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為什麼的中國1元店,到了美國,卻發展成了世界500強企業?

曾經有段時間,全國各地的大街小巷上,如雨後春筍般充斥了各種的1元、2元店和5元店,甚至10元店。

我相信在很多人的看來,都是低價低質的代名詞,根本不屑一顧。

但你可能想不到,在美國有這麼一家傳統零售商:

所有商品只賣一美元!

雖然價格低的逆天,但是吃的、玩的、用的都有,廣受消費者的好評。

不僅在全球開了1萬多家分店,而且還成為了世界500強。在德勤發佈的《2018年全球零售商力量》報告中,這家公司以第49的排名力壓蘇寧、國美、永輝超市等中國企業

它就是Dollar tree,翻譯過來叫做美元樹。

“Dollar Tree”源於一家創立於1953 年、名為“Ben Franklin”的雜貨店。“Ben Franklin”位於美國的弗吉尼亞,以賣工藝品為主。1970 年,“Ben Franklin”的創始人“K.R.Perry” 聯合“Macon Brock”、“Doug Perry” 在弗吉尼亞州創辦了 “K&K” 玩具店並迅速在東海岸發展到 130 多家,以商城模式替代了雜貨店模式。

他不僅在傳統零售行業獨樹一幟,而且敢和沃爾瑪、亞馬遜這樣的巨頭叫板,它憑什麼?

靠的就是一個超凡脫俗的奇(niu)葩(bi)屬性!


所有商品只賣1美元

“清倉大甩賣,樣樣兩元起,走過路過不要錯過。”走在大街上,經常經常會聽到這樣的叫賣聲,但是,消費者的回頭率並不高。

因為,在傳統印象裡,便宜沒好貨。

為什麼的中國1元店,到了美國,卻發展成了世界500強企業?

那麼這家Dollar tree所有的商品只賣1美元,賣的究竟是什麼東西呢?

按照創始人的說法,“我們正在賣的東西,是你想要但又不是十分必要的。”在Dollar tree店鋪中,所有的商品可以大致分為三類

  • 第一類是“基本消費品”,也就是糖果食品、美容保健品等商品,約佔50%
  • 第二類是“多樣化產品”,為了滿足消費者的差異化需要,比如玩具、禮品等商品,約佔45%
  • 第三類是“季節性產品”,主要是針對各種節日售賣的商品,約佔5%

也就是說,這家店裡的商品,就能夠滿足人們的日常生活需要,並且統統只要1美元。

有人可能要問了,這麼低的價格,想必商品質量比較差吧。

NO!雖然商品價格低的逆天,但是廣受中低消費者收入的好評。這家成立於1986年的零售企業,無論是在經濟繁榮還是蕭條年代,Dollar tree都是零售行業的常青藤,時間是最好的檢驗,如果產品質量不好,企業早已經被淘汰出局。

這就是Dollar tree的奇葩之處,產品不僅便宜,還能獲得消費者的信賴,並且活的很滋潤。

02

1美元商品也能盈利

如果你以為這是一件賠本的買賣,那就大錯特錯了。

實際上,2018年Dollar tree的毛利潤率和淨利潤率分別為31.57%7.71%,而沃爾瑪則分別為25.3%2.12%

OMG!簡直不可思議,這個數據可以說是完爆全球第一大零售巨頭的沃爾瑪。

為什麼的中國1元店,到了美國,卻發展成了世界500強企業?

那麼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

關鍵在於對成本的精準把控。簡單的說,就是在進貨環節、店鋪環節、人力成本環節,將成本壓到最低。

對管理來說,這是一門藝術。如何在低價的前提下,通過走量獲取微薄的單品利潤,就顯得極其的重要。

那麼讓我們搬好小板凳,看看Dollar tree究竟是什麼做的,劃重點!

03

進貨成本絕對要低

Dollartree會在商家清倉處理尾貨的時候,大量的買進。

這樣既解決了原商家的庫存,自己也以最低的價格買到正品,消費者也能夠獲得更大的實惠。

三方都很開心!

