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儒家倡導“仁義禮智信”,可《論語》中講“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你怎麼看?

東方國學


這個問題是不是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與“仁義禮智信”相沖突,或者相違背?

但出這個結論的原因是基於對“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誤解。一直以來,這句話成為孔子和儒家實行愚民政策的重要證據。這句話翻譯成現代漢語是:老百姓可以讓他們去做什麼,但不能讓他們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

漢語的表達常常是不精確的。對於“不能讓他們知道”就可以有兩種理論,一種是欺騙,故意不讓他們知道。另一種是,告訴了他們,但是他們不理解。兩種情況都能造成“不可知之”的後果。那麼,孔子的意思是前者還是後者呢,答案是明確的,就是後者。孔子的意思是說,老百姓對於執政者的意思永遠不可能完全理解,這時,只要執行就行了。當時不理解,慢慢就理解了,或者習慣了。這種情況不但在古代存在,今天依然存在。舉個簡單的例子。現在五六十歲的老頭老太太們們都會用微信支付。要讓他們全部懂得微信支付為什麼能夠實現的原因,然後再使用微信支付,這可能嗎?答案是否定的。但老頭老太太們雖然不明白網上支付的原理,但這並不影響他們的使用。這就是不可使知之的現實例子。

怎樣可以證明孔子的意思是這樣的呢?我們可以通過《論語》其它章節來相互印證。比如在《論語子路十三》章中有: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有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孔子認為,一個國家富裕了之後,就要加強對百姓的教育。這哪裡有愚民的意思?

對於“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句話的解釋,宋代的二程和朱熹早就講明白了。就是後一種意思,古代讀書人,都是用的朱熹的教材,都明白他的真實意思,可是,到了現代它成了孔子愚民的證據,完全是社會政治原因之下的故意歪曲。反正儒家已經被打倒了,沒有反駁的能力了,批判者想怎樣說就怎樣說了。

我們看看《四書集註》中朱熹的解釋就行了。朱子注:“民可使之由於是理之當然,而不能使之所以然也。”如果說朱子的解釋還有點不好懂,那麼程子的解釋就很明白了:“聖人設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戶曉也,然不能使之知,但能使之由之耳。若曰聖人不使民知,則是後世朝三暮四之術也,豈聖人之心乎?”也就是說,我們可以使老百姓用網上支付買菜,但不能讓他們都明白,為什麼可以這樣?

總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只是講述了一個事實。它並不與“仁義禮智信”中的任何一個方面相沖突。


七月流火140400643


並不矛盾,兩者說的都不是同一件事,有什麼好比較的呢?這裡主要說下“禮義仁智信”和“民可使由之……”這兩句話的含義。

仁義禮智信

春秋時期,禮崩樂壞,儒家的誕生,正是為了“復禮”,於是孔子提出了“仁、義、禮”。

什麼意思呢,就是仁是愛人的核心、義是尊賢的核心、禮則是包括了仁、義在內的所有東西。這就好比說,你對別人有了愛心之後,才會懂得尊重賢人,當你做到了仁、義之後,你就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有道德的人了。

後來,孟子又將其延伸為“仁、義、禮、智”,並對這四點做了更充分更具體的解釋,惻隱之心為仁、羞惡之心為義、恭敬之心為禮、是非之心為智。並認為,仁義禮智是人生而有之,而且並非只有我有,天下人都有。

是不是很熟悉?對了,這就是性善說。

再到漢朝,董仲舒在孔孟的基礎上,又加了一個“信”。什麼叫信呢?簡單來說就是信用、誠實,《論語》中就有與朋友叫要有信的記錄,儒家認為,信是仁的條件,國家如果做到了信,那麼階級矛盾就會減少,人與人之間的矛盾也會減少,便會國泰民安。

所以你看,“禮義仁智信”是經過儒家三代人總結出來的,做人的基本道德原則,不論你對儒家學說是否認可,但必須承認禮義仁智信是做人的根本,至少說,如果一個人做到了這五常,或者這五常為本,就不會是個惡人。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這句話怎麼理解,就在於讀者如何斷句了,你斷句的方法不同,意思雲泥之別。

1、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老百姓按照統治者的意志去執行就好了,不用知道為什麼”。

