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古詩的平仄的解釋越看越懵,誰能講地通俗易懂?

A隨刃而行


平仄是最簡單的概念了。以普通話為例,陰平陽平字為平聲字,上聲去聲就是仄聲字。之所以很多人看不明白,是因為唐詩宋詞,都是以唐代的官話為語音實際,來劃分平仄的。

今人儘可以按普通話寫作格律詩詞,沒任何問題。而一些對古代漢語、古代文學感興趣、有基礎的,以及一些方言區仍保留古音的,則可以按《平水韻》、《詞林正韻》去寫作,以追求古韻。

但由於古今語音發展、變化,加上詩詞本來就是有聲文學(聲律文學),唐音宋韻已不適宜今人普通話朗誦要求,所以未來一定會被普通話聲律所代替。



萬念一鋒


格律詩的平仄其實一點都不難,難在普通話取消了入聲,入聲屬於仄聲,分散在平聲和屬於仄聲的上聲和去聲了,沒有入聲概念的人就會覺得懵了。如果會說吳語、粵語或者閩南語(湖南話和成都話可能也保留入聲,我不清楚)的人學格律詩會輕鬆很多。有個同事喜歡寫格律詩,不懂入聲,平仄有時候混亂,我說你用家鄉話念呀,過兩天同事高興地告訴我他已經搞清楚了入聲,平仄使用也準確了。


驀然立秋


這個問題沒任何技術和文化含量。全是有些水平低,但又為了裝專業,裝清高的人人故弄玄虛,以顯示她比別人強,比別人專業,比別人會玩詩詞,對聯等搞出來的。

你說怎麼辦?她們要裝你也攔不住。

簡單的說,所謂平仄,就是漢字普通話的讀音而已。第一,二聲為平。第三,四聲為仄。

其實稍一注意便可以,沒什麼實際意義。和八股文一樣,就是個純形式的東西。別太當回事。否則,你就什麼也寫不成了。

著名的老作家王蒙在電視節目上曾講過這樣的事。他孫子讓他幫助寫小學五年級的語文作業,可王蒙一看就傻了,作業中的語法問題,問答題的固定格式,他一個也看不懂,根本幫不上忙,孫子笑話他連小學五年級語文都不懂,還是大作家。王蒙感嘆到,魯迅要是看到中國語文搞到這個程度,能當場氣死。

熟雲,賤人就是矯情。頭條有些人就是這個德行。翻了兩本詩詞,對聯的小冊子,就自覺得自己懂了點東西,特意擺個什麼平平仄仄嚇人來了,大可憐了。肯定是混的什麼都不是,才跑到頭條找感覺來了,你不必再意,一笑而過。對她們多點同情心就好。


貴氣凡夫


本人特別喜愛古體詩詞,從幾歲開始背詩歷廿餘載,也看宋詞,但不甚喜,也在頭條發了幾篇小詩,直到最近才明白有平仄要求。也有詩友提示詩有不符平仄之處,虛心求教改詩卻無下文,或改的面目全非。對平仄不甚懂,不敢妄議。但我覺得詩起源於歌,來自民間,是勞動人民在勞作中體會觀察總結身邊事物的抒情手法,是自發而起,有鮮活的生命力。比如詩經,就是明證。現在讀來,依然唯美。唐人的詩讀來醉人,就在於天馬行空,不拘一格,揮灑寫意。唐後名詩少,不是平仄美字用完,而是形式越來越多,桎梏了手腳。比如宋朱熹,規矩只對別人,名絕後世,也只寫出了半畝方塘一首拿的出手,帝師二程更學高一籌,卻無稱得上好詩的作品。隨便一個唐代詩人完虐之。不是他們沒有學問,而是作為規則的制定者,禁梏別人的同時,自己也已劃地為牢了。再者作詩第一重點的是才氣,心有靈犀一點通,大儒可以學的來,但大詩人卻絕非學來。今天依然如此,那些平仄理論完備的大家拿幾首即合韻律,又中平仄,兼得上口,文意悠長的好詩才是硬道理。古體詩言簡意賅,含蓄悠長,體查入微,拒絕無病呻吟,依然有強大的生命力。我憑自己多年作詩經驗來講,上平下仄,或上仄下平(普通話一,二音調平,三四音調仄)相對即可。至理在於民曰用而不知,簡單即可。

