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經歷過什麼之後人心理是黑暗的?

心境圍城


經歷過什麼之後人心理是黑暗的?

我從心理學角度來回答您這個問題。人的心理是有光明面和黑暗面的,用精神分析弗洛伊德的理論就是本我:是自私,享受,黑暗的,而超我就是高道德,價值,光明。自我就是那個調節兩方平衡的。但是因為一些後天創傷性遭遇,使一個人的本我佔上風,也就是說這個人心理會充滿黑暗,具體以下的經歷都可能會使一個人心理充滿黑暗。

1.從出生到有記憶這段時期,如果沒有被很好的照顧,被丟棄過,沒有被肢體接觸擁抱,沒有很好的依戀關係建立等,雖然沒有記憶,但是很多創傷性經歷會進入人的潛意識,這樣的非人性對待雖然有記憶後沒有再發生,但是也會使一個人長大後容易有負面的觀念或者黑暗想法。

2.童年有記憶以來的創傷性事件,例如:被家暴,強姦事件,父母離異,遭到同伴遺棄等,這樣從小本該屬於美好的童年,卻遭遇了非正常人的對待,都容易出現長大後人格出現問題,不太相信美好的事情,心理總是有黑暗的陰影。

3.長大後如果一個人經歷了最信任人的背叛,欺騙;目睹黑暗事件發生,非人能承受的生活磨難,長期被非公平對待等,一切揭露人性黑暗的事件發生在一個人身上時,這個人在這樣黑暗的壓迫下,慢慢會變成奴隸,沒有翻身,所以就是我們看到的有人心理充滿了黑暗和自私。


這就是我從一個人出生到成人後人格成長重要階段沒有很好的得到照顧,心理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愛和溫暖,特別容易出現人格扭曲的現象。所以那些人背後都有別人不知道的秘密和痛苦。但是他們是一群被打倒的奴隸,也有他們個人的心理脆弱點,因為不是所有遭遇磨難的人都是心裡充滿黑暗,只能說這些人被生活無情對待過,但是並不是沒有選擇,他們只是選擇了容易的那一條路。

我是靜芯心理,擅長婚戀情感,親子兒童,抑鬱焦慮壓力情緒諮詢,只要有需要,我一直都在,歡迎私信留言 關注。


靜芯心理


回覆如下:

沒有任何人從出生時就願意成為一個心理黑暗的人。

我們都抱著美好的願望去生活。

除非Ta遇到了:

1.不公平對待;

2.粗魯的人際;

3.親人間的不予信任感;

4.生活的磨難。

才讓Ta只看見那些黑暗面,而永遠不能接受陽光面。

才讓Ta的美好意志受到摧殘,讓Ta不再相信善良。

我的同學剛畢業時,就遭遇了親舅舅為了搶奪房產,而一定要讓當時只20歲的她,戶口遷出,自立門戶。那時的她還沒有找到工作,靠著一點點生活費在外租房。自此之後,她不再相信任何人,包括她的愛人。

黑暗面,雖能給人警醒,但也會改變處事態度。

除非你背過面去,迎著陽光,背靠黑暗,讓背後的影子成為自己前進的動力,而不再在意它是否留下一道道黑色的痕跡……

推薦你看一下這套書:強大自我(套裝共10冊)墨菲定律+思維風暴+超級記憶術+做個強大的自己+成大事者善溝通 ,尤其是《做個強大的自己》。不是成功學,而是足夠認識自己,先學會接納自己的黑暗面,因為它的存在也同樣有著意義。它讓你更能警醒!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95899842375082441"} --}

螢火蟲心理師


每個人都不想成為這樣的人。如果目前有這樣的心理困擾的話,我有以下幾點想法:生活方面,家庭條件不好,很小的時候感受到親戚朋友的嫌貧愛富,造成心理陰影。工作方面,會拍馬屁的同事,有背景的同事,上升太快,感覺不公平。



