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何時可以樹幹鑽孔灌藥?

阿兵839


鑽孔灌藥是一種可行高效持久性強的施藥方式,主要是利用植物本身的蒸騰拉力將藥液與根部吸收的水分與營養物質沿木質部中的導管等一同疏導至樹體的枝條、嫩梢及幼芽和花蕾處,同時還經過樹體內部各組織,對危害樹體如蛀幹害蟲天牛幼蟲、小蠹蟲;刺吸式害蟲如蚜蟲、木蝨等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我們明確了鑽孔灌藥的有效性和作用原理後,再來介紹下該如何操作鑽孔灌藥:


1.用藥時間:

本用藥方式的作用機理是利用植物蒸騰作用所產生的蒸騰拉力,拉著藥液和樹液一起向上疏導,自然是植物的蒸騰作用越強、植物組織活動越活躍越有利於藥劑的運輸,越有利於發揮藥效。

因此鑽孔灌藥可選擇開春後樹體開始萌動時候實行,最好是在5-6月份,此時環境溫度適宜,樹體活動強度高,蒸騰拉力強,但又不至於因氣溫過高,植物氣孔關閉,植物進入休眠期,活動減弱致使藥液無法隨樹液流動,過度集中一處,造成藥害。

需要注意的是,鑽孔灌藥的持效期長但速效性差,根據研究及實踐證明,本用藥方式至少要一週後

才能發揮藥效,視樹體活躍度和藥劑本身的性質和天氣等因素,正常情況下用藥兩週後即可達到防控巔峰持續月餘。所以建議提前一週使用。若已出現較為嚴重的病蟲害,可採取噴霧方式共同防控。

2.藥劑的選擇

鑽孔灌藥所使用的藥劑並非所有能防控靶標的藥劑均可使用,而是選擇具有內吸性的藥劑如菸鹼類製劑吡蟲啉噻蟲嗪等,利於植物組織吸收,同時也有利於在體內傳導,運輸至靶標處,達到防治目的。

除此以外,還應該選擇劑型安全的藥劑,比如水劑或者懸浮劑

,儘量避免使用乳油或油懸等劑型。因乳油類製劑含有有害助劑,注幹後易與樹液發生反應,產生藥害,樹幹爆裂或者樹葉乾枯、反捲甚至小樹會直接死亡。

3.鑽孔位置

鑽孔位置最好選擇離地基20-30cm以上,原因有二。

a.有研究表明,一些樹種在此處對農藥的分解能力與速度最強,藥劑在大量運送至靶標前即被降解、失效,浪費藥液,無法產生良好防治效果。

b.鑽孔位置過低,勢必增加藥劑在樹幹內被降解的幾率,位置過高,難免會使藥劑不能經過鑽孔以下位置,無法全方位防控,失去鑽孔灌藥防治的意義和優勢。

4.鑽孔深度

樹液是通過木質部利用蒸騰拉力向上運輸的,主要是通過篩管組織,該組織約處於樹表內5cm處,因此我們要將藥液灌輸至此處方能使藥液與樹液混於一處並全株疏導,否則白費功夫。

5.用藥劑量

用藥劑量與藥劑本身有效成分含量有關,在此建議使用推薦劑量,不要隨意增添使用量。

6.藥後處理

由於樹體鑽孔,實質是造成了樹體的機械損傷,一些病菌及害蟲易通過傷口侵染該植株,因此鑽孔用藥後必須採取養護措施,不可置之不理,可選擇使用傷口癒合膏塗抹傷口促進癒合,也可使用代森錳鋅等保護性殺菌劑進行消殺,避免產生病蟲害。

希望以上能為您解決實際問題提供一點幫助或者啟發。


海精靈


鑽孔部位在樹基部20釐米以上,打孔多個時,各孔間距不少於20釐米,並且各孔間應成螺旋式排列上升。

鑽頭直徑0.5~0.8釐米,長5~10釐米。鑽孔時鑽頭與樹幹成45°角,最深處不能達到樹木髓心。

鑽孔數量可根據樹木種類、直徑、蟲口密度、天氣情況決定。一般樹幹直徑大、蟲口密度大、降雨量大時,鑽孔數量就應多,反之則少。

樹幹直徑5~10釐米,可鑽孔2~3個;樹幹直徑10釐米以上,可鑽孔3~5個,最多可鑽7個孔。下一次注射時,宜在原鑽孔處進行。







朋友努力吧


園林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往往會遭受蟲害或病害的威脅,化學防治是長期以來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傳統方法多以莖葉噴霧為主,但莖葉噴霧有許多的缺點,近年來樹木注幹技術的應用對於防治各類害蟲,如蛀幹害蟲和刺吸式害蟲等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基本原理

樹木注幹技術原理是將內吸性藥劑採用一定方式注入木質部和韌皮部,通過木質部的導管傳送到幹莖和葉片,再經韌皮部篩管向下輸導到根部。藥劑主要積累部位在新葉、芽、果實中,其中以葉部最多,嫩葉也有一定的積累,主要集中在木質部和韌皮部,害蟲取食後中毒死亡。

樹幹注藥優點

1.樹幹注藥後藥劑可達到樹體的各個部位,不存在漏噴或噴霧不均勻周到的情況。

2.樹幹注藥後,藥劑直到樹體,無漂移和漏滴,不會散落在空氣中,也不會滲入空氣和土壤中,不會汙染環境。

3.受陽光、雨水和環境的影響,一般的噴霧藥效講解速度快,持效期短,特別是對於那些成蟲羽化期長、世代重疊的害蟲防治效果不理想,樹木注幹、持效期可達90多天,能有效的防治這些害蟲。

4.通過一次性注藥可防治同一樹木的多種害蟲,而噴霧、噴粉防治對象單一。

5.對於高大的喬木,常規的施藥方法達不到防治效果,而樹幹注藥可大大提高防治效果。

打孔方法

1.打孔。用電鑽在樹幹基部斜向下45℃打一直徑為1釐米左右、深度為3釐米左右的孔。將藥液稀釋後注入孔內。

2.注射藥劑以內吸性水劑為主,乳油次之。乳油使用應避免產生要害。

注意問題

1.注射時間以春季和秋季為宜,此時對樹木傷害較小。

2.注射藥劑濃度越低,木質部變異範圍越小。相同容量的藥液,有效成分低的變異發生較輕。注入農藥應稀釋,儘可能用原液,一般使用2-5倍液,每樹孔注入1-3毫升。

3.打孔注藥用在園林樹木上問題不大,但在果樹、經濟林木上應引起注意,必須先做試驗。尤其對於果樹殘留問題,須先做檢測。

4.打孔傷流後腰塗抹“傷口癒合膏”以防傷口腐爛。



張帥就是我


我覺得果收完就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