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觀察」銷售保險不是“販賣”焦慮

□實習記者 王夢縈

近年來,整個社會彷彿患上了“焦慮症”,對於一些民眾特別是年輕人而言,焦慮感可謂如影隨行,事業、婚姻、住房、育兒、養老、理財……無一不能引發焦慮。而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發酵,健康又成了近期一些人焦慮的主因。


「觀察」銷售保險不是“販賣”焦慮

細究這股焦慮從何而來,大小商家或各類自媒體恐怕“功不可沒”。為了商品、服務等的銷售,先是強行製造焦慮,讓目標用戶感到自己遠不如同齡人或即將被這個社會拋棄,然後推出“解決方案”,趁著用戶頭暈腦脹、無暇細思之時,達到銷售轉化的目的。

而在這場持續一個多月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我們不難發現,儘管銀保監會早已三令五申,嚴禁利用疫情營銷炒作,但仍有個別營銷員頻打“擦邊球”,利用疫情“販賣”焦慮來銷售保險產品。這種方式雖然短期內有助於線上展業,卻在無形中損害了保險業的行業形象,是不可取的。

銷售保險是為消費者提供保障,不是“趁火打劫”,更不是“賺一筆就跑”。通過製造焦慮來達到銷售目的容易給消費者留下“上當受騙”的不良印象,模糊其視線,使其看不清保險的本質。更何況,保險銷售從來不是“一錘子買賣”,締結合約只是開始,後續將服務做到位才是重點。

而且,保險是生活必需品,不該給消費者以“臨時抱佛腳”“有需要再買”的印象,這對消費者是一種不正確也不負責任的引導。人人都會遭遇風險,有了保險才能從容應對。災難來了才想到保險,無疑是亡羊補牢,一兩次可以,絕大多數時候卻是為時晚矣。

總而言之,銷售方式、話術等只是技巧,注重產品研發、提高國民保障意識才是根本。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令民眾對健康的關注度有了很大提升,保險業應趁此機會,優化產品,為民眾提供更加周全、切實的保障,並做好消費者教育,提升民眾的保險保障意識,如此,未來保險銷售才能事半功倍,保險業才能迎來更好的發展。

和“販賣”焦慮相比,疫情期間多家保險公司向一線防疫人員贈送保險、邀請用戶體驗的做法無疑更加明智。如此一來,既履行了社會責任,也有助於保險公司在用戶心目中建立形象,提升知名度和美譽度,日後有針對性地進行保險推廣和銷售,利人利己且更易為人所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