奮為童心


我覺得人之初,性本善,任何人不是一生下來就是心理陰暗的。一個人內心深處的黑暗總是根據環境來改變的,我不相信有人會天生的冷血陰暗殘忍。任何改變都是經過長年累月的積累慢慢形成的。

所以說人一定是在在經歷了巨大的打擊或者不公時,思想態度和價值觀念才會發生改變。如果他之後變得薄情內心陰暗,這可能跟他身處的環境有關,有以下幾點:

  • 1.身邊親友或者同齡人的感染,因為經常相處的就是這些人,別人的行為習慣或者處事原則多多少少會影響到你,從你使你自己的心態受到影響,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這個道理。
  • 2.跟從小生存的環境有關,這就看你的原生家庭是什麼樣的,如果你的父輩母輩是一個極不負責任也缺乏愛心和道德感的人,那如此你的童年生活就是在這樣低質量的生存環境中長大的,那麼成長起來的就是心裡充滿黑暗的孩子。
  • 3.也是最主要的,就是你一定是在經歷了非常大的傷害,社會上總有很多垃圾人,你對他們充滿希望,可最終卻被他們傷害的遍體鱗傷,這時候很多人會覺得社會不公,因為人非聖賢,哪能有那麼多人在受到傷害後能夠風輕雲淡。所以心裡充滿失望充滿恨意,如果不能及時補救調節,很容易就會心生報復之心,慢慢的就會失去初心,心中充滿戾氣,久而久之就慢慢成長為一個內心逐漸黑暗的人。

袮是小仙女


不論什麼經歷,如果會造成人心黑暗,那這種經歷都是沉痛的打擊!

可能的情況:

1.被信任的人背叛,這個範圍有點廣,請自覺對號入座[我想靜靜]

2.自己揹債還借錢給人,然後不還,被迫對簿公堂還不認賬。

3.在社會底層被打壓及利用手段從底層爬起來

4.思維侷限,暫時只想到這麼多


信教的豬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是最好的解說了



在十月


你好,我認為經歷的事和心裡黑不黑暗不成必然關係的,如果說心裡是黑暗了,那只是選擇靠向黑暗,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福兮禍相伴禍兮福所倚,當一個人凝視深淵,深淵也在凝視你等等,世界上沒有絕對的事,無非是角度不同,比如你是一個被欺負的學生,你就會恨欺負你的人,從而加入學習他們,這就是靠向不好的一面,但是你的父母看見你受傷,關心愛護你,你有感覺為了父母,也不能變成他們那樣而努力去學習從而走上另一條路,這就是區別,主要在於你究竟從那個角度看,或者說,你究竟願意相信的是什麼,善惡本就一念之間,人本來就是複雜的多變的,黑暗面是必須存在的,因為如果不存在黑暗,那你如何定義光明,只是你是選擇,是把黑的與更黑的比,還是把白的與更白的比,僅僅只是選擇,所以找到自己相信的,去相信,它也許不白,但也不黑。


路遇少商


你好,我是心理領域創作者,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每個人都可能有過黑暗的時刻,只是面對的事件不同而已。但是那些使我們心理黑暗的事情都是遠高出我們當時心理的承受能力的。

我所說的黑暗是人生路上的挫折,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我們遇到挫折之後,要去培養自己與挫折對抗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森旅迷了鹿D


1.受到重大傷害後,對方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感受到不公平後。內心變陰暗。

2.原生家庭裡,父母的影響,家暴家庭,或者一方太過於強勢的家庭。長期以後,心理變得陰暗。

3.童年經歷,經歷過校園暴力,經常受人欺負的孩子,心理變得陰暗。


雲南妹子在廣州


我覺得應該是那種特別想成功,還又想走捷徑,還特別在意別人眼光的那種人,心裡應該不是特別陽光,經歷過很大的不幸,遭人鄙視,心理上被嚴重傷害過,受過不公正待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