這是典型的愚民思想,對封建統治者來說,最方便的統治方式就是讓百姓機械化地做事,該吃吃、該喝喝、該睡睡,不用去想為什麼。因為只要人的思想被禁錮了,人就不再是人,就不會發生禍患。

封建朝代的統治者,幾乎都是這個路數,唐宋相對開放,不是特別嚴重,清朝就是對這個政策執行最嚴苛的,寫個清風明月都可能被誅九族。

但是,這種理解明顯是錯誤的,因為孔子提倡仁愛,還滿世界辦學,要知道,辦學是為了開啟民智,懂的越多、控制起來越難,這和愚民思想是相悖的。

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老百姓認可,就讓他們去做,不認可,就講道理。”

你看,就斷句不一樣,兩句話的意思發生了天差地別的改編,這種斷句,恰巧和“愚民”相反,正符合了孔子“有教無類”教學理念。

其實,單獨把這句話拎出來解釋,是斷章取義的,這句話出自《論語·泰伯》,在之前還有一句: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禮崩樂壞的時代,要恢復禮樂是孔子的責任,他認為要讓老百姓精通詩、禮、越,這是恢復禮樂的基本點。然後再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就是說,如果老百姓不能精通詩、禮、樂,那我們就有責任去教化他們,幫助他們學習。

當然了,古代統治者是不會照第二種理解的,他們巴不得曲解聖人的意圖,讓聖人為他們的愚民統治背書。如果統治階級真用第二種理解去宣揚孔子,我們可以想象一下皇帝下達命令時的場面。

漢武帝:“霍去病,去打匈奴”。

霍去病:“你先告訴我為什麼?”

漢武帝:“他先動手的”。

霍去病:“我知道,可是為什麼他先動手?”

漢武帝:“他有病”。

霍去病:“得了吧,一個巴掌拍不響”。

古代帝王本來平均壽命就短……



也可自話


孔子的這句話——“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直是人們的爭論焦點。

對於這句話的標點,過去習慣於“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句式,並據此解釋孔子原意。如著名歷史學家范文瀾就認為,這是孔子“把民看作愚昧無知的人,可使由(服從)之,不可使知之”。這一看法影響了幾乎整整一代人。

筆者認為:這句名言的正確標點應當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按:《說文解字》“使”字條下注:伶也;又“伶”字條下注:弄也。《戰國策·趙策四》:“秦王使王翦攻趙,趙使李牧、司馬尚御之。”可證“使”字舊解為支使、派遣、命令等義。而“由”字除解為“聽從、隨順”之外又可解為“用”的意思。《左傳·襄公十三年》:“以晉國之多虞,不能由吾子。”杜預注曰:“由,用也。”“之”字若“他”字,此當通指行為對象“民”。“知”字義為使人知道,此作動詞使用亦可通“智”字。整句話譯成現代漢語即:“人民可以支使、派遣,則應該隨順而使用他們;人民不足以支使、派遣,則應該教育他們,使他們可供役使。”

可知孔子乃欲使“民智而後用之”。這其實是“智民政策”的反映,是儒家思想中進步的一面。


寂寥繁華


“仁義禮智信"是儒家倡導的所有人不分貴賤都要以此作為處世之原則的一種行為規範。而《論語》講“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則是孔子站在統治階級立場對如何管理民生的一種治國方略。所以,二者並不矛盾、不能混為一談。

孔子曾求教於老子,或者說孔子肯定拜讀過《道德經》,他對老子的“無為無所不為”之治國理念也肯定了然於胸,那麼他是否認同老子的無為之治呢?

我們知道孔子生活的時代是奴隸制社會,他雖然倡導仁義禮智信是為人處世的準則,但這並不能證明他的思想已經昇華到對社會的發展趨勢和要求是“民主、自由、平等",由此說明他的思想很大程度上是站在統治階級立場上的,否則漢武帝不會獨尊儒術。

好,知道了其立場我們再來解讀…

民,可以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老百姓。

可以使由之:可以讓他們自由地生活。〈吃飯、幹活、買賣、婚喪嫁娶、柴米油鹽〉。

不可使知之:不可以讓他們知道太多。〈他們是被剝削的、是被壓榨的、是沒有平等地位的、是沒有話語權的〉。

可以看出前半句“可使由之"和老子的“無為"思想是很接近的;而後半句“不可使知之“則是絕對的愚民統治思想在作怪。

所以最後的解讀是:

