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學而思等校外的培訓機構是把我們的教育推向更高一層,還是導向了誤區?

海藍天長


學而思等校外的培訓機構是把我們的教育推向更高一層,還是導向了誤區?


作為一個從小補習到大的孩子,甚至現在上了大學依然在校外培訓班上課的圓臉同學想回答這個問題。

親身經歷這麼多年的補習班,見到了各式各樣的同學。


我想說,是否將自身推向教育的更高一層,還是導向於誤區,其實原因全在於自身。


家長會有苦惱,為什麼我的小孩補習,成績反而越差,而“別人家的孩子”的成績更加優異?


1. 孩子的逆反心理

孩子的青春期在讀書時期度過,這段時間,身心迅速發展的時期,自我意識逐漸強烈。

並不像小時候那樣,可以乖乖聽父母的話。

也許小時候,學習的時候,父母催一催就能接著學習。

但是,越是長大,逆反心理越是強烈,造成了和父母對著幹的情況。

這樣,讓孩子不想學習的想法越加濃烈。


2孩子的依賴心理

這個依賴心理,我自己在讀書期間也有過。

在學校沒有聽懂的知識點,我沒有及時去問老師。

我想,反正週末補習班的老師會再講一遍,我再聽好了。

除此之外,這種依賴心理會打大大地導致學習主動性下降。

為什麼我這麼說?

補習班會讓孩子在考試前心裡產生這樣一種心理,補習班的老師會幫我整理好知識點,我聽著就行了。

彷彿,我只要週末去上課了,不僅完成了一個學生的義務,而且我的成績就會考好。

這種心理,讓我在讀書時期吃到了很大苦頭。


3孩子的學科興趣缺失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自己對一樣東西感興趣,才能學起來動力十足。

如果說,孩子本身就對這門學科不敢興趣,還要讓他去學,並且學好,試想這是不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

這樣的情況,放在補習班裡,會學的越來越好嗎?


下面說說為什麼總是有“別人的孩子”在每一個家庭中,這些“別人家的孩子”都有哪些特質。


1. 有一個清晰的目標

不管做什麼事情,心中總要有一個目標存在。否則,和一隻無頭蒼蠅亂撞有什麼區別?

沒有清晰目標的孩子,還特別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被人家牽著鼻子走,自己沒有明確的目標。

缺失明確的目標會讓自己學習起來有力不知道該往什麼地方使。


2. 有高度的自覺

拖延現象在這些“別人家的孩子”身上幾乎不存在。

他們能夠高效率地自覺完成學習任務,從而獲得學習的成就感來滿足自己。


圓臉同學認為,其實沒有什麼“別人家的孩子”。

愛迪生說過,“天才是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

只要孩子能夠努力與自我改變,也一樣可以成為別人口中的那個優秀的孩子。

我是圓臉同學,一個愛分享學習心得的大二學生,歡迎大家下方評論區評論!


圓臉同學


我是一名高中學生的家長,我的孩子初中時期曾經參加學而思培訓將近2年時間。結合參加學而思培訓的經歷,談談看法。

孩子初中時數學成績不是太好,就多方打聽有什麼辦法能夠儘快提高。聽了周圍朋友的推薦,參加了學而思的試聽課。應該說,孩子對學而思一名數學老師非常認可,講的思路非常清晰。就這樣,我們就正式參加學而思的輔導。陸陸續續一年多時間裡,孩子的數學成績確實有所提高,不論大考還是小考,數學成績從一般化,逐步在班級內名列前茅,那應該是初二時期。

但是後來初三後,孩子的數學成績又恢復到以前的情況,班級中游。這時我們也很苦惱,到底原因出在哪裡?培訓一直堅持著,試題也堅持刷著,怎麼成績與我們期望有很大距離。

和所在初中任課老師的一席談心談話,這才找到了問題根源,我們果斷停止了學而思的培訓,讓孩子把學習的重心放在學校課堂聽課上。數學成績也慢慢提了上來。

不可否認,學而思的老師教學水平很高,但是,學而思的講授與學校老師的講授,不是一個思路,有時讓孩子產生了迷茫。這樣,參加培訓,是額外給孩子增添了負擔。

這是我與孩子的親身經歷。


寶玉哥哥


請不要太高看培訓機構,也不要看輕學校的教育水平。

我是一位家長,我來談談我的看法。在這之前,我先說一段我的經歷,特別是關於學而思培優培訓機構的。

一、中考結束之後,我根據學校通知,去了招生交流會現場(實際我們是不需要去的,必經是直招的),所有當地的高中都在現場,供人諮詢。

而最有意思的是,學而思培訓機構的人成群結隊的出現在會場裡,無論哪個學校的攤位前,都有他們的人,他們不是發資料就是介紹學校教育情況,一個個自稱為老師,除了一兩個負責人看上去有點經驗外,清一色都是小年輕,而且很多都是外校大學生,我通過跟他們交流,發現很多這些所謂的老師,連簡單的交流和溝通都前言不搭後語,我當時就感覺很無奈。

