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漢中:一手抓疫情防控 一手抓春季農業生產

漢中:一手抓疫情防控 一手抓春季農業生產

2月28日,漢中市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七次新聞發佈會,出席發佈會的市委農辦主任、市農業農村局局長趙維君通報了農業農村系統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季農業生產,奮力打好“三農”工作主動戰的工作情況。

不失時機地抓好春耕生產。

組織發動農民群眾和新型經營主體採取小規模、分散幹活的方式開展春季農業生產;積極動員廣大農民群眾擴大春播面積,穩定糧食產能,保障糧食安全;積極協調相關部門累計為農資經營企業辦理《運輸通行證》860餘份;精心安排,備足種子、農藥、肥料、農膜等農業生產資料,確保不誤農時。

及時組建農業科技服務小分隊深入春耕生產一線,進村組、進企業、進地頭,指導農民群眾做好小麥、油菜、馬鈴薯等糧油作物田間管理和病蟲害防控,抓好獼猴桃、柑桔等果園春管;廣泛發動群眾提早動手做好水稻育秧、春玉米播種和春茶生產等準備工作,做到應播盡播、應種盡種、應採盡採。

目前,全市水稻備種60.9萬公斤、玉米164萬公斤,農資儲備供應充足;完成小麥冬春灌36餘萬畝、農作物病蟲害防治123萬畝、嫁接獼猴桃1.6萬畝、修剪柑桔17萬畝、管護茶園38萬畝,小麥總體長勢良好,油菜即將進入初花期,全市春耕備耕的熱潮正在興起。

加快恢復生豬生產。

認真貫徹落實中省關於加快生豬生產恢復發展的相關要求,組建了“市恢復生豬生產技術指導小組”,制定印發了《漢中市中小規模養殖場和散戶生豬復產增養技術指導意見》,積極協調解決環保、用地等相關問題,鼓勵添槽補欄,加快恢復生豬生產。

針對前期一度因疫情影響部分養殖場出現的“斷糧、缺料、缺藥”等問題,及時公佈了24小時服務熱線和飼料、獸藥生產企業信息,開闢了飼料、生豬等養殖業物資、產品運輸“綠色通道”,切實幫助養殖場戶解決“買難”和“賣難”問題,確保飼料企業、畜禽養殖企業正常運行;提前啟動春季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紮實做好非洲豬瘟、口蹄疫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保障畜牧業生產安全。

目前,全市生豬存欄99.39萬頭,未來一個月約有5.3萬頭生豬出欄上市。當前活豬均價在35元/㎏左右,豬糧比達17.1:1,養殖效益和群眾的復養增養積極性增高。

指導幫助農業企業加快復工復產。

按照省市“防疫情、促復工”的決策部署,各級農業農村部門立足行業職責、強化協調服務,組織專班、明確專人,一企一策,進園入企瞭解農業企業復工復產的實際困難和政策需求,有針對性地做好分類指導和協調服務,全力幫助農業企業復工復產。先後分2批向省上和發改部門推薦有資金需求的龍頭企業11家;推薦的19家企業被納入全省疫情防控民生保供重點農業企業,為企業在物資生產、採購、運輸等方面提供便利。

與此同時,及時收集重點農業企業的供求信息,在媒體上進行發佈,方便企業對接。截至目前,全市218家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復工復產132家、復工率達60.6%,14家飼料生產企業復工復產11家、復工率78.6%,22家生豬定點屠宰企業復工復產16家、復工率72.7%,農業企業加快恢復正常運營。

趙維君介紹,下一步將繼續抓好蔬菜、食用菌生產,提升本地蔬菜供應能力。加強在田糧油作物田間管理,努力奪取夏季糧油豐收。切實抓好水稻育秧,力爭育秧面積達到12萬畝以上,確保全市120萬畝大田插秧之需;發動群眾適時播種春玉米,力爭玉米播種面積穩定在100萬畝以上。抓好春茶生產和果園春管,促進優勢特色產業持續發展。指導養殖場戶科學添槽補欄,大力發展牛、羊、禽和水產品生產,千方百計增加畜產品的有效供給,堅決打贏農業農村工作攻堅戰。(記者 張大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