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為什麼同學群裡越來越沒人說話?

溫柔的月牙


美好一天很高興能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以下我為大家分享,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與想法,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幫助,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我認為剛開始建同學群,大部分同學是幾年十幾年甚至更久沒見過了。剛進群裡,我是有一股興奮勁,一種親切感的。畢竟小時候的美好回憶有很多的。本著這幾點一進去,見到誰都是和誰聊美美的回憶。但是畢竟不在一起好多年了。可聊的話題並不多(有經常聯繫的當然就不一樣,彼此是朋友。)。聊著聊著就沒話了。

再一點是當時建群的同學,基本上都是混的不錯的同學。所以說不論是建群還是同學聚會,這裡面肯定是有功利性的。說不好聽的能相互用到的,彼此的建設性就高很多,話題就多,相應的話題轉的了別的方面(也就會私下聊天)。我們彼此不對等的條件,有不被人所用的條件,聯繫自然就少。

沒有錢沒有勢的人,這部分人不敢說話也不想說話,他們說話不硬氣,怕受到打擊。也是往往自卑心比較強的人。忙碌的人,這部分人整天忙碌著怎麼去過好生活,壓根就沒有時間聊天。在為每天的菜、米、油鹽、醬、醋而奔波。有錢人,他們我也就不說什麼了,說難聽一點的就是狗眼看人低的一類。

個人感覺同學聚會的功利性太大了,沒多大意思。相應微信群也是這樣的一種體現吧。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飛揚鞋業


我是從農村走出來縣城居民,高中在社中上的,當時一個公社的學生集中在一起,同屆八個班,人數得400多人。 去年有人建了個高 中 同 學 群。

建群的群主是一個開加油站的男同學,人很熱情,長的儀表堂堂,開了三四個加油站,財大氣粗,聯繫面廣。自己本身是私營業主,由於在縣裡經營規模大,加上人也熱情,好朋為友,善於結交,被選為石油協會會長。人長得英俊灑脫,又深得女同學的青睞。所以他把進了城的高中同學和個別駐村富裕戶湊在一起,大概有百十來人,成為高中同學群。八個班的個別人,集在一群,相互根本不認識。

剛建群時,大家踴躍發言,作為群主他還表示歡迎,鼓勵大家交流情況。一些女同學熱情高漲,每天早晚問好,猜謎語,開玩笑,逗悶子。唱歌好的獻歌,唱戲好的現演,大家叫好的,獻花的,好不熱鬧。也有的捉對交流,無非家長裡短,這麼多年在哪發財,聊到深處相互恭唯。還有曬照片的別人誇讚年輕漂亮,發孫輩照片別人也誇好。

隨著時間推移,熱鬧勁逐漸降溫。一些女同學每天早晚祝安,群主轉發一些見聞,間或曬些旅遊照片,開始還有個別回應。後來群主發了個去尼泊爾受騙的貼孑,大罵這個國家是流氓國家,奉勸別人不要去該國旅遊。他義憤填鷹得發洩一通,可一個回應的都沒有,不知大家怎麼想的。

現在群裡只有一兩個女生髮早安晚安,也沒人回應。群主斷斷續續轉發一些外地見聞,國家政策新動向什麼的,也沒人回應。個別找人尋人求電話的,尋到誰回應一下。近一個月有個男同學,搞標題黨“某男某女怎麼樣”,“菠菜葉和菠菜梗混著炒有毒”,打開一看,賣保險的,令人啼笑皆非!

唉,不關心這個群了,存著吧!萬一哪天找某同學有事呢!反正吃飯喝酒不可能,這事都是私下聯繫!


李風辰


同學群的通病都是從開始個個熱情滿滿久別重逢互問近況到後來一天到晚靜悄悄成了啞巴群,難道大家都是信奉‘群處守住嘴’的原因嗎?沒錯說著說著沒話的就是同學。

我的初中同學群我被拉進去幾個月就退了,因為我比較高調外向,群裡老喜歡高談闊論,看到好文章或者搞笑視頻喜歡同學群裡分享,開始還偶爾有一兩個同學回應下,後來是半點動靜都沒有,幾十個人到底看沒看?我難免失落,還後悔還擔心他們會不會以為我沒事幹無聊,過後又一次接一次忍不住的分享,慢慢覺得像小丑演獨角戲,既然分開那麼久的同學,群裡又不聊天,談何聯絡感情,建個群看名字的嗎?沒意思就退了。同學群不代表同學情!



