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汴京大瘟疫:百萬人丟了性命,金國也因此被蒙古所滅

公元1232年,蒙古大軍兵分三路南下攻金,西路軍主帥拖雷 ,在河南禹州三峰山全殲金軍主力15萬人,之後與中路軍窩闊臺部勝利會師。農曆3月22日,蒙軍合圍攻打金國首都汴京。

蒙古自成吉思汗崛起以來,屢次南犯。金軍與蒙古軍交鋒,幾乎是屢戰屢敗,被迫將都城由中都南遷到了汴京,以求苟安。但這次,南下掃蕩,志在滅金的蒙古鐵騎,又將汴京城圍得水洩不通,大金國又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

金哀宗做出最後的垂死掙扎,“末帝親出宮,巡四方勞軍,故士皆死戰”他將城外軍民將士家屬、南渡逃亡的難民、周邊州縣的軍民全部集結至城內,集中全部的力量做最後一搏。


汴京大瘟疫:百萬人丟了性命,金國也因此被蒙古所滅

上圖_ 蒙古騎射


守城戰進行得十分慘烈,蒙古對汴京發動輪番猛攻,金軍用“震天雷”、“飛火槍”等火器反擊,甚至將“故宮及芳華、玉溪所拆大木”來修補城牆工事。“至是十六晝夜,內外死者以百萬計。”金人抗拒持久,蒙古”師多死傷”、“不能前”,短時期內無法攻下,於是,四月初八日,以“天熱避暑”為名,撤圍而去。

蒙古退兵了,金人歡呼雀躍,全城上下一片歡騰,江山社稷終於保住了!可是金人沒高興多久,災禍就降臨了,“汴京大疫,凡五十日,諸門出死者九十餘萬人。”汴京城有十二個個城門,每天抬出門屍體就有千餘具。疫情持續了近三個月,汴京城宛如人間地獄,“白骨相望,虻蠅撲面。”


汴京大瘟疫:百萬人丟了性命,金國也因此被蒙古所滅

上圖_ 金朝騎兵


此時的金朝政府已經自身難保,無法阻止強有力的防疫措施,能做的不過是“令諸生監宋軍士飲食,視醫藥”。瘟疫的蔓延,讓勞動力大量損失,隨即又爆發了“人相食”的饑荒,士兵們甚至殺死軍官逃出“死城”。

金政權在餓殍遍地,人糧殆盡的情況下,不得不逃出汴京逃往蔡州,1233年3月,蒙軍攻克汴京,1232年1月,蒙宋聯軍攻克蔡州,金朝滅亡。“汴京大瘟疫”可以說成了壓死金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那麼,這次壓垮金國的大瘟疫,究竟是什麼病導致的呢?


汴京大瘟疫:百萬人丟了性命,金國也因此被蒙古所滅

上圖_ 蒙古滅金


一、當時的中醫看法

探討要研究這場瘟疫,最重要的材料就是當時記錄,據載這病“民中燥熱之氣者,多發熱,痰結咳嗽,”而城中的醫生大都判斷這次疾病是中醫上的傷寒,開出南星、半夏作為藥方。可是他們開出的藥方,不但治不好病,病人吃下藥後反而“以益燥熱,遂至咳血、腎涎逆湧,三,咯吐不已,肌肉乾枯而死。”

中醫裡的傷寒和西醫由細菌感染的消化道疾病傷寒不同,指的是所謂“外感熱病”,即發熱引起的急性病,多半為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疾病。醫生們應對多痰咳嗽的病症,開出了去溼化痰的南星半夏,可是卻越治越壞。


汴京大瘟疫:百萬人丟了性命,金國也因此被蒙古所滅

.


汴京大瘟疫:百萬人丟了性命,金國也因此被蒙古所滅

上圖_ 《內外傷辨惑論》,三卷,元·李東垣撰於公元1247年


當時著名的醫家李杲對此就提出了不同看法。

李杲,字明之,號東垣老人,為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醫脾胃學說創始人。李杲在他的著作《內外傷辨惑論》裡詳細地論述了這次瘟疫,他認為,汴梁瘟疫不是什麼“傷寒”,而是“飲食不節,及勞役所傷”的群體性內傷病。

在圍城的時候,“朝飢暮飽,起居不時,寒溫失所”,而解圍以後,有東西吃了,人們就“飽食太過”,從而得了病。這病症狀類似傷寒,實非傷寒,庸醫用藥失誤,把人治死了。

金末大詩人元好問,當時也困守在汴京城中,他對李杲的說法深以為然,把這次瘟疫稱為“壬辰藥禍”,就是誤診給藥錯誤帶來的禍患。


汴京大瘟疫:百萬人丟了性命,金國也因此被蒙古所滅

上圖_ 李杲,字明之,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晚年自號東垣老人,生於1180年,卒於1251年


二、鼠疫說

解放以後,有不少專家重新檢視這次瘟疫,他們結合現代西醫理論,對李杲的內傷說提出了質疑:飲食不節,導致的身體損傷,怎麼可能在三個月不到的時間內造成上百萬人的死亡呢?瘟疫的元兇一定是某一種烈性的傳染病,很可能就是鼠疫。

鼠疫是由鼠疫桿菌導致的烈性傳染病,由老鼠通過跳蚤傳染給人類,傳染性極強,致死率極高,3-5天即可至人死亡。13、14世紀讓歐洲人死了大半的黑死病就是鼠疫。歐洲的黑死病,是由蒙古軍隊帶來的,而汴京大瘟疫也和蒙古人密切相關,蒙古草原上的土撥鼠就是鼠疫桿菌的自然宿主。汴京大瘟疫,可能就是歐洲黑死病的序曲。

