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把黨支部建在“鬧市”帳篷裡——鳳城街道董花園社區以鋼鐵意志和繡花功夫打造抗“疫”範本

疫情來襲,作為萊蕪城區中心商住區,萊蕪區鳳城街道董花園社區聞令而動,第一時間把黨支部建在了“鬧市”帳篷裡,以鋼鐵般的意志和“繡花功夫”,為群眾建起了一座堅強堡壘,讓黨旗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

“帳篷黨支部”築起“生命防線”

作為一名退伍軍人,董花園社區黨委書記李建龍一直保持著雷厲風行、辦事果斷的工作作風。鑑於社區辦公室位於商住區,交通不便,疫情防控物資、材料發放不及時,一線工作人員跑路多,社區“兩委”指揮不夠順暢等問題,李建龍當即提議建立臨時“帳篷黨支部”,置身一線,靠前指揮,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為群眾築起堅固的“生命防線”。讓黨旗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

請示報告隨即得到批准。一聲令下,帳篷拔地而起,併火線成立“臨時黨支部”,社區“兩委”和工作人員全部入駐,現場辦公。這裡不僅是疫情防控的前線,同時承載著社區群眾日常服務管理工作,為群眾提供了極大便利。

“我是黨員,我先上!”

“我們社區轄區有60多條道路,初期要建40個防疫關卡,時間緊,任務重,人手嚴重不足,臨時黨支部向全體黨員發出號召,廣大黨員挺身而出。鑑於部分老黨員年齡大,身體吃不消,社區共批准參與志願者工作的黨員佔總數的80%。”李建龍介紹道,黨員同志真正發揮了模範帶頭作用,踐行了“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我是黨員我先上”的錚錚誓言!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董花園社區黨員幹部越是艱險越是衝鋒在前,同時發動和帶領群眾打好“陣地戰”。黨員同志認真做好居民宣傳教育工作,社區入黨積極分子、社區居務監督委員會、老年協會、紅白理事會等社區組織也迅速投入到這場“抗疫戰爭”,社區群眾紛紛向黨支部靠攏、向黨員看齊,自發投入到第一線。社區居民不僅主動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有的商戶還主動捐款捐物:防護用品、禦寒衣物、飲用水、方便麵,大家都在為防疫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守護著共同的家園。

在一份統計表上,記者看到,董花園社區臨時黨支部現有黨員84人,入黨積極分子7人,參與群眾300餘人次,分佈在社區最前沿27個檢查站點,做好信息登記、宣傳引導、消毒、測溫等工作,迅速構建“點面結合”聯防聯控的工作局面。目前,共發放宣傳頁15000餘份,張貼防疫通告3000餘份,巡迴播放疫情宣傳資料140餘場次,出動消毒車輛20臺次,消毒工作人員80餘人次,消毒面積達90000平方米。而在這一特殊的戰場上,社區黨員同志懷著對社區居民的滿腔熱忱,連續奮戰,詮譯了董花園社區黨員的初心和使命。車輛檢查、測量體溫、登記人員、摸排巡查、消毒、宣傳,志願者的身影無處不在。

在鳳城街道黨工委的一份材料中,這樣總結董花園社區的“防控經驗”:靠的是有一個堅如磐石的戰鬥堡壘;靠的是有一支充滿幹勁的黨員群眾防疫隊伍;靠的是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運作機制;靠的是有一個社區網格治理體系的“紅色方陣”,為社區樹起了一個抗“疫”範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