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今年樓市情況應該不算很好,但是為什麼還沒有看到下跌的現象呢?

職業機械男


疫情還沒結束,房市等同暫停,何談漲跌呢?即使如些,不是也有恆大75折網上賣房嗎?這還不算跌嗎?


billy238


我是一個成都賣房的經紀人,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大家想指望中國的房子大規模降價,其實是不現實的

首先說一下新房,現在開發商拿地的土拍價格屢創新高,這個地拍出來的價格,其實就已經決定了這個房子不可能降下去。

然後開發商還要算一下他的建安成本,還有人工成本,營銷費用,印花稅,和各種隱形費用。

樓面地價計算方式(拿地總價/總建築面積)




成都房產經紀人張某某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首先說下結論,預計總體會小幅下跌調整,但是還未到時間,原因如下:

1、目前大的情況是,房企開發項目,自有資金佔比在30%-40%,剩下融資解決,項目一旦出現長期積壓,財務利息將侵蝕大部分利潤;另外部分房企短期債務還款存在壓力。

2、雖然疫情影響2月房企的銷售,但是目前時間尚短,沒有對大部分房企造成現金流的直接重大影響;

3、2月12日前後,十幾個城市以及個別省份出臺了利好房企的政策,例如延長土地款支付,稅務優惠等,緩解了房地產企業的現金流

4、2月20日降息,普遍認為後續還會降息2-3次,雖然不會直接流入房地產,但是總歸使市場寬鬆一些;

5、大部分房企預期後續會出臺利好買房的政策,例如放開限購,降低首付等等

但是,由於房企是高要求現金流企業,加之拿地需求,預計3-6月會結合政策有一波促銷活動,既成交價格小幅下跌,預計一二線城市調整較小,三四線城市調整較大。

望採納。



米小俠


2020年註定是異常不平凡的一年,疫情突然出現,打亂了各個行業的節奏,也打亂了房地產行業的節奏,更打亂了我們買房人的節奏。

很多朋友認為在這種特殊的時期,今年的樓市情況應該不會很好,但是卻沒有看到下跌的現象?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今年樓市情況應該不算很好的原因,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我們卻看不到下跌的現象呢?

一,是哪些原因造成了,今年的樓市情況應該不算很好?

隨著這一波去庫存過後,大家對樓市的關注就越來越集中。房地產市場的任何風吹草動,似乎都逃不過各路人馬的火眼金睛。

今天的樓市情況特別特殊,受疫情影響,各個城市的成交量可謂是暴跌。

開發商也好,二手房中介門店也好,不得不被迫實行線上賣房,但畢竟房子的金額設計特別大,成交量並沒有太完美的起色。

今年的樓市情況的的確確不算很好,但是原因特別多。像房地產這麼重要的一個行業,它的市場情況不好,往往造成的因素也特別多。

我們今天簡單的歸納一下,看看到底是哪些原因,造成今年的樓市不好的。

第1個原因,受疫情的影響。

相信大家最近的觀點,就是圍繞疫情展開的。畢竟疫情突然出現,給我們房地產行業,給我們買房人的的確確帶來了特別大的一些影響。

我們購房人看到的,就是各個城市的開發商售樓處,以及中介門店不得開店,線下營業。

房地產的成交量也在這期間暴跌,網上買房並不能解決,房子這種涉及金額特別大的商品的一個交易問題。

的確如此,面對房地產市場今年特別的情況,殊成交量暴跌回避不了,很多開發商都面臨著巨大的經濟損失。

受疫情影響房地產行業的情況,在今年表現的也不是特別佳,情況也不是特別的好,這個我們也是有目共睹的。

第2個原因,庫存增加。

房地產市場的庫存增加,並不是因為這一次疫情導致的。疫情畢竟是短暫的,它很快就會被殲滅,我們會摘下口罩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見自己想見的人。

這一輪房地產市場的庫存增加,主要是這一輪漲價導致的。這一輪去庫存房子的價格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線城市的漲幅特別大,二三四線的城市房價更是翻倍。

