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為什麼CBA後衛不能向NBA一樣送出場均10+的助攻?

王母渡楞頭小青年


也不是完全不能,只能說是很難!首先,在NBA完成整個賽季場均10助攻都比較困難。

在這個控衛越來越得分化的時代,單賽季場均助攻要想達到10次以上,難度變得越來越大。換句話說,當今聯盟純控衛越來越稀少。事實上,現役球員中,僅有5名球員有過場均單賽季助攻上雙的表現,分別為保羅、朗多、威少、哈登、沃爾。

在NBA現役目前只有五人能做到,在目前CBA簡直難如登天,兩個聯賽球員的水平差異造成了這種情況,即使一個控衛傳再多的好球,接球球員的終結能力有限,該進的球進不去,有怎麼能刷到助攻呢?





籃球電競宅


助攻是檢驗一個控球后衛的重要標準,也是衡量一個聯賽技戰術水平的主要依據,而顯然在這方面,我們的CBA做的並不好,甚至你能相信,我們的國產球員最好的場均數據,竟然是郭艾倫的場均4.9次助攻。SO,問題來了,為什麼CBA後衛不能像美職籃後衛一樣送出場均10+的助攻呢?那啥,還請諸君聽我往下細細道來。

我們的後衛基本功太差

在控球方面,我們和美職籃的後衛差太多了,最直接的差別是什麼呢?在有防守的情況下,美職籃的後衛的雙眼從不會在球上,他更多是在觀察防守和隊友跑位,而我們的後衛呢?眼睛不再球上,幾乎運不過半場或者會出現運球失誤,基本上的差距,讓我們的後衛很難尋找到更多的發動快攻或者捕捉到秒傳的機會。知道郭艾倫為什麼是國產助攻王嗎?答案很簡單,因為郭艾倫腦不熱的時候,他是國產控衛運球最好的。

我們的球員終結能力太差

傳球的傳不好就挺要命了,要命的是除了幾個國字號球員,我們大多數球員的終極能力也不行。我們經常看到外援翻江倒海突破進入內線,傳給國內球員,這要是在美職籃哪怕不是暴扣,輕鬆上藍得分總是可以的。可是我們的球員因為球性差,接球的時候總感覺球燙手,總需要在停頓個1秒左右,此時,防守球員也殺到,大多數情況,內線球員連上籃都不敢了,直接回傳給外線。如此情況下,想讓後衛刷到助攻,也是挺難為他的。尷尬的是,現在在大部分球隊,助攻數據是怎麼來的呢?只能依靠外線三分看天吃飯,運動戰的助攻幾乎為零,這也是國產後衛助攻次數低的主要原因。

最後是球權的問題,CBA的球隊還是比較依賴外援,這也導致了,球隊的球權大多數時間是集中在外援的身上,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球權,再牛,國產後衛也刷不出場均10+的助攻,不是嗎?

助攻數據低,意味著基本功差、大局觀差、閱讀比賽能力差,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國際賽場上表現不好的主要原因,作為球隊的大腦和發動機,他連球都傳不出來,那就只能打個錘子了。


東球弟


首先,規則,這點很重要。NBA的助攻方便的多比國際籃聯的好助攻,NBA球員拿到球后球員可以再運一下球,但在國際籃聯就不行,國際籃聯的助攻是一下球都不能運,直接上籃或者投籃,你可以從NBA球員在夢之隊打球就看的出來!

其次,人員。每個俱樂部把外援買過來,就是用來解決戰鬥,不是為了傳球給國內球員,這樣會使得國內球員更加不敢出手。單打成了很多的時候的首選,畢竟CBA聯賽這樣的強度,外援也好突破,也好自己投籃得分。外援球員有時候會出現三雙數據,國內球員應該和這個說再見了!

另外,國內球員還是多出去走走,雖然去不了NBA,歐洲聯賽也是不是不錯的選擇!多學習斯科拉,一直努力在賽場上!