為了第一時間獲取清倉信息,Dollar tree專門僱傭了上百名“秘密採購員”,他們的工作內容就是在各大商場、廠區、交易會場和相關網站轉悠,伺機尋找機會。

為什麼的中國1元店,到了美國,卻發展成了世界500強企業?

早在2004年,Dollar tree聽聞一個競爭對手取消了一批薯片的訂單,於是趕緊一口氣以一毛錢一罐的單價買進了2噸,最後通過其強大的銷售能力,一售而空大賺了一筆。

隨著規模的擴大,Dollar tree議價的能力也在不斷增長,包括寶潔在內的很多供應商都願意為其定製產品。

在Dollar tree的商品架上,一般同一類型的商品大多隻是一到兩個品牌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通過規模效應降低了成本,同時也免去了消費者挑選的煩惱。

不僅如此,Dollar tree還會在包裝上面下功夫。

比如說佳潔士牙膏,在沃爾瑪超市中通常是兩支裝(約176g)定價4.5美元,但是在Dollar tree商品架上則換成了100g的包裝。

但是即便如此,價格還是比沃爾瑪便宜不少。

如今的Dollar tree的貨架上的商品,早就不侷限在本地生產了,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深化,Dollar tree 60%的商品都來自中國、越南、墨西哥這樣的低成本國家。

04

低店鋪成本和人力成本

像沃爾瑪這樣的大企業,注重選址位置為好、建築面積要大、裝修要豪華。

但是,Dollar tree選擇了另闢蹊徑。

在Dollar tree店鋪裡,不看不到豪華的裝修和各種絢爛的燈光,也沒有太多寬敞的過道。即使是店鋪面積,也僅僅只有沃爾瑪的十分之一,不講究排場和精緻,只要能夠把商品擺放完畢就OK了。

為什麼的中國1元店,到了美國,卻發展成了世界500強企業?

在人力成本控制上也是如此,Dollar tree每家店大概只有3-5名的理貨員

要知道,在美國的人工成本是極其高昂的。以沃爾瑪為例,近些年試圖通過各種辦法以降低人力成本在總成本中的比重,足以可見出Dollar tree的優勢。

正是因為把各項成本都壓縮到了極致,Dollar tree這麼“土”的零售企業,才能在1美元售價的商品中,依舊獲取利潤。

05

學習沃爾瑪,然後超越他

在零售行業,毫無疑問沃爾瑪是各大品牌爭相模仿學習的企業。

Dollartree也不例外。

在選址上,凡是有沃爾瑪的地方,三公里以內必然有Dollar tree。說得難聽點,就如同狗皮膏藥一樣,撕都撕不掉。

眾所周知,選址是一件很講究很有專業性的事情。所以,在Dollar tree看來,凡是沃爾瑪的選址,那肯定都是一流的,而且這麼一來,既為自己省去了一大筆錢,也不容易犯錯。

有人要問了,把同類型的店開在沃爾瑪旁邊,這不是找死嗎?

為什麼的中國1元店,到了美國,卻發展成了世界500強企業?

Dollar tree當然不會傻到去與對手直接競爭,而是選擇鑽沃爾瑪的空子。一般來說,像沃爾瑪這樣的大商場,距離停車場都有一段的距離,而Dollar tree的門店就開在停車場到沃爾瑪的必經之路上。

值得說明的是,對於消費者來說,他們知道哪些商品最好在沃爾瑪購買,哪些商品在Dollar tree則會更加的實惠。因此,便從中順利的分到了一杯羹。

在物流上,Dollar tree也像沃爾瑪學習。

根據資料顯示,Dollar tree一共有9個配送中心,可實現95%的商品通過中心配送到門店,這甚至比沃爾瑪的80%還要來得高。

正是憑藉於此,Dollar tree成功的在不起眼的市場細分裡,通過經營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實現了看似不可實現的事業。

傳統而並不僵化,靈活而並不失初心。對企業的經營者而言,只要把握為用戶創造價值、傳播價值、傳遞價值這一立身之本,就會得到市場與用戶的認可,就會在時代的變遷中,永立不敗的潮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