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李子柒現象說明了什麼?

承志軒轅


她自己都說了,一開始就是想拍些自己覺得快樂有趣的東西分享給大家,後來覺得可以給自己的淘寶店增加人氣,這也行是她創作的初衷,但也無可厚非,畢竟網絡主播也是需要維持生計,總不能一輩子吃老本吧,況且人家還有奶奶要照顧,至於文化輸出,完全是因為她在創作時候的構思精巧,內容精美,題材新鮮,作品質量上乘,這也是她一步一步努力得來的,普通人很難相信,14歲輟學的女孩子能有這麼多專業技能,不要忘了,人的潛力是可以被激發的,她通過網絡或者朋友那裡學了不少知識與技能,並且能夠很快上手,於是一段段精緻的小視頻出現在我們眼前,這是多麼值得學習與讚賞的奮鬥精神,她的成功具體表現在,對兒時爺爺做廚師時候的菜品的回憶創作,與後期網絡上了解的祖國各地的民族特色菜與家鄉從小吃到大的特色菜,這是歸為飲食類學習與製作,第二就是視頻剪輯,框架構思,聲樂合成,後期製作的調色,一個人等於幹了一個團隊的事,從她早起視頻能看出是一點點進步來的,非常了不起。全是因為她的熱愛與興趣,只要一個人有興趣去做一件事,那麼結果成績也是比傳統的揪著耳朵講課要高效很多。第三點就是,她和她奶奶的互相處鏡讓我們乃至全世界看過這個視頻的人都被深深觸動了,勾起了回憶,誰家沒有父母沒有爺爺奶奶等親人呢,這才是她作品走紅世界的核心,YouTube上播放高的都是有她與奶奶的視頻播放量高,最高的單挑視頻目前達到4100萬次播放量,哪一期我影響最深的是寵物跟著她去撿板栗,回家的路上一條小道,她走前面,兩隻狗狗緊跟著,在後面跟著一隻羊羔,無數老外都被這一幕暖心了,說她像童話世界裡面的公主,然後就是她個人的創意也不斷融入到視頻裡面,比如麵包窖視頻並沒有兩個耳朵的造型,是她臨時起意加進去的,把一個煙囪改成兩個煙囪,還可以當耳朵,就是對原作者作品的昇華,類似還有很多,所以才牛到我們直呼怎麼可能,哈哈哈,太喜歡她了,我也是四川人,為有這樣的老鄉深感自豪與高興。加油哦,老鄉。李子柒!



蔣鶴松


李子柒正是通過她製作的十五分鐘內的美食視頻,傳播中國文化,收穫了數千萬微博粉絲、海外社交平臺百萬訂閱者。李子柒的視頻雖過濾掉了鄉村生活的不適之處,但也傳遞鄉村的美、古香古食和傳統的中國手工工藝的美,更是向外國友人傳播了中國文化,傳遞中國聲音。

她在重新向全世界介紹,被我們忘記的那些中國文化、藝術和智慧。

用遺忘的中國文化,傳達理想化的田園生活

李子柒的作品題材來源於中國人真實、古樸的傳統生活,以中華民族引以為傲的美食文化為主線,圍繞衣食住行四個方面展開。

她的視頻傳達的就是一種理想化的世外桃源生活——她所展現的每個瞬間,都是令人嚮往的田園生活。劈柴,砍竹子,生火做飯,醃鹹鴨蛋,採野花……

她把生活過成了詩,“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就是她視頻中的生活。

她的視頻臺詞不多,幾乎是默片,卻又精準而專注地傳達中華傳統文化中詩意田園的部分,簡直太成功了。

人類始終是城市的過客,心中總藏匿著一個逃避的念想。在城市生活久了的人,對田園山水總是有著莫名的好感,即使沒真正生活過,也對那樣恬靜的生活狀態滿懷嚮往。

人們急於想逃離城市喧囂,迴歸田園生活

城市裡的人總是不願意出門,總是悶在空調房裡,很想到田園鄉村親近自然,呼吸呼吸新鮮空氣,放鬆心情。而在現實中,人們心中那個無法觸及的田園夢,李子柒把它變成現實,並且樂在其中,惹人羨慕。

