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怎樣蒸出的饅頭又白又宣軟?

麵點雙哥


做出的饅頭怎樣才能又白又鬆軟?想要又白又鬆軟的饅頭那好辦,只是沒有又白又筋道的饅頭好吃。又白又鬆軟的大街上賣的到處都是,又白又筋道的只有自己在家做自己吃。又白又筋道的如果賣的話沒有又白又鬆軟的賣錢多,關鍵是在於筋道的饅頭面硬,鬆軟的面軟。大家好,我是小惠的生活頭條號優質美食領域創作者,今天咱就來說說做出來的饅頭怎樣才能又白又鬆軟?


上圖是發酵好的面,又白又鬆軟的饅頭做法:麵粉一公斤,發酵粉5克左右,視天氣而定,溫度高少加,天涼多加一兩克。將發酵粉用溫水化開,澆進麵粉裡和勻,揉成麵糰。要想饅頭鬆軟多加水,和成軟一點的麵糰,軟面做出來的饅頭就像麵包一樣鬆軟,但口感絕對沒有筋道的饅頭好吃。街頭的饅頭店或早點攤,一般賣的饅頭都比較鬆軟,我在南方吃過早餐店的所謂饅頭,真的像麵包一樣,而且還有加糖,是甜味的,又白又鬆軟,估計飯量大的北方漢子每餐正常吃三個北方饅頭,換成南方的饅頭十個也不夠吃。

要想饅頭白,麵粉佔著很大的因素。拋開面粉的質量問題,同樣的麵粉,同樣的發酵麵糰,換不同的人做饅頭,做好之後饅頭的質量也會有所不同,出現這種情況就看你下力了沒有。發酵好的麵糰越用力揉搓,排的麵糰光滑細膩,做出來的饅頭越白。你如何對它,它就如何對你,功夫到了,做出來的饅頭絕對是一流的。三揉兩不揉,糊弄人似的,做事馬虎,應付差事,做出來的效果,口感都不會好到哪裡去。



揉好的麵糰經過餳發,裡面充滿細密的氣孔,氣孔越均勻,做出來的饅頭才會暄軟筋道。如果是用老面發的面,加鹼之後排好揉成一個個的饅頭,這樣的饅頭就會起層,做好的饅頭用手揭著吃,特別香甜,麥香味十足。


做好的饅頭坯子經過二次發酵,饅頭個個飽滿就可以上籠了。餳好的饅頭水開之後上籠,圓氣蒸二十五分鐘關火,籠頭上的蒸氣小了,也就是不冒水蒸氣下籠。

總結:一:要想做出來的饅頭又白又鬆軟和麵的時候多加水,麵糰鬆軟做出來的饅頭也鬆軟。二:排面一定要下力氣,做出來的饅頭才白。三:做好的饅頭生坯要二次餳發之後再上籠蒸,那樣才鬆軟。若是想又白又筋道那就面和的稍硬一點,力氣下大點就可以了。

大家好,我是小惠的生活頭條號優質美食領域創作者,喜歡美食製作,很高興在這裡與大家交流有關美食方面的問題,歡迎大家關注小惠的生活,您的轉發分享點評就是對我最好的鼓勵!感謝大家!


小惠的生活


很有興趣回答這問題,因為我可以說是一個蒸饅頭高手。

出生自農村家庭,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買不起饅頭,也沒有賣的,每家每戶都是自己蒸。我爸媽幹農活,姐姐在外村上學,放學晚,於是蒸饅頭的任務就交給我了。

先發面。老式蒸饅頭不像現在有發酵粉,以前就拿面發饅頭。白麵粉加水,和成麵糰,放在一個盆裡,蓋上蓋,在高溫發酵。溫度保持在28度左右即可,過低發不起來。大概4個小時後開蓋,如果麵糰發酵成一大盆,用手一按比較鬆軟,扯出來有蜂窩狀的坑,聞起來有酸味,那麼發麵成功。

接下來揉麵。將發好的面放入適量的食用鹼,在面盆裡充分揉和。食用鹼用於中和酵母菌的酸味,充分柔和可以讓食用鹼更均勻的和酸發生中和,也能讓面更勁道。食用鹼一定要適量,太多的話面就容易被“拿死”,蒸出來的饅頭髮硬,黃色,口感難吃。太少的話不能充分中和酸,蒸出的饅頭有酸味。我建議稍微多一點,後邊講為什麼。

