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萬曆十五年》中為什麼說武宗是諡號?

代貞


萬曆皇帝朱翊鈞主政的四十八年確實是明朝的轉折點。

大明之衰敗,始於正德、嘉靖,而到萬曆朝可以說有亡明之兆了。萬曆皇帝在位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最久的一位皇帝,可就是這樣長命的一位皇帝,卻沒有為大明江山留下豐厚的政治遺產,恰恰相反遺毒最深。

萬曆登極前十年,由於萬曆年幼,張居正輔國,萬曆及太后對張也是信任有加,鼎力支持,國家大事悉數出於張。“帝賚忠良”的張居正也不負重託,即成就了他一代名相的美名,也成就了萬曆之初的政績:武備有力(劉顯、戚繼光、凌雲翼、李成梁、張佳允等)、吏治嚴厲、政治清明、社會安定。

可這樣的日子只有十年,到萬曆十年的時候張死了,萬曆皇帝就對張居正進行了徹底的清算,萬曆十一年褫奪了張的一切榮譽,削去上柱國、太師的稱號以及諡號文忠,奪取所賜璽書、四代誥命,將張的罪狀昭告天下:當開棺戮屍,姑且免之。萬曆十二年抄了張居正的家,搜出來黃金兩萬兩,白銀十幾萬兩,其子孫兒女餓死、殘死,戍邊而亡的不計其數。張也落得一個明於治國昧於治身的惡名。

萬曆

張的倒臺標誌著萬曆皇帝親持國柄的開始,但萬曆帝並沒有勵精圖治,從此萬曆開始了親小人遠賢臣的醉夢時代:怠於臨朝,勇於斂財,不郊不廟不朝三十多年,與外庭隔絕,宦官重用,多為礦使稅使到處斂財,為禍人間。吏治混亂,封疆大吏、中樞首腦、六部大臣常常幾年都空缺,也不補充任命;有罪的官吏也不追究,該退休的官吏也不讓走,甚至於有院部大臣直接掛印走人。庸人秉政,百官多曠其職,邊患也越來越嚴重,朝廷卻不以為意,萬曆十一年清太祖用兵塞外,開始蠶食周邊,經過三十餘年,到萬曆四十六年,清太祖起兵攻佔遼、沈,朝中才重視邊患,方才加強武備,就開始徵兵徵餉,“遼餉”一徵,加上自然災害、官吏貪腐,使老百姓更加民困財盡,天下騷動使然,很多人開始鋌而走險,去做土匪,之後朝廷為了對付民變又加徵“剿餉”,明之三大餉(遼餉、剿餉、練餉)可以說是朝廷自掘與人民的開始,外不能打敗建州,內不能安撫百姓,朝廷內外交困,可以說明之亡已經無可挽回。所以,萬曆朝是明代的轉折點。


無知公子


不請自來

我先糾正你一下,這個武宗並不是諡號,而是廟號。明武宗的諡號應該是“承天達道英肅睿哲昭德顯功弘文思孝毅皇帝”,可以簡稱孝毅皇帝,或者明毅帝。

首先,古代任何事只要扯上皇家就會比較繁瑣,皇帝的稱呼同樣如此,有諡號,廟號,年號等等之分。

諡號是指人死後後人根據他的生平進行的一個稱號,一些在朝堂或社會上地位比較高的人物,去世後朝廷都會給這個人做一個稱號,來評價這個人的一生。這就是諡號,自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秦始皇認為後人評價先人,大臣評價皇帝,兒子評價父親是大逆不道的行為,就下令禁止臣議君,子議父,並且廢除諡號,但是後來漢朝建立後,將這個制度調整了一下,下令只有生前封侯者才能得到諡號,於是諡號又開始興起了。例如漢文帝、漢武帝、漢獻帝等等都是諡號。

而廟號則是朝廷為了祭祀有極大貢獻的先帝追奉的,表達後世帝王永遠將先帝奉為榜樣,並且立廟祭祀永遠不會忘記。在漢朝時期,廟號的設立極為慎重,只有寥寥幾位擁有大功德的帝王被立廟祭祀,例如漢太祖劉邦(諡號漢高帝)、漢太宗劉恆(諡號漢文帝)、漢世宗劉徹(諡號漢武帝)等等幾位擁有廟號,但自從魏晉南北朝之後廟號氾濫,只要是帝王就會有廟號,而且自唐朝之後的皇帝諡號太長,於是後人稱呼唐朝之後的帝王往往以廟號為主,例如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等人,不再稱呼他們的諡號。例如唐太宗諡號是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這個諡號稱呼起來太費勁,於是便稱呼他的廟號唐太宗。

年號則是明清時期皇帝大多一世一元,後人為了便於稱呼,大多直接稱呼他們的年號,例如洪武、永樂、康熙、光緒等年號。明清時期已經到達封建王朝頂峰,大部分制度已經完善,由於諡號比較長,後人提起先帝來一般都是以年號或廟號為主。

而且朱厚照的諡號其實是屬於一個美諡。

致果殺敵曰毅;強而能斷曰毅;勇而近仁曰毅;善行不怠曰毅;溫仁忠厚曰毅;能紀國善曰毅;英明有執曰毅;經德不回曰毅;致果克敵曰毅。 ——《諡法》

不過自唐之後的諡號完全氾濫,和公正評價一點關係都沒有,基本上只要是個皇帝都會給個美諡,最差也是個平諡,惡諡自唐朝後基本就沒有了,例如唐朝之前的隋煬帝,這個煬是個十足的惡諡。

