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交響樂團開啟新樂季 古典音樂不再只嚴肅

各大交響樂團開啟新樂季,推出AI交響變奏曲、遊戲主題音樂會……

求新!古典音樂不再只嚴肅

北京日報訊(記者 徐顥哲)國內各大交響樂團近期紛紛開啟了新的音樂季。2020年適逢貝多芬誕辰250週年,很多交響樂團在音樂季中加重“樂聖”曲目的篇幅,來體現古典音樂嚴肅的一面。與此同時,不少樂團也在求新求變的路上進行探索——深圳交響樂團新音樂季開幕音樂會的第一部作品上演了全球首部AI(人工智能的簡稱)交響變奏曲《我和我的祖國》,中國交響樂團新樂季將出現《王者榮耀》遊戲音樂主題音樂會,上海交響樂團則著重凸顯“中國聲音”與世界的匯流。

創作

AI算法生成革新作曲理念

深圳交響樂團2019-2020音樂季開幕音樂會的第一部作品AI交響變奏曲《我和我的祖國》,在樂壇引起不小震動。深圳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林大葉介紹,這首由《我和我的祖國》《在希望的田野上》等經典曲目改編而來的交響變奏曲,特殊之處在於全曲創作未使用任何樂器,全部由AI算法生成,是全球首部AI交響變奏曲。

這部作品的創作歷時4個月,運用了數據庫中的70萬餘首樂曲進行結構化訓練,包含古典音樂、民歌等多類題材。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副研究員、樂評人王紀宴認為,樂曲開始的引子渲染出引人入勝的氛圍,清新而自然,並無違背聽覺習慣的聲音,“而當《我和我的祖國》旋律到來時,管絃樂與包括手風琴在內的特色樂器構成了既有歷史回望感又樂觀昂揚的明朗歌唱,變奏所體現的交響手法,在人工智能的專業技巧中,有著令人耳目一新的新奇轉調和配器。”

當然,也有很多保守的古典音樂愛好者認為,所謂的AI作曲只是一個噱頭。林大葉直言,樂團這種全新的嘗試,在演出後收到很多積極回應,當然也聽到很多質疑的聲音,“這是我樂於見到的情景,都是非常良性的討論。”不少人討論的焦點在於,創作中人為和AI的比例是多少。林大葉表示,目前AI還不是一個獨立的創作者,但已經可以作為輔助手段,他期待未來5年到10年,AI可以創作出傳世的交響樂作品。

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對於推動音樂作曲發展,AI的作用在於探索人類的音樂智慧。AI交響變奏曲《我和我的祖國》曲目團隊技術負責人舉了貝多芬的例子——人們一般會認為音樂是感性的,但貝多芬其實是個非常理性的作曲家,他每一部作品的創作歷程自己都有記錄,證明這中間其實有些規律可循,“反過來,通過AI這一工具,會不會存在一種可能性,我們能從貝多芬創作的曲子中找出更多規律呢?”

普及

遊戲主題音樂會吸引年輕人

前不久,中國交響樂團發佈2019-2020新樂季演出計劃。在新樂季節目冊中,有一場頗為有趣的音樂會——《王者榮耀》原聲交響音樂會,將於今年12月在北京、上海、深圳展開巡演。

如何讓更多年輕人主動走進音樂廳?如何讓青少年對交響樂產生興趣?這是樂團最關心的議題之一,也是中國交響樂團與《王者榮耀》團隊一拍即合的原因之一。“最開始,我根本不知道《王者榮耀》是什麼,但我女兒聽說樂團要做《王者榮耀》交響版,高興地叫了起來,然後給我一點點普及。”中國交響樂團首席指揮李心草直言,“如果能成功把這個遊戲的音樂做成交響版,可能會吸引更多年輕觀眾走進音樂廳,讓他們瞭解古典音樂,如今大家每天看到的、聽到的都很多元,古典音樂普及不能一成不變地走老路,新的時代要有新的辦法。”

事實上,《王者榮耀》與中國交響樂團達成合作的基礎,是其被廣受認可的音樂品質。2015年上線之初,《王者榮耀》就曾邀請配樂大師Hans Zimmer創作音樂,截至目前,《王者榮耀》的原聲音樂已經收穫了G.A.N.G.、HMMA、Global Music、CGDA等多個全球遊戲音頻大獎。

《王者榮耀》遊戲原聲音樂已形成了“東方幻想”風格。《王者榮耀》長安版本主題曲《永遠的長安城》,選用了具有濃厚中國色彩的笛子與管絃樂齊奏,輔以中國古代大型打擊樂器編鐘與中國大鼓,營造出極具地域特色的東方韻律。負責創作《王者榮耀》交響樂的兩位年輕作曲家李劭晟和鄭陽,也把“好聽、民族、熱血”作為音樂設計關鍵詞。

風格

探索“中國聲音”的個性延續

上海交響樂團在新的音樂季中著重突出“中國聲音”——開幕音樂會涵蓋旅美華人作曲家周天的《禮獻》、大提琴協奏曲《水袖》,以及老一輩作曲家丁善德的《長征交響曲》。實際上,作為一支有著140年曆史的老牌樂團,上海交響樂團自1930年首次演出作曲家黃自的《懷舊》後,一直在演繹中國作品。

上海交響樂團音樂總監餘隆認為,每一代作曲家應該把“中國聲音”推廣延續下去,“我們的目光不只停留在葉小綱、郭文景、陳其鋼這些大師身上,而是要為每一代作曲家提供機會。”在新樂季中,上海交響樂團將先後演出青年旅美作曲家周天的八部作品:除了開幕音樂會上的《禮獻》和大提琴協奏曲《水袖》外,餘隆將指揮《樂隊協奏曲》,指揮大師梵志登將揮棒《九成宮》、指揮家大衛·斯特恩演繹《小提琴協奏曲》,委內瑞拉指揮家多明戈·因多揚、中國指揮家張國勇、羅馬尼亞指揮家揚·馬林分別執棒《宋詞·音詩》《紋》《悅》三部極具中華民族哲思的作品。

留學和旅居國外的經歷,使80後周天非常習慣用國際化的創作手法表現“中國聲音”。在他看來,中國聲音絕不是一種整齊劃一的聲音,創作的個體性不應該被人為劃分為某種風格,“年輕的作曲家可能會有古典的心境,而年老的作曲家也可能有現代的創作激情。古典音樂講究傳承,巴赫的音樂在今天也仍然顯得年輕,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如今聽也不會給人感覺是很久以前的作曲家創作的,重要的是我們的創作如何保有自己的思想和個性,如何堅持自己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