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這都春天了又下了場大雪,如何防止小麥被凍傷、凍死?

大豫農人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農巴士||多年專注於作物栽培和植保研究。

昨天河南部分區域也下了大雪,不過今天太陽就出來了。因為不知道你是哪個地方的,也不清楚雪是否還在下。你擔心小麥是否會被凍傷、凍死,我認為這種擔心可以分為兩種情況去分析。

如果小麥已經拔節

小麥在已經拔節的情況下,拔二節時候,其實已孕育出了幼穗,這個時候是最害怕低溫、大雪天氣的,會直接把穗子給凍傷。很多情況下,小麥不能正常抽穗,即使部分抽穗了,也無法結粒,就會出現“白穗子”。這種現象一般在收穫季節會明顯觀察到。

此種情況下,一旦被凍傷,無論使用什麼農藥或者調節劑都是無用的。主要的生殖結構已經壞掉,是無法調控修補的。

但是,我們可以在降溫前(一定要多關注天氣預報),採取預防措施,我建議你採用苯肽胺酸20g/蕓薹素內酯10g/海藻液20ml進行葉面噴霧,增加細胞的活躍性,分裂速度加快,可以降低低溫對小麥幼穗的傷害。

但是這種方法並不是萬能的,只能降低凍傷率,而不能保證100%不被凍死。

如果小麥未拔節

那麼祝賀你,不用過於擔心。

這種情況下,小麥雖然也會凍傷(凍死只是極少一部分),但是影響不是很大。因為小麥還沒有長出穗子,更不用說抽穗了。此後仍會正常孕穗結粒,只是時間上會相對延緩一些,但是對最終的產量不會造成決定性的影響。

但是,也要及時最好預防措施。如果只種了三兩畝,對產量不是很在乎的話,可以不用去管理。如果是種植面積較大,對產量很重視,還是建議噴施上面的方案。

通過這些分析,不要一聽到低溫或者大雪就害怕,有些小麥品種耐寒性是非常好的,過於擔心是多餘的,根據小麥的實際生長情況具體分析。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農巴士


如何預防小麥凍害?凍害發生後主要補救措施是什麼?來看看吧!凍害是一種農業氣象災害。作物在0℃低溫使作物凍結,對農作物危害。適度的低溫和低溫有利於小麥的生長,但極端寒冷的天氣會對部分小麥造成凍害,影響小麥的生長和後期產量。因此,防止小麥凍害是十分必要的。

一,如何預防小麥凍害

1、選用抗凍品種,適期播種,培育壯苗。

2. 儘早追肥。受精在早春冬天可以彌補土地消費,增加養分積累、促進綠色增長的小麥幼苗,抵禦或減少凍結在早春的傷害,尤其是在冬天溫度高時,小麥幼苗繼續增長和土地消費高,早春施肥是特別重要的。

3、適時劃鋤,促其生長。在土壤還漿時進行頂陵排鋤,可具有疏鬆土壤、保水、增溫、除草、增強小麥幼苗防寒能力的作用。根據歷史的經驗,一般還春 7 ~ 10天之後一天5釐米土層內平均地面溫度可以提高0.5 ~ 1℃,所以它是非常有利於促進根的生長和營養轉換。

4、鎮壓控旺,確保小麥穩健生長。早春對小麥的抑制作用,能壓碎三葉草,癒合裂縫,使小麥根系與土壤緊密結合,防止冷空氣的入侵而損害小麥幼苗。同時,抑制也有提高土壤含水量的作用,可以增加土壤表層含水量,有利於減輕低溫的危害。

5、適時適量澆水。根據天氣預報提前到達寒冷天氣澆水,是防止或減少霜害的有效途徑。澆水可以增加植物附近空氣的溼度,提高露點溫度,容易使水凝結釋放潛熱。根據多年的經驗,凡霜凍前5天澆水效果最好;霜凍前5 ~ 10天澆水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霜凍前10天以上澆水防凍效果不明顯。

