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那場奪走數億人生命的「西班牙流感」,為何專挑青壯年“下手”?

進入2020年來,我國全國上下都投入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阻擊戰當中。疫情進展到2月末,不僅是我國,全球也有多個國家出現了疫情快速增長的情況。這不僅讓一些網友感嘆,都2020年了,難道我們還是對一個小小的病毒毫無辦法嗎?我們不妨把時間往回撥100年,看看那場驚人的流感大流行,是如何來去無蹤地奪去千萬人性命,或許你會對大自然的未知更多一分敬畏之情。

那場奪走數億人生命的「西班牙流感」,為何專挑青壯年“下手”?

來去無蹤又極為致命 五億人感染近億人死亡

那場驚人的流感被稱為“1918年流感大流行”,因當時西班牙疫情最為嚴重又被稱為西班牙流感,共有三波疫情,在一年半內蔓延全球,傳播範圍達到太平洋群島及北極地區,共造成5億人感染,其中5千萬到1億人因此死亡,是人類歷史上最致命的自然事件之一。

直到一百年後的現在,科學家仍無法找到此次流感的源頭,它初次爆發的時間地點已經不可考證,最早的記錄出現在1918年3月的美國軍營,後續在中國、西班牙、英國、法國等地也相繼發生病情,但整體與普通流感無異,各國也沒有引起重視。

第二波疫情在當年8月開始爆發,這時候開始出現大量死亡病例,多地死亡率高達7%以上。到9月份,西班牙流感已經在歐美普遍傳播,並迅速傳到世界各地。

第三波疫情出現時間大約在1919年冬季,卻奇蹟般在第二年春季逐漸消失,並從此神秘地銷聲匿跡。

那場奪走數億人生命的「西班牙流感」,為何專挑青壯年“下手”?

神秘流感病毒:死亡率為普通流感數十倍 死者多為青壯年

當時,人們甚至連流行性感冒的病原體都不甚瞭解,有人認為是細菌戰甚至與宗教有關。直到1933年,英國科學家才分離出第一個人類流感病毒,並命名為H1N1。但由於絕大多數西班牙流感死者的遺體早已被焚燬或是化為白骨,科學家直到1998年,才從一具被冰凍近80年的愛斯基摩人屍體上找到西班牙流感病毒的基因物質。

目前,西班牙流感病毒的病株尚未被真正的辨認,其亞型至今仍不明確,它為何具有這麼強的殺傷力和傳染性仍是一個謎。

令科學家疑惑的,除了西班牙流感的高死亡率和傳染性,還有它的高發群體。普通流感通常最易造成嬰幼兒、老人等免疫力低下人群的死亡,西班牙流感卻恰好相反:大量青壯年在疫情中倒下。這甚至成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提前結束的原因,因為參戰國已經沒有更多的青壯年可以再投入戰爭了。

針對這個問題,目前學界有兩種推測:一是西班牙流感的病毒或與此前的流感病毒有相似之處,因此老年人會對此有一定的抵抗力;二是青壯年死亡率高正是因為他們免疫力強,導致身體抗體反應太過激烈,形成“細胞素風暴”,最終導致青壯年患者因肺部組織嚴重損害而死。

甚至有觀點認為,西班牙流感病毒實際上並沒有人們想象中的可怕,之所以導致如此慘烈的後果,主要是因為當時戰爭時期醫療條件和衛生條件極為惡劣,加上人們營養不良,導致病毒重複感染,從而推高死亡率。

由於病毒病株的研究尚未有確切結果,針對以上問題,學界仍未有定論。

那場奪走數億人生命的「西班牙流感」,為何專挑青壯年“下手”?

思考:如何正確應對世界性疫情?

距離那場慘烈的西班牙流感疫情已經整整一百年了,雖然針對這場疫情依然充滿尚未解開的謎團,但我們卻可以從中吸取不少經驗教訓。

西班牙流感改變了全球的公共衛生觀念,不少地區在疫情過後成立或重組衛生部,建立更先進的疾病監視系統。通過學界對流感病毒的不懈研究,流感病毒疫苗、抗流感藥物陸續問世,也讓人們在流感面前不再是手足無措。

即便隨著科技進步,流感死亡率已大大下降,但人類尚不能宣佈已經戰勝了流感,畢竟2009年H1N1流感大流行尚且歷歷在目。

進入新世紀以來,“冠狀病毒”也隨著SARS疫情的爆發走進了我們的眼球。針對病毒的研究未曾停止,但病毒又是千變萬化,儘管科學進步,我們似乎尚未能追上它的腳步。

針對疾病,預防應該走在治療之前。作為普通人,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讓身體保持健康的水平,或許就是預防各種已知未知疾病的最好方法,以及還有從西班牙流感當中吸取的經驗:永遠對大自然抱有敬畏之心。

參看資料:


[1]1918年流感大流行.維基百科

[2]西班牙大流感100年祭.知乎.2019-11-20

[3]出現是謎消失是謎 1918年西班牙流感的奇怪之處.看中國.2020-1-27

[4]改變20世紀人類歷史的西班牙大流感.BBC中文網.2018-12-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