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如何看待“潛意識”影響人的一生?

優曇


假如你想達到一個目標,在你的潛意識裡,你就會不斷的思考,不斷的想像,不斷的自我暗示,不斷的自我確認。

你要達到這個目標,前提要準備什麼?要學會什麼技能?要籌備多少資金?可能會遇到什麼困難?遇到困難怎麼辦?最短需要多少時間才能完成?潛意識裡在不斷重複的思考中,循序漸進,直到完成目標為止。

人生就是這樣,達到一個目標後,在潛意識裡又會有新的目標,週而復始。潛意識不斷的重複,刺激著你的大腦神經,去努力完成一個又一個的目標。

目標就是理想,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或大或小,大則為了天下,小則為了溫飽;潛意識讓你為了理想而奮鬥,你的一生才會活的有意義,才會應了那句俗話——不白活一回!


AA珊瑚海


你好,我是心理學研究者,金色微光。

關於“潛意識”影響人的一生,我認為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潛意識,是心理學術語。是指人類心理活動中,不能認知或沒有認知到的部分,是人們"已經發生但並未達到意識狀態的心理活動過程"。

人們通常在生活中會說到“無意識的”、“不知不覺的”就是這個意思。

我們是無法覺察潛意識的,自然它是不受你控制的。

比如你以為你不喜歡某人,見到她卻不自主的心跳臉紅,潛意識說明你很在乎她。

又如下午的課你不喜歡,卻不想逃,突然覺得頭痛,頭痛就別去吧,結果你就沒去,而且理所當然。

弗洛伊德又將潛意識分為前意識和潛意識。

意識是對時間、地點、人物的感知,定向能力。當前正關注和處理的、可以被覺察的。

前意識是存在在意識裡面,不能被感知,經提醒能被感知的部分。比如,遇到一個同學,想不起名字了,經提醒又能想起。

而潛意識是存在在意識裡面,不能被感知(經提醒也不能被感知)。它不能被人覺知但能左右人的行為。

它們的關係如下圖:

心理學家普遍認為,人的行為95%靠的是潛意識,而5%靠的是意識。

潛意識的力量是強大的,所以說潛意識影響人的一生一點都不為過。

但人生就這樣了嗎?有的人莫名其妙活成了自己不想要的樣子,沒有辦法了嗎?

辦法是有的。潛意識的形成與自己對某些想法和記憶的壓抑有關,我們以為自己忘了,其實它走進了潛意識。

我們要將潛意識意識化,也就是通過一些事情瞭解自己的潛意識,進而慢慢的調整、改變。也要記得給自己積極的暗示哦~

潛意識那麼“高深”,我們怎麼去了解呢?

1.利用催眠

2.對夢的解析

3.觀察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現象。這是最方便、經濟的方法。如上面說的不想上課的例子。生活中發生的一些口誤、筆誤現象。弗洛伊德稱“所有的失誤都是有意義的。”

4.自由聯想(心理諮詢的一種方式)


金色微光


一、潛意識是什麼

首先,潛意識的領域要遠超過我們的想象,當你在讀這段文字的時候,你的腦海中思考的東西就是意識層面的。

而你從小到大幾十年中,能夠通過努力回憶記起來的或是不能夠記起來的那些經歷,知識等等內容都屬於潛意識範疇。

潛意識裡的絕大部分東西我們都不能提取出來,但是這些東西影響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在“決定”我們的命運。

二、潛意識怎麼支配我們

我通過潛意識裡的不配感,題主來感受下潛意識來怎麼影響生活。

比如,我們可能因為童年時期的家庭環境,一些經歷,或者是父母的教養方式等因素,在我們的潛意識裡形成了一種不配感,這種不配感我們可能很難意識到,而且也不相信自己會有。

我們來看看這種潛意識裡的不配感是怎麼影響自己的:

1. 比如,沒有一個人不會想成功,不想人生往上走,但是生活中可能有的人總是差一點成功。每次考試總是差一點過,每次晉升總是差一點,似乎總是差一點。

他可能會抱怨命運不公,實際上很可能是源於潛意識裡認為自己不配成功,因此每次成功觸手可及的時候,似乎總是會有什麼因素阻礙他的成功。

2. 有的人一旦成功就會狂喜,得意忘形,似乎無法承受這種成功。比如范進得知中舉後,興奮地難以自已。

我們仔細想想范進長時間處於一種很落魄、很卑微的地位。突然有一天,他知道自己成功了,他知道自己立刻脫胎換骨了,馬上要擺脫幾十年的生活了,他實際上是不能夠接受自己水到渠成的成功的,他會有很強烈的“成功難適症”