開發商為了獲得更多的利潤空間,不斷的拿地,不斷的建房宏觀判斷失誤,導致了新房供應量也不少。

去庫存的效果特別明顯,房子都轉移到老百姓手裡,條件好的朋友,或者買房比較激進的朋友,手裡面買了不止一套房。

房子漲價之後,就把自己手裡的房子掛在二手房市場出售,就導致二手房市場的庫存量也急速的增加。

像很多的二線城市二手房的庫存量,從2018年的4萬套掛牌量,增加到了10多萬的掛牌量。無論是新房市場還是二手房市場,庫存量都特別的大,供大於求。

也就是說今年的房地產市場處於供大於求,那麼它的市場情況,銷售情況自然也就不會太好。

第3個原因,購買力在下降,而且嚴重不足。

房子畢竟涉及到的金額特別大,對於絕大部分家庭來說,買房並不容易。

房子可不是材米油鹽醬醋,大部分家庭買房需要花費10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存款積蓄。而且還有好多家庭需要舉全家之力,用盡“6個錢包”,甚至向親朋好友借錢,才能勉強買入自己的一套房子。

可以說這一輪去庫存,已經把大部分家庭的購買力嚴重的消耗掉了,目前對於房地產市場來說購買力嚴重不足。

買了房,大部分的人本身還要還月供,開支都捉襟見肘,哪還有多餘的錢去買房。房地產的市場在沒有了購買力的支撐,自然表現的就不是很好。

第4個原因,棚改政策有了改變,舊城改造不斷推廣。

在2019年之前,很多城市的棚改政策,就是拆遷發錢把你的房子拆遷了,根據城市的賠償標準發錢到老百姓手裡。

老百姓手裡有錢了,看到房子在漲就大膽的去買房,想要獲取更多的收益空間。而且對他們來說,房子也是最安全最穩健的資產,他們也不想把錢存在銀行裡面貶值。

而2019年開始,很多城市的棚改政策發生了改變,不再是拆遷發錢,而是改為拆遷之後使用分房給老百姓。這個時候,老百姓手裡不僅沒有錢了,而且房子多了,哪還有能力去買房。

而且還有好多城市在實行舊城改造,很多以前我們看似有可能拆遷的房子,現在已經開始翻新,不再是拆遷了。

這個時候小區不再拆遷,加裝電梯,提升小區環境,翻新外牆等等。

在這種大趨勢的情況下,房地產市場表現自然也不會太好,畢竟又變相的減少了很多的購買群體。

……

的確如此,今年的樓市情況應該不算很好,這一點我們非常的明確,相信大家也已經看到了。

但是呢,並不絕對是受疫情的影響,疫情的影響畢竟是短暫的。最主要的還是購買力,庫存,以及相關樓市政策的改變造成的。

二,今天的樓市情況應該不算很好,但是為什麼還沒有看到下跌的現象呢?

第一大點已經非常明確,造成今年樓市情況不好的相關原因。

疫情的影響肯定有,但是它是短暫的,很快它就會被殲滅。最主要的還是庫存量的增加,以及購買力的下降造成了。

對於樓市很多朋友的看法非常的單一,非常的片面。他覺得既然樓市的情況不是很好,那就肯定要下跌。

但是,雖然今年的樓市情況不是很好,但是他們去了解的時候,發現房價並沒有下跌的現象。或許這樣的經濟現象,也只有在房地產行業裡面才有。

其實,道理很簡單,在房地產行業,樓市情況的好壞並不會從本質上改變房價的漲跌。

樓市的漲跌還得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土地,長期看人口,這才是最本質的邏輯。

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簡單的把我們沒有看到樓市下跌現象的原因,梳理一下,希望你能夠有一個清楚的認識。

第1個原因,城市化進程遠沒有結束。

我們都知道,我國的城市化進程目標是達到70%。分為三個階段來完成初期階段,中期階段,最後階段。

目前我國的城市化進程正處於中期階段,城市化率只有50%~60%之間。

如果初期階段是在為各個城市奠定基礎,那麼中期階段就是各個城市的基建,各個城市的面貌在不斷改變的時候。

同時在中期階段,我們也看到各個城市在不斷的發展,房價也在快速的上漲。

換句話說,各個城市還在不斷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結束之前房價仍然會繼續上漲,整體的空間非常大。

第2個原因,成本在增加。

從這一輪去庫存之後,各個城市的樓面價幾乎都已經翻倍,現在的樓面價和之前的房價不相上下。

就重慶這座城市來說,以前的樓面均價只有3000元到4000元。而這一輪去庫存之後,尤其是2019年上半年開始,重慶的樓面均價就達到了7000元到8000元。

何況很多核心的板塊,優質的板塊,熱點的板塊,樓面價已經破萬。像攤子口的樓面價達到1.3W+,彈子石板塊樓面價達到1W+,回興板塊樓面價達到1.2W+,中央公園板塊更是屢屢破萬。