寄情山水田園之中,李子柒把生活過得如詩如畫。穿自己手工製作的古風服裝,自己製作斧頭砍柴,搭築灶臺,採集花朵製作胭脂,還會自制紙張,縫布鞋,擀麵條等等。那些空有一份田園情懷的都市人,實在想不到在工業城市裡,還存在著這般不食人間煙火的恬靜女孩和她的歸隱生活。

結語:城市人面對生活的壓力,急於逃離城市的喧囂,迴歸田園生活的質樸。我們每天都在為了生活而奔波,快節奏的生活除了忙碌還是忙碌,沒有時間靜下來好好的享受一番,所以越來越嚮往迴歸自然的安逸灑脫。


重慶沒有四季


李子柒的走紅初看是個意外,細想卻是必然。

我很高興看到她能走紅。

李子柒現象說明了至少三點:

1、 學歷不是衡量一個人的唯一標準

李子柒走紅的這個現象是值得欣慰的,因為李子柒學歷很低,而她受到很多人的追捧及肯定,說明我們終於,可以有那麼一點,不把學歷放在第1位了。

昨天我剛讀到一篇文章,有一個孩子,父母分別是高校的畢業生,但是他們的孩子就算報了很多補習班,學習成績仍然上不去,但是這個孩子很乖巧,最後他的媽媽終於認清了現實,她的孩子很好,只是不是讀書的料而已。

如果每個人都可以出生在很好的家庭,加上天賦不錯,必定大概率下能接受很好的教育,但是可惜在咱們國內還是有很多孩子是上不起學的,邊遠山區的孩子,成家的年齡大都會提前,但如果他們都能像李子柒一樣,學無止境,沒有上學,仍能夠約束自己不停地學習,真的很好。

2、 同樣的網紅,有內涵的網紅才能走得更長遠

老實說,我不是很喜歡網紅,李子柒除外,她沒整容,安靜地做事,對奶奶很好。

她和其他只會在鏡頭前擺造型賣萌的網紅真的不一樣,她像一株堅強的小草,哪怕身上壓著石頭,也要奮力向上生長。

很多網紅整容,有不良嗜好,靠著在網上展現美貌就能得到很多的打賞。不好意思,這樣的網紅,總有一天會涼涼。

更可怕的是,很多不太懂事的小孩子,也學著錄視頻,想著長大當網紅,細思極恐呀。

3、 李子柒代表一種中國精神:刻苦耐勞

李子柒走紅之前吃過很多苦,最令人震驚的是她他居然14歲就輟學了,不是她不愛學習,首先,她童年時就沒有了父母,在她才幾歲的時候,就只能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他們也不富裕。

後來爺爺也去世了,她打過很多的的工種,但是這樣的學歷,大家想一下就知道,肯定得不到一些好的工作。

但所幸在李子柒身上我們看到了一種精神,就算沒有辦法接受正統的教育,但是想學什麼都可以拿出毅力去堅持,學會它,像她在視頻之中的拉麵也是學的特別久的,有的視頻李子柒也曾坦言,有些視頻花了整整8個月才做好。

寫在最後,李子柒,未來可期,祝福她!


梁良公子影評


李子柒,一個普通的90後女孩,短短几年的時間,全網粉絲達到3000萬,作品播放累計30多億次,被譽為當今第一網紅,甚至揚名海外,為什麼?