3. 還有的人可能會表現在無法接受別人對自己好,別人一對自己好一點就受不了,渾身難受,總想拒絕別人的好,又或者是想數倍奉還給對方。

事實上,在他的潛意識裡認為自己不值得得到別人的饋贈,不能夠真正接納別人的饋贈。

三、我們為什麼會受潛意識支配

(1)潛意識是是我們思想和行為的基石

我們每個人都像是一座房子,潛意識就像是房子本身,我們的意識就像是房頂,外部世界就像是天空,我們站在房頂上自以為可以看到廣闊的天空,但是不要忘了,我們是站在房子上。

就拿老一輩的人來說,他們特別懂得勤儉節約,有時候他們還是會吃反覆加熱很多遍的剩飯剩菜,他們可能也知道自己吃這些飯可能會生病,但是就是不捨得扔掉。

還有些老人總是不自覺的把路上遇到的瓶子撿起來,雖然他們可能過得很富裕,這些瓶子攢一個月也沒有幾塊錢,但是他們就是不自覺的去撿起來。

他們在年輕時候經歷過真正的貧窮,經歷過吃完上頓飯就沒有下頓飯的恐慌,這種珍惜事物的觀念已經印刻在他們潛意識裡,成功他們行為的驅力。

(2)潛意識可以帶領我們回到熟悉的領域

比如,一個男士從小到大經常挨家長的打,他本身也對家長的這種行為厭惡,但是奇怪的是他今後很可能找一個有暴力傾向的妻子,並且婚後他似乎總是做錯事引來妻子的打罵。

因為經常被打罵是他熟悉的領域,雖然這個領域不一定是他最喜歡的,但是是他感覺到最安全的。

四、潛意識並不神秘

有時候我們的人生頗有一種“兜兜轉轉還是你的”的感覺,以為自己在不斷改變自己,自己的認知框架在不斷變化等,其實還是在潛意識裡的框架裡。

有時候我們對於自己的選擇,對於自己的言行感到震驚,說到底還是不夠了解自己。潛意識就是我們的一部分,如果我們去細細觀察,我們能夠發現潛意識的很多內容滲透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稍加留意,就可以發現它。

希望我的回答對題主有所幫助,也歡迎其他讀者發表自己的見解和意見。


歐文亞隆小迷弟


潛意識我們定義為第七識,也可以叫做真人或是道教裡說的靈魂或是佛教裡說的神識。而眼、耳、鼻、舌、身、意我們定義為前六識。前六識我們是有感覺的,而第七識卻是很難被發覺的。第七識也就是我們的神識被業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因果牽引,投胎轉世,這輩子的命就隨因果定下來了。所以人生中有很多事情的發生是定數,這與過去世我們的神識起心動念有關。例如有人貧窮有人富貴,有人健康有人羸弱都與我們這個神識有關,是用的善心多呢還是壞心眼多呢?

可是我們常說命運命運,可見命和運不可分割,命是定數,運就是那個變數。要改命就要抓住這個運,運就在我們每一次的起心動念中改變,動善念現善果,動惡念現惡果。如果我們在遭遇挫折的時候我們還可以保持一顆善良感恩之心,那麼痛苦很快就會過去。如果在遭遇挫折的時候我們怨天尤人,鬱鬱寡歡,痛苦就會被放大,甚至危害身體健康。

潛意識的影響是一定的,但我們不是不能改變,平日裡我們時刻關照起心動念不要被貪、嗔、痴、慢、疑牽著鼻子走,培養正念,培養慈悲心,生活一定可以越來越順。



清心58491


既然是潛意識,最少是我們在表面上看不出來的。

那它在哪裡呢?

就在於你明明是這樣計劃的,結果卻不是按自己想的來,除去環境變化影響了的部分,就是你的潛意識在作祟。

正常情況下,潛意識是在為你的認知、情感、行為提供一個自動化的程序的,也就是你大腦裡的運行系統。

但它和電腦系統一樣,非專業人士和偽專業人士是不知道它內部怎麼運轉的,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它就是一個黑箱子,我們能觀察到的部分是外部的行為,感受到的感覺,當下的想法,和由這些認知、行為、情感共同作用下產生的結果。

由於每個人的基因和後天環境的差別,所以天下沒有兩個一樣的大腦系統,也就各自有各自的潛意識了,於是就有了每個人不同的認知行為情感。

這樣我們就能看出來,潛意識影響你的一生,也是你影響潛意識的一生。

兩相安,都沒事;有一個想搞事,另一個也難受。

以上,祝好!