但時代要進步,詩文最重要的是教育,是讓大多數人看的懂,願意學,所以要與時俱進。

貽笑大方。



夕子宛然


有些半瓶醋的“現代“格律人,講起格律平仄頭頭是道,雲來霧去,就象神父唸經,怎能不讓人越看越聽越懵?然而大道至簡,格律平仄並無玄秘可言。通俗講,一首好詩必源於生活,有活的詩魂,有不可磨滅的生命力與不可抗拒的魅力。大忌刻舟求劍,削足適履。明代篆刻家沈影在《印談》一文中說\b: “眼前光景口頭語,便是人間絕妙詞“。再如老杜在《羌村》第三首裡的“群雞正亂叫“,《逼仄行贈畢四曜》裡的“恰有三百青銅錢“,完全就是口頭語,但卻毫無雕鑿,矯情做作,情真感實躍然而出。是故,真正的大詩人都擅長用大白話寫詩,往往一吟便成千古絕唱。

迴歸提問,如何通俗易懂?以餘見,一首詩不必在意什麼格律平仄,只要壓韻無誤,有意境,有情感,有起承轉合,讀起來朗朗上口,平仄自在其中,就是一首好詩。關於此類提問餘應答不下三、五次,19年5月10日在回答了《不懂格律就不要寫詩,你同意這個觀點嗎?》後,有讀者評論說“詩寫好,寫不好不說,但文章寫得絕對好“。餘確實寫有不少習作,為響應讀者,醜媳婦不怕見公婆,藉此提問將幾篇習作一併列下,還望讀者斧正為盼。

黃河壺口瀑布

千里雷鳴峽谷空,

天外黃水蜿蜒行。

一傾壺口萬斛粟,

驚濤托起華夏龍。

香山紅葉

颯颯秋風一夜聲,

日出香山丹頂紅。

青帝何意逆天時,

錯將二月遣其中。

重上華山

鷂子翻身色霽開,

東峰旭日漫緋徊。

拾級蒼龍凌絕頂,

黃河如絲天外來。


雙樵\n


       首先談談什麼是“平仄”,其聲調有何特徵。一般而言,“平”聲字的聲調較為悠長、平直。“仄”聲字的聲調較為短促或富於變化,如升降、頓挫、曲折等。例如:你讀一下“巴、拔、把、罷”就會發現這四字聲調的不同,其前兩字發聲是平直或悠長的,而後兩字是短促和上挑的。前二字為平聲字,後二字就屬仄聲字。

        再談談傳統詩詞為什麼注重平仄。漢字多為一字一音,其發音分屬四種聲調又歸於屬“平仄”兩大類。傳統詩詞是大美的文體,每個句子都須把平仄兩類不同的文字穿插起來使用才能產生“輕重緩急“和”抑揚頓挫”的優美聲音。否則,讀起來拗口而不通順。為了更好的規範用字,古人把這種平仄組合固定下來,形成了“平仄格式”。

        最後再談談“平仄”應用。古漢字聲調分為“平、上、去、入”四聲,《平水韻》把平聲字分為“上平“和”下平”兩部,其中所屬文字都是平聲字。其餘“上、去、入”三聲部,所屬的文字都是仄聲字。現代漢語普通話也有四個聲調,第一聲為陰平聲、第二聲為陽平聲,所屬的文字都是平聲字。第三聲為上聲、第四聲為去聲,所屬文字都是仄聲字。寫詩的時候,按“平仄格式”要求,選用“平仄”文字即可。但須注意,平水韻與中華新韻不能混用。

        以上參考書籍如圖,請多指正。





草木齋主1


古詩的平仄的解釋越看越懵,誰能講地通俗易懂?

