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連續10天零新增,治癒出院率80.36%!兒童預防接種門診3月2日起逐步恢復!民營企業既抓防控又保生產!

2月28日下午,溫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第30場)。據通報內容,今天,全市有21例患者治癒出院,截至下午4時,全市累計出院405例。

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陳樂慧;浙南產業集聚區黨工委副書記、常務副主任黃定恩;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預防所所長魏晶嬌;華峰集團總裁林建一等發佈人出席發佈會。發佈會由市政府新聞辦副主任陳靚秋主持。

连续10天零新增,治愈出院率80.36%!儿童预防接种门诊3月2日起逐步恢复!民营企业既抓防控又保生产!

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陳樂慧首先通報了全市疫情情況:2020年2月27日0-24時,全市無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這已是連續第10天新增病例為零,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出院病例30例。

连续10天零新增,治愈出院率80.36%!儿童预防接种门诊3月2日起逐步恢复!民营企业既抓防控又保生产!

截至2月27日24時,全市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504例,累計死亡1例,累計出院384例(其中重症29例、危重症2例),現有住院病例119例(含重症7例),其中樂清市30例、鹿城區25例、永嘉縣14例、泰順縣11例、瑞安市9例、甌海區8例、龍灣區、平陽縣各6例、文成縣5例、蒼南縣、龍港市各2例、洞頭區1例。

目前,全市共追蹤到密切接觸者14628人,當日解除醫學觀察66人,累計解除醫學觀察13957人,尚有404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

今天,全市又有21例治癒出院,其中市六醫10例,溫醫大附二院6例、溫醫大附一院4例,永嘉縣1例。截至下午4時,全市累計出院405例,治癒出院率已達80.36%。

受疫情影響,我市1月28日暫停了疫情風險較高的部分縣(市、區)預防接種門診服務。連日來,我市疫情防控總體平穩向好,為保障廣大兒童預防接種服務需求,市衛健委決定在確保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從3月2日(下週一)開始,有序引導各地結合實際,逐步恢復兒童預防接種門診服務。現就有關事項作一說明:

健康查驗

接種門診設置導醫服務,落實專人查驗監護人和兒童健康碼。對持綠色健康碼的兒童和監護人予以體溫測量,詢問兒童健康狀況並做好記錄,無異常的予以接種;對持黃色、紅色健康碼的兒童或監護人一律予以勸返。

預約接種

合理安排開診時間,避免人員集聚,每小時接種人數不超過10人。優先考慮乙肝疫苗、超齡不能補種疫苗及當前季節性流行疾病相關疫苗的首針接種對象。

陪護要求

接種過程中,原則上每位接種對象允許1人陪同,預檢、候診、接種、留觀時,人員間隔必須保持1米以上。在接種門診期間全程佩戴口罩,做好個人防護。

新聞發佈會現場,

發佈人還就市民較關心的問題,

回答了記者提問。

连续10天零新增,治愈出院率80.36%!儿童预防接种门诊3月2日起逐步恢复!民营企业既抓防控又保生产!

作為全省重要的產業平臺,浙南產業集聚區在支持企業共渡難關、推進“兩手抓、兩手硬、兩戰贏”方面有哪些具體舉措?

浙南產業集聚區黨工委副書記、常務副主任 黃定恩: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浙南產業集聚區迅速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的決策部署,疫情防控有力有序有效。近期,按照省市“兩手都要硬、兩戰都要贏”的總基調,堅持問題導向,強化精準施策,通過政企聯動,全員發動,推動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抓細、抓實、抓深。

突出政企聯動,全面推動復工復產

一是政府層面,加大幫扶力度。統籌全區疫情防控物資資源,設立了防疫物資調劑平臺,為企業提供不超過7天的應急物資,為首批102家“白名單”企業免費提供30萬元的防疫物資。出臺了“11條”扶持措施,已兌現政策資金969萬,對企業疫情防控綜合保險予以50%補助,對企業集中供熱功能和租賃費用連續補助3個月,對企業達產指標與“畝均論英雄”、星級評定掛鉤。

二是企業層面,鼓勵互助互惠。積極引導企業進行產業優化調整,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比如金帝集團不等不靠改造口罩生產流水線,採取機械加手工方式日夜趕工,達到日產能5000只,在自給自足的基礎上支援其他企業,目前,全區3家口罩生產廠家、日產量25000只,基本保障了全區復工企業的需求。浙江伊利康生物向湖北定點醫院免費提供檢測試劑盒,歐瓏電氣、銀河電子等企業積極投入防疫物資配套生產,美菜公司為全市提供配菜服務,維科生物優先保證轄區企業消毒液需求,8家物流企業保證全市物流暢通,9家餐飲單位推出臨時團餐,體現了浙南產業集聚區企業的社會責任擔當。