6. 加強後期的管理。當小麥返青上升時,用景博浸膏1瓶或2桶水噴灑一畝地,均勻噴灑,增強小麥幼苗的抗寒能力。同時,加強麥田後期病蟲害防治,防止澇漬,防止過早減產、收穫。

凍害發生後主要補救措施:

1、及時追肥,增加營養。肥力較差的田塊在田間解凍後,每畝追施尿素5公斤+磷酸二銨2公斤,最好溝施。

2、在小麥返青拔節期,結合澆拔節水每畝施入尿素10公斤,同時京博拔萃一瓶兩桶水噴施一畝地,進行防治;

3、早春及早劃鋤,提高地溫,促進麥苗返青,提高分櫱抽穗率。注:下午15:00前注射、上午10:00後噴灑,預防和治療效果非常好,具體用藥應根據每家小麥的實際情況。

4、加強中後期肥水管理,防止早衰。由於凍結的麥田消耗了更多的養分,後期容易發生早衰。在春季首次施用化肥的基礎上,觀察小麥幼苗的生長髮育情況。根據小麥幼苗的需要,適量的葉面應該應用在拔節期追施氮肥或標誌選擇階段促進大耳朵和大顆粒,增加粒重,並努力減少冷凍損傷最小的損失,以提高小麥的年產量。







漁民陳峰


就在昨天華北大部分地區出現大幅降溫降雨過程,有的地區下起了厚厚的雪,俗話說:陽春三月暖,乍暖還寒時。前段時間溫度回升,大地回春,小麥返青正當時。一股寒流來襲,小麥如何進行防範凍害,避免凍傷、凍死呢?

小麥隨著氣溫回升,逐漸從休眠狀態轉變為快速生長狀態,抗寒能力大大降低,又因為今年是個暖冬,小麥沒有得到抗寒歷練,本身抗寒能力不強。小麥春季遇上倒春寒,要從下面幾個不同的方面來分析如何防範凍害

1、小麥弱苗

有的農戶年前播種小麥較晚,春季又遇上倒春寒,頗有些“屋漏偏逢連夜雨”的感覺。這個時候就及時的關注天氣預報,趕在倒春寒之前給小麥澆水,澆水的好處是能夠維持地表層溫度,倒春寒來到後能夠緩衝低溫帶來的不利影響,同時有能夠為小麥帶來不錯的墒情。

2、小麥旺長

小麥本身長勢好,隨著氣溫升高,小麥會進入返青期,快速的起身生長髮育。一旦遇到倒春寒,這類麥苗已經長起來了,抗寒能力極差,尤其是新發的葉片、嫩莖等部分,對溫度變化極其敏感,最容易受凍害。這種情況要提前噴施多效唑一類的植物生長調節劑,來抑制小麥的旺長早發,提高麥苗的抗寒能力,同時也能夠提高小麥的抗倒伏能力。

3、秸稈還田秸稈過多

每年收完玉米秸稈還田再種植小麥,這種做法雖然很大程度的避免了環境汙染,但有時候對小麥也不是一件好事。過多的秸稈為越冬的地下害蟲提供了良好的庇護所,還有就是過多的秸稈造成小麥種子在土壤中紮根不實,還有許多的空隙,透風漏墒。一旦春季遇到倒春寒,這類麥苗最先出現症狀,葉片發黃、萎蔫,出現凍害,待到溫度升高,小麥成片枯萎死亡的不在少數。

4、春季打除草劑

由於前段時間天氣普遍轉暖,氣溫回升,小麥和雜草都返青了,正是打除草劑的好時候,很多農戶紛紛開始為小麥除草。而這時出現倒春寒,真的是給小麥落井下石。尤其是打的是防治野麥子的藥劑更要命,對小麥傷害更大。這就要提前看一週內或者15天的天氣預報,及時瞭解天氣,避開倒春寒用藥。如果已經用了藥,趕上了倒春寒,那必須在倒春寒到來前噴施蕓薹素內酯和磷酸二氫鉀,來增強小麥自身的抗逆能力,為小麥抗寒添磚加瓦。