古詩的平仄的解釋越看越懵,主要原因還是入聲字在作怪,古代入聲字歸仄聲,但現代漢語簡單化了,把入聲字歸漢語拼音中的一二聲中,搖身一變,由仄音變平音了。但是古代詩詞是無法改變的,這就給閱讀帶來了障礙。解決最佳途徑還是追根求源,迷糊你就查古代平水韻表,那是很全面的,你需要的都可查到,還要查現在漢語字典,看是第幾聲,如果你對漢語讀音掌握的很好,可以不查,否則都要核實為好,畢竟方言太多,讀音差異大,很少有人能準確把握。若按上敘方式去做,一定不會懵。

下面再講下,作詩詞為什麼要平仄相間?大家都聽到過啞巴說話,為什麼那麼難聽費勁呢?難聽是因為他說不成一句話,單調的音節直嚎,要平聲一直平聲,要仄聲一直仄聲。說話費勁是因為天生的生理缺陷,就無法正常說話。所以美感是不同音節變化產生的,永遠在一個調上會讓人生厭。音樂之所以動聽,是把握了美的規律,詩詞依然如此。

詩詞平仄規律基本上是雙聲節變化,是平平仄仄或仄仄平平,也有平平仄仄仄或平平平仄仄,或仄仄仄平平。要避免平平平平或仄仄仄仄的出現。

在韻腳上要避免平平平或仄仄仄的出現,因為這是孤平或孤仄是作詩忌諱的。還有如果是平水韻韻腳,這句中一定要出現一個平字與之相應,不然那也是孤平之忌。平水韻律詩只有平字腳,無仄字腳。其它形式詩詞可以存在。











微詩陽春白雪


平仄本身並不複雜。如果我們使用用新韻寫詩,和普通話的韻母,那是再簡單不過了,一二聲為平聲,三四聲為仄聲。

如果要去賞析並創作平水韻的近體詩,那就有些複雜了。

這主要是因為元朝文化南移,原來的中原古話中的“入聲字”漸漸消失成為南方方言用字。咱們現在通用的普通話是在沒有入聲字的北方語言基礎上發展而來,在唐宋時期歸入仄聲的入聲字現在發音歸入了平、上、去三個音調,按平仄劃分有些進了平聲,有些還留在仄聲。

我們用普通話讀詩,習慣性地就會使用一二聲入平音,三四聲入仄音,但實際上有很多入聲字在唐宋是入仄音的,再加上格律詩固定的平仄格式,就會出現按發音明明不合平仄,可是卻歸入合平仄的近體詩的問題。同樣有些明明今天讀起來平仄是合的,卻被劃入古體詩,造成不了解平仄還好,一瞭解就更混亂的局面。

舉個例子,劉禹錫的《賞牡丹》: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首句“庭前芍藥妖無格”,按照我們今天普通話來定平仄的話,是“平平平仄平平平”。這很明顯就是出律了,格律詩的平仄是要求平仄相間,才會讀起來抑揚頓挫,朗朗上口。可這首詩憑什麼說是近體格律詩中的絕句呢?

因為“芍”、“藥”、“格”三個字都是入聲字,也就是說在古時候是發仄聲的,我們按照入聲字入仄音再排一遍:“平平仄仄平平仄”,這就是典型的首句平起不押韻格式,進而可以推出全詩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中仄仄平平。

其中“國”、“色”、“節”三個字也是入聲字,我們對照一下,合規得不得了,這不是絕句是什麼?

再舉個例子,杜牧的《江南春絕句》: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這個可是標題裡寫了是絕句啊,肯定沒問題是吧?我們用一二聲入平,三四聲入仄把平仄標出來:

中仄平平仄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首句押韻格式。是不是很合?但是仔細看,就會發現第四句第五字“煙”出律了。作為唐朝著名詩人“小李杜”,怎麼可能會犯這種錯誤?

因為這是拗救。真正的出律在前面那一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其中“百”、“八”、“時”三個字是入聲字,“百”字正處仄音位置,沒有問題,而“八”、“十”兩個字卻處在平音位,實際上平仄為“平平仄仄仄仄仄”。雖然我們按今天的讀音來讀是發平聲的,但是作為唐朝近體格律詩來說,是出律的。而杜牧很顯然不願意修改這個句子,就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采取了對句拗救。

正因為我們不知道入聲字,所以不知道第三句出律,也更不知道第四句的“煙”字出律其實是為了拗救上一句。

這就是平仄格律讓人懵逼的原因。

如果我們學好了平水韻,區分清楚入聲字,四大平仄基本格式(仄起不押韻,仄起押韻,平起不押韻,平起押韻)瞭解明白,那麼格律詩也並不是很難。

瞭解之後,就能更好地賞析唐宋近體古詩。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評論。


梧桐樹邊羽


我用最俗的方告訴你。

有很多成語或俗語,比如水火交融,陰陽感應,黑白相間,男耕女織,顯然,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只有這兩方面合在一起才叫平衡。

比如有兩個漢字:凸,凹,凸,凹合起來就是一個完整方形。

比如太陰圖案陰陽魚,陰魚和陽魚要合在一起,就是一個圓。

比如螺栓與螺母,這種例子很多。

平仄,就是這種規則在音律上的體現,所謂音律,最簡單的解釋就是讓你的詩歌讀起來特別特別有節奏感,並且在沒有配樂的情況上,依然好聽到爆!