首先,要說的是這種現象,李子柒是當今這種自媒體下最典型的成功案例之一,當今的網絡真的是超級發達,可以說只要你有真才實學,認真的去發揮一下自己的特長,願意付出,你就能在網絡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價值。

其次,說一下李子柒本人,比她漂亮的很多,比她有錢的很多,比她會做飯的很多,比她會炒作的很多,為什麼她紅了。靠的是堅持和認真,李子柒並沒有做什麼很難的事,只是做做飯做做手工一類的,重要的是她把簡單的事情做到了極致,把每一個細節做到了最好,把最美的作品呈現給大家,用心做出來的,我們當然喜歡。

所以,在擁有頭條、抖音、各種直播平臺滿天下的這個網絡時代,只要願意付出,認真去做,我們每個人都能成為李子柒!



泰山海拔1545


李子柒火了說明人類的底層情感彼此相同,視頻中展現出的自信,是一種從容和曠達,它無需金剛怒目的嘶吼,更不需要鋼鐵洪流。







娛樂圈八卦段子手


最近正好寫了一篇關於李子柒的頭條《目前世界上最出名的中國人,90後現象級人物,李子柒》。那麼我再回答一下提問,說說我的淺見。

首先我給李子柒的定義為中國近些年來最成功的中國文化輸出,因為歷史上西方國家總是將中國視為異國情調,對於李子柒視頻裡充滿浪漫的田園風光,符合西方對於中國的想象。他們更願意看到中國如童話般的國度,而不是中國自己過度炫耀的5G,高鐵這樣的工業化語境。

我認為通過質樸生活的“精緻”和“匠心”,把故事說的傳神和到位。也證明了文化不在於高調,而是認真的生活。利用數字媒體向世界表達創造力的新一代象徵,擁有吸引著全球最廣泛受眾的潛力。

很多受眾在觀看後,就像接受了一次心理治療,視頻上所做的所有事都很自然的讓觀眾愛上她,愛上這種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李子柒的國際魅力,恰恰來自於她立足於中國,卻不會被“中國文化”的標籤所捆綁。與其說李子柒震感了世界,不如說中國對外輸入的精緻文化太少。


私享家生活


李子柒的作品具有濃濃的中國風,視頻中的她看起來無所不能:

三月桃花開,她採來釀成桃花酒;

五月琵琶熟,她摘來製成琵琶酥;

還有養蠶、繅絲、刺繡、竹藝、木工等,......

無不具有鮮明的中華傳統文化意象,加之視頻後期製作採用的低沉悠揚的傳統曲風,成功塑造了一種詩意的山居生活情境,正所謂“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這樣的田園牧歌,在中國網友眼中,是陶淵明筆下“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桃花源。而在西方世界的語境中,也恰恰符合梭羅在《瓦爾登湖》中描寫的那種恬淡祥和的意境。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能引發各國網友共鳴的話題。




娛樂音樂播報


想說明的是,牛逼的背後都有你受不了的苦逼

李子柒現在是很紅,她會很多東西,基本上什麼都會,連紙墨筆硯都會做,貌似一切都可以手工製作成功,看她拍的視頻,你覺得好輕鬆,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意,但是你仔細發現,會看到她手指粗糙並且還會有很多傷痕,如果你看過李子柒從初期到現在的視頻,你就會發現,她一開始並不厲害,她是隨著視頻一起成長起來的。

蘭州拉麵做的好,她是跑了好遠才求一個老師傅教的,然後反覆練習,蜀繡也是專門去拜師學了刺繡的技藝,你根本不知道她扎破了多少次手指…

她是從底層爬出來的人,做過服務員,在酒吧工作過,能夠吃苦,而這些經歷成就了她。

李子柒是不是炒作,是不是代表了中國傳統文化輸出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她現在的名氣和地位,是她應得的。

這都是靠她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拼回來的


安山萌萌


提起當前世界網紅李子柒,無不交口稱讚!