5、小麥凍後補救措施

小麥凍害發生後,要加強田間管理緩解凍害的危害,應該及時追施速效氮肥進行補救,之後在小麥的拔節期再追施尿素一次,對於凍害不嚴重的小麥,及時進行中耕鬆土,提高地溫,同時也要注意預防病蟲害的侵襲,受凍害的小麥最容易發生病蟲害,一定要及早的進行預防。

總之,春季氣候天氣變化較大,多關注天氣變化,多觀察自家小麥狀態,促抑結合,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的進行田間管理,保證小麥茁壯成長,待得六月豐收時!


河北阿宵


這個問題陽光男孩來回答,小麥在春天反青期間如果遇到強冷氣流底溫或強降雪急可能對小麥產生凍傷或死亡,及可能對小麥造成減產,如何預防小麥凍傷或減產。

有的農戶年前播種小麥較晚,春季又遇上倒春寒,頗有些“屋漏偏逢連夜雨”的感覺。這個時候就及時的關注天氣預報,趕在倒春寒之前給小麥澆水,澆水的好處是能夠維持地表層溫度,倒春寒來到後能夠緩衝低溫帶來的不利影響,同時有能夠為小麥帶來不錯的墒情。由於前段時間天氣普遍轉暖,氣溫回升,小麥和雜草都返青了,正是打除草劑的好時候,很多農戶紛紛開始為小麥除草。而這時出現倒春寒,真的是給小麥落井下石。尤其是打的是防治野麥子的藥劑更要命,對小麥傷害更大。這就要提前看一週內或者15天的天氣預報,及時瞭解天氣,避開倒春寒用藥。如果已經用了藥,趕上了倒春寒,那必須在倒春寒到來前噴施蕓薹素內酯和磷酸二氫鉀,來增強小麥自身的抗逆能力,為小麥抗寒添磚加瓦

小麥本身長勢好,隨著氣溫升高,小麥會進入返青期,快速的起身生長髮育。一旦遇到倒春寒,這類麥苗已經長起來了,抗寒能力極差,尤其是新發的葉片、嫩莖等部分,對溫度變化極其敏感,最容易受凍害。這種情況要提前噴施多效唑一類的植物生長調節劑,來抑制小麥的旺長早發,提高麥苗的抗寒能力,同時也能夠提高小麥的抗倒伏能力小麥凍害發生後,要加強田間管理緩解凍害的危害,應該及時追施速效氮肥進行補救,之後在小麥的拔節期再追施尿素一次,對於凍害不嚴重的小麥,及時進行中耕鬆土,提高地溫,同時也要注意預防病蟲害的侵襲,受凍害的小麥最容易發生病蟲害,一定要及早的進行預防。總之,春季氣候天氣變化較大,多關注天氣變化,多觀察自家小麥狀態,促抑結合,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地進行田間管理,保證小麥茁壯成長,待得六月豐收時!



陽光男孩1524730


1、及時追肥,增加營養。肥力較差的田塊在田間解凍後,每畝追施尿素5公斤+磷酸二銨2公斤,最好溝施。

2、向小麥葉面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對小麥恢復生長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早春及早劃鋤,提高地溫,促進麥苗返青,提高分櫱抽穗率。

3、在小麥返青拔節期,結合澆拔節水每畝施入尿素10公斤,同時每畝用400克磷酸二氫鉀+0.1%蕓薹素10毫升30公斤葉面噴施,進行防治。

小麥遭受低溫凍害後,抗病能力降低,極易發生病蟲危害,應及時噴施殺菌殺蟲劑,防治病蟲危害。

4、加強中後期肥水管理,防止早衰。受凍麥田由於植株體內消耗的養分較多,後期容易發生早衰。在春季第一次追肥的基礎上,看麥苗生長髮育狀況,按照麥苗的需要,在拔節期或挑旗期適量葉面追肥,促進穗大粒多,提高粒重,爭取把凍害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提高小麥當年產量。