突出精準服務,全力保障復工復產

截至2月27日,全區累計企業備案開工3163家,495家規上企業、32家重點外貿企業、7個省市重點項目、30個億元以上投資項目、165家服務業全部開工,圍繞月底產能恢復率75%的目標,管委會班子靠前指揮,帶領10個駐企服務組、1007名駐企服務員,成立攻堅小分隊,圍繞企業復工復產“七大難題”,把幫扶和指導落實到每一天、每個人、每個企業。

一是加大返工招工獎補。3月5日之前,對規上企業的包車費用全額補助,對自行返崗員工按動車二等座以下標準補助;繪製企業員工分佈地圖,向20個省市定向招工,開展網絡招聘、共享員工、“以工招工”“以老帶新”等模式,到市內勞務輸出鄉鎮“上門招工”,利用本地職業技術學院學生頂崗實習,目前,全區返崗員工25612人,新增用工3587人。

二是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建立“開發區風險池基金”“小微企業信貸基金”,與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寧波銀行、上海銀行等金融機構協同配合,對符合條件企業予以財政貼息,幫助重點企業增加銀行授信,緩解疫情帶來的資金壓力,目前,第一批企業新增授信6000萬元,第二批正在申報新增授信企業7家共計金額1.65億元。

三是加強產業鏈上下游聯動。發揮龍頭企業引領作用,3家企業參與杭州海康威視配套生產,長江汽車電子與一汽大眾佛山整車廠聯動,157名技術骨幹直接到浙南產業集聚區協助復工復產。以小微園為中心實行捆綁開工備案,鼓勵上下游聯動生產,對購買本區產品給予5%的價格補助。

四是加強外貿履約風險防控。為美森、匯潤、等企業開具“不可抗力”證明,加大對外貿企業法律援助,對因疫情原因與國外商家發生合同糾紛的,律師費、翻譯費給予100%補助,儘量減少疫情帶來的外貿訂單損失。

突出智慧管控,全員參與復工復產

浙南產業集聚區有外來務工人員20萬人,“三返”人員的有序可控,是復工復產的重要保障。我們圍繞“外防輸入、內防集聚”的目標,實施精密智控,為外來企業員工與就學子女提供良好的居住環境。

一是用好“健康碼”促健康返崗。充分發揮大數據作用,全面實施掃碼核查等“六查聯動”,大數據核查落地重點對象4030人,對企業員工核酸檢測費用人均補助50元,讓企業放心用工。

二是用好“幸福寶”促幸福生活。我們自主開發的“幸福寶”智慧平臺,為開發區員工提供求職、租房、文體、餐飲、通行、政務等應用場景,實現線上大社區“掌上通”。目前,已註冊13.4萬人,並對在“幸福寶”平臺上提供租賃服務的註冊人員人均獎勵100元電子消費券。

三是用好“智能鎖”促智能安居。為出租房安裝“智能鎖”,對智能化備案的出租房每間補助400元,通過房東掃碼備案、租戶憑“健康碼”入住、網格後臺智能管控的方式,實現上班在企業、居住在社區新居民的無縫對接,目前5800人通過系統申報入住。

疫苗接種是很多幼齡兒童家庭非常關注的話題,防疫期間沒能及時接種疫苗的孩子,是否可以補種?推遲接種會不會影響防病效果?

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預防所所長 魏晶嬌:

對於廣大市民,特別是幼齡家長們普遍關注的疫苗接種問題,我和大家作一介紹:

第一,允許延遲接種的疫苗是可以補種的。這裡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首針推遲:

按照國家免疫規劃的程序,每一種疫苗都有起始接種年齡,比如脊髓灰質炎疫苗起始接種年齡是2月齡,百白破疫苗是3月齡,麻腮風疫苗是8月齡,起始時間的意思是當兒童達到這個月齡就可以開始接種該種疫苗,但由於疫情影響,兒童未能在推薦的起始接種月齡接種,這一類安排補種即可。

第二種是多針次疫苗後續針次推遲:

比如乙肝疫苗按照程序是0、1、6月齡接種,1或6月齡的疫苗未能按期接種,只需要補種延遲的針次即可,不需要重新開始全程接種。

推遲疫苗接種不等於無效接種,後續補種依然會達到有效的防病效果。我市兒童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一直維持在較高的水平,形成了比較牢固的群體免疫屏障;

另外疫情期間,防控已經採取了最高級別的隔離、管控和個人防護措施,這同時也有效預防了百日咳、麻疹、流感、水痘等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播,因此無需擔心此類疫苗推遲接種期間會增加疾病的發病風險,大家後續只要及時補種依舊能達到同樣的防病效果。

