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易碎的玻璃花瓶,日本海軍設計的千鳥級水雷艇

1922年簽署的華盛頓海軍條約對於日本海軍的影響非常巨大,在該條約中,日本海軍與其假想敵美國海軍的艦艇噸位比例被限制在3:5,而且日本海軍的八八艦隊計劃也在簽署該條約後受挫。1930年,倫敦海軍條約更是限制了除主力艦之外的巡洋艦、航母、潛艇和驅逐艦總噸位做出了限制,倫敦海軍條約進一步限制了日本海軍的實力。對此,日本專門設計了一型600噸以下的作戰艦艇,這就是千鳥級水雷艇。

易碎的玻璃花瓶,日本海軍設計的千鳥級水雷艇

美國海軍識別手冊上的千鳥級水雷艇,注意是改裝後的狀態

日本海軍中的水雷艇並非是佈雷艦,而是類似於德國海軍的大型魚雷艇一類的作戰艦艇。倫敦海軍條約第八條規定,各國對於600噸以下的艦艇數量等不受限制,一旦超過這一噸位,不僅要佔用驅逐艦的建造份額,在航速,火力上還會受到諸多限制。所以千鳥級水雷艇的設計噸位被嚴格限制在了600噸以下。

艦體設計

千鳥級水雷艇採用長艏樓設計,採用類似於睦月型驅逐艦的雙曲線艦艏,艏樓甲板外飄,擁有相對較好的適航性,其艦體設計類似於特型驅逐艦的縮小版本。其整體理念類似於美國海軍的護航驅逐艦,但是噸位還要小一些。為了盡力彌補日本海軍艦艇噸位的不足,軍令部在設計之初也提出了大量不切實際的要求,為該型艦安裝過多的武備。

易碎的玻璃花瓶,日本海軍設計的千鳥級水雷艇

發生事故後被打撈修復的友鶴號shuileit

千鳥級水雷艇的設計者是當時日本海軍艦政本部鼎鼎大名的藤本喜久雄造船大佐。他以熱衷於新技術而著稱,與日本海軍另一位著名設計師平賀讓有著很深的矛盾。他最著名的作品就是特型驅逐艦,所以千鳥級水雷艇的身上也能夠看到藤本喜久雄濃重的個人色彩。而軍令部的要求是,要在這區區600噸的艦體上實現特型驅逐艦一半的火力,同時還應保持較高的航速,這就為今後的事故埋下了隱患。

易碎的玻璃花瓶,日本海軍設計的千鳥級水雷艇

發生事故前的千鳥號水雷艇,安裝有巨大的主炮,注意其艦體上的老式舷號和艦名


主炮設計

該艦的艦艏搭載一座三年式127mm單裝炮塔,該型炮塔與初春號驅逐艦上的單裝127mm炮塔相同,是日本海軍設計的輕量化武備,其重量相比三年式雙聯裝127mm炮塔大為縮減,但整個炮塔仍然有18.5噸重。日本海軍中裝備該型炮塔的僅有千鳥級水雷艇和初春級驅逐艦,有趣的是,這兩型艦艇都有著嚴重的問題,在較輕的艦體上安裝了過重的武備。

易碎的玻璃花瓶,日本海軍設計的千鳥級水雷艇

剛建成後不久的千鳥號水雷艇,注意其艏樓甲板上碩大的主炮炮塔

除了艏樓甲板上那門單裝主炮之外,該艦的艦艉還搭載一座三年式127mm雙聯裝炮塔,這種炮塔和特型驅逐艦上搭載的雙聯裝主炮一模一樣,是貨真價實的艦隊驅逐艦主炮,重達32噸,這樣下來,雖然千鳥級水雷艇的其炮擊能力達到了設計要求,即特型驅逐艦的一半。然而想想就知道,在600噸的艦體上安裝這樣龐大的炮塔,會導致該艦的重心升高,發生艦體復原性不足的問題。

魚雷兵裝

而在魚雷兵裝方面,該型水雷艇的雷擊能力就遜色很多了,該型驅逐艦搭載有兩座雙聯裝六年式533mm魚雷發射管,共計擁有4座魚雷發射管。而特型驅逐艦擁有三座三聯裝633魚雷發射管,雖然設計之初使用的都是八年式魚雷,但是特型驅逐艦能夠直接換裝日本海軍的大殺器93式氧氣魚雷,而千鳥級水雷艇卻因為口徑問題無法換裝93式氧氣魚雷。