接下來是切饅頭,這不用多說,把面揉成長條狀,用刀切出饅頭塊,這裡注意千萬不要按照蒸熟的饅頭切,要略比蒸出來的小,因為饅頭在籠屜裡蒸的過程還會變大。

然後很重要的一步,醒面。這個步驟很重要,就是把切好的饅頭髮在那籠屜上,不開火,就這麼靜靜待著。目的是為了讓面內的酵母菌再次發酵,蒸出的饅頭鬆軟可口。不用擔心會有酸味,揉麵那一步最後多放的那點食用鹼會幫你解決問題。這個醒面時間我就可以放鬆一下,一般就跑出去和小夥伴們玩去了。

大概半個小時以後,突然想起來還有饅頭要蒸,就匆匆忙忙告別小夥伴們回來燒火蒸饅頭。這時醒後的饅頭會稍微變大一些。小時的農村很少用煤,更別說燃氣和電了,我們都是燒柴火。大鐵鍋裡倒上半鍋涼水,把籠屜放上去,蓋好鍋蓋,點火,拉風箱!“呼噠噠、呼噠噠”,伴隨著風箱聲和縷縷青煙,饅頭在籠屜裡做著化學變化。柴火的好處很多,火旺但是均勻,就是汙染空氣。這裡切記不要急火,慢慢燒,太急蒸出來的饅頭會被鍋蓋上滴下的水蒸氣燙死,饅頭就發硬,形狀難看,口感極差。

當水蒸氣從鍋蓋的縫隙冒出來時看一下時間,再燒五分鐘,停火。這時應該就有饅頭香了。再等15分鐘掀鍋蓋,饅頭出鍋!

這時的大白饅頭鬆軟、白嫩,吃起來口感特別好。接下來再煮點粥,炒個野菜,等爸媽回來吃飯。

這是小時候蒸饅頭的記憶,那時才10歲,現如今30歲了,也已經將近20年沒蒸過了,真懷念小時候的時光,回味無窮啊。


大喇叭廣播臺


本人蘇北人,也算北方人了,口味愛好基本上北方重些。主食個人偏向米飯,饅頭,麵條,水餃。老婆喜歡麵食,尤其是饅頭,家裡麵食都是我做。

所以我從不同地方學習各種方法,再結合自己實踐終於做出又大又白又軟的饅頭。本人方法是:用我們本地的華升麵粉,加酵母粉半小袋,加些白糖。(白糖可以加速發酵。)也有加牛奶的。個人不喜歡,沒加過。揉成稍軟些的麵糰,醒一會,再揉到均勻,沒有硬塊。放在盆裡發酵。放了糖的夏天十分鐘左右吧,冬天長些,發到蜂窩狀。再使勁揉麵團,把面裡空氣排淨,這步關係蒸出饅頭外形口感。揉好饅頭,靜置10分鐘,涼水上蒸籠,等兩分鐘。大火燒開,轉小火,根據個頭大小20-30分鐘,關火5方鍾後打開蒸籠取出,就可以了。個人方法從沒失敗過。蒸饅頭說是技術活,其實是體力活,揉的面越到勁,成功率越高!口感越好。


章金龍zjl


我是2丫愛美食,喜歡的親們可以點贊關注,謝謝!😊


2丫愛美食


饅頭是很多北方人的主食,很多人一想到饅頭都認為沒什麼味道,不好吃。但其實只要掌握蒸饅頭的技巧,饅頭就能又白又軟又好吃。

如何蒸饅頭又白又軟又好吃?

1、兌鹼檢查法

若想使饅頭蒸的又白又大,兌鹼是否合適至關重要。兌鹼後揪塊麵糰聞聞,放在舌尖添添,若有酸味則鹼少;若有澀味則鹼過。將麵糰一切兩半,截面蜂窩呈蠶豆眼狀則鹼少;呈芝麻眼狀鹼多。

2、冷水上屜法

將蒸鍋內放好冷水後,便可將生饅頭上屜。這樣,在整個加熱過程中,饅頭和冷水的溫度同步逐漸上升,可使饅頭受熱均勻,蒸出饅頭又白又大,即使和麵時發酵時間欠佳,也可得到極大改善。

蒸饅頭的幾個關鍵?