5、早春及早劃鋤,提高地溫,促進麥苗返青,提高分櫱抽穗率。注意在上午10:00以後下午15:00之前打藥噴施,有很好的防效和治療效果,具體用藥情況需根據每戶小麥實際情況而定





漂流的阿冬



今年冬天的一月份是有溫度記錄以來溫度最高的一年,春節前後大部分冬小麥沒有出現凍害。尤其以河南、山東、安徽、湖北等小麥主產區土地沒有凍,所以當前看大部分區域沒有出現小麥凍害。


這場雨雪總體來看解決了部分小麥主產區的旱情,如豫西的洛陽等地為了緩解旱情而人工增雨作業。


但是有局部區域因今年冬天是個暖冬墒情還不錯造成了小麥徒長的現象,這種情況如果遇到近幾天的持續降溫小麥會有不同程度的凍害。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可以防止小麥出現凍害:

1、在入冬前後看小麥旺長應該及時採取鎮壓少施用氮肥等措施阻止小麥徒長。

2、在冬季追肥的時候以磷鉀含量高的複合肥為主,可以增強小麥的抗凍能力。

3、認準自己種植的品種的耐凍情況採取不同的措施。目前我國小麥主產區的小麥抗凍情況分為:冬性、半冬性、弱春性幾個抗凍級別。若是弱春性小麥在黃河北片區則一定注意小麥的防凍工作。

4、這場降水算不上倒春寒,如果有倒春寒它還在後邊。所以趁著這次降水施肥增加小麥的綜合抗性是防止之後的極端天氣造成損失的很重要的一個環節。

綜上所述:大面積來講這次降雪非但不會讓出現小麥凍死凍傷情況反而有利於田間墒情的改善。廣大農民朋友也可在此時追肥,為隨後小麥更耐凍和迅速拔節返青起到一些作用。因為倒春寒指的不是這個時間段的降溫。


三農先生


您好,由於今年是暖冬年份,小麥生育進程提前,早春發生凍害的風險較大。因此需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及時採取小麥倒春寒的預防與補救措施。

一:小麥倒春寒發生前的預防技術

   1、注意控旺

   小麥到了返青期後,如果出現旺長,要及時對其進行控旺,一般情況下,群體大於80萬/畝的麥田即可稱為旺長,可噴施矮壯素控旺,提高小麥自身的抗寒能力,如果小麥處於旺長,水分和養分供應不足,小麥莖杆細,自身抵抗力弱,同時還容易發生倒伏。對於一般麥田,可採用促控結合,先鎮壓,後淺中耕,以達到提溫保墒的作用,起身期適量追肥澆水,促進分櫱生長,爭取多成穗,對於弱苗田塊要以促為主,儘量做到早劃鋤,提高地溫,增櫱髮根,注意劃鋤要淺,避免傷根,返青後要結合墒情追施速效氮肥。

   2、增施有機肥。

   在小麥起身拔節期,增施一些有機肥,鉀肥和磷肥,以促進根系發育,抑制麥田地上部分旺長,增加抗寒能力。

   3、噴施調節劑。

   倒春寒到來之前,葉面噴施植物營養調節劑,可提高植株免疫力和抵抗各種災害的能力,減輕危害。

 

二:小麥倒春寒發生以後的管理技術

   1、補肥與澆水

   小麥是具有分櫱特性的作物,遭受早春凍害的麥田不會將全部分櫱凍死,還有小的櫱芽可以長成分櫱成穗。只要加強管理,仍可獲得好的收成。受到早春凍害的小麥應立即施速效氮肥和澆水,氮素和水分的協同作用會促進小麥早分櫱、小櫱趕大櫱、提高分櫱成穗率、增加每畝穗數,從而減輕凍害的損失。