理性思考者大劉


潛意識是相對於“意識”的一種思想。人的意識是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人類覺察到的思維活動,稱為顯意識;一部分是人沒有覺察的,不自覺的思維活動,稱為潛意識。

在人的思維活動和行為實踐中,潛意識的作用比顯意識的作用要大得多,有學者說,潛意識的力量比顯意識大3萬倍。這個現象如同漂浮在海洋上的一座冰山,顯露在海平面上的只是冰山一角,潛藏在海平面下的部分,比顯露在海平面上的部分要大得多得多。

在人的一生中,潛意識的影響是巨大的。學者們認為,人的行為舉止95%靠的是潛意識,而5%靠的是意識。95%潛意識是受到5%意識支配的。潛意識有時會和自己意識是相反,有時會相同,有時是正能量,有時是負能量。潛意識的力量是強大的,可以是驅動你成功的關鍵,也可以促使你走向失敗。

 當潛意識和意識衝突很厲害時,就要啟動自己積極的心態,樂觀自信的面對一切,戰勝潛意識裡消極的心態,讓潛意識接收正面的信息。當潛意識開始接受正面的信息的時候,所有的思想和行為都會配合這個思維和行動,充分發揮正能量的作用,最後影響人生朝著正面的方向發展,從而走向成功。

願我們都能有意識的利用潛意識的能量,資助自己走上成功之路,實現成功的美好人生!





南陽耕夫


如何看待潛意識影響人的一生,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

說到潛意識,我們不得不提到一個偉人,他就是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即便是沒有心理學專業背景的人也知道這個名字。潛意識這個概念最早就是由他提出來的。

潛意識對人有什麼影響呢?舉個例子來說,一個人可能在生活中對他的父母很不認同,甚至會反感父母的一些行為,但是他恰恰就像父母那樣的行為,這就是潛意識的作用,因為潛意識裡孩子對父母是忠誠的。

像這樣的例子,生活中比比皆是,再比如當一個男孩兒到了談戀愛的年齡,找對象的時候就傾向於找和自己母親那樣的人,這也是潛意識的作用。

曾經有一篇文章說的是,一個著名導演對某個著名演員為什麼那麼喜歡,當記者來到導演家的時候,看到他母親年輕時候的照片太像那個演員了。這都是潛意識的作用在生活中的體現。

夢是通往潛意識的途徑。通過對夢的解釋也可以瞭解自己的潛意識。不過這就是專業人做的事情了,一般人很難理解自己做的夢。




自由的F姐


如何看待“潛意識”影響人的一生?

自從心理學鼻祖弗洛伊德提出潛意識的概念以後,各路人馬爭相解釋,更有一些開發潛能,開發潛意識的機構,但時間過了這麼久,哪些機構基本都煙消雲散,找不到了。說到底,究竟什麼是潛意識,潛意識的作用是什麼,給人帶來什麼好處,有什麼不好的影響,還沒有真正搞清楚。

弗洛伊德說,潛意識是早年本能的壓抑的那部分意識,說到本能,人們想到吃喝拉撒性,基本都是與生俱來的,所以覺得潛意識和遺傳關係大。而我國的心理學家車文博說,潛意識是一種條件反射,說到條件反射,我沒想到巴甫洛夫給狗做實驗的例子,狗經過訓練,只要聽到鈴響,就流口水,可以理解為潛意識是後天的,和遺傳無關。可以說是兩種的理論解釋。

理論是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反過來為實踐服務,這兩者關於潛意識的解釋,目的就是解決心理問題,那種解決問題比較順利,效果比較好,就說明理論體系是正確的,反之,正確性就會受到質疑。

實踐證明,車文博教授的理論,在解決心理問題的時候比較高效,潛意識是後天受刺激驚嚇形成的條件反射,同樣可以通過刺激或學習改變。

好的潛意識對人有好處,壞的潛意識可以改變。


霍體清


邱歌傾談“潛意識”影響人的一生:

