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北非戰場,英軍蒙哥馬利將軍上一任奧金萊克將軍表現的怎麼樣?

騎著鯊魚日天


奧金萊克將軍在非戰場表現如何?站在英軍立場來講是很好,他不會讓士兵們去送死,證明他是有勇有謀的指揮官。但對於英國首相丘吉爾來說就不是很好,原因是1942年8月4日到達埃及開羅,丘吉爾立是政客,是屬於急功近利的想法,他沒有替軍方去想,一心想著奧金萊克將軍立刻向德軍發進攻,但奧金萊克將軍根據北非戰場的天時地利人和,去判斷9月才能發動進攻,丘吉爾認為奧金萊克將軍,戰場上拒絕執行丘吉爾的命令,就這樣把奧金萊克中東英軍總司令兼第8集團軍司令的職務撤銷了,因此蒙哥馬利和亞歷山大順其自然上位了。下圖是奧金萊克將軍,一位四星上將,說撤就撤,沒功也有苦勞。



上圖是奧金萊克將軍,1884年6月出生於英國奧爾德肖特市,1981年3月逝世,英國陸軍元帥。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爆發,因此奧金萊克參與戰爭,並得到實戰經驗,1919年,奧金萊克得到認可,進入了奎達參謀學院深造,1927年,奧金萊克被推薦到帝國國防學院深造,1935年,奧金萊克升為少將,第二年出任英軍印度副參謀長,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奧金萊克被調回英國,1941年1月任職印度英軍總司令,1941年7月,調往北非戰場,並且普升上將。

1942年12月1日,英軍再次敗給隆美爾的部隊,北非戰場,天氣仍舊乾燥,加上埃及民眾對於英軍或德軍,都沒有好臉色看,此時,奧金萊克聞訊英軍大敗,於是飛往第八集團軍總部,隆美爾認為英軍實力,仍然有威脅,於是命令印度4師和英軍第七裝甲師從兩側迂迴包圍,斷掉隆美爾的補給線與退路。隆美爾察覺到對方的情況,即時放棄對託布魯克的團團包圍,下令德軍退向賈托拉。12月15日,英軍對德軍的窮追不捨,隆美爾再次捨去賈托拉陣線,仍舊往後撤到的黎波里塔尼亞的附近城市卜雷加港,由於隆美爾的主力部隊往西撤退,顧不上埃及邊界的德軍,於是他們認輸投降。此次戰鬥稱為十字軍戰役,也是英軍對德軍的第一次勝利,德軍被俘虜了幾千人,奧金萊克將軍在這次指揮中,為英軍以後在北非戰場的勝利,奠定了基礎。下圖是北非戰場,英德對決。



十字軍戰役贏得了掌聲,但未能震撼丘吉爾,幸好降美爾提前在5月26日對英軍實施攻擊,要不然也沒這出戏了,過了6月1日,奧金萊克將軍要是沒對德軍發起攻擊,必須被解除職務。

丘吉爾認為再多幾次十字軍戰役的成績,能為他在政壇上添加話語權,原因他的政治對手們,經常向丘吉爾增加壓,無論如何,丘吉爾對待奧金萊克將軍事件,是不得人心,由此可見,丘吉爾已經得罪了英國軍方,二戰結束後,他沒有得連任,是被政治對手抓到此次事件為藉口之一。


上圖是英國名將蒙哥馬利。丘吉爾任命蒙哥馬利將軍為第8集團軍司令,隆美爾是納粹德國的三大王牌之一,他在北非沙漠中,成功地擊敗了英國第8集團軍,被譽為“沙漠之狐”!但隆美爾註定遇到剋星蒙哥馬利,兩狐一較高下,蒙哥馬利:“作為軍人永遠忠於祖國;作為男人永不背叛愛情!”蒙哥馬利:40歲才娶上一個異國寡婦,妻子去世後終生不再續娶!蒙哥馬利那份執著贏得了世人的掌聲。


森林狼6


1942年8月,男爵克勞德·奧金萊克將軍被撤銷北非指揮權,這並不應該。“海雀”將軍7月在阿拉曼阻止了隆美爾的裝甲軍攻破魯威塞特山脊防線,俘獲7000名德軍,秋天時又制訂了全面、密的反攻計劃,但他警告倫敦的統帥部這個計劃最早要到9月份才能實施。丘吉爾和布魯克到訪埃及,因其謹慎,授予奧金萊克中東部隊的指揮權,這明顯是降級,奧金萊克拒絕了。雖然一年後他被任命為印軍部隊總司令,但卻再也沒有重返戰場。接管近東指揮權的是男爵哈羅德·亞利山大將軍,

