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MIT科學家用病毒製造鋰電池、探測癌細胞……

每日疫情動態

MIT科學家用病毒製造鋰電池、探測癌細胞……

除了害人生病,病毒還可以用來造電池?

你沒有看錯。其實科學家早就在研究這件事,把病毒作為生物材料能幹點啥。

除了製作電池,他們還研究了用病毒追蹤癌細胞、製造觸摸屏元件、製造化學氣體……

科學家有個夢想:有一天,能駕駛病毒驅動的汽車。

病毒電池

大自然本身可以創造納米級的材料,像堅硬的鮑魚殼。用基因層次控制的蛋白質,構建出精妙的結構。

這讓MIT的生物工程學教授Angela Belcher深深著迷。如果讓電池這樣的非生物結構,擁有基因控制能力,會怎樣呢?

MIT科學家用病毒製造鋰電池、探測癌細胞……

△Angela Belcher MIT生物工程系系主任;生物工程&材料科學&工程學教授

Belcher實驗室試圖理解和利用自然界的過程,啟發設計,為能源,環境和醫學設計材料和設備。

她選擇了M13噬菌體。這是一種像一根香菸一樣的長長的病毒,可以在細菌中自我繁殖。

MIT科學家用病毒製造鋰電池、探測癌細胞……

首先需要完成一次人為操作的選擇性進化。

Belcher將M13噬菌體DNA進行簡單的編輯,病毒表達的蛋白質也發生改變,不同的蛋白質可以吸附不同的材料。

接著,她再將這些病毒暴露在她希望使用的材料上。有某種特定基因突變的病毒,就會吸附在材料上。這樣,Belcher就篩選出了能夠吸附這種材料病毒樣本。

接下來,利用病毒的強大繁殖能力。把選擇過的樣本感染細菌,讓它們自我複製,產生數以百萬的副本。

讓上百萬個同樣性質的病毒吸附住某種物質,這樣就成為了電池的原材料。比如,讓一部分病毒吸住碳納米管;而另外一部分病毒吸住別的物質,變成電極材料。

而通過病毒自身的繁殖和進化,電池構架也會一點點進化,成為更好的電池。

MIT科學家用病毒製造鋰電池、探測癌細胞……

這項技術可以擴展到元素週期表中的任何元素,只需尋找與其匹配的DNA序列即可。目前,Belcher製造出各種各樣的病毒,與150多種不同的材料一起使用。

通過基因編輯和篩選,病毒可以吸引氧化鈷或磷酸鐵,這樣,就可以通過這種方法制造磷酸鐵鋰、鈷酸鋰兩種電池。

用病毒製造電池有什麼好處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的高級電池研究科學家Konstantinos Gerasopoulos說:

使用病毒等生物材料的好處是,它們已經以“納米”形式存在,因此它們本質上是用於合成電池材料的天然模板或支架。

一個應用前景是,用病毒製造高度有序的電極結構。這樣可以縮短離子通過電極時的路徑,能提高電池的充電和放電速率。

到目前位置,Belcher的病毒電極基本上還是隨機結構,她和她的同事正努力引導病毒排列有序。

然而就是這樣,病毒電池的性能已經超過了傳統技術,擁有更高的容量、循環壽命和充電率。

Belcher認為,病毒組裝的最大好處是它對環境友好。傳統的電極製造需要使用有毒化學物質和高溫。病毒電池只需要電極材料,室溫水和一些基因工程病毒。

目前,已經有論文在研究如何將這項技術商業化。不過還面臨一些挑戰。一個主要的挑戰是,使用大量病毒材料來達到生物分子的水平。

MIT科學家用病毒製造鋰電池、探測癌細胞……

用病毒做其它事

除了病毒電池,Belcher已經和別人創立了兩家公司,用病毒來做不同的事情。

第一家是用病毒促進製造工藝,為觸摸屏製造電子元件。第一家是用將病毒用在製造程序中,把二氧化碳轉化為乙烯。此外,她還嘗試用病毒組裝太陽能電池。

她還在與一個MIT的團隊合作,用病毒組裝技術來製作納米粒子。

這些納米粒子用來追蹤極小極小的癌細胞。它們本來很難被醫生檢查出來,這對癌症早期檢測會是很大的提升。

科學家們關於病毒的未來設想不止一個。

Belcher夢想有一天能開上病毒驅動的汽車。在癌症方面,科學家希望,病毒製作的納米顆粒可以武裝上生物材料武裝,幫助殺死癌細胞。

聽完了這個與眾不同的病毒故事,你有什麼感受呢?

參考鏈接:https://www.wired.com/story/the-next-generation-of-batteries-could-be-built-by-viruses/

如果想了解更多,還可以看Belcher的TED演講:https://www.ted.com/talks/angela_belcher_using_nature_to_grow_batteries?language=zh-cn#t-67253

本文轉自量子位【ID:QbitAI】,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