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宋 趙佶《春山訪友》絹本掛軸 賞析之一


宋 趙佶《春山訪友》絹本掛軸 賞析之一

宋徽宗趙佶(1082—1135),河北琢縣人,也是著名的書畫家。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後被封為遂寧王、端王。哲宗於公元1100年正月病逝時無子,向太后於同月立趙佶為帝。第二年改年號為“建中靖國”。在位25年。

宋 趙佶《春山訪友》絹本掛軸 賞析之一

宋徽宗趙佶是一個“不愛江山愛丹青”的皇帝,也是古代少有的藝術天才與全才,被後世評為“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

宋 趙佶《春山訪友》絹本掛軸 賞析之一

趙佶生活在詩詞書畫全盛、名家輩出的北宋時代。他自幼即酷好詩詞書畫,在初習詩詞書畫時,便與名家交往,切磋技藝。由於北宋時期文學藝術昌盛的優良環境之薰染,前代留存下來的豐富的藝術遺產的借鑑,加之趙佶本人對藝術的傾心,終於使他成為一位詩詞書畫並精,山水、人物、花鳥、雜畫兼善,具有全面藝術修養的“皇帝藝術家”。

宋 趙佶《春山訪友》絹本掛軸 賞析之一

他的書與畫均可彪炳史冊,其書,首創“瘦金書”體;其畫尤好花鳥,並自成“院體”,令花鳥畫步入其全盛時期。在位期間,趙佶倡導文藝,發展了宮廷繪畫,廣集畫家,創造了宣和畫院,培養了像王希孟、張擇端、李唐等一批傑出的畫家。

宋 趙佶《春山訪友》絹本掛軸 賞析之一

在他的倡導下,還編撰了《宣和畫譜》、《宣和書譜》兩部圖書,輯錄了大量名家書畫,成為我國書畫史上的重要資料。這位皇帝雖然在政治上昏庸無能,但其對文化藝術的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