1、可以用老面發麵,據說酵母粉發麵更營養,加入白糖可以讓饅頭更香,但不要放太多,揉麵的最高境界就是三光:面光、盆光、手光,這是初學都必學的哦。

2、發酵的時候可根據天氣而定,夏天發時間短一些,冬天則長一些。

3、做饅頭是最簡單的麵食,不是很複雜,關鍵看你揉麵的時間長短,揉的時間越長這饅頭越筋道,就越好吃,一般最少揉15分鐘,如不怕累可以再加5分鐘左右哦。

4、蒸時鍋蓋上用重點碗或盆扣住,周圍用乾淨毛巾蓋住以防漏氣,而且多燜幾分鐘可以使饅頭皮不沾,蒸饅頭時下面一定要放布,否則下面會很乾

又白又胖的饅頭惹人喜愛,想要蒸出完美的白饅頭,麵粉和酵母是最基本的原料。一般蒸白饅頭應使用筋力中等的麵粉製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雪花粉、富強粉之類的小麥產品。酵母使用鮮酵母和乾酵母都可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酵母的活性,也就是一定要使用保值期之內的酵母,並且開封之後儘快用完。

蒸饅頭自然離不了蒸鍋和籠屜,蒸鍋的嚴密性很重要,鍋蓋和籠屜之間不可以漏氣,否則在蒸制過程中會由於蒸汽洩露影響饅頭的質量。如果發現蒸鍋蓋和籠屜之間有漏氣的地方,可以在蒸饅頭時用溼抹布把鍋蓋邊緣包裹起來,這樣就不會漏氣了。

蒸好的饅頭最好不要放在密閉的容器中,而放在傳統的蓋簾上或竹簸箕中,然後用半溼的屜布蓋起來,這樣在通氣的環境下放涼的饅頭,不會出現表皮起泡、發軟的問題。

那麼,蒸饅頭還需要注意什麼呢?

蒸饅頭的注意事項

蒸饅頭時,如果面似發非發,可在麵糰中間挖個小坑,倒進兩小杯白酒,停10分鐘後,面就發開了。

發麵時如果沒有酵母,可用蜂蜜代替,每500克麵粉加蜂蜜15-20克。麵糰揉軟後,蓋溼布4-6小時即可發起。蜂蜜發麵蒸出的饅頭鬆軟清香,入口回甜。

室內溫度低,發麵需要的時間較長,如果發酵時在面裡放點白糖,就可以縮短髮面的時間。

在發酵的麵糰裡,人們常要放入適量鹼來除去酸味。檢查施鹼量是否適中,可將麵糰用刀切一塊,上面如有芝麻粒大小均勻的孔,則說明用鹼量適宜。

蒸出的饅頭,如因鹼放多了變黃,且鹼味難聞,可在蒸過饅頭的水中加入食醋100-160克,把已蒸過的饅頭再放入鍋中蒸10-15分鐘,饅頭即可變白,且無鹼味。

蒸饅頭時,在麵粉裡放一點鹽水,可以促使發酵,蒸出的饅頭又白又宣。

在蒸饅頭的時候,不如就來試試以上小竅門吧



吃貨逗逗


你好!我是楚香村,一個愛生活愛愛美食的寶媽!

做出的饅頭怎樣才能又白又軟?

想要在家做出又白又軟的饅頭並不難,根據我個人經驗,我總結了三個關鍵點,在做饅頭的過程中只要掌握好這三點,做出的饅頭都會又白又軟。那麼主要是哪三點呢?請往下看:



第一點:發麵

發麵的成功與否直接關係到饅頭是否暄軟,發麵的成功又和溫度、溼度有直接的關係。我們用酵母來舉例,一斤麵粉正常情況下需要加入五克的酵母,冬季溫度低發酵慢,可以多加兩克,夏季溫度高發酵快,可以減少兩克。做饅頭,水和麵粉的比例正常是1:2,一斤的麵粉需要加入兩百五十毫升的水,當然麵粉不同,筋性不同,具體的還要根據手感來定。

第二點:二次醒發

二次醒發是指饅頭胚子做好以後再進行的第二次發酵。第二次發酵直接關係饅頭是否蓬鬆,二次發酵需要給饅頭胚子保溼,以免表皮被風乾。夏季大概需要二十分鐘左右,冬季則用時更長。二次發酵到饅頭胚子體積變大,手感變輕了以後才能上鍋蒸。

第三點:蒸饅頭

蒸饅頭用熱水,熱水就是還未燒開的水。將二次醒發好的饅頭胚子放入蒸屜中,大火蒸熟以後不要著急開蓋,一定要燜上三五分鐘,等蒸汽消下去以後在開蓋,這樣饅頭就不會回縮了。


再好的理論不如實際行動,分享一下饅頭具體的製作方法吧!