樓面價又是建房裡面涉及到最大的一個成本,何況開發商的融資成本,人工成本,設計成本,材料成本等等,其它的成本都在逐年遞增。

還是那句話,麵粉都已經翻倍了,麵粉都已經貴了,麵包還會便宜嗎?在樓市裡面這個道理也是適用的。

樓面價的翻倍,成本的增加,都是在給高房價的一個有力支撐,也是一個未來房價越來越貴的信號。

第3個原因,疫情只能將購房需求延後,並不能將購房需求消滅。

疫情對房地產的影響,就是短期的成交量暴跌,畢竟售樓處和中介門店都不得開店營業,目前處於一個歇業的狀態。

雖然售樓處也好中介,門店也好,都實行了網上賣房,但是呢,並不能解決,房子這種涉及金額特別大商品的交易問題,效果也不是特別的明顯。

但是你需要注意的是,疫情阻止的是購房需求的時間,但這樣的購房需求延後了,但並沒有讓這樣的購房需求消失。

這段時間稍微有一個樓盤進行打折促銷,還是會有很多的朋友去買房,而且在網上諮詢房子的人也越來越多。

更何況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每個人都想擁有的美好,就意味著不僅要在生活質量上去改變,而且要對自己的住房面積,住房環境都進行升級。

即便是農村,很多老百姓也要重新蓋新樓,體驗更好的居住環境。更何況是城裡面,大家的購房需求,仍然非常的旺盛。

有著需求的支撐,房子的價格怎麼可能下跌呢?電視塔的促銷也是特別的有限,並沒有想象當中的下跌。

第4個原因,人民幣在不斷的貶值,房價反而在上漲。

人民幣在不斷的貶值,它的主要表現形式就是我們所說的通貨膨脹。而現階段的通貨膨脹率已經達到了6.8%。

也就是100萬的存款你存到銀行,即便你沒有消費,第2年它的購買力也只有93萬,活脫脫的貶值了7萬。

購買力在下降非常的好理解,同樣的10元錢,在10年,前5年前,現在,以後,它能夠購買到的東西越來越少,這就是通貨膨脹,人民幣貶值帶給老百姓的傷害。

在這期間房價卻一個勁的往上漲,逐年在增加,從1998年成立商品房以來,我國的房價整體都上漲了20倍出頭。

所以,房子反而成了普通老百姓抵禦通貨膨脹的最有利武器,也是他們最穩健最安全的重要資產。

……

的確如此,剛剛過去了一輪去庫存,老百姓的購買力已經下降了,而且二手房的庫存量和新房的庫存量都有所增加,受疫情的影響更是讓今年的樓市情況不是特別的好。

但是,這些情況仍然沒有改變房價上漲的最本質邏輯,在城市化結束之前,成本還在不斷的增加,未來的房價仍然會越來越貴。

因此,我們才看到,雖然今年的樓市情況不是特別好,但是仍然看不到樓市下跌的現象,因為它有著強有力的支撐。

三,小結

總的來說,今年樓市情況不算很好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它並不會改變房子上漲的最基本邏輯。

所以,關於我國的房價走勢,房地產市場。大家應該從最基本的本質問題去認識它,這樣你才能夠了解它,搞懂它,在買房之路上也會更輕鬆一些。

最後,要特別提醒廣大的購房者,買房是一件特別重要的大事,千萬不要受市場情緒的影響,而改變一些最基本的認知。

房價一直在上漲,而且城市化沒有結束之前,房價仍然有增值空間。

越早買不僅投入的成本較低,而且還能提前想用房子帶給我們的一切優勢和資源。

主要的是能夠讓我們快速的擁有自己的重要資產,能夠抵禦噴貨膨脹的同時,才能快速讓我們的人生財富化,資產化。

我是 重慶樓市老司機,十餘年房產投資經驗,熟悉重慶各區房產價值,板塊輪動,購房貸款政策,購房知識,時常還要分享重慶樓市一線動態,我們一起交流,一起成長吧!