從症狀上看,汴京大疫的患者“發熱”、“嗽血”、”嘔吐“,而肺鼠疫的臨床症狀裡就有“高燒寒戰、胸痛,咳痰、痰為粘液火血性泡沫狀態”,於之頗為相似。


汴京大瘟疫:百萬人丟了性命,金國也因此被蒙古所滅

上圖_ 鼠疫桿菌


在蒙軍撤圍之後,汴京解嚴,民眾走出城外,接觸到了蒙古戰馬留下的跳蚤,或者敵軍病死士兵的屍體,從而把鼠疫桿菌代到了城內,引起了恐怖的鼠疫大流行。

但是鼠疫說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鼠疫按症狀有分腺鼠疫、肺鼠疫和敗血症鼠疫。其中腺鼠疫有明顯的淋巴結腫大現象,而肺鼠疫不一定有。但如果是上百萬人的鼠疫流行,其中必定存在大量的淋巴結腫大的病人。可是在“汴京大疫”中,卻沒有類似症狀的描述。肺鼠疫的病人,因為呼吸困難身體缺氧,皮膚還會發黑。可是這一明顯的症狀也不見於記載。

另外鼠疫病人一般發病後,很難活過5天,可是汴京的患者則是”旬日必死”,能撐上個10天左右。這也不相同。


汴京大瘟疫:百萬人丟了性命,金國也因此被蒙古所滅

上圖_ 蒙古大軍


三、傳染性肝炎說和鉤端螺旋體病說

也有專家認為汴京大疫屬於傳染性肝炎,原因如下:

首先,發病率高,短期內在一地聚集性感染,符合傳染性肝炎的特徵。1988年,上海甲肝大爆發,就在2個月內,造成30萬人感染。

其次是發病時間在蒙古撤軍之後,城內糧食跟上了,餓壞的軍民開始放開大吃,符合肝炎通過食物傳播特點。

另外,據一些病人“結胸發黃”,類似肝炎黃疸的特徵,“發熱”、“嘔吐”也是肝炎的症狀。

但是肝炎說也有問題,記載裡,病人多痰、咳嗽、呼吸衰竭,這一病徵和肝炎不太切合。病人複雜的症狀,應該是一種急性的全身性疾病。有學者認為是鉤端螺旋體病。


汴京大瘟疫:百萬人丟了性命,金國也因此被蒙古所滅

上圖_ 鉤端螺旋體(Leptospira)簡稱鉤體


鉤端螺旋體是宜中螺旋形的細菌,菌體一端或兩端彎曲如鉤。鉤端螺旋體病的臨床表現是發熱、頭痛,呼吸系統上出現咽痛、充血,消化系統上嘔吐、腹瀉、噁心。

發病到中後期會出現肺出血、心肌炎、腎炎、呼吸衰竭、黃疸等現象。和汴京大疫的病症描述十分切合。

但是,判斷肝炎和鉤端螺旋體病的依據裡,都有一條,就是“黃疸”,根據的是“胸結而黃”。有學者對此表示質疑,因為古書上說的“內結而黃”,是在病人服用了巴豆等藥物之後的表現,是用藥失誤的副作用,並非是自然病程的反應。故而不能以發黃,來推斷此病為肝炎或鉤端螺旋體病。


汴京大瘟疫:百萬人丟了性命,金國也因此被蒙古所滅

上圖_ 《針灸捷徑》裡的傷寒熱病插圖


五、真性傷寒說

還有專家認為,病因為”真性傷寒”(typhoid fever),此出傷寒和前文的中醫傷寒不同,說的就是西醫的由細菌引起的傷寒。傷寒多發病於春夏之際,時間點和汴京大瘟疫對的上。傷寒死亡率極高,傳染性極強,也和汴京大瘟疫相同。傷寒的臨床表現有乏力、畏寒、發燒、咽痛咳嗽,符合“燥熱、痰結、恪守、咯血、氣虛”的特點。傷寒會造成腹痛、腹瀉,和李杲的描述的”胃氣虧欠”類似。

但是傷寒病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部分患者面部會出現紅色的斑疹,稱之為“玫瑰傷寒疹。”汴京大疫感染了上百萬人,應該有不少人臉上長了玫瑰疹,而這種明顯的病徵卻沒有在古籍中被提及。這便是傷寒說的存疑之處。


汴京大瘟疫:百萬人丟了性命,金國也因此被蒙古所滅

上圖_ 蒙古、金、西夏、南宋


五、結尾

除此以外,對於汴京大瘟疫,還有流感說、流行性腸胃病說等說法,這些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不和歷史記錄完全切合。

畢竟醫學臨床確診,需要面對實際病人,做出多方面科學的綜合判斷才行。現代醫學專家,又不可能穿越到過去給古人看病,只能依據書籍推斷,故而對汴京大瘟疫的說法莫衷一是了。

儘管現代的我們找不到800年前大瘟疫的元兇,但是汴京大疫的造成百萬人死亡的誘因我們還是知道的。金哀宗彙集了數百萬人集中到汴京,造成城市人口的超級聚集,戰爭時期,飲食無節、精神焦慮緊張、屍橫遍野、加上政局動盪,行將就木的金政府拿不有效出防控手段,使得一場大災禍在所難免。

【1】《內外傷辨惑論》【金】李杲

【2】《中國醫學史略》範行準北京出版社2016

【3】《也論汴京大瘟疫的誘因與性質》王星光、鄭延午歷史研究2019.2.25

【4】《甘溫除熱法管見》崔文成中醫雜誌1994.8.15

【5】《中國古代主要傳染病辨異》馬伯英自然科學史研究1991.3

【5】《關於東垣外傷類似傷寒的我見》牟允方中醫雜誌1962.11

【6】《1232年汴京大疫探析》李中琳符奎醫學與哲學2008.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