我們經常形容一個人好聽的朗讀叫“抑揚頓挫”,頓挫就是節奏感,而抑揚就是產生節奏的前提,而抑場,與天地,陰陽,水火,男女,凸凹都一樣,表示兩個相反性質的事物放在一起,形成平衡。

以漢字發音而論,有兩大類

一是平聲,即一聲和二聲,等同於前面所說的天,陽,火,男,凸,揚。

二是仄聲,即三聲和四聲,等同於前面所說的地,陽,水,女,凹,抑

所以,只平聲和仄聲結合在一起,才能產生節奏感。

一般都是按兩個平仄相同的字算一個小組合來計算,比如平平,比如仄仄,到了第三個字一般情況下都是要換到對面去的,比如平平仄仄,比如仄仄平平。

如果多於五個字,還是按這個道理,過了偶數之後,就得切換到對面上去,比如平平仄仄平,比如仄仄平平仄仄平,比如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以此順延。也就是說,不管你這個句子是多長,第二,四,六,八,十,按順序一定是相對的,第二個字要是仄,第四個肯定是平,然後第六就是仄,第八個就是平。

但實際過程中沒有這和嚴格,有一個特別通俗的規則就是,“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這是什麼意思呢?

剛才所說,相鄰的兩個偶數位置的平仄必須相反,這個是因定的,所以叫“分明”,而奇數位置的字(如果最後一個字是韻角除外)是可以是平聲也可以仄聲,所以叫“不論”通常在格律中用“中”來表示。即中平中仄平(因為最後那一個字是韻腳),或者是(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中括號裡的字的發音就是可平可仄。

所以,平仄相間貫穿了整個文化圈,比如那些形容風景的成語,帶有典故的成語,花好月圓,山清水秀,張牙舞瓜,雞鳴狗盜,清風明月,三人成虎,鼠目寸光,腦滿腸肥,窮水惡水,杏眼桃腮,眉清目秀,還有俗語,此地無銀三百兩,常在河邊站,日久見人心,量小非君子,你看來看去,都是“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

顯然,常規的古詩要麼是五字,要麼是七字,以五個字而論,滿打滿算就四種組合。比如第二個字(二四六分明嘛)是平聲開頭的,那麼尾字有兩個選擇,要麼是平聲,要麼是仄聲。即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只有這兩種了。

如果第二個字是仄聲,最後的尾字也有兩個選擇,要麼平,要麼仄。就是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如果是七個字,在原有的前面加上兩個字就可以,原有是仄仄,前面就加平平,原有是平平,前面就加仄仄。

除了最後一個字做為韻腳因此不能計算以外,

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地組合下去。

如果這個我說明白了,剩下的進階自己就可以看了。畢竟還有三平仄,拗救之類的東東。


亦有所思


學習古體詩詞是要下功夫的,不靠此生活的,學一點懂一點就行了。關於平仄先要學會標準普通話發音,聲調,有時還要查字典。還要學習修辭,語法,邏輯。你具備了一定的文字功底後再去學習寫作就容易多了。關鍵時如今有多少人捨得下功夫去研究它?再說現代詩發展很快,受眾較多,作者更多。毛主席說"古為今用"提倡寫現代詩。時下確有不少優秀的現代詩。熱衷於學現代詩的人不少。相反,熟讀古詩詞潛心研究者很少。大學裡讀理工科的學生遠遠多於學中文的。文科生就業面不廣,有多少爬格子的大學生找到如意的工作?有些中老年人寫點律詩或絕句也是寫作業練練筆而已,不圖成名。年輕人想學習寫古體詩不妨從律詩絕句開始。畢競容易一些。好了,贅述幾句未必到位。我也在學習過程中,恭請專家指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