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與當今社會現實相符嗎?

l湖湘客


一個人的成功需要幾代人的努力;買一套房需要六個錢包。哪個成功的者不需要貴人相助,這個貴人還要沾親帶故。別給我說草根逆襲的勵志故事,有,鳳毛麟角。你我皆凡人,咱就說點凡人的事,那些大神太高遠,咱們夠不著。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給兒孫當牛馬,我贊同,但有也得給兒孫做好爺爺和爹吧?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國人歷來講究,家族興衰榮辱。如果一個人子孫都不顧,哪來的家族?

兒孫的福,是建立在祖父輩基礎上的,你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基本決定了你人生的高度。努力可以提升自我,改變前途,如果你有好的基礎,你的天花板比現在更高。這個基礎就是祖父輩的付出。

兒孫自有兒孫福,不是消極放手,不是逃避責任,不是對兒孫不管不顧。小的時候給兒孫好的教養,灌輸正確是非觀念,長大了才有能力照顧好家人,光宗耀祖。

不錯,該放手時候放手,但放手也要到時候。兒孫成年了,放手讓他們歷練,是為了讓他們長本事,有成就。

越努力越幸運,祖父輩的努力會成為家族的烙印,形成遺傳基因。子孫也會在祖父輩潛移默化的影響下,越來越勤奮上進。

我絕對不贊同給兒孫做牛馬,想不給兒孫做牛馬,可以,首先要自身努力,做出表帥,其次培養好子孫,給予他們責任感,使命感,不是靠兒孫自有兒孫福的觀念來逃避自身責任。


十年很短十年很長


現在的社會現實就是:生下了孩子以後,就是一輩子為了兒女,拼死拼活拼老命了,自從生下了孩子,那就是一輩子操不完的心哪!

從孩子小時候開始,要給他(她)吃好的穿好的,擔心他(她)沒吃好沒穿好,會長得不夠高,身體不夠壯。他生病了,得熬更守夜的護理他。

好不容易上了幼兒園,更是要全程陪伴,各種什麼興趣班的,你不上別人上,你不上就落後了,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啊。所以東奔西跑都上好幾個,花錢勞累不能說,咬緊牙關堅持住。

上了小學,就是雞飛狗跳,狼哭鬼嚎的輔導作業的日子。這日子一過就是六年, 熬的人是人老珠黃,心力交瘁,沒有心臟病發,腦血管爆發,就得謝天謝地了。

到了初中高中,那就是你說一句,他頂你十句,吼起來比你還兇。當你看到他(她)比你還高出一頭的個子,竟然有氣都不敢大聲說, 軟聲細語的陪起笑臉來了。

等到他(她)上了大學,畢業、找工作、結婚生子。這些時候你基本就是出錢的份了。

沒有考上大學的還是那樣,學習點職業教育培訓後,也是工作、結婚、生子。

當然,很多的老人還要給孩子帶孩子,免費帶墊錢帶。

雖說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牛馬。但現實生活中,誰能不為兒女做牛馬呢?


熱巖之土


雖然說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但是我覺得當今的社會如果老人身體健康還有能力的時候能幫兒女的就儘量幫一點,現在的年輕的要結婚,買車,買房子壓力真的很大如果能有人幫一把真的可以輕鬆很多。

我老公就是一個人要養活一家人,他很小的時候就沒了媽媽是奶奶一直帶著,我公公也在我老公上小學的時候出了一次事故切了大部分的脾臟雖然沒有生命危險但是不能夠乾重活,所以我老公在很小的時候就要幫家裡幹很多的活,初中畢業上了個技校就出門打工了,雖然家裡現在的條件還可以但是靠他一個人確實很幸苦,所以說老人能幫忙的時候儘量幫一下,但是不是說老人幫忙兒女就可以吃喝玩樂啃老,對於那些好吃懶做的兒女老人一定不能慣著,該幫的幫不該幫的一定要拒絕!


xin碎2019


這話看似有道理,事實上在中國父母言行上講:人為子孫謀。你怎麼理解?比如我兒子有房貸車貸,兩個孫子一個高中成績又好,小孫小學成績也好,我現65了還要下苦力打工幫他們,為了下一代我願把牢底坐穿。樂在其中。


