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蘇聯二戰時候的人海戰術有用嗎?

林哥六沖部落


人多,不代表就是人海戰術。我覺得更應該說,蘇聯是用海量的物資打贏了戰爭!

在冷兵器時代,人多肯定就佔優勢。因此,人海戰術是每個軍隊都在使用的作戰方式。而到了二戰時期,機槍已經普及,沒人再用人海戰術了。大家拼的是武器,是後勤供應。

蘇聯打敗德國,靠的是“海量”的裝備物資:其中包括,10.28萬輛坦克;1.3萬門自行火炮;1200萬支步槍;553萬支衝鋒槍;96.5萬挺機槍;82.52萬門火炮(含迫擊炮34.8萬門);158218架飛機;20萬輛汽車!

再看德軍,衝鋒槍有100萬支,不到蘇聯的五分之一。坦克在戰爭期間生產了28000輛(戰前有3000多輛),還要分到西線戰場一部分,真是沒法跟蘇聯比。蘇聯的坦克大軍,絕對是德軍的噩夢。

例如:在1943年5月的東線,德軍的十八個裝甲師只剩495輛坦克,平均一個師只剩27輛。在兩個月後的庫爾斯克會戰中,德軍出動2 928輛坦克、9 966門火炮、2 110架飛機。而蘇軍的裝備數量是:5 128輛坦克,25 013門火炮,2 792架飛機!蘇軍坦克數量是德軍的1.5倍,火炮是德軍的2.5倍!

蘇軍的武器優勢,到1944年之後就更大了。佩特薩莫—希爾克內斯戰役中,蘇軍的火炮是德軍的2.8倍,坦克是德軍2.5倍,飛機是德軍6.3倍。

(齊射的喀秋莎)

(蘇軍一水的波波沙衝鋒槍)

柏林戰役:蘇軍出動6250輛坦克和突擊炮,42000門火炮,7500架飛機。而德軍只有火炮和追擊炮10400門、坦克和強擊火炮1500輛、作戰飛機3300架。

蘇聯真是靠裝備數量優勢砸死了德軍。

當然,投入裝備多,意味著參戰兵力也多。蘇軍的士兵犧牲人數也是二戰參戰國最多的,達到1260萬人。在參戰的1418個日夜裡,蘇聯每天犧牲8886人!我軍一個標準團不到3000人,意味著蘇聯每天打沒3個團!不到一天半時間,就有一個師全員犧牲。

同時,蘇軍殲滅德軍數量也是最多的,在東線德軍共計陣亡和失蹤460萬人。再加上德軍還有僕從國的100多萬人也死在東線。蘇軍基本上每天消滅軸心國士兵4232人。

蘇德基本上是1比2的交換比,也不算差距太大。畢竟,德軍佔盡偷襲優勢,又有先進作戰理念指導。再看中國戰爭上,中日交換比能達到1比6。這真是拿命填!我軍的“火力不足恐懼症”,也是從這時候開始的。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都說“一將功成萬骨枯”,這句話用在蘇聯身上可謂是在合適不過了,蘇聯在二戰時期使出的人海戰術,確實贏取了最後的戰爭勝利,但是付出的傷亡數可是德軍的10倍左右,這樣可怕的傷亡數字才能見證“人海戰術”的可怕。

根據蘇聯自己公佈的資料,陣亡總數為2700萬人,而根據近年來解密的資料,整個蘇德戰爭,蘇聯陣亡的人數超過了4000萬。而在蘇德戰爭中,德國陣亡人數只是達到595萬人。可見人海戰術對於蘇聯來說可算是動了老本了。要知道當時的蘇聯人口不過1.6億人。

蘇聯實行的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這種模式的特點,就是能夠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國所有的資源,投入到蘇德戰爭中去。這種方式最大的特色就是向戰場上投入了大量的兵力,當時有1.6億蘇聯人,而最大投入兵力就達到了4000萬,這還沒有算上已經不斷傷亡的數字,龐大的軍隊數量保證了蘇聯可以在武器裝備不足的情況下,拿著士兵的生命去爭取勝利。

斯大林模式除了帶來高度集中的效果外,還衍生出了斯大林的個人崇拜,在蘇聯人民心中,聽從領袖的號召,參軍作戰是光榮、勇敢和愛國的行動,所以無數蘇聯青年投身到蘇德戰場,蘇聯獲得了源源不斷的兵員。

還有蘇聯戰爭時期的最高主帥朱可夫,他的作戰理念就是必須集中數倍於德軍的人員和裝備,才有可能打贏一場戰役。說白了就是人海戰術,就這樣的戰術可謂是沒有什麼新奇的,畢竟多於敵人數倍的兵力投放到戰場上,估計已經把敵人嚇到了。


影視小窩軼事


這個要看你是怎麼理解人海戰術了。如果你將“集中優勢兵力”與“人海戰術”劃等號的話,全世界的軍隊都要躺槍了。在信息化戰爭之前的戰爭,無論是戰役還是戰鬥,雙方都儘可能多的集中優勢兵力,畢竟我一千人打你五百人,一千輛坦克打你五百輛……我在數量上總佔優勢。

不過,集中優勢兵力也是講究戰術的。比方說在蘇中戰役中,國民黨集中12萬兵力打蘇中野戰軍的3萬人,兵力對比是4:1,而在具體戰鬥中,粟裕司令卻集中兩個師打敵人兩個團,巧妙的還給了敵人一個6:1。所以,怎樣集中優勢兵力也是一門學問。

如果你將“人海戰術”理解為某些腦殘影視劇中表現的那樣集群衝鋒,那這樣的人海戰術早在1900年八國聯軍進北京時就沒有用了。八國聯軍,聽著是挺嚇人的,八個國家聯合起來打我們,但他們的總兵力加起來才兩萬人左右。而與八國聯軍對陣的清軍、義和團加起來有上百萬人。當時這些人喊著“神仙保佑,刀槍不入”的口號,後面又有一大群的“法師”作法“請諸天神佛”助陣,結果在人家八國聯軍的槍炮面前成片成片的倒下。在1905年的日俄戰爭中,日本軍隊在攻擊203旅順高地時也玩過人海戰術,結果不到半天,一個師團兩萬多人都完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面對對方由戰壕、鐵絲網、機關槍、大炮組成的防線,無論是同盟國還是協約國都搞過無腦的集群衝鋒,結果都傷亡慘重而取得的戰果甚微。到了二戰,武器裝備的殺傷力比一戰更強大,這時候再搞無腦衝鋒的話,基本上除了送人頭外,沒別的意義。


血染戰旗紅


在信息系統、電磁壓制、導彈、制空權、制海權等現代戰爭因素成為決勝因素之前,戰役級戰爭的勝利基本都靠人海戰術,當然這當中廣義的包含了裝備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