許是為爺爺而流,老牛理解老崔的為難和無奈;也許是為老牛自己而流,像是訴說著自己一生勞碌,卻換來如此下場的委屈。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卻盼你死

老崔不情不願地把老黃牛牽到集市,一向老實巴交的老人,在賣牛的時候卻耍起了小心機。老崔開了一個天價:3萬人民幣。

眾人大笑,嘲笑老人的“獅子大開口”,“就算免費送,都不一定有人買。”“把它殺了,都嫌肉老!”

“少一分都不賣!”老人非常硬氣。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卻盼你死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卻盼你死

攤主心想哪來的瘋老頭,出言驅逐:“回家吧,別擋著別人賣牛。”

老崔就順理成章地把老牛牽回家去了。

在旁人眼中,也許它只是一頭老不中用、討人嫌的老牛,但在老人心中,它就是無價之寶。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卻盼你死

不再提賣牛的事,老崔也鬆了口氣。他親手給老牛割草做飼料,每天牽著它到田裡吃草。在老人的精心照料下,老牛奇蹟般地又活了3年。

但老崔卻病倒了,醫生勸他最好不要再勞作了,不然會有腦中風的危險。老崔只得成日成日地在屋裡躺著,再也沒法照顧老牛了。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卻盼你死

一向溫順乖巧的老牛開始變得不安,它竟然多次撞到家裡的米缸,成日在欄裡踱來踱去,仰天長嘯,一雙渾濁的眼睛變得更加無神了。它想老人了。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卻盼你死

妻子也不敢再提賣掉老牛,叫來屠戶說要賣掉不受馴服的小牛。

屠戶想趁機說服老人賣掉老牛:“賣掉吧,我給你2000元,賣給我吧。”邊說便把錢遞給老人,“你現在不賣,過多幾天它也會死掉的,賣掉吧!”

病弱的老崔已經很久沒有力氣說話了,但這時他氣憤地一把推開屠戶的手:“不賣!我說不賣就不賣!你快走吧!”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卻盼你死

從此再沒有人敢來招惹老崔的老牛。

可就在屠戶被老崔趕走後不久,老牛就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一天,老崔去看老牛,可老牛隻懶懶地癱在地上。老崔吆喝著拍打它:“站起來啊!”但老牛卻沒有再站起來,這是老牛第一次沒有聽他的話。

“為什麼你不和我一起活久一點?我們可以一起走。”

本來應該用1年時間做的道別,老牛撐著用了3年,但離開卻還是那麼地猝不及防。明明每天都有好好地陪伴,可還是有那麼多的不捨。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卻盼你死

老牛在這3年間,用自己病弱的身軀為老人拉來了一車車柴火,院子裡被堆得滿滿的。在生命的最後幾天,它依然在勞作。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卻盼你死

老崔不再掙扎著呼喊,因為在那一刻,他明白了什麼事都可以努力,除了生死。

在老牛生命的最後一刻,老崔取來鐮刀,將老牛鼻子上的牛鈴一把割下。牛鈴象徵著主僕關係,解下,你我就不再是主僕。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卻盼你死

老崔痛心地說:“你安心去吧!”心裡默默地想:“要記得我啊,記得我這個老朋友!”

老牛流淚回頭看了老人最後一眼,靜靜離去。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卻盼你死

老牛很快下葬了。在老牛的墳上,老崔倒上了它最愛喝的米酒,從此生死兩相隔。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卻盼你死

一直以來,老牛都是老崔活著的奔頭,腿疾、老來的病痛纏身,都沒能壓垮他,可就在牛死後,老崔的世界開始坍塌,他的身體越來越壞了。

老人的生命,好像就從老牛死去那天開始枯萎。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卻盼你死

那個從老牛身上解下來的牛鈴掛在房簷,每當有風吹過,鈴聲就悠悠響起,老崔費力地睜開雙眼,以為是老牛又回來了。

片刻間他又明白過來,老牛已經離世,再也回不來了。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卻盼你死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卻盼你死

老黃牛沉默了一輩子,付出了一輩子,就如這個家裡一直寡言的老人。他們被嫌棄,被折磨,被遺忘。可是在生與死之間,他們相互陪伴,彼此安慰,度過了這艱難的一生。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卻盼你死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思念是最溫情的守候。鈴聲遠去,歲月悠悠,感動依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