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疫情之下,经销商、二批商、终端店应开启哪些新思路?

疫情之下,经销商、二批商、终端店应开启哪些新思路?

2020 年的新冠肺炎导致太多的“疫”外现象出现,合伙人大热、直播疯狂、无人零售兴起、大健康食品爆发……无论从产品、渠道、应用场景等各个方面都要求经销商终端商再次自我审视,自我升级,否则可能会面临被淘汰的结果。那么在疫情之下,经销商、二批商、终端店要想走出困局,究竟应该转变哪些旧方法,开启哪些新思路呢?


1、产品策略要做宽做深

在此次疫情下,产品动销严重分级,本应是礼盒主场销售档的时期却遇到前所未有的滞销,而方便食品却大卖特卖,春节期间京东平台的方便食品成交金额增长 3.5 倍;淘宝平台方便食品类目自 1 月 20 日以来的销量也增长了 10 倍以上。而做单品的经销商损失更大,对于不是刚需单品的小经销商来说,打击甚至致命。

由此可见,危机来临之时,产品的多样尤为重要,市场需求变化极快,产品做宽做深才能积极应对变化竞争,不至于被完全放空淘汰。


2、线下渠道多维拓展

由于疫情的影响,绝大部分餐饮、酒店行业关门停业,家庭消费增长迅速。因此与之对应的生鲜超市、社区门口超市、菜市场等终端门店,这样的门店人流量大,客单翻倍迅速。

由此启发经销商平时产品渠道要广泛拓展,不仅与超市便利店等对接,还要多维度多渠道出货,平时更要维护好与社区、政府、居委会等各个层面的关系,避免在终端受限后,出现产品无法动销的情况。


3、线上渠道升级分销

随着互联网和 5G 时代的来临,新技术新平台带来了新机遇,此次疫情下线上购物、到家服务、社区团购、外卖、微商暴增等现象,更加凸显出线上渠道至关重要的作用。经销商切勿只守传统线下渠道,越来越多的终端消费者通过互联网直接向厂家下订单,经销商若不及时拥抱互联网,遵循消费者的新消费习惯,那么传统经销商很有可能会面临大批消亡。

面对此种现象,一些经销商转战线上做起网络分销的生意,开始了 O2O 的实践, 也不失为一种突破困境的好办法。


4、送货上门服务贴心便利

此次疫情催发了一大批到家业务和无人零售的出现,尝试过不出门购物的甜头后,未来消费者会更加追求便利的消费方式。经销商想要抓住消费者,就要把市场做到消费者的身边去。

经销商要做好“最后一公里”的服务,改善内部管理,从“坐商”改“行商”,从“提货自取”改“送货上门”,价值提升,责任回归,将会大大促进自身今后的发展,使自己立足于市场不败之地。


5、市场区域继续下沉

由于城市和县城的发展和先进,经销商和二批商将继续被边缘化,那些乡、镇、村市场发展,因为物流限制或投入产出比不足,厂商暂时无力覆盖的这些地方,将会成为经销商区域下沉的重点地区,在那里会有开辟市场扎根发展的机遇。


6、终端门店将成多功能平台

社区合伙人的兴起带动了一大批终端门店的加入,实体终端门店相对过去所存在的形态、业态,在类型上将更丰富、多元。便利小超将会从从电商及 O2O 商业中获益,终端门店将会在经营商品及服务上跨界多元,未来 10 年中,电商平台及企业和线下门店之间的线上、线下的并购,将会成为中国零售企业并购整合的新主题性事件。

疫情过后,百业将兴,每一次危机,也是一次转机和商机,所谓不破不立,希望经销商终端商及时发现问题,开启新思路,行动起来,终得好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