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重醫附一院攜手武漢第一醫院,“人工肺”及時救治1名危重症患者

2月26日,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醫療隊和武漢市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兩個團隊通力合作,為一名71歲的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開展了體外膜肺(ECMO)挽救性呼吸支持。目前患者生命體徵趨於平穩,正在接受24小時的密切監護及治療。

重醫附一院攜手武漢第一醫院,“人工肺”及時救治1名危重症患者

2月26日中午,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定點醫院、武漢市第一醫院組織了一場多學科專家會診。該院收治的一名71歲女性新冠肺炎患者,因年齡大、肺部病變重,病情迅速惡化出現呼吸衰竭,醫護人員先後採取了氣管插管、俯臥位通氣等搶救,其肺氧合狀況依然沒有改善。參加會診的專家評估後一致認為,應積極給予體外膜肺(ECMO)挽救性治療,才能為患者搶得一線生機。

會診結束,武漢市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團隊迅速將患者轉運至重症監護室負壓病房。援武漢國家醫療隊、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醫療隊領隊肖明朝副院長親自帶隊,醫療隊隊長、重症醫學科主任周發春,麻醉科吳彬主治醫師、胸心外科王小文主治醫師,還有專程從方艙醫院抽調的麻醉科曾彥超主管護師,迅速集結。

因患者較胖,超聲判斷血管發現,雙側股靜脈位置都與股動脈有重疊,位置不佳穿刺難度大。負責血管通路的吳彬醫師和負責監護搶救的王小文醫師護目鏡上全是霧氣和汗水,能見度極低,身穿好幾層防護設備完全是靠著感覺和經驗操作。置管操作中醫生連呼吸都十分困難,期間患者突發快速房顫、血壓降低等險情,醫護們通力配合,靠著平時練就的嫻熟技術,最終順利完成股靜脈和頸內靜脈置管,連接管道、調試流量、穩定內環境等,使ECMO順利運行起來。

重醫附一院攜手武漢第一醫院,“人工肺”及時救治1名危重症患者

此時,所有團隊成員穿著隔離服已近7小時,大家全身溼透。ECMO正常運轉後,大家沒有急著離開隔離病房,而是等患者呼吸、循環穩定,ECMO、呼吸機等參數調整好,運行平穩後,大家才交班離開。

武漢市第一醫院2月11日被緊急徵用為新冠肺炎重症定點醫院,共有10支國家醫療隊、1659名隊員在此並肩奮戰,共同為救治新冠肺炎患者不懈努力。截止2月28日,共收治患者1100餘人,已有124患者治癒出院。

(湖北之聲記者謝青 通訊員宋波 譙玲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