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餘隆攜上海交響樂團獲“古典未來”創意大獎提名

上週,“古典未來”古典音樂高峰論壇公佈了2020“創意大獎”的提名,餘隆和上海交響樂團榜上有名。

“古典未來”論壇創建於2012年,關注古典音樂行業的未來發展,這次喜獲提名的“創意大獎”設立於2015年,用於表彰那些打破陳規富有創新精神的從事古典音樂的個人或者團體。

餘隆攜上海交響樂團獲“古典未來”創意大獎提名

圖說:餘隆 官方圖

該獎評委由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媒體人和行業專家組成。其中,中國古典音樂著名自媒體人左馳作為今年的評委之一,也是此次餘隆和上海交響的提名評委,他評價該獎道:“創意大獎追求創新,關注古典音樂的發展趨勢,極具前瞻性。”

“古典未來”官網上闡明瞭餘隆及上交被提名原因:“在過去的10年時間裡,餘隆已經成為了貫穿中國古典音樂行業最為重要的指標性人物。無論你稱呼他為‘中國的卡拉揚’,還是喚他作‘中國的捷吉耶夫’,他不遺餘力的努力和奉獻,早已為中國內地市場,帶來了跟西方古典音樂世界思維緊密貼合,且不斷接軌的全新想法、視野、戰略和相關項目。”

餘隆上任上海交響音樂總監後,攜手樂團迸發出的活力和創新,讓這支百年樂團屢創佳績。上海新年音樂會、上海夏季音樂節、上海樂隊學院、上海艾薩克·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一個個已為人熟知的音樂品牌的創辦都是創新,這些嘗試將國際一流的音樂內容和運營理念引入國內,並隨著品牌成長對同行業產生了一系列積極的啟示和借鑑作用。

餘隆攜上海交響樂團獲“古典未來”創意大獎提名

圖說:餘隆與上海交響樂團 官方圖

同時牽手DG廠牌合作推出首張唱片,兩登琉森音樂節,首秀逍遙音樂節,聯手施坦威鋼琴,每個國際合作都計入了當年的樂壇大事記,在讓更多的西方觀眾瞭解這支中國樂團的同時,也讓中國文化潤物細無聲地走進了世界各個角落。

上海交響樂團的專業實力也為這些打破窠臼的創新項目奠定紮實根基,讓一個合作催生另一個合作,就如DG總裁克萊門斯·特勞特曼正是聽了上交首登琉森音樂節“難以置信高水準的演出”後,才萌生牽手之意。而音樂季裡合作過的大師,也通常會對這支樂團的演繹水準不吝讚譽,同時餘隆和上海交響對青年人才的重視,讓樂團的演繹在不斷提升的同時,也保持新鮮和活力。

就如著名大提琴家馬友友對餘隆的評價:“他很清楚中國需要什麼,他便給到什麼,這是他的工作方式。”餘隆帶領上海交響樂團在國際舞臺上開疆擴土頻頻亮相的同時,也總是不遺餘力地提攜中國音樂人才,推廣中國優秀作品。

餘隆攜上海交響樂團獲“古典未來”創意大獎提名

圖說:餘隆牽手DG廠牌合作推出首張唱片 官方圖

在由其倡議創辦的紐約愛樂樂團2020新春音樂會上,餘隆就演繹了上海交響樂團委約本樂季駐團藝術家周天創作的《禮獻》,樂評人索貝爾如此評價他們的合作:“音樂會以周天的《禮獻》開場,但這部作品在分量上更應該擔綱壓軸。餘隆力主掌控的指揮與周天大師風範的管絃樂音色相得益彰,彰顯普世的審美和精湛的創作。”更是稱讚這場音樂會在疫情造成的不安中,帶來了一股正能量的清流。

去年《留聲機》雜誌封面文章中曾言:“餘隆的影響力滲透到中國音樂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也是一位不管是給中國本土,還是國際社會帶來巨大文化變革的指揮家”,也正因如此,“古典未來”的“創意大獎”才在提名中說“他幾乎是隻手改變了中國的古典音樂產業和觀眾現狀,使得國內的古典音樂行業生態,變得愈加和諧、規範。”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同獲“創意大獎”提名的中國音樂個人和機構還有北京國際音樂節的藝術總監鄒爽和北京國際音樂節。(新民晚報記者 朱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