足智多謀的“懲罰者”威廉·戈特中將掌舵最大的部隊第8集團軍,這支部隊成立不久後傷亡就不少於8000人。1941年5月,戈特在“簡短”行動中擔任旅長,帶領裝甲部隊為解救圖ト魯格打響了第一炮。然而就在戈特接過指揮權前,他乘坐的布里斯托爾一孟買的客機從沙漠飛回去見正在埃及的丘吉爾,飛機既慢又沒有護航,被第27戰鬥航空團的六架梅塞施米特式Me109戰鬥機擊中,緊急迫降後起火。機上21人中有4人生還,但戈特不幸罹難。這一職位的第二個候選人是布魯克的親信、55歲的伯納德·蒙哥馬利中將,

他立馬上任1942年8月13日,星期四上午11時,在魯威塞特山脊接過第8集團軍指揮權。時隔70多年後想要深入瞭解將軍們的想法會遇到很多陷阱,這樣做的結果也往往是心理分析的堆積。但是如果想象一下有個人最適合坐在心理醫生的沙發上誇誇其談,那個人就是蒙哥馬利蒙哥馬利的父親是一名牧師,父親後來成為塔斯馬尼亞英國聖公會的主教,哥馬利和冷酷的母親斷絕了一切關係,甚至連她的葬禮都不願參加。蒙哥馬利在倫敦聖保羅學校走讀了一段時間,成績並不突出,然後去了桑德赫斯皇家軍事學院,在軍校裡他曾欺負另一位同學,

非常過分,點燃了這名學生的襯衣後襬,致使他住院。然後他加入了皇家沃裡克郡軍團,奔赴印度西北邊境。蒙哥馬利在一戰中表現突出領導了伊普爾襲擊,並踢中一名德軍的睪丸俘虜了他。還有一次,別人都在急救站給他挖好墳墓了,因為他傷勢嚴重,不大可能活下來,但是他非但沒有英年早逝,還贏得了金十字英勇勳章,戰爭結束時榮升為陸軍中校。1927年,蒙哥馬利結婚,婚後育有一子,但1938年,他的妻子貝蒂腳上被毒蟲叮咬,得了敗血病,截肢也沒能緩解病情,悲慘去世。在她去世後蒙哥馬利關上了生命中的情感之門,

從此以後一心從軍;他甚至滴酒不沾這可完全不是英國軍隊的傳統。牛津大學的軍事歷史學教授休·斯特羅恩寫道:蒙哥馬利的最大優勢在於訓練有素、準備充分、方法得當;更重要的是,他把火炮融入到全部武裝的戰鬥中。他相信打仗除了依靠行動還要依靠火力、靠地面轟炸,他還強調隨時準備殺人和被殺。講這些話時他用的語言都十分直接,甚至很有殺傷力。蒙哥馬利紀律嚴明、全神貫注、隨機應變,計劃縝密,撤換無能官兵毫不手軟絲毫不輕敵,但同時他又脾氣暴躁、固執己見、高傲自大,認為自己是自惠靈頓公爵以來英國最偉大的陸軍司令。

就像一位史學家指出的:“不能以其社交禮儀評判一名將軍。”如果蒙哥馬利很驕傲的話,也有足夠驕傲的資本。蒙哥馬利在敦克爾克撤退中表現良好,雖然1942年8月他參與制訂了糟糕的迪耶普突擊行動的最初計劃,但他至少在計劃實施前就建議放棄。蒙哥馬利到西非時已經想好要如何應付對手隆美爾,他的打法不同於三位前任艾倫·坎寧安、尼爾·裡奇和克勞德·奧金萊克。不同之處在於蒙哥馬利不會想辦法把“沙漠之狐”在北非的埃及和突尼斯的沿海趕來趕去。

他會與德國非洲軍團一戰決雌雄,打一場克勞塞維茨定義的“大決戰”,讓它從此一蹶不振正如他在上任第一天晚上對第8集團軍軍官所作的簡短報告中所說的那樣:我清楚隆美爾隨時可能進攻。很好。讓他打。我希望他在一週四內不會打,正好給我時間理一下思路。如果我們有兩週時間準備,形勢就相當有利;兩週後隆美爾想什麼時候打都可以,我希望他打與此同時,我們自己要制訂一個宏偉的進攻計劃;這次進攻將是一次偉大戰役的開始,我們要連打六次,把他趕出非洲……他確實是個麻親煩,所以我們要把他一舉粉碎以絕後患。