笑口常開小英子


前年國慶節,從深圳回故鄉,路上太阻,後來在一家服務處休息,看到一個初中同學,我們寒聊了幾句就加了微信,他很快就把我拉進了同學群裡,我感到好高興,看到那些和我一起讀書的同學們。

三十年前,我們在一個屋同坐同立讀一本書,同學同習,聆聽同一個聲音難忘老師們辛勤培育。

三十年前,那個時侯天總是很藍,日子過得太慢,男女同學有別,很少講一句話,上課總是偷偷地看小人書,被老師抓到罰站,寫保證書,女同學上課總是偷偷地拿出鏡子照照自己,有時上課講話,班主任看到了,放學時把你留半個小時……這一切的一切留在每個同學的腦海裡。

轉眼就要畢業了,大家知道以後各奔東西,那時的升學率很低的,一個班大概只有五六個能考上高中或職中。

那時廣東開發不久,工廠也很少,女同學容易進工廠,男同學一般的呆在建築工地或菜場。

進了同學群后,和這些同學都是一個鄉的,大多數同學都是畢業後再也沒有見面和聯繫過,一下子看到這麼多同學,好高興,後來,也就知道了很多,大多數同學已成了老闆或老闆娘了。

剛開始,同學群還是很熱鬧的,一個個出來說幾句,憶憶舊,偶爾來個視頻聊天,久而久之,群裡開始冷靜了,只有幾個同學每天早上發了“早上好”的表情了。偶爾大家出來聚一聚,拍幾張照片發到群裡,也就是說群和同學們在一起,雖然群裡冷靜了,但同學們各有各的事做,每年能見見面,聚一聚,還是很好的。

同學群雖然冷靜了,但同學們都有一顆純潔的心,這顆心就像當初我們在同一個教室讀書一樣,從不爭吵,互相謙讓,我們的友誼比水晶還要透明。








龍牙百合58360286


為什麼同學群裡越來越沒人說話?

  1. 幾十過去了,大家都長大結婚生子了。早已經物是人非,經歷不同、月薪不同、圈子不同,自然就沒有話題。
  2. 大家再也不是當年那個無知又懵懂的年紀了,都是成年人了,成年人交往都夾著著功利心。
  3. 現在是以私聊為主,能聊到一起的都加了好友,人傢俬底下悄悄聊。

我剛開始進初中群的時候,群裡熱鬧得很,有說不完的話。

群裡熱鬧了三天,慢慢地越來越少同學說話了。因此中途我也退群過兩次。在我心裡同學情誼是比較珍貴的,我就喜歡看群裡的同學們打打鬧鬧,好似回到了童年一樣,在兩個月前我又想看了,所以主動要求再進群。