   僅葉片凍害或主莖幼穗凍死率10%左右,不必施肥;

   莖櫱幼穗凍死率10%~30%的麥田應迅速畝施尿素5公斤左右,每增加10個百分點,畝增施2.5公斤尿素;

   主莖幼穗凍死率80~100%時,最多畝增施15公斤尿素

   2、中耕保墒,提高地溫,增加分櫱數,獲得好的收成。

   3、噴施葉面肥

   小麥受凍後,及時在噴施壯苗靈等植物細胞膜穩態劑(如磷酸二氫鉀或其他專用小麥葉面肥),爭取小分櫱和高節位分櫱成穗,才能減少產量損失、儘可能獲得正常產量。

   4、強化清溝理墒工作,做到一方麥田、二頭出水、三溝配套、四面騰空,雨止田面不積水,以防漬害,確保根系活熟到老。  

  5、搞好病蟲害防治

   受凍害田,更易遭受病蟲危害,應及時防治。防治小麥紋枯病,白粉病和鏽病可用三唑酮或多菌靈噴霧。蚜蟲可用吡蟲啉噴霧防治,減輕損失。





臭鹹魚翻身的那天


小麥春季凍害分早春凍害和晚霜凍害兩種類型。生產上後者發生較多,且受害重。晚霜凍害 是晚霜引致突然降溫,對小麥形居低溫傷害。尤其是暖冬年份,播種偏早、播量偏大的春性品種,受害重。北方的小麥凍害,訂發生在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其為害程度與降溫幅度、持續時間、降溫陡度有關。降溫幅度和徒度大,低溫持續時間長,受害重。生產上出現霜凍分平流霜凍、輻射霜凍、混合霜凍三種。平流霜凍 是指北方冷空氣入侵後,引起劇烈降溫。對地勢高、風坡面小麥為害重。輻射霜凍 是在晴天無風的夜間,地面輻射強烈時,近地表急劇降溫時產生的。它對低窪、河谷、盆地的小麥為害重。混合霜凍 是在天空中有濃雲密霧或含水量較大情況下,因地表散失熱量反射,減少地面熱散失,當天氣轉晴後,風平浪靜,夜間地表溫度突然下降,易形成混合霜凍。這種霜凍侵襲範圍廣、發生次數多,為害嚴重。

從小麥來說,進入拔節後,抗寒性明顯下降。突然降溫後麥株體溫下降到0℃以下時,細胞間隙的水首先結冰。如溫度繼續降低,細胞內也開始結冰,造成細胞脫水凝固而死。 上海1991年12月27日以後驟降大雪,溫度降至-7.7℃,使小麥、油菜產生了不同程度凍害。1月7—8日施用氮、磷、鉀復混肥料的凍害輕。