老百姓,可以自由的生活,但不能自由的言論。


百姓堂話聊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論語.泰伯》

關於這句話爭議還是蠻大的,主要是出於斷句上,不同的斷句方式,就會出現完全相反的意義。

  1.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為:讓百姓按照指定的方式行事,不必要知道是為什麼。這就典型愚民的意思了。
  2.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為:百姓贊同,那就這麼去做;不贊同,那就講明道理,去教化他們。這就是與上一種完全不同的目的和意義了,偏向於民為天。
  3.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為:百姓可以驅使,那就讓他們聽命;不可以驅使,那就讓他們明理。這又是與前兩者完全不同的兩個意思了,這一層的意思裡,還是以統治者的意願為第一位的,但是也有估計百姓的感受。

此外還有另外的句讀分法,我個人不是很贊同,也就不再一一例舉了。以上三種,我倒是比較贊同第三。為什麼這麼說呢?主要還是從孔子思想的整體思路上來看的。

孔子安民三步走

孔子並不是一個迂腐的人,相反他是一個很懂得變通的人。就是這種變通性,也註定孔子不會提出這樣的愚民政策。在之前的文章我也分享過對於孔子的一些看法,這是一位入世高手,很懂得世俗法則,孔子本身是非常重視對於百姓的教化工作的。

在《論語.子路》篇中,記載了一個小故事:

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意思是說冉有跟著孔子去魏國。孔子看著熙熙攘攘的百姓說:“人真多啊!”冉有說:”有了這麼多人後,又要怎麼做呢?“孔子說:”讓他們富起來。“冉有又問:”富起來之後呢?“孔子說:”再教化他們。“

從這個小故事我們大概可以看得出孔子對於治理百姓的大概思路,生存延續——富裕生活——文化教育,這種思路即便是在現在也是很有可取之處的。所以說,孔子怎麼會贊同愚民政策呢?

不過,話又說回來,即便孔子有如此的思路,也不排除有上文的第1種建議,因為在生存都成問題的時候,空談精神文明建設,也可能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如果說是基於這種前提,提出所謂的”愚民“政策,也不能說是完全沒有道理。

孔子的道之以德

孔子是一個非常注重”德“的人,在孔子的相關典籍中關於君子和小人的論述多之又多,孔子是大力贊同君子之道的。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

孔子提倡以德治國,主張為政要以道德教化為根本,由此可見,孔子就更不可能贊同愚民政策了。他恨不得全國上下,從君主統治者到平頭百姓,都是君子。這樣上下同德齊心,自然也就國泰民安了。

當然,不可能人人都是君子,所以孔子又提出用”禮“來作為行為規範,約束人們的行為。前面我也說了,孔子並不是一個迂腐的人,在倡導”德育“的同時,他可一點都沒聖母心的反對刑法。孔子絕非是那種分不清輕重的人,對於普通大眾而言,提倡用道德感化教育,對於嚴重危害社會的人,絕不手軟,這才是真正的孔老夫子。

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施之以寬。寬以濟猛,政是以和。

中國第一位私立學校創始人

除了在思想上和政策上表達了對於百姓的態度之外,孔子還直接用實際行動打臉了”愚民“一說。孔子可是中國第一位私學老師!

在春秋早期和更早的時候,文字書籍都是掌握在官方手裡的。所以,中國最開始的知識分子都是有編制的。直到了春秋時期,社會大變革,大批前朝沒落貴族迴歸民間,融入百姓生活,曾經吃公家飯的知識分子們才開始憑藉著之前的手藝生活,這就有了中國第一批私學老師,孔子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其實說道”儒“,這個字最初本義就是知識分子的意思。

孔子廣受學生,因材施教,一生致力於培養”君子“,怎麼會真正的提倡愚民政策呢?