重慶地產視野


你好,我是湯民,對於樓市下跌的話題,我認為:

1、在2019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對於房地產行業的規劃—“穩樓市”,所以房價在今後會相對平穩,不會出現暴漲或者暴跌現象。

2、今年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房地產行業遭受了巨大打擊,不得現場售樓、開工進度滯後等,使得傳統春季小陽春的銷售旺季變成今年的冰凍期,對於開發商來講資金斷流,加上高負債還貸壓力,會使得地產行業今年全面受損。

3、面對生存壓力,大量開發商啟動自救模式,比如線上銷售、全國75折、30天無理由退房等等。對於消費者來講是一個好消息,可以有更多選擇機會和競價優惠樓盤。

4、房地產行業重度關聯30個以上行業,對地方經濟的穩定和發展影響大,對金融和社會穩定都有重要影響,介於此,各地國土和規劃局等出臺一系列減負措施,比如央行降息、提前銷售、延緩繳納土地款等,目的就是穩定樓市經濟。

5、全國樓市將會隨著這次疫情,以及城市能力水平出現一城一策的趨勢,不可一概而論。就是有些城市在遭受此次疫情打擊後會下跌跑盤,有些城市反而在本次疫情後升級產品並獲得刺激漲價。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湯民看地產科技


大家好,我是勇談。此次疫情後房地產行業遇到很大的衝擊是必然,包括很多專家學者在內都表示了房價或會迎來一波下行趨勢。不過很多朋友都有一個疑惑“為何如今還是沒有看到房價下跌的跡象?”其實主要是房地產行業沒有恢復正常銷售的原因,這跟股市開市一個道理。藉此機會簡單談談我的觀察。

股市有開市和閉市之說,在“閉市”的時候出現價格波動是不現實的,房價也是如此

大家需要明白房地產行業的一個基本事實是“多數房企還沒有正常交易”,也就是說絕大多數房企如今的掛牌銷售價格還是1月份的;從1月底到目前基本都是屬於“閉市”狀態,這個時候的價格基本都是鎖死的。假如要進行降價,對於多數房企也得等到能夠正常銷售後才行。這也是為何很多朋友看到售房平臺的價格沒有變動的主要原因,幾點觀察:

第一、多數房企沒有“線上銷售”能力,有線上銷售能力的基本都在打折銷售、提前鎖定顧客。大家需要知道幾個數字,全國大約10萬家房企,而我國大約80%的房產交易發生在前500強房企。也就是說我國絕大多數的房企實力本身就不強,你讓他花費幾千萬或者上億做一次促銷,公司恐怕就得破產。而具備線上銷售能力的房企,比如:恆大、萬科等基本都在進行打折銷售(起碼宣傳是這樣)。這也就預示著一旦“開市”多數房企打折促銷是必然。

第二、在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的背景下,哪怕出現下跌也只會是“局部”不是全部。全國房價持續下跌後造成的影響是任何人無法預料的,不僅僅是經濟層面,甚至有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可能性,這是我們無法接受的。所以下跌只會是局部現象,不會是全部,這是由現實情況決定的。

第三、從2019年提出“因城施策”房地產調控後,今年已經排上了用場,讓大家意識到調控的主要目的不是降房價。此次疫情後,全國各地超20個省份已經相繼發佈了房地產維穩政策,包括河南駐馬店、浙商銀行等先後出現了允許首套房首付20%的情況。足以說明這些城市房地產維穩壓力的巨大,大家可以理解為“救市”,其實這也是在救自己,畢竟這些城市的土地財政依賴度都不低。

大家應該有這樣的一個觀念“房價不漲就是跌”,期待明面上的下跌不現實

如果大家仔細回憶2019年的房價走勢的話,其實不少城市的房價是有“暗降”的。尤其是從2019年下半年,房產調控步入融資端調控階段後,房企因為資金壓力開始變相降價促銷了。只不過這種促銷手段並沒有體現在房價上,不過根據我國的通貨膨脹率(大約在5%左右)來看,其實不少城市2019年的房價其實是“暗降”的。幾點愚見:
第一、我國房地產市場調控的基本前提是穩定,無論怎麼調整都是這樣。在我的專欄裡我曾比喻我國房地產行業是一座行進中的“航母”,啟動難要想完全停下來更難(付出的代價太大)。這也是從20年前的房產調控的目的就是為了穩房價,並不是為了降房價。從現階段來看,房產調控的目的還是沒有改變,畢竟一年接近16萬億(2019年我國商品房銷售額為159725億元)的房產銷售額背後撬動的經濟數據很難想象。

第二、一二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只要穩定,基本上全國房地產市場風險就降了很多。大家如果細心的話,應該發現一個事實,但凡進行限購、限售的城市絕大多數集中在一二線。而房產調控政策出臺最多的城市基本也是在一二線為主,這也從側面反映了一個事實“一二線房地產市場穩定,全國的房地產市場就基本穩定”,這句話雖然不是絕對,但是值得大家參考。