用戶4203933581735


下午有空想回答這個提問,我先按題主的每句話來回答:歡迎大家評論。

第一句,兒孫自有兒孫福,這句話說的很對。道理是,每個人出生的地理位置,時代家庭背景和本人能力等,都不相同,所以在生活中就必然會產生不同的'檔次。講一個真實的故事,在土地承包到戶時期,某一個老人查出自己串腫瘤晚期,他放棄治療,(當然那時候窮)但他一點都不埋怨,心裡覺得放不下自己的二十出頭兒子獨子,怕兒子以後不會耕種地,(當時還是牲口耕種)於是找了一塊荒地,(當時已經種上莊稼了)把兒子從外邊叫回來,拉上牲口,手把手的讓兒子耕,耙,耮等種地各種程序,兒子覺得父親病危,只好應著學功,回家後還得記住二十四氣,什麼節氣做什麼,就這樣弄了一個月起不了床了,還叮囑鄰居幫助他兒子。老人死後兒子沒用父親教的那一套耕種,而是把牲口賣掉,賣上了拖拉機,播種機,翻修了住房,日子過的紅紅火火很不錯。當然也是趕上了好時代。可這個父親的愛子真是讓後人敬佩。

第二句,莫為兒孫做馬牛,有時就由不得人了。人最大的弱點就是放不下自已的子女,最大的希望是兒女比自己要過的好。可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教育方法,就出現了不同觀念與風俗。鄰近有一戶二女一男的家庭,二個女孩為大,出嫁,兒子二十出頭成家了,婚後生下二個孫子,把老倆口高興的不得了,(因為當時將近五十)兩個孫子百分之八十都有他倆照管,兒子呢從買麵包車到大貨車買了賣了四五個,原因不是技術不行,而是受不起勞累,最後落下個給人開車,三年前大孫子得個心臟上的病,治病需要錢時兒子卻拿不出分文,沒辦法老倆口把所攢下的錢拿出來給孫子治了病。如今六十五歲了還借種別人土地,一共三十畝,,別人問他種了自家的就不錯了,為什麼還要借種別人的,他說是種多種少費工差不多。可大家都知道,村裡的年輕人在城市都有房了,而他兒子卻沒有,老倆口一輩在村裡是有人有錢的生活過來的,如今一個寶貝兒子不好好幹活,心中有苦,口上不能說。目標還不是為了攢點錢防個萬一。

第三,與當今社會現實相符嗎?第一句,兒孫自有兒孫福,這是個定理,這與當今社會現實無關。莫為兒女作馬牛,這是人的親情關係,有時事逼無耐,至於馬牛二字,我覺得當今社會這類家庭很少。最多的是老人為了孩子生活的好點,自己苦點無關。這是農村人的正常觀念。比上那些享樂主義者就是馬牛了


溫土生根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馬牛。這是一句古話,它存在自有他的道理。人與人三觀不同,當然對這句話理解也不同。我認為,對兒孫的負出父母長輩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但是這也要看個人經濟條件和身體狀況而定。在兒女沒長大成人之前,父母對兒女責任,要負責他。但是一但兒女成家,父母就要主動退出,讓他們自己成長。如果兒女有困難,父母經濟條件尚可,可以支助一些,但是不能全包大攬,若是那樣,子女將永遠依賴你。至於帶孫子,那是天倫之樂,可以帶但不能全管。如果身體不允許,那就讓他們自己解決。必競他們自己的事自己解決。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馬牛,我認為當前社會還是適應的。


陽山翁


兒孫自有兒孫福,與現在社會相符嗎?

中國有個傳統,一切為了孩子,一切為了家庭。愛是一種偉大的行為,可是你想過沒有,你能愛孩子一生一世嗎?

時光匆匆忙忙,老人早晚都會離開這個世界,離開自己的孩子,縱然是千萬不捨又能如何呢?