結語

所以,無論從哪一個方面來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都不可能是愚民的意思。當然,我也並不覺得孔子是一位以民意為主的人,個人感覺在孔子的思想中,他本人還是贊同統治者,或者說以統治階層的意願為主的人。基於這個原因,關於文章最開始的第二種句讀,就和孔子的思想相互違背了。

最恰當的解釋還是第三種,”民可使,由之;不可,知之“,百姓可以驅使,那就讓他們聽命;不可以驅使,那就讓他們明理。


古代哲學思考


關於“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句話,向來存在著許多的爭議,對於它的理解,也有許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認為這句話存在句讀上的問題使得理解出現偏差,主要在“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兩種不同上。前者強調“民”的主觀意識的重要性,而後者則似乎有“愚民政策”的意味。



跳出這兩種思維來看,事實上這是一個教育命題。就如同一些體育運動的教學(比如學習輪滑),教練只會告訴你標準是怎樣的,你只需要照著做即可,往往並不會給你解釋為什麼標準會是這樣的。事實上,給你講了你也不會明白,只有你入了門,明白一些門道,懂得如何操作了,你才能理解標準為什麼會這麼制定。講太多的為什麼,只會在你練習與操作的時候無故平添許多不必要的顧慮,容易因為想太多而導致進退失據。所以孔子說“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後人也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道理都是一樣的。因此,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受多種因素的限制,他們只能“知其然”,未必能明白“所以然”,也未必願意去理解背後的高深道理。我們現在很多人很多時候,依然是這樣的狀態:你只要告訴我怎麼做就得了,別那麼多廢話!



這是教化民眾的一種常態,而並沒有“愚民”的意圖。從這一點上講,儒學對民眾、自身和君主的要求並無二致,是一以貫之的。




東方國學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德,有德行的統治者。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有格。

道,發佈政令。

道,德,儒家是對統治者而言。有德行的統治者行天道。不是要求民眾有什麼“道德”修養。

道德,現代理念,個人素質修養。

仁,統治者守住自己的統治地位。義,禁止民眾為非作歹。託名孔子《易傳》曰:

聖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理財正辭,禁民為非曰義。

禮不下庶人。唯上智與下愚不移。言必信,行必果,硜硜小人哉!

仁義禮智信,對君子而言,不關民眾什麼事兒。

民可使知之,不可使由之。文言文的“之乎者也”,語氣助詞斷句。有人解作“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由之”,又有什麼意義呢?

統治者怎麼說怎麼做,有必要告訴民眾嗎?


趙日金141


你覺得有道理你就聽,你覺得沒道理就不聽,看什麼書都要有自己的思考,去其槽粕,取其精華就好。

沒有任何一個人的話和行為都是時時刻刻符合道德的,孔子也一樣,比如孔子追求“克己復禮”,但他媽和他爸的婚姻就不合禮制,他只能算是野合而生,也沒見他說自己的出身不乾淨的,比如孔子誅殺少正卯,就是以莫須有的罪名殺的,但孔子依然是儒家的道德楷模。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句話放到現在肯定是不道德的,但是你可以換個方式去理解,,比如理解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樣不就順了麼,將任何名人的言行作為標準只會使自己陷入教條主義之中。

聖人也是會犯錯的,對於聖人們的言行我們參考就好,傳統的文化需要繼承,但不合時宜的東西肯定要修改的,不過對於其中的錯誤也沒必要窮追猛打,也不可因噎廢食,畢竟從學習的角度來說,孔子的理論還是有許多值得稱道的地方,我們作為後人,要做的就是在前人的基礎上,對其理論進行完善,使之能夠傳承下去,這些就叫做文化底蘊,是其他國家都羨慕不來的。


達達說歷史


有的儒粉為儒家辯護,改變斷句就把儒家粉飾成開啟民智了。從歷史上看,儒家沒能力開啟民智,民可,使由之。民不可,使知之。歷來都是文人相輕,儒家師爺一肚子壞水,對待草民攻訐,嘲諷和打壓,會教也教一些繁文縟節,守舊反科技,根本沒安好心,儒傢什麼時候開啟民智了?


反岐視


先不講道德不道德,我只想問一句提問題的‘’東方國學‘’:

你看得懂這幾句經文嗎?

專家對《論語》中的這幾句經文的斷句,有點問題,我把它糾正一下,應該這樣斷句才對: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這樣再來看這幾句經文,跟原來專家斷句的經文,意思一樣不一樣?

中國的傳統文化,就是被專家搞亂的!漢字專家許慎寫了一本《說文解字》,此書問世之後,中國人再也看不懂傳統文化經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