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為什麼電視劇裡演的都是有錢人?

精典四季


正好讀到《國產劇裡的"普通人"到底多有錢?》,裡面提到,“又有帝都戶口又有學區房又有百萬存款,為啥他們還不歡喜嘞?在老王看來,《小歡喜》裡親子關係最正常的家庭,當屬黃磊和海清這一對兒。電視劇顯然也極力將這一家三口,打造成當代“普通家庭”的典型範例。劇中夫妻倆也為兒子高考焦慮,但日常相處大多歡聲笑語,兒子心智健全,乍一聽感覺還真像個共建和諧社會的‘平凡家庭’。直到老王看到了這一幕......海清從巨大的廚房出來,徐徐穿過巨長的走廊,又進入巨大的客廳後......老王顫抖著放下了手機。”

看來這話題主要由《小歡喜》而起,恰好我一直在追這部劇,剛大結局,平心而論,這部戲拍得不錯,特別中間那是十幾集,分手的分手,失業的失業,抑鬱的抑鬱,最欣賞的母親還生病了,“海清”職場不順,特別看到“黃磊”中年失業,找幾個月工找不到,很可能準備去送外賣了,儘管知道工作沒有高低貴賤,北京人送外賣也沒什麼不可以的,不過,當時我覺得《小歡喜》是否改名叫《老悲傷》為宜。再不過,就像《都挺好》最後會都挺好的,小歡喜最後也一定會皆大歡喜的,果然最後結局都不錯。

如果單就《小歡喜》而言,裡面主要描寫了三戶北京人家,我周圍北京得哥們兒姐們兒不少,大多也就是這樣的生活水平,並沒有覺得編劇編得不現實,還是挺客觀的。

至於其他國產電視劇,我看的不多,所以,沒什麼發言權。

點到為止吧。

你對這個問題有什麼更好的意見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陳思進


為什麼?因為爽啊,因為觀眾愛看啊,電視劇的受眾都是那些呢?都是普通人啊,大家每天都過著普通無聊的生活誰還願意在電視上看自己的生活呢?

想看的都是自己沒經歷過的,想看仙俠,想看科幻,想看的都是厲害的主角們的生活啊。為什麼看我們相愛吧一看到素人談戀愛就快進,因為想看的是明星,是跟自己不在一個階層的人。

電視劇裡選擇表現的一般都是特殊身份的人群,如醫生(急診科醫生),官員(人民的名義),富二代(一起來看流星雨)等。

這些與平常受眾身份差別很大的人往往會吸引觀眾的眼球,例如前段時間火爆熒屏的電視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故事也就一般,但講述的是上古時期神仙們的故事,差距大不大?誰當過神仙呢?誰不想看神仙是怎麼生活的呢?

當然這樣的電視劇還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主角總會是一個看似平庸的人演繹自己“逆襲”的故事,如灰姑娘嫁給王子,這樣就會增加觀眾的帶入感和自我想象。

大部分影視作品往往寄託的是觀眾們美好的幻想,而人類最簡單最基礎的幻想就是有錢,人們看電視劇裡有錢人的生活無非是為想看看人家過得如何,等我有錢了我也要那樣。

當然在這些電視劇裡還有一部分由於與觀眾拉開的差距太大,最後導致觀眾完全沒有帶入感,完全不喜歡,例如小時代系列。

其實有些電視劇所反映的有錢人的生活並不是真正的他們的生活,那些有錢人頓頓吃牛排喝紅酒的?總得來點小米粥養養胃吧。

這些情節多數都是導演編劇們yy出來的,這樣的想象完全是為了服務觀眾,簡而言之,他們編排的,演繹的都是觀眾愛看的,其實現實生活中有可能並不存在。


獨狼映畫


不看富人難道要看窮人天天吃糠咽菜天天為房貸車貸發愁?拍出來能過審嗎?那些大老爺能同意嗎?你知道像貧嘴張大民那樣的劇二十幾年沒有出現是因為什麼嗎?大家做夢吧,在夢裡我們都會有錢的,生活幸福,事業有成什麼的都會實現的。


風雷動龜蛇靜起宏圖


電視劇和電影都是這樣。一方面,影視觀眾的主體越來越年輕化,年輕人更喜歡那些高大上、光鮮亮麗的東西,因此才有了脫離實際的電影問世,而一些平民題材小製作不被看在眼裡。另一方面,觀眾的趣味也是創作者引領的,創作者們沒有創作出好的值得欣賞的作品,觀眾就只能看目前能看到的這些。


蓋葉暗刺


當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渴望,山城棒棒軍都是反映普通百姓的,也收視率不錯啊。


小波17965176


平凡的世界,這電視劇其實算是出淤泥而不染了吧。


用戶7740392850959


精神毒品有很多種,這算是最厲害的,潤物細無聲,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如幻如真,越是喜歡越難以自拔如夢中,而人生亦如夢,誰又分的清


講道得


當年封殺《流星花園》也許是對的


拋物線32


電視劇、電影都是編劇和導演說得算,它們都不是現實。你看看就行了,千萬別對號入座,不然你會懷疑人生的,真的!不騙你![捂臉][捂臉][捂臉]


藍天藍調


因為需要騙觀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