我這裡就不是說每天接到各種機構的電話了,就是到今天為止,還每天接有各種教育機構的電話,各種網上教育等,更有什麼職業高中、五年制大專的還在推銷,實在讓人頭疼。

二、到了重高,新生家長會的時候,校長直接說了,不要迷戀和熱衷各種補課,全市最優秀的教師全在這,經驗豐富,學校還有各種興趣班,你覺得這裡的老師教不了你,外面那些良莠不齊的機構。

當然,存在即合理,自然也就有它的市場,但是我們不應該過分誇大它的功能,它只不過是市場經濟下的產物,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想辦法讓這些機構退出歷史舞臺。


逆流家長


我是一個初中生家長,說下真實經歷吧。當初是想做佛系家長的,不上補習班,做中等生就好了。比如不學奧數,興趣班孩子喜歡的上,不喜歡的決不上。隨著年級越高,發現情況越來越不妙了!孩子成績越來越差,問孩子怎麼回事,她說沒學過!我還不信呢,沒學過怎麼會考?後來發現孩子說的是真話!考試內容確實是超綱的!可其它孩子都提前在外學過了,我 家的就成功墊底了!好吧,現實比人強,開始補課生涯。教材內容簡單,老師教的也簡單,可考試不簡單,特別是小升初,初升高,你不補課試試看?有極個別不上補習班的,就是永遠的倒數的人。可能會有天賦異稟不上補習班的優秀生吧,反正目前沒遇到過。

現在的教育和我們上學時完全不同了,做不到超脫的家長了。就算你夠佛系,真的不在乎成績,老師經常把全班成績發到班級群裡,差的試卷或作業拍出來給大家看,家長和孩子臉都掛不住啊!

從來不責怪老師,學校和補習機構,他們也是被要求或者時代的產物,問題的根本是在整個國家的教育體制上,將來誰能把制度改好了,誰就是千萬學生的恩人啊!


我想當個小花匠


學而思培優我接觸了兩個多月,首先收費是我上過所有培訓課裡最透明,最便宜的了,很多給家長上的課,測試課都是免費的。其次上課時家長都可以陪讀,間接的監督了老師,也能看到自己小孩上課時的狀態,知道在課堂上有什麼不足。第三,學而思是統一研究學習大綱,統一備課,老師教課水平是靠組織力量來統一保證,不是撞大運,也可以在各個老師間自由轉課。第四,我自己一路上到研究生,從來沒見過哪個學校是告訴家長應該系統的怎麼做,怎麼培養小孩的,但學而思做到了,時不時有的課是針對家長的,告訴家長應該關注小孩哪些方面,怎麼樣培養小孩學習習慣,培養專注力等心理方面,教材也有家長手冊,這點讓我挺震撼!總之,學而思那種線下培優,我覺得很好!每週陪小孩上一兩次課,更深入的跟蹤瞭解小孩的學習狀態,非常好!至於有沒有超前學,個人覺得沒有,就算有也沒什麼,學而思是分級教學,根據自己小孩學習接受程度選合適的班級就行了。學而思給了有心思認真培養小孩的家長有力的系統的幫助!


玩轉雲存儲


我女兒二年級,今年九月份第一次報了學而思,學了兩個月,這次去參加考試,一看卷子,各種千位加減法,各種眼花繚亂的應用題,學校才教到一百以內加減法,我女兒根本不會。申請退班前,老師勸我,遇到困難,就該迎頭上,我家既然已經落後了,就要繼續學趕上。但是我瞭解我家孩子,在學校就是中等水平,學校基礎沒打好,反而在外面學這些提前的知識點,得不嘗失。果斷退了,退班後告訴女兒,咱們課堂學校知識學好學紮實。因為之前並不知道學而思學啥,上下來,發現它叫學而思培優,應該是適合培優,不適合我家這種中等的孩子,還是先打好學校基礎


