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尋根祭祖——洪洞大槐樹(12)


尋根祭祖——洪洞大槐樹(12)


尋根祭祖——洪洞大槐樹(12)


尋根祭祖——洪洞大槐樹(12)


尋根祭祖——洪洞大槐樹(12)


尋根祭祖——洪洞大槐樹(12)


尋根祭祖——洪洞大槐樹(12)


尋根祭祖——洪洞大槐樹(12)


尋根祭祖——洪洞大槐樹(12)


尋根祭祖——洪洞大槐樹(12)

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旅遊景區位於山西省洪洞縣,是全國以“尋根”和“祭祖”為主題的唯一民祭聖地,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大槐樹祭祖習俗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景區分為“移民古蹟區”、“祭祖活動區”、“民俗遊覽區”和“汾河生態區”四大主題區域,有碑亭、二、三代大槐樹、千年槐根、祭祖堂、廣濟寺、石經幢、移民浮雕圖、中華姓氏苑等60餘處風景文

尋根祭祖——洪洞大槐樹(12)


尋根祭祖——洪洞大槐樹(12)


尋根祭祖——洪洞大槐樹(12)


尋根祭祖——洪洞大槐樹(12)


尋根祭祖——洪洞大槐樹(12)


尋根祭祖——洪洞大槐樹(12)


尋根祭祖——洪洞大槐樹(12)


尋根祭祖——洪洞大槐樹(12)


尋根祭祖——洪洞大槐樹(12)

元朝在中國的統治只有98年,“只識彎弓射大雕”。到了元代末年,由於蒙古貴族及封建地主對農民殘酷剝削壓迫,階級矛盾與民族矛盾日益激化,水旱蝗疫不斷,民不聊生,使河南、山東、河北等中原地區“道路皆榛塞,人煙斷絕”(《明太祖實錄》卷二十九),人民無法生活下去,只有揭竿而起,反抗元朝殘暴的統治。僅至正元年(1341),山東、河北、湖廣等地就發生了百餘次人民反元起義。以後人民起義更加頻繁,力量也越來越大。至正八年方國珍在臺州起義,至正十一年劉福通在穎州起義,號稱紅巾軍,徐壽輝在蘄州起義。至正十二年郭子興、朱元璋在濠州起義,第二年張士誠也在江蘇泰州起義。其後十餘年,特別是劉福通的紅巾軍與元軍決戰於安徽、河南、山東、河北等地,廣大農民紛紛響應,元軍出其精兵銳將與農民軍決戰,攻城掠地,擄掠殺人,幹盡了殘暴之事。有機會親自過來祭祖尋根溯源真好!於2020年2月28記

至正十二年九月,元丞相“脫脫破徐州,遂屠其城”(《元史脫脫傳》)。至正十七年、二十一年元軍察罕帖木兒部與農民軍戰,“兩戰皆敗之,斬首萬餘級”(《元史察罕帖木兒傳》)。至正十八年十一月,元軍“劉起租守順德,糧絕劫民財、掠牛馬、民強壯者令充軍,弱者殺而食之”(《元史順帝本紀》)。後來元軍正規軍精兵使盡,無力把農民起義軍鎮壓下去,一些地主武裝,為了維護本身利益也配合元軍與農民作戰,山西的王保保(擴廓帖木兒)父子,陝西的李思齊,也出兵豫、陝、魯和兩淮,終於把紅巾軍鎮壓下去。在這些戰鬥中,元軍和地主武裝,對農民軍所據之地,多是“拔其地、屠其城”(《元史順帝本紀》),使豫、魯、蘇北、皖北之民十亡七八,名城揚州城中當時被殺的僅餘有十八家。(《明在祖實錄》卷五)溫縣牛窪村《牛氏族譜》也載:“兵戮河南,赤地千里。”已到了“春泥歸來無棲處,赤地千里少人煙”的境地後來朱元璋出兵江淮,派派徐達、常遇春北伐,進取山東,收復河南,北定京都,元帝出亡漠北,這樣元末長達十六年的兵亂才算結束。於2020年2月28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