防治方法 (1)注意選用適合當地的抗寒小麥品種 春麥區可選用寧春24號、遼春10號、蒙麥30號等;冬麥區可選用冀麥38號、40號、41號,晉麥51號、52號、53號,皖麥27號、25號,魯麥22號、23號、21號,豫麥38號,蜀萬41號,貴豐1號,勁松49號,滇麥19號,渭麥8號,新冬18號、19號,溫麥6號,冀麥38、40、41號,華麥8號等。(2)提高播種質量,播種度掌握在3—5cm之間。(3)適時澆好小麥凍水 一要看溫度:日均溫3—10℃時開始澆。過早因氣溫高蒸發量大,待冬小麥越冬時失墒過多,失去澆凍水的作用;過晚或氣溫低於3℃以下時,會造成地溫下降,田間積水或結冰,引起凍害死苗;二是看墒情:當沙土地土壤相對溼度低於60%,壤土地低於70%,粘土地低於80%,要進行澆水。當土壤溼度高於上述指標,墒情好的地塊可不澆或緩澆;三要看苗情:麥苗長勢好、底墒足或稍旺的田塊,可適當晚澆或不澆,防止群體過旺、過大。對播種稍晚的晚茬冬小麥,因冬前生長時間短,葉、根較少,苗小且弱,分櫱少或無,為爭取有效積溫促進麥苗生長髮育,只要底墒尚好,也可不澆,但要及時鋤地保墒,使其促根壯苗增櫱;四要適量:澆水量不宜過大一般當天澆完,地面無積水即可。使土壤持水量達到80%。(4)早春補水 當早春乾土層厚度大於3cm時,要及時補水,改善土壤墒情,解除乾土層威脅,減輕凍害降低死苗率。①培育冬前壯苗,冬春鎮壓。在返青期667m2用200mg/kg濃度的多效唑噴施;在拔節至孕穗期,晚霜來臨前澆水或葉面噴水,可提高近地面葉片溫度。在霜凍即將出現的夜晚燻煙,以減少地面輻射散熱,提高近地面和葉面溫度,防止發生霜凍。②小麥受凍後採取補救措施,及時加強水肥管理。對葉片受凍、幼穗沒有受凍的麥田,應搶早澆水,防止幼穗脫水死恨。幼穗已受凍麥田,應追速效氮肥,667m2追硝酸銨10—13kg或碳酸氫銨20—30kg,並結合澆水、中耕鬆土,促使受凍麥苗儘快恢復生長。一般不要毀種、刈割或放牧,要設法挽救。(5)冬、春小麥提倡採用地膜覆蓋栽培新技術,小麥覆膜前,需精細整地,前作收穫後儘早旋耕、消除根茬,隨後深耕,達到地平、土細、墒好。667m2施有機肥4000—4500kg、尿素20—25kg、磷肥40—60kg,以上三肥配合,隨耕一次墊底。用小四輪拖拉機牽引機械覆膜,最好選用0.005mm、1.4m寬幅超強膜。然後穴,穴距10cm,每穴8—10粒,667m2363萬穴,基本苗25—30萬株,播深4—5cm,播量8—10kg。全田齊苗後,進行 頭次掏放膜下苗,土凍前二次掏盡錯位膜內苗,採用小麥地膜覆蓋是現階段最具潛力的小麥抗旱保溫大幅增產的高新技術。(6)提倡施用迦姆豐收植物增產調節劑和多功能高效液肥—萬家寶,及多得稀土純營養劑

小麥發生凍害主要由於兩方面原因:一是冬前氣溫偏高,10月上旬至12月22日氣溫較常年偏高,導致部分小麥生長過快,階段發育提前,未經抗寒鍛鍊,抗凍能力較弱,“冬至”後又遭遇長時間持續降溫。二是早春降雪,小麥返青前遭受大幅度降溫,且持續低溫造成。

小麥凍害一般可分為四級。一級凍害為輕微凍害,主要表現為上部2~3片葉的葉尖或不足1/2葉片受凍發黃;二、三級凍害主要表現為葉片一半以上受凍枯黃;四級凍害為嚴重凍害,主要表現為30%以上的主莖和大分櫱受凍,已經拔節的,莖稈部分凍裂,幼穗失水萎蔫甚至死亡。據調查,我省小麥多表現為一級凍害,其次為二、三級凍害,個別地塊發生四級凍害。

根據以往調查分析,小麥凍害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是播種過早,階段發育提前的小麥受凍較重,適期播種的小麥凍害發生較輕。