第二,對年齡有嚴格要求的疫苗,超齡後就不能補種。

這一類疫苗包括五價輪狀疫苗、十三價肺炎疫苗、HPV疫苗等,它是根據年齡段安排接種,因此超齡不能補種。

關於超齡不能補種的疫苗,已接種過的針次對該疾病依然有一定的預防效果。比如十三價肺炎疫苗,接種程序是3+1,即1.5月齡-6月齡接種3針,12-15月齡接種1針,如果6月齡內只接種了1針或2針,保護效果要低於接種3針,但12-15月齡的加強針次依然可以接種,起到預防保護效果。

華峰集團作為一家大型民營企業,在防控疫情防控和有序復工復產方面是怎麼做的?

華峰集團總裁 林建一:

疫情發生後,在各級領導指導幫扶下,隨著相關優惠政策的出臺實施,華峰集團解決了許多防疫及復工復產中遇到的問題,同時也提振了企業克服困難的信心。從2月20日復工至今,華峰集團瑞安基地在建項目工程全部開工,員工到崗率已達88%,設備復工率85%,復產率達86%,當日產量達3000噸以上,復工復產已逐步迴歸常態。

一手抓防控,一手保生產,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不誤。

防疫方面

已採購並儲備口罩29萬個、防護服5000套,能夠滿足近2個月的生產需求。落實集團制定的“疫情應對工作措施”“疫情防控應急預案”“一扇門”管理等工作機制,員工進入廠區、生活小區一律過殺毒地毯,做到全員佩戴口罩,全員測溫消毒,全員健康登記,全面場所消毒。同時堅決把好“五道關”:

一是返崗“審核關”。未經報備及審批,一律不得返程返崗;黃碼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返回的綠碼員工,在未經隔離觀察前,一律不得返崗;紅碼及有咳嗽、發燒等症狀的員工,全部由政府集中隔離觀察,在未經排查前,一律不得返崗。

二是入廠“檢測關”。未佩戴口罩一律不得入廠、體溫不合格一律不得入廠、未出示公司“出入證”的一律不得入廠、健康碼未顯示綠碼的一律不得入廠。

三是在崗“管理關”。控制會議規模、縮短會議時間,減少召開會議,提倡視頻及電話會議;嚴禁員工無事串崗、扎堆交流;推行彈性工作制,按公司、分樓層、錯開時上下班。

四是場所“防控關”。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做好廢棄口罩定點回收;停止使用空調,加強室內通風換氣;推行一人、一桌、分批、盒飯用餐,同時對食堂、電梯等頻繁公共區域實行高密度消毒。

五是把好防疫工作“督查關”。成立疫情防控督查組,分廠區、生活區、外協單位施工現場對疫情防控措施與人員活動規範進行督查,做到不留死角。

復工復產方面

一是返崗管理與崗前培訓抓到位。根據集團開工計劃,在政府組織包車、實行返崗路費補貼等政策扶持下,按地區風險等級,按類別有序組織員工返程返崗,截至今天中午,華峰集團瑞安基地溫州籍以外員工1892人,已返程員工1740人,比例達92%。返崗後,利用海報、橫幅、網站、宣傳欄、工作微信群、微信公眾號等普及防疫知識,開展復工前安全教育、復工復產防護指南與操作技能培訓等,確保復工後生產安全。

二是開工模式與實際產能相協調。目前,華峰集團瑞安基地3大產業園區、5家子公司已全面復工,非常時期,為提高復產及滿足下游用戶需求,各子公司根據實際產能,靈活調整開工模式。比如,華峰新材料公司從四班三倒調整為兩班兩倒,不能返瑞的工藝員通過遠程指導,千方百計支持生產加速,目前當日可生產成品1800噸。

三是上下游市場對接供應及時。及時掌握上下游企業復工復產狀況,制定詳細復產計劃,結合員工返崗實際,調整班次、調整開車負荷。比如,作為滿足防疫物資原料供應的企業,華峰氨綸公司的口罩耳帶原料生產線“火力全開”,確保下游數千家企業的原料供應。同時,為確保產品能儘快送到下游廠家,集團協調各公司營銷及物流系統傾盡全力協調,與時間賽跑,克服了運力短缺等諸多困難,最大程度地為下游廠家解決困難。

市委市政府視頻連線各地:更高標準抓好精密智控、更高質量推進復工復產

溫州傳達學習中央省委有關會議精神: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面勝利

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疫情防控工作:擔負好“強執行”職責,把部署要求落到實處

決戰十天、力奪雙贏!溫州堅決打贏防控阻擊戰、發展主動仗

连续10天零新增,治愈出院率80.36%!儿童预防接种门诊3月2日起逐步恢复!民营企业既抓防控又保生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