星新體育


這個問題其實有點過於想當然了,首先CBA和NBA是有著天壤地別的實力差距,即便是CBA表現炸裂的小外援都可能是NBA邊緣球員,更何況我們國內後衛本身因為人種原因身體素質與NBA後衛天差地別,所以想送出場均10+的助攻及其困難。再一個就是哪怕就是NBA的後衛場均10+都已經是球隊核心甚至全明星級別的後衛,並不是大多數後衛都能夠達到場均10+的水準,你拿NBA全明星水準來對比CBA後衛著實有些不太公平。

得分能力強的後衛送助攻更容易一些

你就說NBA最近這些年場均助攻上10的球員都是些什麼人,哈登,威少,本賽季詹姆斯,這些人都是拿過得分王的明星球員,他們自己有著強大的進攻威脅經常能夠吸引防守人包夾或者偽包夾。這種情況之下必然會有隊友被漏掉,這時候球直接甩出來形成助攻的概率非常之大。再一個原因是這些人要麼高視野開闊能夠及時看到空位隊友,要麼彈跳能力好,跳起來看到空位隊友。我們CBA的後衛本賽季也有助攻上10的,那就是山西隊的富蘭克林,同樣是因為他得分能力太強,防守必然會更多集中在他身上,所以他就有更多傳球機會。國內後衛本賽季助攻最高的是郭艾倫的將近5個,因為得分能力相比小外援要差一些,身體對抗優勢不那麼明顯,所以無論是傳球速度還是視野都會受限制,這也直接導致了助攻次數不多。

隊友終結能力

還有一類後衛自己身高一般般,得分能力還可以甚至不算好但是助攻能力卻很強,比如如今的保羅,曾經的隆多。一方面是他倆這樣的後衛在NBA巨人群就像泥鰍一樣自由穿梭,球商比較高,靈活的身體和傳球能力讓他們在突破擾亂對手的同時看到跟進跑位或者處於空位的隊友,這時候球就如同鬼魅一般精準落位,助攻到手。不過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們身邊的隊友終結能力都比較強,比如黃蜂時期保羅搭檔正當年的泰森錢德勒,大衛韋斯特,快船時期又是海報男孩兒格里芬和小喬丹,外線有喜歡接球跳投的雷迪克。自身傳球能力已經夠強,隊友終結又那麼強,助攻不多才怪。其實你只要細心觀察就能發現大多數助攻多的後衛一般球隊內線實力都不俗,外線也會有一兩個投籃比較精準的隊友,你比如山西隊富蘭克林配的內線的莫蘭德,外線原帥和任駿威三分投得也很準。再比如遼寧郭艾倫內線配的巴斯和韓德君,雖然外線沒有特別穩定準的射手,但是實在不行把球扔給斯蒂芬森投一個。

總之,助攻其實能夠達到場均5個及以上都已經很不簡單了,助攻上10完全已經是超級後衛的水準,不僅要講自身能力還要講隊友能力,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也真心希望我們CBA後衛的水平越來越高,有一天也能出現一個場均10助攻的明星後衛,我們的國手不光是大個子內線,還能有小後衛。

我是登一個人,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可以點贊評論加關注與我交流互動,感謝你的閱讀,祝大家生活愉快,事事順心。


登一個人


我覺得CBA球隊助攻數少,有這樣幾個方面的因素

一是與目前CBA的球權分佈有關。CBA場均得分並不低,但很多球隊的大部分得分都是外援所得。同時外援佔據了大量的球權和出手機會,大個外援內線單打,小個外援持球外線打,傳給國內球員的少,因此很少形成助攻。像遼寧隊的郭艾倫球權比較多,助攻也就多一些。