瓏瓏10


個人不建議孩子為了學習再跑到外面去報所謂的培訓班或者是提高班。因為我覺得那樣並沒有我想要的那種效果。

就拿我朋友的孩子來說。從上初一到高一,他們一直都在外面報培訓班,每年就因為花費在培訓班上的金額都有幾萬塊錢。

但是孩子的學習依然不好,總是在中下游。後來和老師經過交談以後才發現。所謂的培訓班其實就是比正常的教學要快一些,工作量比較大一些。

因為要比學校教的速度要稍微快一些,那麼孩子接觸到新知識之時就感覺似乎對自己有幫助,然後再回到學校裡面聽課的時候就覺得這也會那也會,但是就是不會做題。

所以國家才出臺了所謂的禁補令。而且又出臺相應的規範,就是研究課外培訓機構進行超綱或者是超前教學。

其實我們也不難發現那些真正的好學生,真正的學霸其實從來不在外面上培訓班,他們只做好幾件事。

上課認真聽講,下課認真完成作業,他們從來不買課外的輔導書。比如說,其他的練習冊。因為那樣只會讓自己的時間和精力被分散。

真正的好學生的學習方法就是把老師上課的內容好好消化掉,把知識尤其是書本上的知識融會貫通,做一道題就會一類題,善於總結,善於積累。題海戰術我個人並不提倡,因為那些漫無目的的學習最後只會浪費時間和精力。


體制公文寫作大講堂


我接觸過不少上過培訓學生,有以下的現象。第一,本身學習不錯,在上個培訓班,成績就比較穩定。而且還能提高一些。那麼這種學生表面看是進步了,但是學習慣也變了,他們上課時候就不聽課,作業也不認真完成,老師一問他說我學過了,我會了,老師也拿他們沒辦法。還有一些機構不僅給學生查漏補缺。還往深的層次教,這樣一來,這些學生不但上課不聽課,還時不時的蹦出一些別人不懂的話題出來,讓人感覺到他很行,讓沒補課的孩子感到落差。還有就是學生本身成績很差,參加了輔導班以後,沒有得到提高,搞得學生上課補課兩頭負擔,筋疲力盡。有的還幫學生做作業,有的在學校考試前就先把試卷給學生做了並對了答案。那麼小孩成績也看是提高了,家長也高興了。對於他們來說,弄到學校的單元測試卷並不難。


規律非常5354


我們二年級就開始給孩子報了網上的英語外教一對一,四年級的英語試卷遊刃有餘。數學三年級第一單元有所下滑,準備報數學培優班。哪裡不行補哪裡。每晚十點前睡,早上七點起。因為有籃球班,體適能班,散打班,玩樂的同時可以鍛鍊身體,不怕扛不住。同學孩子才一年級,很誇張。足球,跆拳道,游泳,鋼琴,英語,編程,繪畫,樣樣精通。


招財鑫鑫


說到培訓機構,我們也一直在思考,從小上了不少的早教班,我就發現培訓機構裡面有一個最大的問題是師資水平良莠不齊。

其實家長參加培訓班目的肯定都是為了讓孩子有所收穫,比如說我一開始上早教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玩一下,培養些興趣,所以對老師的要求就是能關心孩子,帶著孩子安全就好。

後來開始上學科教育了,一開始當然是英語,就發現了培訓機構的很多不能接受的地方。比如培訓模式極度統一,老師在裡面很多時候類似復讀機,當然有好的老師,但是可遇不可求,有些老師還是蠻有愛心的,但是大多數就完全是完成任務了

還有就是老師水平差距太大,而且還不能固定一個老師,經常會更換,換的孩子連名字都記不全了,更別說老師能知道你家孩子的學習情況。

另外通過圈內人士的一些內幕,培訓機構首選沒有幾家是有資質的,另外老師也很少有教師資格證,你要教初中就至少要有初中資格證,教高中的至少要有高中教師資格證吧。

當然還要考慮到機構倒閉關門跑路,可見現在一個培訓機構是多麼讓人操心的事情。

如果培訓機構真的質量高,師資力量好,教學規範,那對於學校來說也未嘗不是一個補充,在學校裡面老師面對一個班這麼多的學生一定照顧不過來,而培訓機構能彌補這方面不足,給孩子強化知識多練習。

所以現在我基本考慮能自己教的就自己教,畢竟自己最瞭解自己的孩子,教不了的就看看能不能找到好的老師上門教。

其他興趣愛好類的,德智體美的培訓機構,更加看重的是安全。所以規範還是首要考慮的因素,希望培訓機構的市場也能越來越規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