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羅馬神話穿越到中國,巴洛克歌劇《賽魅麗》搬進明代祠堂

作為第二十一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參演劇目,11月8日、9日兩晚,在指揮餘隆執棒下,亨德爾的經典歌劇《塞魅麗》重新構想版在上海首演。


亨德爾的《塞魅麗》屬於最早一批被複興的巴洛克歌劇,此次上海交響樂團呈現的是當代藝術家張洹指導製作的版本,這也是由中國藝術家製作的首部巴洛克歌劇。

當羅馬神話穿越到中國,巴洛克歌劇《賽魅麗》搬進明代祠堂

“2009年,《塞魅麗》在比利時首演,之後在餘隆的邀請下,我們把它帶到了北京國際音樂節。10年後,同樣受餘隆之邀,《塞魅麗》來到了上海。”該劇出品人黃玲玳對羊城派記者說。

《賽魅麗》(又譯:塞墨勒)取材自古羅馬詩人奧維德著名的長詩《變形記》,這是一部包括著名古希臘羅馬神話的編年神話詩。賽魅麗的故事取自卷三中“朱諾陷害塞墨勒;巴克科斯的誕生”一節。

故事講述了人間底比斯王國的公主塞魅麗和天神朱庇特相愛,天后朱諾因嫉妒化作女傭來到塞魅麗身邊,慫恿她一定要天神在她面前表現出作為天神的威武面目。單純的塞魅麗信以為真,執意要朱庇特現出真面目,不幸被朱庇特的強大威力燒死。

當羅馬神話穿越到中國,巴洛克歌劇《賽魅麗》搬進明代祠堂

朱庇特悲傷難忍,從灰燼中找出賽墨勒的胎兒,將其撫養長大,即為酒神巴克斯——也就是希臘神話中的狄俄尼索斯。狄俄尼索斯下地獄救母親,將其奉養於奧林匹斯山上。詩中的這段內容,由康格里夫於1705年撰寫成歌劇腳本,這個腳本前後被包括亨德爾在內的三位作曲家譜成歌劇,亨德爾的這部是最晚也是最知名的一部。

當代藝術家張洹執導製作的“重新構想版”《塞魅麗》,將故事空間設在了一座明代祠堂裡,服裝設計上也充滿中國元素,充滿東方特色的紅綠大花袍,讓中西文化形成“嫁接”。由於上交音樂廳並非歌劇廳,而是葡萄園式的環繞音樂廳,如何讓明代祠堂進入舞臺,成為一大難題。

黃玲玳介紹,原裝祠堂的一個石墩就重達兩噸,舞臺完全無法承受。舞臺技術人員幾經現場測量,最終量身定製出適合的尺寸和重量,提前半年開始製作祠堂模型,力圖讓此版本成為非歌劇院場所也能上演的通行版本,“我們不想重複以前的做法,既然塞魅麗死於火,那我們就抽象其概念,設計了一個被燒燬後的祠堂。”

當羅馬神話穿越到中國,巴洛克歌劇《賽魅麗》搬進明代祠堂

當原先的樂池成為“祠堂”,樂隊演奏員的坐席也成了問題。走進音樂廳的觀眾會發現,觀眾席第一排的座椅封了起來,舞臺下的觀眾區闢出一個臨時“樂池”,合唱團則站在側邊的觀眾區,可謂“螺螄殼裡做道場”。

由於音樂廳沒有吊臂、沒有舞臺燈光,團隊通過藏在祠堂柱子裡的6萬個LED燈點及多媒體特效,來展示塞魅麗的情感變化。隨著劇情推進,燈光變成不同顏色,讓現場流光溢彩,也記錄下塞魅麗的快樂、悲傷、含情脈脈。

當身穿土花布禮服的塞魅麗徐徐走上舞臺上的明代祠堂,中西文化碰出了奇妙的火花。儘管這是一個源自西方的神話故事,但也完全可以放在中國的文化視角中去理解。

黃玲玳說,“這個故事有關愛情、生死、嫉妒,在京劇、粵劇中能找到很多類似的情節。把這個故事放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更能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派
圖片 | 《賽魅麗》劇照(受訪者供圖)
責編 | 鄭少玲
審籤 |鄭宗敏
實習生 | 梁曉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