二是與CBA球隊的後衛水平有關,比如個人技術能力,戰術體系,空切跑位意識,視野也不夠開闊,拿到球首先是要運幾下,處理球的能力不強。

三是球員的投籃能力不高。傳出來的好球,也得命中,才能算得上助攻啊。CBA球員,特別是國內球員投籃能力他比較弱,防守強度上來後,更投不進了。





減簡間


首先說一下,目前NBA唯一場均助攻10+的只有詹姆斯。

1.nba的球員的支配球能力和視野是國內球員不具備的,即使是標榜亞洲第一後衛的郭艾倫,和nba球員的持球能力也有天壤之別。

2.國際籃聯的規則中防守人員是可以站在內線不出來的,而且cba常用的聯防即使是nba球隊也沒有什麼好的破解辦法,所以各種原因導致cba賽場很難拿到高助攻。



叢中青年


個人認為主要有兩種原因,一種是本土球員球員能力不足,另一種是球員的終結能力有限,為什麼會這麼說呢?接下來為大家分享一下具體的原因。

一、本土球員能力不足

通過上圖不難看出,本賽季CBA助攻榜前十五位的沒有本土球員,本土球員中場均助攻最高的是來自遼寧隊的郭艾倫,場均4.9次,排名聯盟所有球員第十六位,這是為什麼?為什麼外援能夠做到?甚至廣東隊前鋒威姆斯場均都能達到5.9次?說白了還是球員的能力不同,作為球場的指揮官,對於場上的掌控能力,國內球員與外援之間還有很大的差距,因此題主所說的“CBA後衛”我想大部分是指國內球員。

國內球員缺乏足夠的“大局觀”,對於球員走位的預判還不能夠做到足夠的準確,很多次的傳導球都無法形成有效的得分,因此助攻數上不去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二、球員的終結能力不足

終結能力簡單的理解就是把球放進籃筐,直接形成得分,從而使傳球的隊員形成助攻,而國內球員中最缺少的就是得分能力。

本賽季場均得分榜前十四位同樣沒有中國球員,國內球員場均得分最高的是福建隊的王哲林,場均可以得到25.1分,而他只能排在得分榜第十五位,因此本土球星沒有足夠多好的終結能力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說白了傳出去的球,卻投不進去,助攻數又怎麼能夠提升呢?

除此之外,CBA各支球隊的小外援大部分都是球隊的核心,他們負責掌控球隊的球權,他們擁有球隊的“無限開火權”,在突破吸引包夾後把球傳給空位的隊友時,隊友手感不錯時,能夠把球投進,從而形成得分,但在隊友狀態不佳時,他們只能選擇“單打”,因此沒有傳導球,得分全是靠外援的個人能力時,國內球員也就沒有機會拿到太多的助攻。

總而言之,CBA的本土後衛不能像NBA的後衛一樣拿到場均10次以上的助攻,主要還是因為自身能力的有限,中國籃球的歷史上本身不太盛產後衛球員,目前CBA聯賽中國內頂尖的後衛球員還不具備足夠好的大局觀,無法自如的掌控場上的節奏,最多就是憑藉速度的優勢實現得分,論助攻能力,中國的後衛與世界的頂級後衛的距離還差很遠,這絕非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中國籃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此也希望中國的籃球運動員能夠不斷努力,希望未來中國籃球取得持續的進步,早日跨入世界強隊的行列,中國籃球,加油!


鳳求凰體育


CBA後衛不是不能送出場均10+的助攻,NBA後衛也不是都能送出場均10+的助攻。

我認為,有四個重要原因,1.隊友的能力問題,2.優秀的後衛本身問題,3.聯賽水平問題,4.防守強度問題,5.聯賽規則問題。

首先我們先從第一點說起,隊友的能力問題,無論是籃下終結還是外線投射,當一個後衛把球分享到他的手裡的時候,這個時候如果他有天大的控衛,如果沒有抓住機會的終結能力,這記傳球都不能成為助攻,NBA的球員基本上確實要比我們聯賽的球員終結能力要好一些,所以他們後衛的助攻自然也會相應的多一些。

第二點,優秀的後衛本事問題。我們CBA的球員大多數天賦沒有NBA球員的天賦好,這一點不得不承認,他們速度更快,臂展更長,身體對抗條件更出色,這都是決定後衛的重要因素,美式的打法為什麼和我們國家的打法相差那麼多?就是因為後衛上的差距,他們速度更快,創造機會的能力更強,而早在北京奧運會上,我們國家的後衛身體對抗能力就比美國的對抗上差上一些,這樣就導致,即使有強如姚明的超級內線的存在,在他擁有好的內線位置的時候,我們也沒有更好的把球傳送到他手裡,因為面對更強的身體天賦,那種對抗下,在面對絕對的速度和對抗下,後衛傳球顯得很困難!