1.潛意識,從心理學術上是指人類心理活動中,不能認知或沒有認知到的部分,是人們已經發生但未達到意識狀態的心理活動。哲學家弗洛伊德又將潛意識稱為前意識和無意識兩個部分。

2.潛意識,雖然是無法覺察的,但它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活動的行為方式。它的存在也是人類生存和進化過程中不可缺的一部分。

1)從遺傳基因學術方面去探討,人一出生,就遺傳了父母親各一半的基因因子,這就是先天決定的,包括遺傳了有形的結構(身體),及無形的意識。出生以後的成長,就是後天決定的,也包括有形身體成長,及意識或潛意識的形成。

2)意識或潛意識的形成

---從地球上不同的生物生存和進化過程中,人類的智慧發展與其它種類相比較,在地球上進化是為最高級的。但科學家對分析人類的開發,直到現在,認為腦開發還不到5%,這說明人類潛力是多麼大。

---從我們人類的教育方式上去分析,孩子接受的最早可能就是胎教了。效果如何,到目前還沒有科學數據說明,但我相信,早期胎教定會對孩子的意識或潛意識,思維或性格形成的基礎性的影響深遠。當孩子降臨這世上,一切都是零(其實已有潛意識了)。首先,出生孩子一定會通過氣息(磁場,這方面我講過)去辯別父母親了,同時通過聽覺,聲音去感知這四周環境。另外眼睛對嬰兒來說,是1米範圍能見到的,超過了,就看不見了。另人類有七竅,隨著人體各方面的成長,五種感觀開始形成,開始向身邊的母親的行為模仿了。小孩會嘗試兩種方式去學習,一是哭,二是鬧。比如肚子餓了,肚子不舒,或拉尿等,用哭或吵鬧或不安分等等方式與母親溝通。所以,母親是人類進化及生存最重要的第一人。有一句話,這樣說:世上只有媽媽好!還有一句話:母親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等等。其實,孩子的基因不僅僅遺傳了父母親的基因因子,還傳承了大部分父母親的生活方式及思維或潛意識。其實,人類進化過程中,大部分生活行為都是從模仿方式開始的,比如,我們所有人走路,都是向直行走的,不會是橫著走的,孩子剛開始走路,也是模仿向直行走的,不會橫著走的。早上起來刷牙,看著父母親刷牙是橫著刷,也學著橫著刷。早上起床,小孩看到父母親穿鞋,也學著穿鞋。特別是到了學習階段,特別是寫字,首先是從模仿寫字開始的,所有這些,一切行為方式都從家庭或學校中模仿成長。所以,家庭教育是孩子思維方式,特別性格形成的最重要的因素。做好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最重要的階段,家教家教,一個沒有家教的孩子,成長後,一定會存在性格上的某些缺陷,特別是潛意識形態表現就不一樣。這裡分享一個我身邊發生的事實。以前小時候,我老家有個伯父,經常會偷一些別人的物品。等到家中富裕起來了,也時常還是會去偷別人的東西,當派出所的民警抓到他時,問他,為什麼要去偷別人的東西,你家裡也不缺,但他說自己不知道為什麼,看到自己喜歡東西的,就想拿回家。我伯父的這種行為,其實是從小家中環境,特別大人教育,潛移默化,逐漸形成了喜歡佔別人的便宜。因此,建議所有天下的父母親,孩子的成長,一定要伴隨,並且自己行為要做好榜樣。同時發現孩子不端正行為,要及時教育指正,這才是對孩子成長最重要的工作。

3.講到潛意識,從人類的大腦去分析。

1)人的大腦1.5千克,分左右腦。左腦,由神經連接身體右邊部分;右腦,由神經連接身體左邊部分。並且科學家已研究表明:人說話,寫字,做算術,邏輯和推理的能力是由左半邊控制;而右半邊支配空間,方位定向和圖形認知及藝術活動。

2)大腦主要功能:含行為及思維。視覺在大腦前面,聽覺在大腦兩旁。另還有一種潛意識,科學家們屬稱第六感覺或稱為第三隻眼睛。不管科學家們怎麼樣去稱呼潛意識,事實證明潛意識的確存在人的大腦。