這樣鼓舞士氣的話今天聽起來有點像誇誇其談,當時只做過下級指揮官的蒙哥馬利卻這樣說一名戰無不勝的大將,而且這名大將現在還牢牢霸佔著埃及。但九個月後,非洲軍團在突尼斯投降了,1942年總共損失戰車5250輛。沙漠爭奪戰在英國的宣傳影片《沙漠勝戰》中有很精彩的描述,包括酷熱的白天和冰冷的夜晚;因為缺水在別人的刮臉水裡洗澡;連日的沙漠風暴(在有些阿拉伯傳統中,沙塵暴持續五天便允許殺人);蚊子蒼蠅、蠍子;有個場景是一片荒漠,和水手一樣指南針是不可或缺的工具。提到當地的居民,另有史實記錄:“如果可以帶走的話,他們連輪胎裡的空氣都會偷走。”





月夜luck


在北非指揮的第一次戰役,德軍也遭到重創

奧金萊克在北非指揮的第一次戰役就是“十字軍”戰役。1941奧金萊克元帥

年11月18日凌晨,英國第30軍悄悄越過邊境,直趨託布魯克。此舉出乎隆美爾的預料,當時隆美爾正全力準備進攻託布魯克。18日晚,英軍擊退南面沙漠的德軍掩護部隊.以先遣部隊奪取距託布魯克環形防線僅12英里的西迪拉傑格機場。11月21日,隆美爾逐漸摸清英軍的部署,命令德國第15裝甲師和第21裝甲師靠攏,首先打擊西迪拉傑格的英國先遣部隊。11月22日,邊界正面的英國第13軍奉命開始進攻。該軍的新西蘭師之一部開向西迪拉傑格,並於23日清晨攻佔非洲軍司令部。同日,德軍的兩個裝甲師突然向西迪拉傑格的英軍發起攻擊,先後進到該地區的英軍被德軍分割,而德軍也遭到重創,170多輛坦克只剩下90多輛。

後來丘吉爾與奧金萊克的關係不太融洽。作為首相和政治家,丘吉爾總希望中東的英軍不斷傳來捷報,鼓舞英國民眾的士氣和增加英國在反法西斯同盟中的地位。然而作為軍人和戰場指揮官,奧金萊克卻不能迴避戰場上的客觀實際,不能拿士兵的生命作無謂的犧牲。1942年8月4日到達開羅後,丘吉爾催逼奧金萊克盡早重新進攻,奧金萊克堅決抵制,並堅持無論如何也要到9月才能發動進攻。丘吉爾一怒之下,撤銷奧金萊克中東英軍總司令兼第8集團軍司令的職務,兩項職務分別由亞歷山大和蒙哥馬利接任。




大黃墅帝國自媒體


表現也差強人意,不過他沒有蒙哥馬利那麼多的戰爭資源,沒有蒙哥馬利那麼好的政治環境,更沒有蒙哥馬利時丘吉爾首相的那一種耐心。

奧金萊克發動的最大行動,那就是“十字軍戰士”戰役了。

英軍集中6個師另5個旅,11.8萬人,924輛坦克,1072架飛機,開始“十字軍戰士”行動,進攻當面德意軍10個師,約10萬人,340架飛機,英軍在兩個月的戰鬥中強推800公里,倒也解救了託卜魯克。

接著隆美爾指揮德意軍反擊,德意軍推進達600公里,兩週半時間裡讓英軍兩個月的努力幾乎化作烏有。

休整三個月,接著“沙漠之狐”率7個意大利師,3個德國師,約13萬人,610輛坦克,600架飛機再次痛打英第8集團軍5個師,3個旅,約13萬人,1270輛坦克,604架飛機。

二度圍住託卜魯克,該城3.3萬英國守軍有大量武器和糧食儲備。因為在第一次被圍困中的頑強表現,託卜魯克曾經成為了丘吉爾大肆宣揚的“王國不屈的象徵”;可是這一次他們似乎已經被“沙漠狐狸”打的徹底喪失了戰鬥意志,選擇了投降。

結果就是英國首相在下院為自己艱苦辯護,大演苦逼悲情戲,好不容易過了關。丘吉爾在自己的回憶錄中直言英國主要戰場——非洲的軍人們竟然是這麼一種作戰意志和精神狀態,“他們高舉雙手,交出了自己的步槍”!

雖然此次大規模總攻敗了,但是奧金萊克在接下來的表現卻很高能。

阿拉曼戰役分為防守和攻擊兩個階段,防守戰又分兩次,最困難最重要的是第一次;正是在這一次戰鬥中,奧金萊克擊退了勢如破竹的隆美爾,穩住了英軍的陣腳,為日後阿拉曼進攻戰役的勝利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想想也是令人感慨,巴頓在突尼斯擊退了“沙漠之狐”部下的一次小反擊,就揚名立萬,自吹自擂激動不能自已;而奧金萊克打垮了隆美爾本人的這麼重要一次進攻,卻還是被撤了職。


顫動的丹田


有戰爭的領導不是人才是罪犯。最筒單的停戰很簡單,直接停了就是。人有多麼窮,多麼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