食材:麵粉、酵母、白糖、溫水

步驟一:準備三百克麵粉,三克酵母和五克白糖,一百五十毫升三十五度左右的溫水。

步驟二:將酵母和白糖倒進溫水裡,靜置一會後攪拌至酵母完全融化。然後把酵母水慢慢的倒入麵粉中,並用筷子不停的攪拌,使麵粉成絮狀,然後下手揉成一個光滑麵糰,蓋上保鮮膜等待發酵。

步驟三:觀察麵糰體積變成原來的兩倍大小時,取出麵糰開始揉麵排氣,將麵糰裡面的氣體都揉出來。

步驟四:把排氣完成的麵糰整理成長條狀,切下大小均勻的劑子,把劑子蓋上保鮮膜進行二次發酵。

步驟五:蒸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燒熱,蒸屜刷油,等饅頭劑子體積再次變大,拿在手裡輕飄飄時擺入蒸屜中,大火蒸十到十五分鐘左右,關火後再虛蒸三到五分鐘即可取出。


我是楚香村,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您!

楚香村


告訴大家一個簡單的方法,只需幾個步驟,就能蒸出又白又軟的饅頭。

用量:1000g麵粉,500個g溫水,發酵粉8g,小勺白糖。

1.將發酵粉和白糖放入碗中,用溫水化開備用。

2.和麵:將麵粉放入大盆中,倒入發酵粉白糖化開的水,用手攪拌均勻,慢慢倒入溫水,使變成一塊塊面球的時候,進行揉麵。

3.發麵:將揉好的麵糰,蓋上鍋蓋,醒發2個半小時。用手抓開,裡面都是蜂窩狀就OK了。

4.揉麵:加一點乾麵粉,將面揉光。

5.開始做饅頭,可以根據自己喜好,做成自己想好的形狀。

6.放入鍋中再次醒發20分鐘。

7.蒸饅頭,注意用冷水開蒸,中火開始,水開後可把火調小些,蒸15分鐘即可(注意從水開後計算)。用這種冷水蒸法,饅頭的皮不會燙死。從外到裡慢慢受熱,這樣麵糰還有一段時間膨脹期,所以做出來的饅頭鬆軟可口。

你學會了嗎?趕快行動吧~


佳佳的生活點滴


饅頭是很多北方人的主食,很多人一想到饅頭都認為沒什麼味道,不好吃。但其實只要掌握蒸饅頭的技巧,饅頭就能又白又軟又好吃。

如何蒸饅頭又白又軟又好吃?

1、兌鹼檢查法

若想使饅頭蒸的又白又大,兌鹼是否合適至關重要。兌鹼後揪塊麵糰聞聞,放在舌尖添添,若有酸味則鹼少;若有澀味則鹼過。將麵糰一切兩半,截面蜂窩呈蠶豆眼狀則鹼少;呈芝麻眼狀鹼多。

2、冷水上屜法

將蒸鍋內放好冷水後,便可將生饅頭上屜。這樣,在整個加熱過程中,饅頭和冷水的溫度同步逐漸上升,可使饅頭受熱均勻,蒸出饅頭又白又大,即使和麵時發酵時間欠佳,也可得到極大改善。

蒸饅頭的幾個關鍵?