3)大腦記憶儲存量巨大,大約為10萬億個字節,相當5萬億個漢字。以20萬字成一本書,就是2500萬本書,按正常人一分鐘讀300個字,一天讀完一本20萬的書,一年365本,100歲讀完36500本,一生中也只用腦的七百分之一的記憶儲量。人的腦細胞數量在2歲時達頂峰,7歲時體積基本達標,25歲後,每天正常損失10萬個細胞,每失去一個細胞,就不能修復,腦細胞越不用,越快萎縮及死亡。不過腦細胞儲備巨大,當嗅覺,味覺,聽覺減退,或精神不集中了,記憶力差了,腦開始衰老了。所以,平時多多用腦,腦袋越用越聰明。但也要愛惜自己腦袋,大腦也要休息的,大腦疲勞的恢復時間,約75分鐘睡眠。而其它人體體內器官約在8小時睡眠時間。因此,建議大家勤用腦,但也要保證睡眠。

4.從身體整體去分析。上面講解了我們的左右腦分別控制著我們左右身體的部分,還有我們的五臟六腑等器官。其實,我們身體構造從誕生那一刻,就是很神奇的事情。身體的內部結構基本是由我們自己的自主神經控制的,比如,我們感覺餓了,胃自己感覺到,就通知大腦;我們青年人見了自己喜歡的人,心就不由自主地心跳加速,且不由自己控制的臉紅起來,等等事實。其實,我們潛意識也一樣,不由我們的大腦控制,當某些時候,會潛意識的動作。

5.我們身體的潛意識,影響著我們一生:

1)從人類的遺傳學來分析,人類的繁衍生息,有一種潛意識,稱呼為“本能",本能就是我們為了生存下來,會做出維護我們的生命,即保命。比如,當我們處在情急之下,會做出我們無法理解的舉動,下意識去躲避一些危險物,或下意識去拿起身邊的工具,為戰鬥準備,等等現象。目前,很多專家想盡一切辦法,去發掘潛能力,希望把潛能力為人服務。

2)從孩子成長的家庭環境中去分析。不同的家庭環境,潛意識形態影響孩子的不同性格形成。良好的家庭生活習慣,和諧的家庭環境,都會對孩子的人生觀,包括身體健康有重要影響。俗話說:蛇有蛇洞,蟹有蟹洞,老鼠生的孩子會挖洞。充分說明家庭對孩子的成長影響至關重要。

3)從孩子成長社會環境中去分析。孩子生長在好的社會環境,還有好的教育環境和好的人群周圍環境,對孩子的成長,影響深遠。古語又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6.以上從一個孩子的家庭環境,生活環境,社會環境等各種因素去簡述。這幾方面對孩子的成長,特別是人的性格,潛意識形態形成,影響深刻,並伴隨著孩子的一生。孩子的所有這些環境的經歷,都會刻印在他們的每個人的腦袋裡的某個角落,同時也影響他們每個人的思維及潛意識。


邱歌傾談


我們的世界是怎麼形成的

1.我們的念頭就像一臺攝相機、眼睛、耳朵和身體其餘部分,就是看外部世界的鏡頭。幾乎所有影響錄像品質的旋扭、開關都與動機相連:你想攝下什麼?以及攝像的原因?人生的成功與失敗的印記等等一切運作,在彈指間被記錄成三十二億百千個圖像銘印。

2.這些銘印經過主觀意識的判斷,將信息提供給阿賴耶識數據庫,在唸頭石火電光生滅的每一刻,不斷複製、沉積、生長。等待時機一觸即發。

3.過去種植善的惡的銘印,與我們當下的意識相連,如電影畫面般不斷的掠過,為我們創造出一系列相續、相應、相似的幻覺。一個自我虛構卻真的痛苦的世界。

4.你要是清醒會有所察覺。不論何時何地,只要我們一接觸事物有所感覺,我們的阿賴耶數據庫立刻全面開始調度、渲染對於這一刻所經歷的全部感知。

5.與此同時,一個強烈的相對應的銘印上升至意識層面,要求你將這份數據重新解讀、迫使你現在所經歷的體驗和數據庫中的內容相吻合。也就是讓你再次看到某個事件,以某種方式發生再次在你身上,讓你經歷。

6.我們周遭任何人、事、物甚至我們的念頭,都是因為意識中的某個銘印,升至意識層面後迫使我們感受到的。我們沒有經歷接觸過的銘印,不可能在人生中有任何形式的發生。

7.個人的世界就是如此產生,都是在自我驅動下循環往復不已。

備註:阿賴耶即潛意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