第三點,聯賽水平問題。CBA這兩年的發展也是越來越好,但是相較於NBA的話,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從周琦在NBA幾乎無球可打,因為身體條件單薄缺乏對抗,到回到新疆隊,場均23.4分12.1個籃板,絕對核心的數據,我們不難看出這兩個聯賽到底相差多遠。所以,正是因為這樣,我們可以知道,有時候同樣的戰術,可能適用於NBA,但是在CBA打不出來。

第四點,防守強度問題。在我們cba,不論什麼時候都可以看到後衛全場緊防,防守強度十分大,而且沒有防守三秒這一規定,所以說無論是聯防還是留下的進攻空間,都是非常小的,像美國那種後衛衝進內線把球分出來,其實是非常困難的,因為,無論是因為聯防,還是空間上來看,這都不容易。林書豪再剛加入CBA時,也表示他在籃下的進攻空間非常小。雖然NBA的防守強度也很高,但是相比較而言常規賽他們會打的很輕鬆,更多的是表現進攻,而且,規則也是更加為了進攻而有利,這也是我們會經常看見nba有的後衛在常規賽會打出來10+的助攻,但是到了季後賽卻被限制的,失誤很多,這也是因為強度的原因!

第五點,聯賽規則的原因,為什麼把這個原因放在最後,因為這是很重要的一點,也是為什麼cba後衛助攻沒nba後衛助攻多的重要原因,CBA使用FIBA規則,接球直接出手/上籃才算傳球者助攻。而NBA規則,接球后運一下球再出手也算傳球者助攻,這樣來看,NBA的助攻次數高,也是因為他們更容易一些。

以上就是我個人的分析,希望大家能夠一起討論一下吧!理性觀球!為中國籃球加油!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中國也會有很多優秀的後衛!

謝謝大家閱讀!











愛籃球的jgg


這個我談幾個方面,第一個是國內球員,第二個是外援,這兩個我分開說,對於助攻這個問題,最重要的還是CBA和NBA有很大的不同,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

CBA後衛的助攻情況

截止到我發稿為止,CBA的助攻排行榜如下,場均助攻超過10個的球員只有兩個,一個是阿隆傑克遜一個是富蘭克林,其次我們可以看到排名前十位的球員都是外援,國內球員助攻次數最多的球員則是郭艾倫,場均助攻數為4.9個,排名聯賽的第16位。

CBA助攻多的主要是外援

首先說外援,一般情況下我們都知道球隊大多數的球權都是在外援的手裡,讓外援去處理球,所以在擁有球權支配權的情況下外援可以有更多的選擇去投籃和傳球,其次就是外援的控球能力比較強,所以讓外援去掌控球權選擇進攻是最合適的選擇。

再說說國內球員,一般情況下球在國內球員的手裡不多,像遼寧隊的雙後衛一般都掌控著球權的太少,但是相對於外援來說他們也往往很難送出那麼多的助攻,郭艾倫能夠帶球運到前場並且能夠4.9個助攻已經很不錯了,主要還是因為他的優勢也並不在助攻上面。

助攻不多的原因

首先第一點就是大多數的時候CBA的節奏打的沒有NBA那麼快,回合數少一定程度上回影響球員的數據包括得分,助攻和籃板等。

第二點就是CBA球員的能力相對於NBA球員的終結能力較弱,一般情況下NBA球員有很強的終結能力,再搭配好球隊的戰術,往往NBA球員能夠終結進攻的概率更高,所以助攻也會多一些,而CBA的球員大多數的終結能力並不是很強,尤其是國內球員。

第三點就是CBA的戰術變化較少,在場上外援的選擇較多,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更不用說什麼戰術可言,外援拿球擁有決定權,自己有時候就會一個人接管比賽,這個時候就不管什麼戰術,助攻,尤其是在第四節需要他們挺身而出的時候單幹就是最佳選擇。


那麼對此大家怎麼看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相互交流討論,喜歡的可以點個贊,謝謝!


關於球的事


主要是助攻這個數據的人定標準或者說比賽規則在NBA和CBA是不一樣的,在NBA,隊員接到球后運一次球(有的時候兩次)然後投籃得分,傳球人都會被算作一次助攻,而在CBA,必須是接到球后直接投籃得分傳球人才被算作助攻,只要在接球和投籃之間有運球的動作,哪怕只是一次傳球人都不會算是助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