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波什回憶初識16歲的詹姆斯:這傢伙是誰?他說要盯防我

前情提要:

2004奧運回憶:沒人信男籃能贏世界冠軍塞黑,姚明書寫了希臘神話

希臘真的是一個奇蹟誕生之地。那屆奧運會男籃比賽中翻船的不光有塞黑,還有美國男籃“夢六隊”。

此前,雖然美國男籃“夢五隊”在本土舉行的2002男籃世錦賽上輸得很難看,但總體權重要高於世錦賽的奧運會男籃比賽,他們總不敢怠慢吧?

錯了。一方面是對於2年前世界大賽輸球的羞恥心懷芥蒂,另一方面希臘首都雅典當時的安全情況也的確讓美國隊大牌們擔心。

他們在半決賽中81-89輸給了馬努·吉諾比利、路易斯·斯科拉等領銜的阿根廷男籃“黃金一代”。這一場,卻足夠讓美國籃球界蒙羞了。

按說那一屆奧運會美國男籃“夢六隊”的參賽名單,紙面上不弱,分別是:

4號:阿倫·艾弗森(費城76人)

5號:斯蒂芬·馬布裡(紐約尼克斯)

6號:德維恩·韋德(邁阿密熱火)

7號:卡洛斯·布澤爾(克利夫蘭騎士)

8號:卡梅羅·安東尼(丹佛掘金)

9號:勒布朗·詹姆斯(克利夫蘭騎士)

10號:埃梅卡·奧卡福(康涅狄格大學,剛剛被夏洛特山貓選中)

11號:肖恩·馬里昂(菲尼克斯太陽)

12號:阿馬雷·斯塔德邁爾(菲尼克斯太陽)

13號:蒂姆·鄧肯(聖安東尼奧馬刺)

14號:拉瑪爾·奧多姆(邁阿密熱火,剛剛被交易至洛杉磯湖人)

15號:理查德·傑弗森(新澤西籃網)

波什回憶初識16歲的詹姆斯:這傢伙是誰?他說要盯防我


當年的12人陣容中,鄧肯和艾弗森是僅有的兩位此前拿過MVP的球星。

看上去還挺美是吧?但除了這12位球星之外,那些拒絕隨隊來到雅典的NBA大牌們,理由也是千差萬別……

在2004年之前,美國隊的奧運會戰績是驚人的109勝2負。但在雅典,他們一口氣輸了三場球。你卻不能說它已經江河日下,因為“夢六”陣容多少有點青黃不接。

組建參加雅典奧運會的美國隊前,美國籃協向多位成名巨星發出了邀請。但很多人都以各種各樣的理由拒絕了國家的徵召。

麥迪和雷·阿倫為雅典的安全問題而擔憂。

基德和小奧尼爾要治療上賽季留下的傷病。

卡特和布蘭德的傷病讓美國籃球官員心生疑問。

畢比拒不參賽,卻沒給出一個合適的理由。

肯揚·馬丁正在等待一份自由合同,他可不想因為參加奧運危及自己的健康。

加內特和奧尼爾已經拿到過奧運金牌,很早就決定不參加奧運會。

馬龍的膝蓋有傷。

科比有心征戰,但因性騷擾案纏身,只能留在國內忙於打官司。

就連拉里·布朗在活塞隊的弟子漢密爾頓和本·華萊士也在當年6月份時就決定不參加奧運會。

拉里·布朗對此很是意外。“我很驚訝,”他很驚訝,最後我只能對籃協說:‘好吧,就讓那些願意來的球員打吧。’”

波什回憶初識16歲的詹姆斯:這傢伙是誰?他說要盯防我


艾弗森的唯一一次奧運之旅,結局居然如此慘淡。

波什回憶初識16歲的詹姆斯:這傢伙是誰?他說要盯防我


“刺頭”馬布裡都願意為國征戰,但誰想到美國隊又輸了?

斯圖·傑克遜(後曾擔任NBA副總裁)當時是美國隊選拔委員會的主席,拉里·布朗後來給他開出了一份名單。在這份名單裡,包括著一些年輕球員,甚至是剛了一年菜鳥。

這也是後來詹姆斯、韋德、安東尼這三個'03一代的代表能夠入選美國隊的原因。

波什回憶初識16歲的詹姆斯:這傢伙是誰?他說要盯防我


與阿根廷隊的半決賽中,鄧肯渾身本事都無法施展。

“給我三個年輕人,像是韋德、斯塔德邁爾、勒布朗、卡梅羅,就讓他們坐在那兒,”拉里·布朗說,“我會告訴他們:‘你們可能一分鐘也打不了,也可能打20分鐘,但你們是球隊的未來。你們要從其他隊員裡學會正確的做事方式。”

布朗的此舉顯然有點託大。

波什回憶初識16歲的詹姆斯:這傢伙是誰?他說要盯防我


那恥辱的一夏,對於美國籃球界而言是黑色的。

“夢六”成立後,在奧運會上,真如他所言,安東尼等人確實鮮有上場。而出場的球員裡面,實力又不夠。阿根廷將他們擊敗後,吉諾比利就這樣說道:“1992年,美國隊有最好的球員。這裡的球員也很不錯,但他們很年輕,有些從來沒打過國際比賽。”

陣容不齊,只是表象;人心散了,隊伍才真的難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