好內遠禮曰煬;去禮遠眾曰煬;好內怠政曰煬;肆行勞神曰煬;去禮遠正曰煬;逆天虐民曰煬——《諡法》

而唐朝之後的亡國之君,比如光緒皇帝,居然得到了一個景的諡號,十足的美諡,真是不知道光緒哪裡能夠配得上這麼一個美諡。

由義而濟曰景;耆意大慮曰景;布義行剛曰景;致志大圖曰景;繇義而成曰景;德行可仰曰景;法義而齊曰景;明照旁周曰景 ——《諡法》

至於為何萬曆十五年中錯把武宗當做諡號,這個可能是您看錯了,黃老師應該不可能犯這麼低級的錯誤。


我是歷史原創作者叫我李白把丶,如果您也對歷史有興趣可以關注我,我們一起探討哦。


叫我李白把丶


你記住,不管某某祖,某某宗,都是廟號。所以武宗肯定是廟號而不是諡號。

而且唐朝以後的皇帝諡號都又長又拗口,你這是明朝的皇帝,諡號起碼得N個字(N至少至少大於2)

諡號的選字嚴格參照諡法,有固定涵義。而廟號的選字並不參照諡法,但是也有褒貶之意。太祖、高祖開國立業,世祖、太宗發揚光大,世宗、高宗等為守成君主的美號,仁宗、宣宗、聖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明君賢主,中宗、憲宗都是中興之主。另外,哲宗、興宗等都是有所作為的好皇帝。神宗、英宗功業不足,德宗、寧宗過於懦弱,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虛,文宗、武宗名褒實貶,穆宗、敬宗功過相當,光宗、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為亡國之君。你這個武宗廟號就是名褒實貶。




仲山父


明武宗朱厚照是明朝第十位皇帝。在位期間年號“正德”,諡號“承天達道英肅睿哲昭德顯功弘文思孝毅皇帝”。武宗是其廟號,而非諡號。至於你說《萬曆十五年》中說武宗是諡號,可能是你記錯了。

如果是真這樣寫了。可能是因為唐以前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廟號,但都有諡號,且均為一字或兩字,所以以諡號代稱。至唐以後不斷增加字數,多的有幾十個字,稱呼起來非常麻煩。且唐以後每個皇帝都有廟號,故多以廟號代稱。“武宗”帶“宗”這個字,是廟號無疑,但“武”卻是諡法的詞彙。克定禍亂曰“武”,明武宗在位期間,平定了寧王之亂,雖然主要不是他的功勞,但是是在他在位期間,所以要算在他頭上。其實唐以後廟號兼有諡號的功能。至唐以後皇帝的諡號,都比較長,且全是溢美之詞,失去了諡號原有的意義。所以在廟號上加上諡號的字,也是一種變通,等於把廟號當諡號用了。所以黃仁宇老先生說這個是諡號也有一定道理,但確實有欠嚴謹了。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猜測。




小健侃古今


諡號是對死去的帝妃、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蹟進行評定後,給予或褒或貶或同情的稱號。

“荒淫無道”明武宗朱厚照憑什麼享有“武”的諡號?

不管是成祖的北伐還是後來英宗的土木堡之變,軍事行動上的輸贏帶給文人集團都只能是損失。再加上此時這些被朱熹和儒家忽悠的只知道六經勤向窗前讀的職業書生們本身沒有半點軍事能力可言,所以極力避免打仗是所有文官集團心照不宣的共識。由此武宗也自然成了眾矢之地。從朱厚照不明不白落水而死,到江彬被殺,完全斷絕了明朝皇帝用武力保衛自己和威懾文臣的可能性,這也是皇帝對付廷臣的最大砝碼。最後只能靠太監的東西廠,在輿論上完全被文官或者說官僚系統壓制,皇權也一直被官僚體系壓制。

後人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的武宗,卻很難看到一個完整的武宗。其實,明代自英宗以來,國勢漸弱,如果武宗能夠兢兢業業,盡心盡力,完全有可能做一代明君而成為中興之主,功垂史冊;但他恣意妄為的行徑卻為後人所訾議。




愛來不來


明武宗的武宗很明顯就是廟號,他的諡號是“承天達道英肅睿哲昭德顯功弘文思孝毅皇帝”,古代皇帝的稱呼凡是有祖宗兩個字的統統都是廟號。

廟號在唐宋之前一直是一種十分珍貴的東西,只有十分有作為的皇帝才有廟號,遵循“祖有功,宗有德”的原則,而諡號統常含有對去世皇帝一生的褒貶。以西漢為例,劉邦的廟號就是“太祖”,諡號就是“高”,“高”的含義按諡法就是“德覆萬物曰高、功德盛大曰高、覆幬同天曰高”,是一個評價非常高的諡號,而劉邦的孫子漢景帝劉啟平定七國之亂,卻連廟號也沒有,可見廟號的珍貴。

而自唐宋以後,諡號從原來的一到二個字變得越來越長,而且都是些拍馬屁的諡號,以前的貶義諡號基本上就沒了,就算是昏君,諡號也都是如何的英明神武。另外在以前很珍貴的廟號也用濫了,隨便一個皇帝都是什麼祖什麼宗,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稱呼唐宋前的皇帝普遍是諡號為某某帝,而唐宋以後普遍是廟號某某祖,某某宗的原因,因為諡號太長了。

如果您看《萬曆十五年》沒看錯或者記錯的話,那麼應該就是作者或者印刷者的過失導致的這種低級錯誤。


百勝軍節度使


武宗本就是朱厚照之廟號。至於《萬曆十五年》說是諡號,應該是覺得朱厚照配不上“武”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