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電影《阿詩瑪》解禁:夜間審片,大門上鎖,閒人莫入

電影《阿詩瑪》解禁:夜間審片,大門上鎖,閒人莫入

從1956年《阿詩瑪》電影劇本的誕生到1964年影片攝製完成,經歷了10年的時間。

1976年後,包括《五朵金花》在內的一大批被打入冷宮的影片陸續與觀眾見面了。但是,《阿詩瑪》卻遲遲沒有得到上映的消息。

曾在文化部長時間擔任電影局局長、後任文化部副部長的陳荒煤,也在關注著楊麗坤,關注著《阿詩瑪》。1978年3月,陳荒煤借到昆明參加學術會議的機會提出希望能看看影片的願望。經當地政府安排,他觀看了這部還沒有公開放映就被封存長達14年之久的電影。

其後,應當地政府的邀請,他和與會代表在石林參加撒尼人的火把節。看到聳立於石林中酷似阿詩瑪的石像後,陳荒煤按照民間傳說,對著形似阿詩瑪的石頭大聲叫著:“阿詩瑪,阿詩瑪!”“爹媽的好囡呀,爹媽的好囡呀!”並且聽著那從山谷間傳回來的聲音時,這位老作家感傷地哭了。尤其是當他了解到楊麗坤被迫害的情況時,心情更不能平靜。

在這種激憤哀傷的心緒下,回到北京後,陳荒煤寫出了他恢復自由後的第一篇關於電影的文章--《阿詩瑪,你在哪裡?》。

電影《阿詩瑪》解禁:夜間審片,大門上鎖,閒人莫入

陳荒煤的呼喚發出後,新聞界也有了強烈的回應。此時,楊麗坤蟄居在上海。上海的《解放日報》首先刊登出《阿詩瑪就在我們身邊》文章,介紹楊麗坤的現狀。稍後,文化部給楊麗坤平反。

上海電影製片廠的複審小組曾審看過《阿詩瑪》。當時,某些小組成員聽說戲裡有神話和戀愛故事,情緒很緊張,因而出現了現今無法理解的滑稽場面:影片安排在夜間審看,大門上鎖,閒人莫入。電影廠某領導看後說:“再百花齊放,談情說愛就是不能放。”一錘定音,《阿詩瑪》依然被禁錮著。

電影《阿詩瑪》解禁:夜間審片,大門上鎖,閒人莫入

到了1978年的10月,人們的思想開始從禁錮中掙脫出來。上海電影界的有關人士陪同楊麗坤再看《阿詩瑪》時,看法就大不相同了。他們給《阿詩瑪》的評語是:影片描寫了健康的愛情,用神話形式反映人民抗暴的思想,藝術上也有可取之處。

但是,主管部門仍在猶豫。有人擔心影片將民間傳說中阿黑和阿詩瑪的兄妹關係改成愛情關係,是否有損於撒尼人心目中的英雄形象,是否有礙於正確執行黨的民族政策。為此,文化部和民族事務委員會的人士還專程到阿詩瑪的故鄉--雲南路南彝族自治縣奎山地區,請最有權威的評定者撒尼人鑑定。

經過這一番周折後,12月27日,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為慶祝中美建交公報發表舉行的電影酒會上,《阿詩瑪》內部“亮相”。

電影《阿詩瑪》解禁:夜間審片,大門上鎖,閒人莫入

1979年元旦,《阿詩瑪》終於回到了觀眾面前。萬人空巷觀看《阿詩瑪》,一度成為當時報紙上的新聞。

(原載《檔案記憶》2017年11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