通過看視頻瞭解到,李子柒從小沒媽,後來有了繼母,這個後媽對待子柒也不好,後來無奈被爺爺奶奶收養。九歲就能幫爺爺奶奶做家務,幹各種農活,非常能幹,非常能吃苦,非常勤勞,艱苦的生活磨練了她,14歲就出去打工了,看來她也沒讀多少書,打工也吃了不少苦,捱過餓,睡過公園的條椅。從她發的視頻上看,她熱愛農村生活,腳踏實地,自己種菜,犁田,耕種,栽培管理,都是自己親自做,上山砍柴,伐木砍竹,自蓋房屋,擔水劈柴,編筐織簍,簡直就是無所不能!她居然還會造紙,釀酒,做各種美食佳餚,還會做抻面,她簡直就是一個農村百事通的姑娘!她親力親為的園田生活,正是美麗的中國農民田園生活的真實寫照!“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李子柒成為當今世界網紅,她成功了!做為自媒體人,無人能超越她!李子柒的成功,李子柒的事蹟,說明了什麼?那就是:

寶劍鋒從磨勵出

梅花香自苦寒來



昊龍飛天


最近關於李子柒的話題太多太多,讚揚的說她的視頻讓人心靈安寧,非議的說她的農村生活造假做作,國外的盛讚、國內的爭議、央視的點名、人民日報力挺,說實話,作為一箇中國人,當我看到外國網友們的評價時,我的內心是充滿了驕傲與自豪,其實央視點名、人民日報力挺也都是源於李子柒所產生的“文化輸出”的作用。

就像人民日報所說的一樣:“春耕夏種秋收冬藏,一簞食一瓢飲,到底是真實生活或精心演繹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所表達的中式生活之美,在賞心悅目之際讓人願意接近。”我發自真心的認為,不管用了什麼手段和方法,李子柒確確實實做到了:讓世界瞭解中華文化之美,展現了別樣的文化自信。更何況,她的方法與手段沒有違法亂紀、沒有違背道德,更沒有傷害別人。

中華文化綿延五千年至今,它充滿了複雜性、多樣性的魅力,誰也不能定義什麼就是中國的文化,李子柒的視頻也只是展現了中華文化這棵千年老樹的一片葉子,但正是這樣一片葉子,作為一個切入點,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的魅力。

不能否認李子柒為中國在世界樹立的美好形象,甚至於說我們應該感謝李子柒,在這個各民族文化相互激盪的今天,讓世界知道了中國之美。所以有人說:我們需要更多的“李子柒”,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向全世界展示一個既富有獨特的傳統文化內涵,又不斷向現代化前行,豐富、多樣、精彩的中國。

李子柒的勤勞吃苦、自強自立,讓我們看到了被貼上“亡國一代”標籤的90後,很少具備的中華的傳統美德。

“田園風光,羨慕的生活”,一片讚美聲中是人們對於田園生活的嚮往。其實李子柒的桃源生活,重要的並不是它依山傍水,而是她對生活的熱愛和心靈的寧靜。

就像央視所讚的:“沒有熱愛就成不了李子柒,沒有熱愛也看不懂李子柒”,什麼時候、什麼情況我們要看的都不是事情的表面,而是她的存心。

就像《大學》中所言:“誠於中而形於外”,她的視頻正是她心的體現,很多人看到的都是她與世無爭、與人不求的淡然。

在城市的燈紅酒綠中我們很難不做金錢的奴隸、工作的機器、慾望的傀儡,在這樣的生活中,我們迷失了自我,我們拼命營求,卻又不知道我們希求的究竟是什麼。而李子柒讓我們看到的是對生活最純粹的熱愛。

從她的視頻中,看到了遺世而獨立的清幽小屋,看到了心存感恩擺放整齊的蔬菜,看到了堅強不息扛起擔子的身影,看到了略施粉黛的典雅,看到了奶奶拿著雞腿忽的綻開的皺紋。

一個個小細節中,看到的是李子柒對生活的熱愛,對親情的守護,和對美好的嚮往,她的生活她的性情是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的夢,她像仙女又不是仙女,她在凡塵中告訴我們,我們改變不了生活的環境那就改變我們對待生活的態度吧。

最後我想說,只要你有自己的信念,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並且為之努力,平凡的我們在紛擾的世界中也能活出李子柒的模樣。心中充滿光明的人看到的一切都是明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