1、可以用老面發麵,據說酵母粉發麵更營養,加入白糖可以讓饅頭更香,但不要放太多,揉麵的最高境界就是三光:面光、盆光、手光,這是初學都必學的哦。

2、發酵的時候可根據天氣而定,夏天發時間短一些,冬天則長一些。

3、做饅頭是最簡單的麵食,不是很複雜,關鍵看你揉麵的時間長短,揉的時間越長這饅頭越筋道,就越好吃,一般最少揉15分鐘,如不怕累可以再加5分鐘左右哦。

4、蒸時鍋蓋上用重點碗或盆扣住,周圍用乾淨毛巾蓋住以防漏氣,而且多燜幾分鐘可以使饅頭皮不沾,蒸饅頭時下面一定要放布,否則下面會很乾




章帥


加雞蛋、加全麥粉、用某牌標準粉都白不了,雖然用全麥粉和標準粉做出來的成品香氣比較自然,但就不是白富美。

用普通粉,加一點油,成品會比較白。如果留有舊麵糰,做出來的饅頭會更白,前提是這塊舊麵糰是“健康的”。

所謂“舊麵糰”是指上次發酵留下來的一小塊麵糰,這塊麵糰可以是用乾酵母發酵的,而且最好是用二次發酵的方式發酵成熟的。也就是先把大面團發酵成熟,取出揉制排氣,期間可適當撒些薄粉,再將麵糰搓長下面劑製成饅頭生坯,其中留下一個饅頭生坯不經過最後發酵,在室溫下鬆弛5分鐘再放入冰箱冷凍,下次用前取出解凍並再次發起後方可加入新的配料一起揉。

判斷舊麵糰健康與否的關鍵在於解凍後是否能膨脹,能像饅頭生坯一樣膨脹起來意味著裡面的酵母菌還有活力,否則棄之不用。因為只有舊麵糰有活力,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輔助新的麵糰發酵,當新麵糰發酵成熟後會帶來更加自然的發酵香氣。在製成新一輪的饅頭生坯後再留下一塊舊麵糰,如此反覆幾次便會讓饅頭越來越白。

最後,用保質期內有活力的乾酵母,同時掌握好麵糰發酵程度也是影響饅頭光澤的標準之一。像酵母菌這種用肉眼看不到的物種,它是個慢性子,要平和對待它才能給你帶來白富美哈。



指尖小調


又白又胖的饅頭惹人喜愛,想要蒸出完美的白饅頭,麵粉和酵母是最基本的原料。一般蒸白饅頭應使用筋力中等的麵粉製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雪花粉、富強粉之類的小麥產品。酵母使用鮮酵母和乾酵母都可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酵母的活性,也就是一定要使用保值期之內的酵母,並且開封之後儘快用完。

蒸饅頭自然離不了蒸鍋和籠屜,蒸鍋的嚴密性很重要,鍋蓋和籠屜之間不可以漏氣,否則在蒸制過程中會由於蒸汽洩露影響饅頭的質量。如果發現蒸鍋蓋和籠屜之間有漏氣的地方,可以在蒸饅頭時用溼抹布把鍋蓋邊緣包裹起來,這樣就不會漏氣了。

蒸好的饅頭最好不要放在密閉的容器中,而放在傳統的蓋簾上或竹簸箕中,然後用半溼的屜布蓋起來,這樣在通氣的環境下放涼的饅頭,不會出現表皮起泡、發軟的問題。

那麼,蒸饅頭還需要注意什麼呢?

蒸饅頭的注意事項

蒸饅頭時,如果面似發非發,可在麵糰中間挖個小坑,倒進兩小杯白酒,停10分鐘後,面就發開了。

發麵時如果沒有酵母,可用蜂蜜代替,每500克麵粉加蜂蜜15-20克。麵糰揉軟後,蓋溼布4-6小時即可發起。蜂蜜發麵蒸出的饅頭鬆軟清香,入口回甜。

室內溫度低,發麵需要的時間較長,如果發酵時在面裡放點白糖,就可以縮短髮面的時間。

在發酵的麵糰裡,人們常要放入適量鹼來除去酸味。檢查施鹼量是否適中,可將麵糰用刀切一塊,上面如有芝麻粒大小均勻的孔,則說明用鹼量適宜。

蒸出的饅頭,如因鹼放多了變黃,且鹼味難聞,可在蒸過饅頭的水中加入食醋100-160克,把已蒸過的饅頭再放入鍋中蒸10-15分鐘,饅頭即可變白,且無鹼味。

蒸饅頭時,在麵粉裡放一點鹽水,可以促使發酵,蒸出的饅頭又白又宣。

在蒸饅頭的時候,不如就來試試以上小竅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