可是進去兩個星期都沒有同學怎麼說話,有聊天的也是那幾個有錢人在聊天,要嘛就是那幾個閒人發遊戲廣告。大部分人只有搶紅包的時候才會出現。

剛開始大家都說同學情就像親兄弟姐妹情,應該珍惜,我好感動。

現在的同學情變質了,攀比心太重了,一個個眼光再也不是以前的同學情了,只能說是貧富的對比,你真的有事了,不見得有幾個人幫助你。

我認為同學之間根本就沒有什麼情,連屁都不放一個,哪裡來的情?同學群大多都是熟悉的陌生人而已,要不是顯示群名稱,連名字都想不起,只有忘不了的初戀,只有調侃和挖苦。

我覺得他她們太陌生了,真的太沒意思了。寫完這個回答我就去把同學群退了,留著群佔手機內存、浪費我流量,發誓再也不進同學群了。


土豆哥哥辣椒弟弟


我一直在外務工,去年回家置個房子,想不到賣裝飾材料的女老闆,竟是當年的同學。

通過她加了高中同學群,群主是電視臺的一般工作人員,當年也是個俏模樣。


我興趣濃呀,心情激動、極度興奮。

群裡“鞭炮齊鳴、掌聲雷動”的歡迎我。當天晚上我凌晨才睡覺,一直都在與同學們互動。

有的女同學主動向我問好,有的男同學問我的眼下狀況,我都一一的回應他們,有時候也吹點牛,讓自己的臉上有點光彩。

一個星期之內我們都在一起湊熱鬧,之後的日子裡,大家的情況彼此都清楚了,沒有什麼特別有出息的人,有一個北京“部委”上班的人都沒有加入這個群。

群裡唯一有出息的是一個磚場老闆,牛皮哄哄的,你找他說話不理不睬,但他又經常發一些在酒店吃飯、名山大川旅遊的相片。

每每有這樣的相片出現,那些女同學便一擁而上,說一些恭維、甜蜜的話,有的還放聲歌唱,故意把聲音弄得嬌滴滴的、萌萌噠。

我有時候也想嫵媚的女人,想找個人抱抱、說說知心話。但我的那些女同學都年近半百,以前又沒有什麼交往,提不起我的興趣來。而她們卻不能正確的定位自己,居然還嫌貧愛富,與我們說話居高臨下。她們看見有錢人後卻又認為自己很有姿色,恨不得脫光衣服才肯罷休。

你說心裡還有個滋味嗎?噁心死了。

我漸漸就不說話了,現在已經退群一個多月了。


張望鹽井


同學群是近十年在手機微信,流行後,生出的時代產物,現在只要讀過書的人基本上都有同學群。群主一般都是班長,副班長在學校成績好,後來在社會上有點地位的人,不然誰有那大的號召力呢?我被朋友所邀參加了一箇中學群。剛開始,有同學就誤會我在醫院工作,但我只是一個小扛工的,搞得人很尷尬。後來得知同學許多人工作都是高大上,因為有自卑心理,也就不大講話,基本默默關注。後來同學群組織了幾次活動,男男女女在景點旅遊,唱歌,跳舞。但我等打工的人難以請兩三天假,為此被同學,班長責怪,在手機上看到同學的照片,也是和小時候的樣子掛不上鉤。小時的追風少年都面目全非,女同學還好。遊玩費用也是AA制,玩幾天,費用不少,我同學夫妻二人也是同學,如果兩個去,是一千大元。所以經濟不好的同學也只能選擇不去。我覺得同學的情誼只記在心裡就好了,如果成了人生的負擔就沒什麼意義了。如果同學聚在一起炫富,比排場更沒有必要。因為沒有參加活動,在群裡沒話講,然後就退群了,估計大多數人會選擇和我一樣吧。




輕淺墨然


我們同學群是我拉起來的,到如今已經三年多了,一開始大家都很熱情,聊天很熱鬧,第一次聚基本上的同學都參加,在我的建議下,把AA制餐費結餘的錢,買禮物去慰問二個條件不好的同學。可隨著時間的流逝,每個人的生活層次都不同,後來很少有聲音了,只有就幾個相處好的說話了,最後我們就自己另外再建了個10多人的小群,現在就我們這些老同學經常爬爬山,聚聚餐,打打麻將,那樣挺好[微笑]


3301168388


我的同學群現在就是擺設。轉眼間就畢業將近二十年了。我們畢業時,還沒有普及手機,條件好一點的同學有個Bp機,像我這樣的就只能給大家留個地址,用寫信來聯繫了。

幾年後,有同學建了QQ群,大家互相通知,大部分同學都進群了,群裡也是好熱鬧,大家一有時間就在裡聊天。

幾年後,為了生活,大家的空閒時間就不統一了,有人在群裡說話,半天了才有人回話,因為大家都忙。只有逢年過節的節假日,大家才活躍起來。

再幾年後,在群裡,你想和誰聊天,你要艾特他,要不就沒人接話。

我想可能要以下原因:

1.大家都在為生活奮鬥,空閒時間上就比較少了。群裡說話就少了。

2.大家長時間不聯繫,都陌生了。不知道說什麼。

3.大家都工作不同領域,相同話題少了。不知道從何說起。

4.地位不同了,有人混的好,有人混的不好,混的不好的不願意在群裡說話了,有點自卑。

5.其他的原因。

以上是我個人的觀點,歡迎大家補充。





冀南小葉


我曾加入了中學的同學群。年少時幼稚,自主觀點少,談話容易互相包容,關係較好,畢業幾十年後再建群新鮮興奮有說不完的話,也積極參與同學集會,想了解同學的過去今生。隨著一次次的相聚與群聊,發現許多同學己有自己的固執觀點,有愛國的也有崇洋媚外的,真是話不投機半句多,逐步就不想再群內多說了。見過幾次面也覺得沒少時可親可愛了,因而不說話的退群的就出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