二是半冬性小麥品種凍害面積較大,凍害程度重。幼苗直立型凍害重,匍匐型凍害輕。冬性品種凍害輕。

三是種植質量及播量影響凍害程度。整地質量差、播種量偏大、麥苗瘦弱的田塊凍害發生重。

四是施肥量過大且氮肥一次性作基肥施用,肥嫩旺長的田塊,凍害較重。

五冬前採取鎮壓等控旺措施,噴施天達2116壯苗專用型的田塊防凍效果明顯,凍害較輕,沒采取控旺措施的田塊凍害發生重,特別是冬前拔節的田塊凍害普遍較重。

二、凍害影響與補救措施

由於凍害發生在早春返青前期,季節較早,而小麥又具有較強的自身調節能力,所以反饋餘地較大。發生輕微凍害的田塊,後期生長基本不受影響;二、三級凍害田塊只要加強管理,對產量影響不大;發生四級嚴重凍害的田塊,及時採取補救措施,仍可取得較高的產量,即使是80%以上主莖及大分櫱被凍死,只要分櫱節沒凍死,採取補救措施,加強早春及中後期管理,仍可取得較好的收成。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早春降雪,雖增加了土壤水分,緩解旱情,但降溫推遲了小麥返青,影響了小麥正常生長髮育。要取得小麥高產,必須切實做好當前小麥凍害防治工作。

主要補救措施有:

1、 返青至起身期,在二月下旬至三月中旬要以促為主,及早劃鋤鏟除雜草提高地溫,每畝追施5-10公斤尿素。及時噴施天達2116抗旱壯苗專用型600倍液,促使受凍小麥葉片恢復生機,防治病害,促進生長髮育,早發新孽,多成穗,成大穗。對於小麥葉尖及葉片受凍害的,於返青至起身期,及時噴施天達2116抗旱壯苗專用型600倍液,並酌情每畝補施尿素5公斤左右,促使麥苗儘快轉入正常生長。

2、 起身拔節期,噴施天達2116糧食專用型600倍液,調節生長,防止春季倒春寒造成小麥凍害。

3、 對發生紋枯病、鏽病的麥田,要在三月上旬進行一次普防,用20%粉鏽寧乳油或5%井岡黴素水劑+天達2116壯苗專用型600倍液防治。控害增收,確保小麥增產

小麥返青的季節,下雪是對小麥不利的,怕凍傷根部,凍傷根部,小麥就死了,農民就沒有收入,投資地的花費,小麥種子,都沒有了,如果大面積的小麥被凍死,可以說這一年的小麥麵粉,都沒有了,連吃的都是問題,希望這種現象不要發生!小蔣分析的,你們有什麼說的,可以討論一下,小蔣謝謝你們關注下次再聊!



天天35638


初春下雪不足為奇,必競是初春。俗話說三月桃花雪,這不是還沒到農曆三月嗎?當然,下雪必定氣溫下降對部分小麥會產生不利影響。那麼應該怎麼做才能防止或降低寒潮對小麥的危害呢?

首先,注意天氣預報,待寒潮到來之前做好預防工作。比如給小麥澆返青水,加施肥料。這樣能有效預防寒潮對小麥的危害。

另外噴灑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環唑,蕓薹素內酯或者磷酸二氫鉀等等一些含有微量元素或礦物質的營養素,它能促進小麥葉片細胞分裂增強其抗逆性,從而減輕對小麥的凍害。

最後提醒大家要根據各地區不同氣候條件選擇適應本地區的抗寒,抗病蟲害,抗逆性強的小麥品種。


河南老漢叔


大家好我是呂紹民,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

這都春天了又下場大雪,如何防止小麥被凍死、凍傷?這個問題大家沒必要過度恐荒,這場大雪對小麥不會造成很大的影響,現在剛過“雨水”季節,小麥剛開始返青,從冬眠中剛剛甦醒,還沒完全脫去冬裝,所以,這場大雪不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針對這場大雪,我們也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來防止小麥凍傷。

第一、淺耕保墒,提高地溫

淺耕,一定要淺耕,這樣避免傷到小麥的根系,還能快速提高地表溫度,避免土壤板結裂縫。

第二、極時噴施葉面肥

小麥凍傷以後,能夠及時噴施葉面肥,對小麥恢復生長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第三、及時防止病蟲害

小麥凍份以後,更容易遭受病蟲的危害,我們要及時地噴灑農藥,防止病蟲的危害。

歡迎大家指導和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