綜上,此次疫情造成的影響不僅僅是房地產行業,不過可以肯定是足夠房企“喝一壺”的。對於不少房企來說,疫情過去的幾個月如果不能實現正常銷售,那麼距離真正的“破產”就不遠了。那麼此次地方的所謂“房地產維穩政策”究竟能夠起到多大的效果?大家拭目以待。原創不易未經允許不得隨意轉載,喜歡房產問題的朋友可以訂購勇談的專欄,更多優質內容繼續貢獻中。


勇談房產壹貳叄


整體來看今年的房地產行情的確不容樂觀,房價下行基本上板上釘釘了,對購房者而言是個不錯的買入時機,原因有如下幾點:

1.自2019年開始尤其半年,整個行情處於下探,提現在成交持續萎縮,這一波下探如果不考慮疫情影響估計也還要持續至少6個月;

2.從05年第一次調控開始至今,波峰波谷交替,每一波週期基本都在18-24個月,房價略有起伏,但整體依然持續向上;

3.宏觀經濟一直持續穩定向上,但突發的疫情必將影響今年的經濟發展,而且影響比較大,各行各業都會受到嚴重影響;

4.目前有多個地區出臺所謂的救市政策,個人分析房地產“救市”政策出臺並非就是單一的拯救樓市,而是藉機刺激整體經濟發展;

5.供應量 繼續加大,去庫存壓力巨大,突發疫情嚴重影響一季度甚至二季度的去化;

6.房地產企業為緩解資金壓力努力回籠,預計今年促銷打折會是常態;

7.銀行繼續降息,存款收益進一步降低,資金轉向不動產是不錯的選擇;

降價跑量,加速資金回籠必然是今年房企的營銷常態,任何一波下行或上漲都有一個過程,這個下行的過程基本會提現如下:

1.貨量充足,不再一房難求,而且可選餘地越來越多;

2.各家花式促銷層出不窮,什麼老帶新獎勵,買房送物業費送車位等;

3.二手房掛牌量增大;

4.開發商直接降價,二手房主直接降價;

開發商降價促銷是不得已而為之,誰會白白地讓出利潤呢,就目前市場來看,去售樓處的議價空間肯定比以前要大,再等一等肯定會有直接的降價體現。對於購房者而言不要一味的追底,沒有任何人可以預測的那麼準,有需求的話今年確實是個購房好時機。


談房說地


你好,混跡房地產圈五年的新人來回答

今年樓市不景氣,但房價也不見下跌是因為疫情到現在也不過一個月多點的時間,各大房企雖然在網上叫苦連天,但家裡還是有些餘糧的,還可以再堅持一段時間。

此外陸續有城市放開房產政策,為房產市場提供扶持,維穩房價,這也堅持“住房不炒”的政策,所以到現在各城市房價還沒有下跌的現象。

等再過一段時間,到4-6月份的時候,房企大多到了還銀行貸款的時間,長時間的時候房地產市場無法復工,會讓房企資金鍊更加雪上加霜,這會更有很多的房企降低房價,刺激市場成交以換取現金流。這也正好可以擠壓房地產市場泡沫,讓房價迴歸理性實現房地產經濟軟著陸。

等到這個時候你就會看到各城市房價都陸續下調,但是下降幅度不會很大,在市場可承受範圍之內,這也符合現今房地產政策“住房不炒,維穩房價”。



A信卓地產左江


您理解的下跌是跌到什麼價格呢?估計自己也不知道吧,反正是越低越好,不要錢來一打更好。其實目前房價比頭一兩年已經降了,降幅在百分之二三十吧。如果你打算降到九十年代時期的房價概率是零。只能在夢裡實現了[捂臉]

而且中央的政策也沒說大降房價,穩房價,目前購房政策還是比較嚴格,,如果政策鬆動有可能還會反彈呢!買房趁早!!





阿邱Q房產人


鼠年伊始,就給了我們一個猝不及防的開端,疫情影響了全國經濟,也給疲軟的房地產行業雪上加了霜。但是,作為國民經濟總要地位的房地產,,國家不會坐視不理。進入到2月中旬之後,房地產市場開始出現了新的轉機,①央行發聲:多次宣佈要給予市場充足的流動性,確保市場的資金需求,並且鼓勵銀行下調利率;②人民日報直接發文表示:在2020年LPR利率繼續下調的空間有很大,按照常理而言繼續下行40-50個基點是有很大空間的;③地方回應:超過10個城市開始了新的樓市政策,這些政策都很積極,為的是讓房地產市場走出冷卻期,發揮該有的幫助性作用。

所以,我們不樂觀,但也不悲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