孩子就應該好好鍛鍊,好好磨鍊,擁有自己保護自己的能力,有賺錢養家的能力,才會一輩子不發愁,才能夠太平過日子。

當今社會好多都是獨生子,家庭都看做掌上明珠,害怕熱著,不怕著涼父母一輩子操不完的心,可是你這樣溺愛孩子,不給予他們適應這個社會的能力,最後吃虧的還是自己的寶貝孩子。

孩子們的適應能力都很強大,沒有什麼做不了的事。機會是孩子成長的搖籃,鍛鍊是孩子成功的階梯。

愛他就讓他多鍛鍊,多學習,一顆種子早晚要長成參天大樹,人生才有價值,更有意義。


哥瀟灑聊資訊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牛馬,這話說的意思人人都懂,可做起來就難了。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老祖宗留下來的文字和詞句都有一定的深意和道理,從古到今兒孫自有兒孫福的故事也不少,可中國人民自古就養成了勤奮節約的習慣,拼死拼活一輩子,在供養子女長大成人的基礎上,還要省吃儉用為兒女的將來做打算,這是國人的普遍現象,不為兒女做牛馬的少之又少。

隨著社會發展的進步,人們的文化成度也得到了逐步提高,對社會各方面有了深層次的認識,意識形態領域變化極大。就說這些年改革開放以來,很多有識之士在大好的環境下富起來了,樓房車子應有盡有,自己的事業蒸蒸日上,在滿足家庭所需外,兒女所有需求都給準備足了,這樣的成功人士還需要給兒女做牛馬嗎?可當今社會這樣條件的臨時還是少的,大部分人還生活在吃飽穿暖的條件下,特別是那些居住在貧困山區的人群,除非到外地打工外,大多數在家靠農田收入的,一年下來去過生產成本外就沒有什麼可餘了,這樣的家庭生活也要繼續啊,也要為兒女操心啊,平日裡就必須拼命的幹,省吃儉用的過日子,如果他(她)們這些人抱著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的心態,撒手不管就不現實了,也有違中國人的倫理和傳統。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現實社會中還要靠每個人的努力,爭取每個家庭都過上幸福生活,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父母為兒孫能提供幫助的地方儘量幫助,沒有條件的力所能及就好,活著真的不易,為兒孫做馬牛是沒必要的,父母有父母的想法,兒孫有兒孫的行為,儘量做到互相尊重、家庭和睦,讓中華美德永存。


坦誠說事


也對也不對!對於家庭經濟條件好的來說,你老人家可以不去帶孫子,你有錢可以用錢去解決,對於家庭經濟不是很好的兒女來說,老人家就是主力軍,你不去幫忙帶孩子,他們哪有能力請保姆?你年輕的時候沒有存錢,老了又不肯幫忙帶孫子,那你生病了,無法生活的時候,你要不要孩子們去管你?感情是相互付出,不是單方面的付出。當然也有那種沒有良心的人渣,老人全身心幫了他們,到老人家老了就不想去盡孝,這種人必竟是少數,大部分人都是有教養的,有孝心的。每個人的幸福感不同,要求也不同,所以我們在自己能力範圍內能幫就幫點!特別是出點力是可以的,把錢看緊點,自己老了沒有錢那才更慘!


馬藍4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馬牛”,我認為這種說法與當今社會現實也是相符合的,只是大部分人做不到這一點。

首先,老祖宗的很多智慧都是高於現代人的,即使有些看似不符合當今社會的說法被人們漸漸抹去,但某些根本思想還是有價值的。

其次,每個人的福報是不一樣的,有些事情不是人為可以改變的。強力按自己的意願行事可能會起反效果。

再次,每個人無論男女老少,都應該有自己的獨立人格。這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做人原則。無論從事什麼工作,成功與否,都要培養和堅持這個原則。

最後,基於獨立的人格,不要刻意活成別人期待的樣子,也不要強迫別人活成自己期待的樣子。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就行了。

我一直有個思想,以後我肯定不會過多地牽制我的孩子,也不太迫切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只要他們過得開心快樂就好。而且等我百年之時,也不會給他們留下金錢。活著的時候能花就花,最後花不了的就捐給需要的人。試想,如果子女還以我的身後錢財為重,那不就是我的失敗嗎?

所以,別為兒孫操那麼多心了,過好自己的生活就是挺好的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