易碎的玻璃花瓶,日本海軍設計的千鳥級水雷艇

六年式雙聯裝魚雷發射管發射魚雷的瞬間

值得一提的是,該艦上還擁有魚雷再裝填能力,不難看出,大量的武備已經嚴重超過了千鳥級水雷艇600噸艦體的承載能力。不過這並非是藤本喜久雄一人造成。由於軍令部提出了這一不切實際的要求,藤本喜久雄才絞盡腦汁,拼命完成該艦的設計指標。

動力設計

在要求噸位和武備的同時,艦政本部對該艦的航速和續航力還做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這對於日本海軍來說倒不是什麼難事。因為日本海軍在一戰時期設計的峰風級驅逐艦就已經能跑到39節以上的高航速了,峰風級的島風號甚至還飆出了40節以上的航速,刷新了日本海軍的記錄。而日本海軍在後來設計的艦本式蒸汽輪機相較於當時進口的英國寇蒂斯式蒸汽輪機可靠性更佳。

易碎的玻璃花瓶,日本海軍設計的千鳥級水雷艇

改裝後不久的千鳥號水雷艇

千鳥級上搭載了兩座艦本式蒸汽輪機和2臺艦本式重油專燒鍋爐。馬力達到11000匹,再加上該艦的排水量較小,所以該型艦載公試中跑出了30節以上的航速。為了執行遠洋作戰,該艦還搭載了大量的燃油,在以10節速度巡航時,該艦的續航力高達9000海里,甚至比輕巡洋艦的續航力還高。

友鶴事件

按照紙面數據來看,該型水雷艇的設計是極為成功的,但是由於該艦搭載了大量的武備,埋下了事故的隱患,1934年3月6日,三艘千鳥級水雷艇千鳥號、友鶴號和真鶴號組成第21水雷戰隊,與輕巡洋艦龍田號展開演習。然而這次演習卻成為了聯合艦隊的災難,友鶴號先是由於無線電損壞與艦隊失去了聯繫,隨後就徹底沉沒了,該事故共造成72人死亡,28人失蹤,僅有13名倖存者生還。

易碎的玻璃花瓶,日本海軍設計的千鳥級水雷艇

艦體復原性改裝後,全力工試中的真鶴號

在進行事故檢討時,人們發現,當時海面上的大三角浪波長與千鳥級長度相當,巨大的剪切力導致該艦發生事故沉沒。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老生常談的艦體復原度問題。在原本的設計中,作為魚雷夜襲艦艇,水雷艇的設計指標是能夠在90°到110°的惡劣環境中作戰,然而友鶴號沉沒時卻僅有40°。該事故發生後,設計師藤本喜久雄一個人承擔了全部的責任,不久後因為壓力過大腦溢血去世。

易碎的玻璃花瓶,日本海軍設計的千鳥級水雷艇

千鳥級水雷艇主設計師藤本喜久雄,也正是因為該型艦的設計缺陷問題導致其鬱鬱而終

艦體復原性改裝

友鶴時間發生後,整個日本海軍開始對其造艦理念進行檢討,拼命節省排水量堆砌武備的設計理念被拋棄,強調艦體復原性成為一項重要指標,而千鳥級水雷艇也在建造四艘後停工。型設計的鴻型水雷艇排水量更大,適航性更佳。同時日本海軍也開始了對千鳥型水雷艇的改進,首先就是降低艦橋高度,同時改裝武備,原來的主炮被全部換下,並拆除了一座魚雷發射管。

易碎的玻璃花瓶,日本海軍設計的千鳥級水雷艇

美軍識別手冊中對千鳥級水雷艇和鴻級水雷艇的介紹

拆除127mm主炮和一座魚雷發射管後,四艘千鳥級換裝了三年式45倍徑120mm主炮,這種主炮被廣泛應用在海防艦和早期驅逐艦上,雖然主炮數量沒變,但是三年式45倍徑120mm主炮是一種非常落後的武器,不僅威力要小的多,同時其操作完全依賴人力,射速也有所下降,換裝武備後,千鳥級水雷艇才基本解決了艦體重心過高的問題。

易碎的玻璃花瓶,日本海軍設計的千鳥級水雷艇

日軍侵華戰爭中的千鳥級水雷艇初雁號

另一方面,改裝後的千鳥級水雷艇還減少了燃油的搭載量,再加上艦體補強工事增加了該艦的排水量,千鳥級水雷艇的航速下降到了28節,以14節速度航行時,其續航力也僅剩1600海里,改裝後,千鳥級水雷艇的滿載排水量猛增到了815噸,顯然已經超過了條約規定的600噸上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